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界| 约定 / 同济大学 依微

文摘   文化   2024-11-18 17:58   江苏  


主持人:韩东

特约编辑:山风


约定

同济大学 

依微

当三十岁的我站在养老院门外,看着大铁门缓缓拉上,而爷爷奶奶相互搀扶蹒跚地慢慢走远时,我忽然想起,十三岁那年暑假,爷爷奶奶送我坐上 102 路公交车回家。我坐在高高的巴士上,俯身看到两鬓斑白的两个老人。那一瞬间我莫名其妙地大哭不止。那一刻的我,和三十岁这一刻的我,穿越时空般渐渐重合,当年那莫名的心酸终于找到了归处。

东北的冬天,都酷似当地人的性格,来得相当干脆。十月的一场雨,把秋天迎来又送往,紧接着一场雪,将温度直接带到零下。每一个离家的东北人都会怀念这断崖式的降温和那一口掺杂着煤球味儿的 -30℃的冷空气,我也不例外。每次下飞机,总是猛猛地吸上那么几口,然后咳着抱怨:“这空气真差!”只是这一次,我再没有闲心品味这夹杂着凉意与熟悉的味道,也没时间欣赏周围银装素裹的白雪世界,只能在南方人一声声对雪的惊叹中匆匆拿好行李,走向出口。

母亲没了以往的热情,蔫头蔫脑地站在接站口。她过去向来都是如燕子一般向我奔来,然后全然不顾周围人的目光,紧紧抱住我,大声地说:“想死我了!”而父亲,总会乐呵呵地站在母亲身后,慈爱地看着在他面前相拥的母女。母亲的热情常常会让我觉得难为情,而今天我却有些怀念以往的迎接方式。

“路上还好吗?衣服穿得还够吗?”父亲的声音打破沉默,却并没能温暖周围刺骨的冷气。他将我的行李接过,便再不做声。我点点头,也不知道他是否看见,只是猛然间瞥到父亲的头发上不知何时结了一层厚厚的白霜。

“安顿好了,就去看看爷爷奶奶吧。”父亲开车时,坐在副驾驶的母亲一声不吭。这样的家庭氛围是我从未经历过的。我想人们面对变化,总是含着对未知的恐惧,悬而未决的未来,是每个人都讨厌的。

我望着车窗外熟悉又陌生的街道匆匆闪过残影,路边的积雪被污染成灰黑色,遗弃在角落中。中学门口,公交站台,立交桥下的盒饭自助,都是我最深刻的少年记忆。

广场上游人如织。这个被遗忘多年的北方城市像是忽然被打开封印,连广场建筑上闪着的灯光都仿佛将过去冬日的孤独驱逐殆尽。建筑的外立面被时光书写,内部却早已现代化,彩色的玻璃窗不知被换过几轮,与时代不符的城市照片挂在斑驳的墙面上。这个建筑,只有外面披着历史的大衣,内部却被城市的摩登侵染,作为一个名片吸引游客。

点击图片 即可购买

几乎绕着二环走了一圈,才开到跨江大桥。冬天日落得早,傍晚的大桥被已经冻得结实的白茫茫的江面照得通明。车子最终停在一个新建的公寓小区,小区里的树木虽然已经光秃,但仍可以看出夏季时被修剪的形状。人行道上的雪被清得精光,堆在路两旁。

这是我第一次来这个小区,我依稀记得母亲跟我讲过,他们买这间小房子是给自己养老用的。视频时她常常会在我的耳边唠叨,我一面刷着新闻,一面哼哼哈哈地应对。听得最多的一句便是“人老了不要住大房子,小一点才好收拾”。我从小到大,一直都在搬家,从合租的房子,到一室一厅,到最后住上了窗明几净宽敞的大平层。在他们的影响下,蜗居在大城市的我,也有着一样的梦想,梦想着自己也可以打怪升级,凭借自己的努力最后住在市中心的大房子中。电梯按钮的 23 层上粘着一个卡通猫的贴纸,与周围的装修格格不入,父亲的手指粗,按在上面显得有些滑稽可笑。

“叮!23层到了。”机械的女声响起。

2306,站在门口,父亲按响门铃,我注意到门上也贴着和电梯间相同的贴纸。门铃响了三次,无人应答,又按了三次,还是无人。父亲的脸上挂满了无奈,同时还有焦急。

“你没有钥匙吗?”

“没有,你爷爷奶奶说不喜欢我拿着钥匙随时开门,都收走了。”

电话铃同样响了三声后,终于接通。门随即也被缓缓打开,爷爷拿着手机,站立在门口。开门看到我的瞬间,眼睛突然亮了亮,嘴角也爬上笑意。

(精彩继续)

依微



同济大学2023级

创意写作在读硕士研究生

                       · 本名董唯一,1992年生,黑龙江哈尔滨人

·创作谈·

《最好的告别》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在我们衰老脆弱、不再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时候,如何使生活存在价值。”我们不能只关心挣扎在大城市里的年轻人,也要回头看看留守在家乡的老人。疾病和衰老是无法避免的终极话题,也是生活给我们的艰难考题。我们这一代人可以选择不婚、单身和“丁克”,但我们始终都要面对父母亲人的老去,然后是自己。我第一次去外婆居住的养老院,他们排坐在门口向外张望的画面,久久无法从我的脑海中散去。我写这篇《约定》,试图用此来说服自己,向自己证明,和让自己相信:我们都终将老去,我们都终将优雅地老去。






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往本公众号后台留言,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文|同济大学 依微

责编|猫十三

版|一茗

校对|王娜、苏牧

监制|游于艺

封面图|胡文硕

南京青春杂志社
新青年,新文化,新文学。致力打造中国当代文学青年的阅读首选刊物。多元并蓄,深广远行。推动青年文学创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