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黛爱情悲剧之我见
我们要讨论贾府(贾母)为什么不让贾宝玉娶林黛玉。一般论家皆以黛玉性格不好、身体不好、家道败落,所以贾府贾母不取。非也。
在我国传统婚俗文化中,“同姓不婚”,这是传承已久的中华文化。这个传承在演化过程中,延伸到一定范围的“近亲不婚”,例如“血脉倒流”亦是婚娶之忌(姑妈姨妈可以做婆母,舅妈不行!)而这个习俗,于一九八〇年新婚姻法颁布之前,仅存于江南一些地区,可能是中原地区屡受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浸染,早已失去了这个礼俗。
贾府,主要是贾母,对宝玉的婚事是个什么讲究?
先看黛玉初入贾府,贾母对黛玉的态度, “一把搂入怀中,心肝肉儿叫着大哭起来”。怎么安排她的起居呢:让宝玉暂住自己的套间暖阁,腾出碧纱橱给黛玉住。贾母把这外孙女和亲孙子几乎是亲兄妹的看待,“打小儿吃住在一处”,根本就没有想着他们将来可能成为配偶。
起初王熙凤错会贾母之意,常拿黛玉打趣,说:“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她是极聪明的人,也是个见风使舵之人,后来慢慢看出不是那么回事,就顺着贾母的意思行事,她是北边长大的,完全不懂南边血缘风俗。王夫人是她的婆母,也是她的姑母,以为同样黛玉也可以成为舅母王夫人的媳妇。
涉及宝玉婚事的最初话题,是第二十九回“清虚观打醮”。有个张道士,见了贾母就要给宝玉提亲。贾母道:“上回有和尚说了,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等再大一大再定吧。你可如今打听着,不管她根基富贵,只要模样配的上就好,来告诉我。便是那家子穷,不过给他几两银子罢了。只是模样性格难得好的。”是个不置可否的态度,提出“模样性格”空洞标准,可见没当紧要事处理。
清虚观打醮回来,因为张道士提亲,宝玉和黛玉大吵大闹,砸了通灵宝玉。闹得上下人等鸡犬不宁,贾母和王夫人急急赶赴大观园平息事端。“那贾母、王夫人进来,见宝玉也无言,林黛玉也无话,问起来又没为什么事。”此情此景,贾府一众人等,其实都看出两人玩的什么把戏。但大家心里有数都不敢说破,只当两人耍小孩子脾气。
小说此后的叙述中,作者花了大量笔墨描写宝黛彼此反复试探的恋情,使读者看的如痴如醉。
贾母最初看好薛宝钗,甚至特别给二十两银子与其成人礼(十四岁生日)。不仅是宝钗,贾母心里还有过其他几个考虑,例如第三十一回“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的回目提示,贾母侄孙女史湘云就是人选,甚至宝云成婚。“木石前缘”“金玉良缘”都是虚妄。只是后四十回没有按前面的纲要思路走。
第五十回,宝钗的堂妹薛宝琴来到贾府做客,贾母特别钟意,然而了解到宝琴已许了人家。贾母空喜欢一场,便将目光移回宝钗。元妃娘娘给兄弟姊妹们的礼物,唯有宝玉宝钗不同,暗示的意味明显,贾母才坚定了选择。
贾母表明对黛玉的态度,是在第五十四回,荣府的家宴。黛玉在宴会上当着众人面,拿酒杯“放在宝玉唇边”,喂他喝酒。这过分亲昵之举,可以说是放肆!贾母也看在眼里,当众不好发作。待到女先儿说书,刚介绍了《凤求鸾》的梗概,贾母借题发挥:“还说是‘佳人’,编得连影儿也没有了。开口都是书香门第,父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生一个小姐,必是爱如珍宝。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代佳人。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这里最关键之句“书礼也忘了”“不管是亲是友”,《凤求鸾》里的王公子与其所追求的雏鸾,只是父辈乃旧友并非亲戚。“礼”是什么?“男女授受不亲”,不是贾母自己安排宝黛吃住在一起吗?宝钗不也天天和宝玉混在一起吗?显然此话是谴责黛玉了。这个“礼”当然也涉及婚俗。黛玉是贾母亲外甥女,宝钗仅是王夫人的姻亲与贾母无血缘关系。
