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新闻主体】 作者:李有逵

文摘   文化   2024-11-18 14:12   陕西  
  
 

  Hi~朋友,点蓝字关注一下我们呗~                           

平台声明:

本文由作者授权

独家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浅说新闻主体

  作者:李有逵

   上两期笔者谈了新闻报道中的主题和导语,接着来简要谈谈它的主体写作。

    一、什么是新闻主体?

    新闻报道中的主体部分,就是这个稿件的主要部分,有了它,新闻才显得完美和充实。新闻主体有着两重功能,一是对导语中所提到的新闻事件的相关要素,进行进一步的细说和解释,以满足读者深入了解新闻事实的要求;二是它补充导语。使导语中没有提到其它有关的新闻主体得以补述,以保证新闻的完备性。这一部分篇幅较大,人常说:“新闻结构是凤头、猪肚、豹尾”,就是这个意思。也有人说,新闻主体是由导语引出来的,如果将导语比作人的面目,那躯干就是它的身体;如果将导语比作人的骨骼或外部轮廓,那么躯干就是它的筋肉或内脏,有了身体四肢,可以使一个人表现的完美;有了筋肉和内脏,则更加充实和赋有灵魂。因此,新闻主体也叫新闻躯干,通常指导语之后被展开的新闻事实的主要部分。

    二、新闻主体的结构顺序。

    新闻主体部分的结构顺序,应当从新闻的具体内容和报道意图的需要出发,以准确、清楚地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原则。新闻主体结构顺序一般有三种:时间顺序、逻辑顺序、时间与逻辑结合顺序。一是时间顺序。就是新闻的层次根据事实发生的先后次序排列,新闻事实根据时间的步步推进而层层深入,使读者对事实的全过程有比较完整的了解。这种顺序写法有两种,既由远到近顺序和由近及远的倒述。例如1982年全国好新闻《张旗击鼓三进“衙”》,就是一篇由远到近的顺序新闻。报道从3月2日到7日发生的一件事。新闻先写了一支由22名退休老工人组成“文明礼貌月宣传队”,议论要到市委大院检查环境卫生的事实。而由近到远的顺序例子如:1977年10月24日《人民日报》所报道的《“飞蝗蔽日”的时代一去不返》。主体的第一段先介绍目前的情况:今天,人们来到昔日蝗灾严重的黄淮流域一些著名的飞蝗孳生地,随处可以看到绿树如带,稻田如毡。过去的“蚂蚱窝”,已经变成了“鱼米乡”......紧接着,主体第二段介绍了历史情况。这种顺序的写作方法,如果选材得当,是可以使稿件生动活拨的。但在倒叙中往往也有顺序,因此,在写作的时候倒叙和顺序的衔接一定要自然;二是逻辑顺序。它是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或是主次关系,或是因果关系,或是并列关系,或是点面关系等逻辑层次,来安排新闻写作的主体结构。主次关系,就是首先突出叙述最重要的事实或问题,然后再叙述次要的事实或问题,做到突出重点,照顾一般。如1982年获奖的全国好新闻《三块弹片作“遗产”》,就是作者从主人公陈洛平许多感人事迹中,挑选出陈洛平临终前嘱咐子女的三件事,用留在他身上的三块弹片作遗产,分给三个子女。烧掉自费买药的一千多元发票 ,要求子女不向组织乱提要求。要求妻子替他向组织交最后一次党费。作者在撰写新闻稿件时,着重以三块弹片这一事件,深入展开,细致刻画,仅仅700多字,就把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生动的刻划出来。1983年全国好新闻,《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也是一篇主次关系处理得很好的消息。全国人大会议内容很多,但这篇文章从成万字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炼出800字,突出报道改革。该新闻不按《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顺序,而是按照问题的重要程度来安排,做到重点突出,有主有次。因果关系,就是首先摆出事实或提出问题,然后再阐述产生这一事实或问题的原因。例如1981年全国好新闻《北京光华木材厂刹住动用公款请客吃喝歪风》,文章在导语中摆出自从8月15日以后,工厂里没有发生用公款请客的事实,并且提出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呢?”接着,在新闻主体部分,叙述了厂党委书记唐澄、厂长齐福全虚心听取意见,带头刹用公款请客的歪风的经过,用事实阐明为什么8月15日以后没有再出现用公款请客的原因。并列关系。就是在新闻主体中每一个自然段所列举的事实,都同为一个主题服务,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独立的、平等的。例如,1983年全国好新闻《我国八亿农民搞饭吃的旧局面开始发生了变化》,主体部分各个层次所叙述的内容都是为同一个主题——农民正在向更多的领域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服务的。点面关系。就是对所报道的事实或问题作比较全面的概括性的说明,并列举出一些典型的事例或问题作佐证。从而使新闻主体的内容不但具体,而且充实。能收到更深刻、更全面地反映事物本质的好效果。例如1984年全国好新闻《北京地区长城失修严重》,从面上概括说明了长城严重失修的情况,然后列举出多个典型事例作佐证。使读者感到具体、充实,真实可信;三是时间顺序与逻辑顺序相结合。新闻的这种结构的安排形式,它便于安排材料,使事实叙述得条理清晰,又能把事物各个方面的逻辑联系叙述清楚,使新闻的主题更加突出鲜明。所以,许多新闻主体结构通常是时间顺序与逻辑顺序相互紧密结合,交叉使用。例如,1949年4月22日毛主席为新华社所写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就是用时间顺序叙述从4月20日起,至22日22时止,英勇的人民解放军由长江北岸横渡长江、突破敌阵的壮举。主体中,同时又用逻辑顺序,说明我军节节胜利的因果关系。新闻中叙述在我军强大攻势面前,敌人纷纷溃退的事实之后,指出:“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外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对派拒绝签订和平协议,有很大关系。国民党和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政府拒绝和平,都很泄气。”这就是表示因果的逻辑关系。1982年全国好新闻《如此奇怪的“进出口”贸易》,也是一条时间顺序与逻辑顺序的稿件。

