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ARVC是由编码桥粒蛋白基因发生杂合或联合突变所致的遗传性心肌病,但还有其他遗传性(非桥粒)表型与非遗传性表型。
ARVC可分为4个临床阶段:
①早期隐匿期:常无症状,或轻微室性心律失常;②局部结构性与功能性改变,伴电不稳定,心电图可见起源于右室的心律失常;③右室功能障碍;④左右室均严重受累。
目前ARVC的分类包括以下临床表型:
①典型ARVC,即最初报道仅以右室受累为特征的最常见表型;②“双室变异型”包括“平衡型”、“右室优势型”或“左室优势型”,分别以均衡型、右室显著受累与左室显著受累为特征;③仅以左室受累为特征的左室表型(即临床证实无右室受累)。
病例:男,55岁,主诉:颜面及双下肢水肿半年.现病史: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水肿,伴不能平卧,胸闷、气喘,即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心功能不全”,给予“利尿”对症治疗,症状未见明显好转,继之出现颜面及双下肢水肿,活动后胸闷气喘加重,平时精神尚可,饮食正常,睡眠差,大便干、小便正常.查体:脉细结不畅,舌质淡,苔白.双肺呼吸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颜面眼睑水肿,双下肢呈凹陷性水肿.
常规心电图:
1:窦性心律,2:电轴左偏,3:右房异常,4:广泛前壁、下壁Q波,ST段未见抬高,T波直立,5:严重顺钟向转位,6:室性早搏,部分为舒张晚期室早(起源于右室流出道),7:V1-V5导联QRS波终末可见Epsilon波
心尖四腔心切面:双室及右房扩张,左房不大.
胸骨旁四腔心切面:右室明显扩张,右室游离壁菲薄,收缩运动消失,三尖瓣中-大反流.
切换腹部探头观察:右室明显扩张,右室游离壁菲薄,收缩运动消失,肌小梁发达.
Epsilon波产生机制是由于右心室部分心肌组织被脂肪浸润、纤维化,形成纤维脂肪组织包绕的岛样有活性的心肌细胞,导致其延迟除极所致,多数表现为向上的小棘波或振荡波。Epsilon 波在V1、V2 最为明显且持续时间长,有时 V1~V4均可记录到,少数患者几乎在所有的12 导联上均可出现。Epsilon 波又称后激电位或右心室晚电位。但临床中常规心电图仅有 30% 的患者可记录到该波,如用 Fontaine 双极胸导联记录,可提高其敏感性。而TAD相对Epsilon波敏感性相对较高,被认为是诊断ARVC次要条件,心电图TAD又称终末激动时间,该标准是指患者无右束支阻滞,V1~V3中的任一导联存在TAD延长时。TAD的测量方法见下图1,是从QRS波s波的最低点至QRS波结束点之间的时间,TAD≥55ms为阳性。需要指出,当患者无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但QRS波存在R’波时,TAD时间应包括R’波的时限在内,见图2。TAD与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的终末除极延缓不同,后者是在I和V6导联识别是否存在终末除极延缓。测量TAD,有助于早期识别ARVC:
⑨(三节段/六节段模型)右室机械离散度(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25~3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