贾府正式讨论宝玉婚姻是在八十四回。一日,有张姓友人来贾府求亲,欲将女儿许与贾宝玉。邢夫人说:“论起那张家行事,也难和咱们作亲,太啬克,没的玷辱了宝玉。”凤姐听了这话,已知八九,便问道:“太太不是说宝兄弟的亲事?”邢夫人道:“可不是么。”贾母接着因把刚才的话告诉凤姐。凤姐笑道:“不是我当着老祖宗太太们跟前说句大胆的话,现放着天配的姻缘,何用别处去找。”贾母笑问道:“在那里?”凤姐道:“一个‘宝玉’,一个‘金锁’,老太太怎么忘了?”贾母笑了一笑,因说:“昨日你姑妈在这里,你为什么不提?”凤姐道:“老祖宗和太太们在前头,那里有我们小孩子家说话的地方儿。况且姨妈过来瞧老祖宗,怎么提这些个,这也得太太们过去求亲才是。”贾母笑了,邢、王二夫人也都笑了。
此事便进入议事日程。九十七回,宝玉再次患病,为冲喜消灾(江南风俗),瞒着黛玉,欺骗宝玉,钗玉草草成婚。一切都由贾母拍板敲定,她说:“照南边规矩拜了堂,一样坐床撒帐。”续作者终于想起“南边规矩”,但仅限于婚礼仪式,始终没有提到宝玉黛玉不能结合的婚姻禁忌。
坐床:南方婚俗仪式,拜堂后,新郎新娘男左女右坐于新房床沿,抱五男二女七个儿童坐于床上。撒帐:坐床时,撒红枣花生瓜子糖果于帐内,预祝早生贵子,多子多孙。
现在专家读者们都认可前八十回乃曹雪芹所作。我们今天说,红楼梦作者续者,多般也是北方人,大概是不知“血脉回归”的禁忌,所以为宝黛爱情悲剧叹息。或者这部书的主题就是反对汉人这个“陋习”以及汉人所有种种腐朽制度!看吧,身为贵妃娘娘亦为制度所摧残。我们今天说,其它制度的反对,或许有道理,唯此婚姻礼俗不能反。清代,出于政治的需要,爱新觉罗氏与叶赫那拉氏、钮祜禄氏近亲婚配几乎是常态,咸丰三十一岁病故,同治十九岁英年早逝,同治、光绪、宣统三代君主没有生育能力。满人的婚姻习俗落后是根本原因。
可能你也会反诘,如果宝黛是近亲婚姻禁忌,宝玉宝钗不同样是近亲吗?
须知,姨表在中国传统婚俗中,历来是可以结婚的。1950年我国第一部婚姻法,第五条,男女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禁止结婚:直系血亲,或为同胞的兄弟姊妹和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姊妹者;其他五代内的旁系血亲间禁止结婚的问题,从习惯……此法就清楚表明了直系血亲禁婚,这是继承了几千年的婚俗。“从习惯”三个字表明,我国各地(各民族)在旁系血亲婚姻关系上是有差别的,这条规定照顾到了当时的社会实际。
这部法律,乃不失为世界先进的婚姻法。欧洲人(尤其是贵族)直到近代乃流行近亲结婚,造成生育及养育的严重问题。1714年英国安妮女王驾崩,无嗣,居然几代近亲中没有继承人,最后找到远亲表姐索菲的儿子汉诺威乔治伯爵来到英国做国王,产生了一个不会讲英语的英国国王——乔治一世。欧洲贵族此类情况不一而足。
虽然华夏延续几千年“同姓不婚”,并延伸到“血脉不倒流”“近亲禁婚”,是先进文化的体现,但乃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1953年,随着高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与广泛运用,科学家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解开了有性繁殖的生殖之谜,遗传学得到前所未有的科学进展,“近亲不婚”不再是封建迷信,而得到很好的科学解释。此后,表兄妹婚恋问题虽然法律没有明确限定,但在我国民俗中、尤其在知识分子家庭亦逐渐成为自觉的婚姻禁忌。
1980年我国颁布新婚姻法,第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结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从此,法律上明确规定“舅表”“姑表”“姨表”三代以内血亲皆不允许登记结婚。这是顺应科学的历史进步。
