事件:
12月27日小米举办“人车家全生态”合作伙伴大会,围绕小米澎湃OS新技术、IoT生态链、互联网商业合作等议题开展讨论。此外年末公司IoT、汽车、手机多业务成绩亮眼;AI相关布局、全球化发展持续推进,我们点评如下:
评论:
AI:24年11月小米大模型升级至第二代,对内大幅提升集团效能,对外全面赋能“人车家全生态”。小米于2016年成立AI实验室,于23年4月成立大模型团队,以轻量化和本地部署为突破口,并将大模型能力下放到端侧;24年5月大语言模型MiLM通过大模型备案;24年11月升级至第二代大模型MiLM2,生成、脑暴、对话、问答等10大能力均有大幅提升。小米AI应用一方面在集团内开源,助力内部生产/销售/客服/员工工作等各环节效能提升,如通过多元材料AI仿真系统研发出小米泰坦合金、自研工业质检大模型等;另一方面落地C端产品,如小米澎湃OS系统、超级小爱及汽车应用,24年10月发布小米澎湃OS 2,其子系统之一Xiaomi HyperAI可实现AI“电影感”锁屏、AI动态壁纸、以及AI相册/搜索/识音/妙画/等功能;在汽车方面,自研声音大模型、超级智驾HAD等。雷军于24年10月表示预计2024/2025年小米研发费用将达240/300亿元,主要聚焦于AI、OS、芯片三大底层技术的研发。我们预计未来小米将在智能手机、IoT、汽车等多终端加大AI技术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全生态用户体验。
IoT:大家电业务成战略级大品类,24年销量同比高增长;创新爆款频出,自研自产能力持续增强。根据小米科技家电年终总结,2024年小米空调/冰箱/洗衣机/空气净化器/智能门锁销量同比+66%/48%/65%/30%/39%;此外据AVC数据统计,截止12月15日,小米空调年度销售金额排名第三,仅次于美的、格力。公司持续强化IoT业务核心品类自研自产能力,2024年发布上出风空调、双区洗洗衣机等产业创新爆品;11月底小米首座智能家电工厂在武汉正式奠基开工,预计到26年实现大规模量产。我们认为小米大家电业务已经步入全新增长阶段,看好人车家全生态战略带动下以大家电为代表的小米IoT业务长线成长空间。
汽车:全年交付超13万台,智能驾驶迈入行业第一梯队;第二款车小米YU7明年上市。2024年小米汽车顺利完成所有全年目标,1)产能方面,10月以来一期工厂单月交付持续超2万台,截止12月28日小米SU7交付量超过13万台,二期工厂已进入施工阶段;2)销售网络方面,目前已开业门店200家,覆盖全国58个城市;3)智驾方面,专利授权超1000项,累计智驾里程已突破1亿公里;11月正式发布超级驾驶系统(HAD),目前端到端全场景智能驾驶即将开启先锋测试,小米智能驾驶已经迈入行业第一梯队。此外12月9日小米公布SUV新车小米YU7,预计2025年六七月正式上市,产品矩阵持续完善。
维持 投资评级。公司作为全球头部的手机品牌商,积极推进高端化战略及国际化扩展,预计24年高端手机销量同比 ,看好公司未来手机份额扩张及产品结构优化;同时,公司拥有全球最大的AIoT智能硬件平台,自研自产能力持续增强,24年大家电业务步入全新增长阶段,成长空间广阔;互联网业务有望持续稳健增长;汽车业务毛利率表现持续超预期,24年顺利完成全年交付、智驾技术、销售网络等所有全年目标,伴随后续车型矩阵持续完善及生态链的协同效应,我们认为公司有望跻身国内新势力第一梯队,并努力向15-20年跻身全球前五车厂的目标进军。此外,公司持续加大AI、OS、芯片的底层技术研发及AI终端应用拓展,AI技术有望全面赋能人车家全生态;新零售模式持续延伸,预计5年时间在海外开1万家小米之家,全球化发展进入“模式出海”新阶段。我们预测公司24/25/26年总营收 亿元,归母净利润 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为 倍;调整后净利润为 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为 倍。维持 评级,看好公司中长期市值上升空间。
风险提示:
团队介绍
鄢凡: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经济学双学士,光华管理学院硕士,15年证券从业经验,08-11年中信证券,11年加入招商证券,现任研发中心董事总经理、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TMT及中小盘大组主管。
团队成员:曹辉、王恬、程鑫、谌薇、研究助理(涂锟山、王虹宇、赵琳)。
团队荣誉:11/12/14/15/16/17/19/20/21/22年《新财富》电子行业最佳分析师第2/5/2/2/4/3/3/4/3/5名,11/12/14/15/16/17/18/19/20年《水晶球》电子2/4/1/2/3/3/2/3/3名,10/14/15/16/17/18/19/20年《金牛奖》TMT/电子第1/2/3/3/3/3/2/2/1名,2018/2019 年最具价值金牛分析师。
投资评级定义
重要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