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卫东:我们是没有以后的

文摘   2024-11-18 07:04   浙江  
1
昨天,有新人加我,微友介绍的,说要咨询。
通过好友申请,把自己的咨询介绍发过去。对方回复两个字:谢谢。
得,又是一起热心微友组的无效局。
果然,对方说,和朋友聊孩子聊到了我,就加了,以后有需要时可能会麻烦我。
我说,客气话就不要说了,我们没有以后的。
这种情况太普遍了,说是确定要咨询,加上微信之后:有人表示惊讶咨询居然要收费,有人感叹收费太高聊不起,还有人则表示先加好友以后再说。
咨询介绍说得清清楚楚,有人就是看不懂,不得不感叹,汉语就不适合用于说明和交流。
那是用来干嘛的?发号施令啊。
其实,我非常理解这些人:痛苦是真痛苦,烦恼是真烦恼,求助的心也是有的,就是舍不得花钱。
吃香的喝辣的要花钱,也会花钱,这是共识、是常识。花钱缓解压力、消除精神痛苦,很多人没有这种消费观念,自然更没有这种消费习惯。
也被好友批评过:哪有你这么做咨询的,一点耐心没有,人家做生意都是热情拉客,你倒好,动不动拉黑人家。
我倒并不认同好友的批评。如果我真把咨询当成一桩生意来做,那自然会秉承“和气生财”古训。等做大做强之后,再店大欺客不迟嘛。
此刻一定有人在想:不把咨询当生意做?那你不要收费啊。
希望你不是这一类人。
2
这几年,找我咨询的人其实不多,可能相当一部分人被我吓到了。
不后悔,这就是一种筛选机制。不管别人如何,我不愿意“捡到篮子都是菜”。
有人不敢找我约咨询,也有人想约咨询让我给拒了。

上周,自驾游途中,有微友发信息——

这一位我有印象,太弱了,照顾自己都有心无力,又怎能有效地帮助孩子。
去年已经咨询过,这次不想再挣她的钱了,不是因为同情心。她有工作,也有积蓄。除去普通家庭的日常开销,她另外每年还要花掉近二十万,不差钱。
但人真的太弱了,再次咨询之后大概率也是不会起作用的,所以不想接。
坐在副驾位一边嘀咕一边找出咨询手记发过去,我的司机情绪稳定地说了一句话:像你这么做咨询的大概也不太会有的。
说到这里,是不是有点感动到你了?
收一下,且听我讲后续:微友表示感谢后,坚持要约咨询。
我还是挣了她的钱,且问心无愧。友情提示了,手记赠送了,也给支了招。即使用不了,至少聊完能安心一阵子啊,咨询很多时候就是起到安慰剂的作用。
这不丢人,不寒碜,医生也是“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啊。
3
再说一个事。
早几天,有位群友找我,说孩子在学校和同学玩闹时出了点意外。
孩子受伤并不严重,但妈妈心疼啊,这可以理解。
麻烦的是,肇事孩子的家长好像也是同一类人:说冲动远远谈不上,但要说理性又没那么理性。
然后协商的时候就卡住了,双方都觉得自己委屈,都无法接受对方的方案。
我给了群友一个新思路:俩孩子本来关系不错的,双方家长没必要因为一件意外的小事故而闹翻,还捎带着让孩子的友情也破裂。

不过,沟通是双方的事情,一方这样想,别一方未必愿意。这是我左右不了的,我能决定的就是小事情、不收费。


有困扰?
找东哥(maowd1)咨询就对了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加好友时请务必备注“确定咨询”

教育自由谈
在这里追问教育,在这里发现自己!“教育自由谈”,一个透视中国教育、关注精神成长的个人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