笔者不是历史学家,但首先必须厘清“封建”的含义。中国的历史分期问题,历来就有争议,不仅因历史断面错位难于界定,更重要的是:“封建”,英文Feudal,feudalism(封建主义),词根Feud,世仇、宿怨的意思。与中文“封建”含义相距甚远。参见柳宗元《封建论》,中文的意思是:一种政治(政权治理)制度,君主把土地分给宗室和功臣,让他们在这块土地上建立政权。这个封建制度,中华文明史上,商周时代就如此,但商周时期却被当今流行的史学划分为“奴隶社会”。
我们姑且不讨论“封建”概念的界定及其社会分期问题,乃沿用大家熟悉的“封建社会”概念,它包含了“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意识形态”或者政权、财权、人权这样几个层面的历史范畴。然后,我们还要说清楚:封建社会与封建社会时期的区别。我们现在看,封建社会是落后的、腐朽的,如今在我国和世界许多国家已经被历史所淘汰。那么,封建社会时期存在的一切都是腐朽的、不合理的、不科学的吗?比如说: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汉字,就是封建社会时期创造使用至今;我们所使用的农历(二十四节气),也是封建社会时期创造使用至今;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现在我们要说的是,“同姓不婚”这个现代科学证明是先进文化的婚姻制度(婚姻禁忌),在我国是不晚于周朝的礼仪制度。《国语-晋语》:“同姓不婚,恶不殖也。”直接就指出了同姓婚姻在生育方面的不良后果。是“知其然”也,不是什么封建迷信、封建腐朽。
我们耳熟能详的定评:《红楼梦》乃“封建社会百科全书”“封建社会的一部挽歌”“反封建的文学巨著”……这些都不应该成为我们阅读《红楼梦》的桎梏。鲁迅说:“《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读者完全可以各取所需,相信多数读者属于“才子”心态之类,专注的是宝黛的爱情,什么礼仪婚俗无意计较。
然而,关于历史的认识,我们不能搞标签化、虚无主义。今天讲“历史自信”,并非空洞的口号,而是要在历史的长河中,沙里淘金,去伪存真,去除糟粕,取其精华,并使之发扬光大。对古典文学的解读,亦应秉持这样的态度。有一段时期,某些红学权威专家给贾宝玉、林黛玉戴上“封建阶级的叛逆者”的高帽,讴歌“反对封建主义为其思想基础的爱情”,是否拔高过头了?我们不去深入议论也罢。在不容许自由恋爱、性禁忌严酷的时代,有人偏把自由恋爱的痛苦展示给人们看,引起广泛的社会共情,畸形的爱情触发着普遍的心理渴望,洛阳纸贵也只存在于特定时期。《红楼梦》曾经作为黄色禁书,现在的年青看来会觉得可笑,它的性魅力已是小儿科。在自由恋爱发展为同居泛滥、崇高的精神追求演变为性交唾手可得的今天,对《红楼梦》的阅读如今基本归入文学艺术的欣赏,这是好事。《红楼梦》的伟大,不是作者先定个歌颂什么、反对什么的思想主题才去创作的成果,而是当时社会广泛现实生活的艺术呈现,爱情和滥性仅仅是其笔触应到之处。
再延伸一下话题,关于“自由”。大概没有“婚姻自由”更具普世性的话题,全人类古今中外所追求的自由种种,这个可能是最为激动人心的。在这里我们也要说一下婚姻的三个层面:生命延续、财产继承、配偶情感。恩格斯说过:“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那么举起这面伟大的道德旗帜,是否就可以万里无疆没有边界?为宝黛爱情悲剧哭泣的时候,就可以不顾符合科学的禁忌?曹雪芹时代不知道这个科学道理,我们今天乃要埋头于愚昧时代吗?
任何行为自由都是有边界的!宝黛爱情悲剧要理性看待。青年人读书,万勿人云亦云。“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真理故,两者皆可抛。”毕竟,在这个世界上,高于爱情价值的东西还有很多。
欢迎阅读本坛往期文章:
点击右下六角花“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