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店”是Manner门店的独特风景线。
根据界面新闻的报道,日营业额5000元以下的Manner门店,公司只会派出一人。
就在涉事门店附近,一家Manner门店内只有一名咖啡师工作。
由于管理制度严苛,Manner咖啡师一切都分秒必争,成为让这个系统能转得更快的齿轮。
每天在一个几平米的逼仄空间工作15个小时,做300-500杯咖啡,平均0.96-1.6分钟一杯,月工资只有5-8K,全程还要站姿服务,上厕所、倒垃圾和吃饭都要倒计时。
以至于有人将Manner咖啡吐槽为“牛马咖啡”,将Manner员工的生活形容为“Manner受难记”。
这也暴露了很多组织,尤其是用户驱动的创新型组织的通病——既要“舔”用户,又要控制成本,从而最大化地消耗人力。
一位服务连锁行业CEO也为此发声:
任何时候都有意外发生,你开除了同事,好像用户消气了。
但这不符合一个组织的价值观,组织要尊重其中的每一个人。
对于组织,不是只有用户是“人”,员工也是“人”。
组织不是一台抹了油的冰冷机器,而是一个有活力的生命体。
而人是组织中的“细胞”,赋予了组织以生命。
服务设计视角下的“以人为本”,不是只对用户“以人为本”,而是要对包括员工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以人为本”。
对于组织,当所有利益相关者达成共识,共享服务标准、目标和激励,在宽松的环境中通力协作,才能同频共振,使势能发挥最大的能量。
而不是相互消耗。
无独有偶,美国最近也有一起自己的 “Manner事件”。
在西雅图的一家咖啡店,一名男子在购买咖啡时因为嫌贵而不断向女咖啡师挑衅,大喊大叫、吐口水,还向她泼了一脸冰咖啡。
感到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女咖啡师,直接抄起锤子砸碎了男子的挡风玻璃,并报警对其提出轻罪攻击指控。
被泼咖啡的女咖啡师怒砸男顾客的挡风玻璃。
女咖啡师认为,自己不应该遭受这样的不平等待遇。
警察也没有和稀泥,和女咖啡师商讨,如何尽最大的努力让这位男顾客远离她的咖啡店。
有人扒出美国《侵入法》(Trespass Law)的相关条文:
赋予商家在必要时要求顾客离开的权利。
这一权利的行使必须合法合理,并且不能基于任何形式的歧视。
服务的前提是人格平等。
服务提供者与服务接受者在彼此认同的前提下是一种平等关系。
不仅服务人员要尊重顾客,顾客也需要尊重服务人员。
对于组织,不仅要管理员工,也要建立对用户有效的监督机制,促使其产生安全、有益的行为,创造平等的服务环境。
写在最后
Manner这个名字,本意是强调人性的价值。创始人韩玉龙曾说:
不想要机械化,不想抹杀掉每一个咖啡师的个性。
这应该是一个有感情的行业。
如今在高烈度的竞争格局下,Manner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咖啡师们困在系统里,沦为流水线上做咖啡的“另一种机器”。
时代已经变了。
不是“跪舔”用户就能解决问题。
消费者和服务提供者都是人,都应该有人的尊严。
但Manner“跪舔”用户,却对员工没有“人味儿”。
Manner可能需要重新评估其运营策略,创造更加平等的工作环境。
你如何评价Manner的做法?你认为Manner应该如何改进?
期待和你交流、切磋、碰撞。
加桥妹,进学习交流群
暗号【manner】
桥中(CBi China Bridge)是一家拥有国际化视野和全球优质设计资源的服务设计头部公司,下设创新咨询、共创院及大会大赛等业务单元。
致力于帮助跨行业领军企业设计“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创新解决方案,以方法论赋能组织,以大会大赛全球设计生态助力客户打造行业影响力。
👇点击查看【桥中】更多服务设计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