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和合”与“红楼”
一七三三年雍正帝下诏,封寒山大士为“和圣”、拾得大士为“合圣”,“和合二仙”身份得官方确认。清帝此举,似有满汉和睦的政治意图,但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具有正面意义,秉承了华夏民族“和合”发展的历史潮流。
由此,笔者想到《红楼梦》里关于婚姻家庭的“和合”之说。第二十八回贾宝玉在冯紫英家,与薛蟠、蒋玉菡四人行酒令,蒋词:“女儿悲,丈夫一去不回归。女儿愁,无钱去打桂花油。女儿喜,灯花并头结双蕊。女儿乐,夫唱妇随真和合。”四人酒令都围绕女子的生活情境、离合悲欢作词,蒋词表达了妇女对美满婚姻的渴望。而《红楼梦》展示的恰恰是一个个悲剧爱情、一桩桩不幸婚姻,是那个时代整个的婚恋现实的写照,为女性命运鸣不平。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没有一个爱情是善终的、没有一桩婚姻是“和合”的。历代读者都惋惜生死相恋的宝黛最终不能成婚,一般论家皆以黛玉性格乖张、身体孱弱、家道凋零,所以贾府不娶。非也。比对论宝钗,性格阴沉、药不离身、哥哥败家,也不是合格人选。
《红楼梦》是可以比肩世界文学的巅峰之作,它描绘了当时社会走向没落“大厦将倾”的现状,这是“红学”研究者的共识。然而,《红楼梦》的基本问题被忽视:超越时代的“情礼冲突”。以笔者孔见,关于《红楼梦》研究,社会学、阶级说、人文学、考据学种种,罕有对作者、编者深陷“情礼冲突”之探究。
本组文章试图以“和合”理念观照之,可否获得一二见识?就教于方家朋友。
引文及情节参见《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中国言实出版社2015年10月第1版。
按二维码加关注。欢迎转发、评论。谢谢支持!
关注后,可翻阅本坛前面的文章,及时接受后续文章。
《古仔岛》是本坛兄弟公众号,欢迎去那里看故事。
欢迎阅读本坛此前文章:
请点击右下六角花“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