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要被自己的完美主义逼疯,怎么办?! | 观影《黑天鹅》
情感
情感
2024-11-15 20:02
河北
创号9年第1049篇
安慰记作者胖墩儿
编辑tianQ
飘逸的白色纱裙象征着柔弱与纯粹,但在这背后,隐藏了一个被压抑许久的躁动灵魂。电影讲述了女主妮娜所在的舞团要排练芭蕾舞剧《天鹅湖》,需要挑选一个可以同时扮演好纯洁白天鹅与邪魅黑天鹅的主演。如果能够被选中,这对芭蕾舞蹈演员来说将是职业生涯中的一份荣光。妮娜平时训练非常努力且刻苦,在她的不断坚持与执着下,终于成为主演。但妮娜无法就此安心,因为她并不是导演唯一的选择。妮娜饰演的白天鹅纯洁、善良,无可挑剔;但是妮娜饰演的黑天鹅却演不出精髓,缺少狠戾与邪魅,而同舞团的莉莉却在黑天鹅的表演上更胜一筹。为了在主演位置上站稳脚跟,妮娜不断地练习黑天鹅的部分,结果却还是不尽人意。她沮丧、自责、恐惧……加上来自竞争对手莉莉所带来的比较,妮娜的精神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和痛苦。她内心无比渴望完美,心中对主演以及完美演绎的执念越来越重,一种被压抑在深处的能量正在慢慢浮现……演出当天,妮娜彻底释放出“本我”,演绎出了全场惊叹的黑天鹅。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对完美执念过重的妮娜在成为“完美”的过程中,灵魂早已四分五裂,并在最后一幕时,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天,妮娜依旧像往常一样在舞团的练习室练舞。导演托马斯带来了新舞剧需要挑选主演的消息。一直刻苦训练的妮娜决定抓住这次机会,她的白天鹅展现也确实换来了托马斯的认可。“如果只选白天鹅,你将是不二人选。”托马斯在妮娜的耳边低声道。但妮娜的黑天鹅演绎让托马斯十分不满,托马斯告诉妮娜,他关心的从来不是技巧,而是情感的爆发,而妮娜身上展现不出黑天鹅的攻击性与诱惑性。就在妮娜以为自己与这次机会失之交臂之时,却发现最终公布的名单上赫然写着自己的名字。原来,在妮娜跟托马斯争取机会时,托马斯强吻了妮娜,情急之下妮娜咬了托马斯一口。托马斯因此看到了妮娜潜藏的另外一面,他相信妮娜拥有黑天鹅的潜质。可是,在一次次的尝试中,妮娜依旧无法很好的演绎黑天鹅。妮娜懊恼、自责,情绪也变得不太稳定,并因为朋友莉莉把自己的糟糕状态告诉导演托马斯而和莉莉发生了矛盾。在面对莉莉上门的道歉时,妮娜不再听令于母亲的管束,拿上包冲出家门和莉莉一起来到酒吧喝酒、跳舞。酒吧狂欢夜过后,妮娜内心的某种力量好像在觉醒。为了保证自己一定能够上台,妮娜开始了更加疯狂的练习,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之下,她出现了幻觉。她看见托马斯和莉莉在自己面前亲热,她看见满脸是血的贝丝(舞蹈团前首席)站在自己家里,妮娜彻底疯狂,她撕碎控制型妈妈所画的关于她的扭曲画作,疯狂抓挠自己的后背,看到自己的后背有羽毛长出,她双目充血,腿部像“天鹅”那样弯折,精神受到巨大冲击的妮娜一下子昏了过去。妮娜昏倒到地板上。醒来后,她的妈妈在床边照顾着她,并告诉她已经替她请了假,不要参加演出了。妮娜自然不能接受,她异常愤怒,扭伤了母亲的手,夺回门把手,冲出门去。妮娜如愿赶上了演出。在“黑天鹅”一幕开始前,妮娜在化妆室里看到了挑衅她的莉莉,莉莉嘲讽妮娜跳的不完美,并扬言要替她上台表演“黑天鹅”,妮娜一气之下用碎镜片向莉莉的腹部捅去。妮娜的黑天鹅演出异常精彩,所有人都为她欢呼,托马斯也抑制不住激动的神情。重回化妆室准备最后一幕的妮娜却惊讶的发现莉莉的尸体不见了,原来,之前的挑衅都是妮娜的幻觉,而妮娜伤害的也是自己。腹部受伤的妮娜坚持上台,完美的结束了最后一幕的演绎。就在大家发现了她的伤口并惊慌的寻求医生帮助时,妮娜惨白的面孔上露出了一丝欣慰,她说:“我感受到了完美。”生活中,很多人和妮娜一样想要追求完美,也曾感受过无法达到完美的痛苦与无力。科学研究发现,完美主义和心理健康水平呈现负相关:完美主义心理与个体的高自杀倾向、抑郁症等问题紧密相连。完美主义似乎并不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幸福。完美主义,到底从何而来呢?我们又要如何打破“完美主义”的魔咒?父母对孩子较高的期望是个体习得完美主义的根源之一。这个观点来自于Missildine和Hamachek两位学者提出的社会期望模型。