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45周年| 新时期“过渡”状态与“地方性”文学期刊转型 / 苏州大学 冯佳莹 房伟

文摘   文化   2024-11-15 19:37   江苏  


青春·45周年

新时期“过渡”状态与

“地方性”文学期刊转型 

苏州大学 / 冯佳莹 房伟


· 摘要 ·

本文意在发掘新时期地方性文学刊物《青春》的独特价值。地方性文学刊物在过渡状态文艺环境中,以隐晦策略表达文学立场和对文学复兴的渴望,努力突破“一体化”格局;第四次文代会后,《青春》重申纯粹文学性,冲破工农兵文艺框架限制,实现文学独立和多元化发展,促成文学多样性的新局面。


· 关键词 ·

新时期 《南京文艺》 《青春》 地方性 文学期刊


新时期初,处于蓬勃发展阶段的文学期刊,在责任感与忧患意识的驱动下,同声相应,呈现出“外体相似、内则各具特色”的格局,但在传统文学中心话语体系内,地方性文学刊物的主体性、丰富性、复杂性及在文学领域的重要作用,往往被边缘化,甚至忽视,即“在一体化文学格局下的分层现象”[1]。为阐明地方性文艺刊物独特价值,本文通过1979年《南京文艺》改版为《青春》的个案,探讨地方性文学期刊与新时期文学的复杂关系。关于新时期的界定,学界对其起点与终点仍未形成统一看法,本文讨论范围为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此亦《青春》重要的发展阶段。改版成《青春》则给予以下暗示:一体化格局之下,文学各种形态及其具体文本之间的差异、对立并未完全消失。无论新时期初《南京文艺》所体现出的对于“文艺”与“文学”观念的含混性,还是新时期到来后地方性刊物《青春》的敏锐性。《青春》的转型及其背后的深刻文化意义,作为文学生态的不可或缺的内容,应得到更多关注。

《青春》1979年创刊号封面


一、“过渡”时期的《南京文艺》


当代文学史多将几次重要会议作为新时期文学转折的关键点,这种论述往往忽略了历史惯性,以及文学兴衰的轨迹。笔者试图在文学跨时代转型中探寻其演进轨迹,先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创刊的《南京文艺》为例,分析这一时期地方性文学刊物呈现的“各种因素纠缠、碰撞、融合”[2]

《南京文艺》是南京市文联主办的综合性文艺双月刊,创刊于1978年2月。从《南京文艺》的栏目设置与刊发内容上看,“文学”与“文艺”的概念是模糊的,多以快板、鼓词、唱词、秧歌剧、歌剧、相声、地方剧等为主,小说、诗歌、散文等文体反而成了点缀。此外,其刊名对于南京地方性强调,是“一体化”格局延续,文学期刊的任务也各有轻重:《人民文学》《文艺报》等中心刊物“是发布文艺政策,推进文学运动,举荐优秀作品的‘阵地’。它们与‘地方’(各省市、自治区)的文学刊物,构成分明的等级”[3]。因此,地方性文艺刊物在当时的文化政策环境中,通过隐喻的实践策略,巧妙传达特定文学理念与创作风格,为文学创新拓展空间。

首先,《南京文艺》创刊号(1978年第1期)采用独特的双头条编辑策略,向读者传递了本刊的文学价值观与创作倾向。正如黄发有所说:“头条作品是期刊的灵魂所在。编辑在选择头条作品时,站在把握文学的整体走势的高度上来确定选题、组织稿件,纵观全局、突出中心引导舆论是头条作品的基本功能。”[4]《南京文艺》主办方通过首期双头条文章内容,给予读者以积极的思考空间:一方面借助内文头条——王臻中理论文章《坚持用唯物论的反映论指导文艺创作》,表达了对文学解冻及思想解放的期待;另一方面,则通过目录头条,即吴晖的小说《春雨及时》,从实践层面给予王臻中理论以有力支持,还通过具体人物塑造、故事情节展示,表达文艺作品如何反映真实生活,促进思想进步。双头条的设置,反映了《南京文艺》作为地方文学期刊在复杂时代背景下的探索。

其次,《南京文艺》通过主流话语批判陈旧的文学观念,助力文艺界返璞归真。据荣天玙回忆,1978年文艺环境仍然紧张,“以致文艺界一些老同志不能回到文艺工作岗位,引起文艺界的思想紊乱和不满”[5]。《南京文艺》创刊号扉页刊登《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第二期扉页油画《向毛主席汇报》,都是对文艺方针的确认。《南京文艺1978年第2期刊载理论文章,刘金的《在“反无冲突论”的背后》,通过“肯定”与“否定”的一正一反的对比,阐明自身文艺观点。文章重新挖掘了被批判的小说《除夕之夜》价值,肯定其对于美好人情与人性描写。同期刊登顾宜林的《评浩然中篇小说〈百花川〉》,则批判了当初被肯定的小说,揭示应发展什么样的文学。

