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疝入胸腔

文摘   教育   2023-06-23 00:00   湖北  

       女,50岁,月经量过多2月+,门诊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增厚,无其它不适,遂收入妇科.入院常规检查.胸腹部CT:右肺下部占位【红色箭头所示】

       超声:肝右后叶上段处的横膈中心腱连续性回声中断约2.6cm,横膈上方见一类椭圆形规则的等回声包块,大小约5.3×3.5×3.8cm,且该包块回声与肝实质一致,彩色多普勒示肝实质血管向包块延伸.提示该包块是肝组织通过横膈中心腱缺损口或局部薄弱处疝入胸腔所形成的.[如下示意图:蓝色三角形表示缺损口或局部薄弱处所在位置].

讨论:
       膈疝是由于先天性或创伤性因素导致横膈局部缺如,腹腔及腹膜后脏器从缺损处疝入胸腔形成.
       横膈卧于胸腔与腹腔之间,是如同穹隆一般的拱形结构,分为外周肌部和中心腱部,外周肌部由横纹肌肌束组成,中心腱部由纤维束交织而成的坚韧性腱膜组成.膈肌中间部位有三个裂孔,腔静脉裂孔、食管裂孔及主动脉裂孔,三者分别居于横膈前、中、后位置.此外,横膈上还有4个膈孔,成对分布,前两对位于胸肋三角区(胸骨旁),为胸骨旁裂孔(Morgagni孔).后两对位于腰肋三角区(横膈后外侧),为胸腹裂孔(Bochdalek孔).


膈疝主要有3种类型:食道裂孔疝、胸腹裂孔疝、胸骨裂孔疝,少见的有膈膨升、中心腱缺损或局部薄弱2种较为特殊类型.

食管裂孔疝最常见(90%),食管裂孔呈梭形,与食管壁之间有较坚韧的结缔组织连接,两侧较薄弱,通常是胃底部经食管裂孔薄弱区凸入胸腔所形成.

胸腹裂孔疝(后外侧膈疝Bochdalek疝)位于隔的腰部与肋部起点之间,胸腹裂孔疝以左侧多见,占90%以上,疝内容物多为小肠(全部或大部)、结肠(部分)、脾及肝左叶.

胸骨旁裂孔疝(前膈疝、Morgagni疝)位于胸肋三角的胸骨旁裂孔疝和通过膈肌部分缺损的内疝.其中Morgagni疝临床较为罕见,有文献报道约占先天性膈疝的1%~5.1%,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成人多见,女性多于男性,90%发生于右侧,8%发生于左侧,2%为双侧,多有完整疝囊,儿童期很少出现症状,40岁以后或腹内压增高时才有症状.

膈膨升:又称膈肌膨出症,是膈疝中的一种特殊类型.由于膈肌发育不良或膈神经麻痹等先天或获得性因素,导致膈肌失去应有的张力,在腹压的作用下,横膈受力向上膨升,携腹腔及腹膜后脏器向胸腔膨出,而最终形成膈膨升.

中心腱缺损或局部薄弱:是膈疝的罕见类型(如本例).

超声盛视界
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