三、主体写作的几点要求

一是材料要具体、内容要充实。这就需要作者深入采访,尽量掌握大量的、丰富的素材,写起稿件才有可能具体、充实;二是切忌罗列事实,要有波澜起伏。如果主体只是把事实罗列出来,读者就会觉得平谈无奇。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新事物千变万化的,层出不穷的。作者在叙述事实与事实之间做到要有起伏,语言表达要有灵活的变化;三是事实要紧扣主题。不要把与主题无关的事实塞进主体。只有做到选择的各种事实与主题紧密相连,新闻主题才能层层深入地在主体中揭示出来;四是层次要分明。主体由诸多事实组成,事实与事实之间的衔接要自然,层次清楚,防止出现紊乱、缺乏逻辑性等毛病;五是新闻主体在对导语的事实加以注释的时候,要避免同导语的内容重复。

如果在主体上又原原本本地复述一篇导语曾出现过的内容,然后再加以注解,这就容易拖泥带水。所以,我们在写新闻主体时要学会通过变幻角度、运用新材料等方法,使主体更有新意,避免与导语重复。

作者简介李有逵,男,中共党员,大专文凭,记者技术职称。从事新闻30多年,已在国家、省、市报刊,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发表新闻和文学作品3000多条。其中,散文《姑父网上做生意》、新闻《最早的人工隧道—石门》、《天台国家森林公园动工修建》等稿件在《人民日报》发表。另有50多件稿件获奖。先后供职于乡政府、电视台、街道办事处,2019年已退休,仍笔耕不止。




“春晓诗社”是一家原创加经典名篇诵读为一体的纯文学公众平台。平台拥有多名美声主播老师,众多文学爱好者。以及原创文学作品。

        创办人阿里,本着以文交友,以文互动,以文养心,共同学习的原则,为广大文学爱好者提供一个跨年龄,跨地域,跨时空的文学栖息地。

        敞开文学的大门,恭迎有才华的您,一同走进“春晓诗社”的大家庭。

       纯文学平台,只为真正的文学爱好者提供…………

        欢迎加入,期待佳作!


投稿须知:1.未在公众号、网站发表的原创散文、随笔、文学评论,附100字以内作者简介及照片,  投稿必须是不涉及政治敏感问题的文学作品,文责自负。

2.注明投稿(春晓诗社785830883@qq.com),注明作者微信名,微信号,便于联系。

3.赞赏金额60%作为作者和朗诵老师的酬谢费,30天内以微信红包形式一次性派发,赞赏总金额低于15元(含15元)的作为平台维护费用。


无论您有多忙,请花1秒钟的时间把它放到你的圈子里!可能您的朋友就需要!谢谢!

微信号:wxid_y8qj8j85ipuj21(春晓诗社感恩有你同行QQ:785830883







the end.




春晓诗社
原创诗文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