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卫东:成年人要尽可能摆脱“刷题思维”

文摘   2024-10-27 07:30   福建  
2024年10月25日摄于廿八都古镇,下同
这段时间,很多人因为杨笠、沙白二人的事情在网上打得不可开交。
简单说三个观点:
1、对公民个体而言,法无禁止即可为。
法律禁止讽刺男人吗?
法律禁止国民赴瑞士安乐死吗?
法律禁止某东请杨笠代言吗?
法律禁止看杨笠的脱口秀吗?
法律禁止有人注销某东用户吗?
法律禁止写文章批评沙白的选择?
法律禁止取关“教育自由谈”了吗?
……
都没有,对不对?
那么,我认为,无论杨笠说了什么,无论沙白做了什么,无论有人因此多么的担心、失望和愤怒,都是各自的选择,是个体的权利。
你我也可以对这些有自己的看法——无论是什么样的看法,这是你我的自由。观点不一定都对,论证不一定都合理,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这是你我的权利。
法治社会,和谐社会,一定是打击犯罪但允许犯错的,一定是有主流价值观但允许个体不服从的。
如果因为别人走了一条自己不能走、可能也不敢走的路,因为别人说出了一个自己从未曾考虑过的观点,于是耿耿于怀,于是纠缠不清,这是把“不同”当成了“不对”,根源不在别人而是自己内心太虚弱,虚张声势而已。
当然,虚张声势也是个人的权利。有谁喜欢这样,尽可以继续。

2、成年人尽快摆脱“刷题思维”为好
所谓“刷题思维”,就是凡事以“是非对错”作为衡量和判断标准。
这是一个人在学生时代的思维特点,因为学生的首要任务是习得,自然要重视“是非对错”,不能学一堆乱七八糟、似是而非的东西。
而成年人的世界——也就是这个社会,哪有那么多的是非对错哦。
往小了说,我上学那会儿,“供给”的“给”字读音是“济”。当时班里没有几个人能读准确,我还颇为自豪。后来,顺应大多数人的读法,将错就错,这个字再读“济”就不对了。哪儿说理去?
往大了讲,创新是个好词,创新可不只有技术创新,更重要的是制度创新。制度创新必须突破陈规,也就是必须“犯错”。这不是学生时代那个“是非对错”思维能够理解的。
再说句冒犯的话,法有良法和恶法之分,制度也可能作恶。成年人,怎么可以一辈子做个“好学生”,拿着学校教你的东西混社会呢?
所以说,成年人不只是写文章要摆脱“学生腔”,思维也要“成人化”,多考虑“利害得失”为好。
那是不是“是非得失”就无所谓了?当然不是,只是成年人的世界,没有那么多统一的标准答案。大家往往各有各的判断,你认为的“是”,在别人那里可能就是“非”。只要不涉及违法犯罪,就不必着急去批评对方,更不要想着去拯救对方。
如果涉及违法犯罪呢?更简单了,这是警察的事情,你我普通人操什么心,专业的事就让专业的人去做。

3、不要以关注远方为借口逃避自己的现实
说一句很伤人的话:如果你线下过得很充实,活得很开心,一定不会在线上浪费太多的时间跟人打口水仗。
一群人为自己根本看不见、摸不着的人或事吵得伤了和气,一定是线下活得太不如意,需要上网喘个气——可以理解,但最好不要入戏太深。
我经常讲,成年人了,尊重别人的选择,尊重他人的命运;理解他人,坚定自己。
在我看来,远方不是人生旅途的终点,甚至都不是中间的停靠站,它只是很多人设想出来给自己的一支安慰剂而已。
小孩子可以抱着洋娃娃自言自语过家家,成年人应该醒一醒,靠着诗和远方激励(安慰)自己,无异于饮鸩止渴。
所以,或许不妨远离喧嚣,管住自己的双腿,走好每一步;守住自己的头脑,过好每一天。
他有他的计划,你有你的自信,互不干涉就好,无须借他人的酒杯浇自己心中的块垒。

有困扰?
找东哥(maowd1)咨询就对了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加好友时请务必备注“确定咨询”

教育自由谈
在这里追问教育,在这里发现自己!“教育自由谈”,一个透视中国教育、关注精神成长的个人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