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一键关注
盆腔静脉介入治疗是一种用于治疗盆腔静脉功能不全的先进疗法,特别适用于那些对保守治疗反应不佳或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该治疗方法通过微创技术,通常在影像引导下进行,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慢性盆腔疼痛和其他相关症状。
这一疗法的核心在于通过栓塞术来封闭异常扩张的静脉,从而减少静脉压力和反流。介入治疗的优点包括创伤小、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患者通常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日常活动。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使其成为越来越多患者的选择。
盆腔静脉介入治疗为盆腔静脉功能不全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且微创的治疗选择,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术说介入5G直播间】第五十七期:盆腔静脉介入治疗专场手术演示将于11月5日10:00通过直播方式精彩呈现。
穿越手术的视界
探索医疗的未来
一场医学的探索之旅
身临其境
近距离观察医疗精湛技艺的绝妙展现
期待您的加入
特邀专家
孙虎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
参会专家
方主亭
福建省肿瘤医院
张木根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七医院
连飞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七医院
唐仪
福建省立医院
林海澜
福建省肿瘤医院
黄宁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詹腾辉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彭建扬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
https://live.med2u.cn/S2USf9
直播时间:
2024年11月5日(周二)10:00开始
直播二维码:(扫码即可进入直播)
盆腔源性静脉疾病介入治疗
盆腔源性静脉疾病(pelvic venous disorder,PeVD) 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盆腔疼痛(CPP)。PeVD包含的疾病范围更广,除原发性腺静脉、髂内静脉反流外,还包括继发于髂总静脉狭窄 (May-Thurne Syndrome,MTS)或肾静脉狭窄(胡桃夹综合征)等盆腔静脉相关疾病。
栓塞治疗
血管内栓塞,或称“血管闭塞疗法”,根据美国血管外科学会和静脉论坛的推荐,使用2B级证据治疗盆腔充血综合症(PCS)。标准的治疗方法包括线圈栓塞、液体栓塞和硬化治疗,可以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研究表明,线圈栓塞能够改善临床症状,具有长期疗效和低并发症发生率,但约有10%至30%的患者需要再次介入。
栓赛治疗优势:
栓塞治疗被认为是一个有效且安全的选择,尤其在使用最大尺寸的栓塞剂时,因为静脉的扩张相对较大。经皮穿刺硬化治疗则多用于治疗因盆腔静脉充血引起的外阴和皮肤静脉曲张,其效果良好。
硬化治疗
硬化治疗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向曲张静脉内注入化学硬化剂,导致蛋白质变性,从而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脱落和胶原纤维收缩,最终形成纤维条索,使曲张静脉萎缩闭塞。
硬化治疗优势:
泡沫硬化剂因其与静脉内接触面积大,可以充分沿交通支弥散,是目前较常使用的硬化剂之一。通常采用Tessari技术,将聚桂醇或聚多卡醇原液与空气按1:4的比例混合,制成泡沫硬化剂,从反流静脉的远心端到近心端逐段进行硬化治疗。需要密切监控泡沫硬化剂在曲张静脉内的填充、弥散及反流程度,以反流静脉的闭塞为治疗终点。为防止在推注过程中出现反流,减少产生异位栓塞的概率。
硬化治疗被认为安全有效,能够较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的治疗手段。
联合治疗
近年来,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是硬化与栓塞的联合治疗,结合了化学闭塞和机械阻断机制,相比于单纯的硬化或栓塞治疗,效果更佳,术后复发率也更低。具体操作是在责任血管远心端推注泡沫硬化剂后进行弹簧圈的致密栓塞,然后后退导管1至2厘米再次推注泡沫硬化剂,接着再后退1至2厘米并投入弹簧圈,这一过程被称为“三明治”法。
在卵巢静脉硬化栓塞后,需评估髂内静脉、盆腔静脉及逃逸点。如果发现明显的髂内静脉反流或宫旁静脉扩张,则进行硬化栓塞联合治疗。反之,如果造影未见髂内静脉及其属支明显反流,则不建议进行治疗。
第二种联合治疗方法是在卵巢静脉的远心端和近心端分别进行弹簧圈栓塞,同时进行全程硬化治疗。
第三种方法,是先用弹簧圈或血管塞栓塞卵巢静脉近心端,再用硬化剂闭塞远心端,这样可以先实现机械阻断,防止泡沫硬化剂被稀释,同时避免硬化剂向心流动导致异位栓塞。
联合治疗优势:
以上三种联合治疗方式都能有效治疗因盆腔静脉疾病(PeVD)导致的盆腔静脉曲张。根据研究,栓塞技术治疗PeVD的成功率为98%至100%,总治愈率为60%至100%,并发症发生率为0.85%至10%。
声明:介入资讯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介入资讯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介入资讯
分享前沿资讯,探索介入发展
联系方式:
intervention_news@163.com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