再次,《南京文艺》对文学形式进行了有限度的探索。《南京文艺》1978年第2期《文艺杂谈》栏目刊载文章,探讨文学创作具体问题时,已触及文学形式问题,如丘振声的《让人物自己行动吧》探讨人物塑造,认为人物应“有自己的性格特征,并且按照自己的性格逻辑,去思维,去行动。这个时候,作家应该尊重自己人物的独立性格,遵循他在特定环境中应该那样想,那样做,去描写他的行为,去展示他的内心世界”[6],反对“把人物变成自己的传声筒”[7]。凌大的《茅台酒为什么名列前茅》以茅台酒包装为引子,谈论文艺作品内容与形式问题:“‘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这样文艺,才能更好发挥其应有的战斗作用。”[8这些文章不同程度地触及文学形式与技巧问题,也为文学转折以及20世纪80年代中期“小说革命”留下了初步探索脚印。

最后,古典文艺理论的阐发,是这一时期《南京文艺》颇具特色的理论风格,如郁贤皓的《百炼刚化为绕指柔——古典诗词艺术辩证法札记》,文章就诗词的婉约派与豪放派展开论述,探讨两种看似对立风格,能否统一的问题,实际指向文学创作中多种风格能否共存的问题,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展现了开放包容文化特质:继承千年文化传统,积极吸纳欧美文化影响,形成深厚朴实的文化基调。传统文脉的挖掘,既保护了珍贵的文化传统和文学资源,也为处于变革时期的文艺创作提供了独特表达方式。

《青春》2024年11月刊


二、艰难的转型:从《南京文艺》到《青春》


“对媒介内容的把关与制作方式,取决于他的社会环境,而不仅仅取决于工作群体和媒介机构的其他方面所构成的环境。”[9]社会环境的巨变,催生了新媒介内容。文学期刊作为20世纪80年代主要的大众传媒,敏锐感知时代气候,与时代主潮同频共振。这一时期地方性文学期刊致力于突破“一体化”格局,促进思想解放,在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新探索。

1978年,方之调回南京市文联,着手《南京文艺》的改版工作。时任《人民文学》主编李季曾说:“作协、文联名义上是恢复工作了,但牌子还挂不出来。找不到上级领导单位”[10]。困难重重处境下,方之试图通过培养青年作家,冲破思想禁锢:“形势这么好,现在不干,更待何时。文学领域这个空白必须补上,培养文学新人是当务之急。”[11]此前,方之发表小说《内奸》,以敏锐洞察社会问题的作品,彰显他对文学的理解——文学要面向现实,有利于改变现实,揭露不合理现象,并促其改变。1957年,方之因与高晓声、陆文夫等人筹备组织“探求者”文学社被批为“右派”,多年磨难并未消磨其知识分子担当:“文学家的责任在于探求,探求是允许的,探求是无罪的。”[12]创办青年文学刊物,是方之在生命的最后状态,为传递文学薪火所做出的努力[13],体现出知识分子开创新局的勇气,渴望用地方期刊繁荣中国文学事业的决心。

(精彩继续)

· 注释·

[1]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版,第190页。

[2]王尧,房伟:《敞开和激活文学史研究的空间——王尧先生访谈录》,《新文学评论》,2022年第3期。

[3]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页。

[4]黄发有:《中国当代文学传媒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65页。

[5]刘锡诚:《在文坛边缘上(增订本)上》,河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38页。

[6]丘振声:《让人物自己行动吧》,《南京文艺》,1978年第2期。

[7]丘振声:《让人物自己行动吧》,《南京文艺》,1978年第2期。

[8]凌大:《茅台酒为什么名列前茅》,《南京文艺》,1978年第2期。

[9][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著:《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年版,第 55 页。

[10]刘锡诚:《在文坛边缘上》,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8页。

[11]斯群:《青春》的第一个开拓者——《为纪念方之同志逝世五周年而作》,《青春》,1984年第11期。

[12]方之:《我的创作体会——在南京大学中文系的讲话》,《青春》,1980年第3期。

[13]巴金曾说:“二十二年的遭遇并没有扑灭他的心灵之火,他至今还在“探求”,他始终不曾忘记作为作家他有什么样的责任……却没有想到他把他最后精力花在南京《青春》杂志创刊上,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力快要消耗尽了,他要把手里的火炬交给后面的年青人。他要创办一个发表青年作者作品的刊物。”引自巴金:《悼方之同志,方之作品选》,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05页。

冯佳莹



苏州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

博士研究生

房伟



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创作谈/冯佳莹·

这篇文章的诞生,最初源于我对《青春》杂志的深厚情感。在我大学岁月里,它不仅是我的精神伴侣,更是我文学梦想的启蒙者。杂志中那些新颖独到、贴近青年心灵的篇章,深深触动了我的内心,激发了我对文学的无限热爱。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有幸在研究生阶段参加《青春》杂志与毕飞宇工作室联合举办的小说沙龙活动。在那里,我亲眼见证了《青春》杂志对文学新人的不懈培育和支持,这份坚持和热情让我深受感动,也坚定了我深入研究这份杂志的决心。

正是这份热爱和感动,促使我将这份情感转化为文字,希望能够通过这篇文章,与读者分享《青春》杂志对我的影响,以及它在文学领域所扮演的独特角色。这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期待,愿《青春》杂志继续照亮更多文学爱好者的道路,激发更多的文学梦想。


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往本公众号后台留言,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文|苏州大学 冯佳莹 房伟

责编|张范姝

版|一茗

校对|王娜、苏牧

监制|游于艺

南京青春杂志社
新青年,新文化,新文学。致力打造中国当代文学青年的阅读首选刊物。多元并蓄,深广远行。推动青年文学创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