在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父母是我们心目中的“榜样”与“权威”,高期望型的父母会给孩子设立近乎完美的做事标准,并只会在孩子表现较为完美时才给予肯定与赞赏。久而久之,孩子会在心中内化父母设立的标准,并在以后的生活中也同样用“完美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这无疑会给个体的身心带来巨大的压力,个体在没有达成完美的标准时,内心很难感受到快乐。妮娜的母亲艾丽卡就是一位控制型+高期望型的父母,艾丽卡因为结婚生子以及丈夫离开等原因,没能实现成为主演的愿望,因此这个夙愿就全部压在了妮娜的身上。妮娜小时候就被强制要求练习芭蕾舞,饮食也被严格地限制,渐渐地,妮娜内化了母亲的期望,成为了完美主义人格。在生活中,这种事例也随处可见。我曾听到有人说“我要一直考到父母满意的分数为止”,看到有人因为被妈妈严格控制,每天看什么书,背诵到什么程度都有着严格的标准,没有完成就会被指责,从而导致内心极度缺爱,在亲密关系中反复受伤。心理咨询是一个很好的可以帮助我们重塑自我的契机。咨询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人格独立,重新根据现实条件将做事的标准下降到合理的水平,减弱高期望带来的压力感,找回内心的力量,不再做权威的木偶,成为自己的提线人。影片中,妮娜反复练习“黑天鹅”的片段,却依然演绎不出狠戾邪魅的感觉,她失望、沮丧、无力。妮娜认为自己演不好黑天鹅是一种失败,她在心中责备自己不能突破束缚,释放攻击性。妮娜觉得只有同时演好白天鹅的善良淳朴以及黑天鹅的狠厉邪魅的自己才是有价值的、值得肯定的。可黑白天鹅的性格是截然相反的存在,又怎么可能在一个人身上平等的展现呢?妮娜想要精彩的展现所有品质,这种对完美的执念是推她入“万丈深渊”的罪魁祸首。要求一个善良、温柔、纯粹的个体同时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恶”的一面,是不太可能达到的,也是极其残忍的。妮娜虽然在最终仿佛达成了目标,但她已经不是那个她了,她的灵魂已经支离破碎,人格也不再完整。古罗马名医盖伦提出了四种不同的气质类型,MBTI人格测试中也具有16种不同的人格。最近广大网友们常常通过“i”和“e”(内向外向)、“j”和“p”(是否具有计划性)来寻找同类群体,大家纷纷展示着自己MBTI的独有魅力,可见并不存在人人向往的“完美人格”。我们生来独特,有自己的个性和优势领域,我们在相似中感受共鸣,在互补中弥补缺憾,我们从来不需要也无法通过完美来照见自己。若人人追求完美,世界岂不是千篇一律、毫无趣味,又如何体现出每个人的不同?你外向健谈,我内向稳重,我们在各自的领域发着不同的光,虽有不足,却都是美玉。虽然较强的完美主义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但是对完美适度的追求可以让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精益求精,取得进步。找到追求完美的平衡点十分重要。学者Hamachek把完美主义划分为正常的完美主义和神经症性的完美主义。正常的完美主义个体在追求目标时拥有灵活应对的能力,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降低标准,不过分要求自己;反之,就会像妮娜一样,对自己的努力感到不满意,也不愿降低标准,最终悲剧收场。除此之外,学者Stoeber和Otto等人表示“高努力”和“低担忧”也是健康完美主义者的必要组成成分。过度的担忧和焦虑就好比一个背着沉重包袱奔跑的人,必然会被限制奔跑的速度。过度的负面情绪占据了认知资源,导致个体无法安心的投入当下的工作或学习,阻碍目标的达成。我们怀揣着理想与目标,带着松弛感追求完美。一步一步向前走,看自己的脚下,看路上风景与繁花,不去想为什么还没有到达。我们希望到达理想之地,但如果没到,也没关系,其他目的地也很好。在内卷的环境下,我们为了追赶时代的确需要付出努力,但设定标准的同时也请对自己宽容一点,我们努力去做,至于结果如何就交给命运,我们不抱期待,拒绝内耗,坦然接纳所有的结果。我们向完美努力,但我们不担忧!
读书圈圈每次会选取一本书籍带领者会整理书中的心理学方法,用多种形式帮助大家了解书籍内容,获得心理能力。快来投票给你喜欢的书籍,说不定你的选择,就是我们后续的主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