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0月创刊的《青春》45岁了,在写下这句话时,已是整整16500天。
谈起这45年,或许我们应该从一组数字开始:截至今天,《青春》已出版了1083期,最高一期发行量超65万册,发表了近20000篇作品,其中新人首发作品近1000篇,成千上万人的文学梦从这里起步。
1985年5月6日的《人民日报》,发表了《青春》第一任主编斯群的《为无名者铺路》,她说:"当前最需要的是提掖新人,放眼未来,寄希望于新一代作家的崛起,我们甘当文学的第一级阶梯而不悔。"
1979年《青春》创刊,从这一天开始,45年过去了,许多事物隐入烟尘,《青春》还在,风中不改。如今八十年代的这些前辈也渐渐老去了,有的依然笔耕不辍,有的只留下身影,但“为无名者铺路”这句话,依然响亮。
于是2023年,《青春》正式改版为“大学生自己的文学期刊”,在全国220多家公开发行的纯文学期刊中,是唯一一本只发表大学生作品的期刊。有人疑惑,有人不解,而《青春》现任主编李樯却始终认为:“等待一个文学天才,不如尽可能地发现一个文学人才。”《青春》的立场从来都是不慕名家,不耻青涩,如果注定成为铺路石和拓荒者,让后来人有路可寻,这更将成为《青春》的荣耀。
毋庸置疑,文学是离不开年轻人的,尤其在这样一个信息化时代,我们必须像《青春》的创办者一样,扛起这份责任,回应时代的需求。那文学需要什么?年轻人又到底需要什么?我们或许可以从曾经的故事里找到一个答案。40年前,屡遭退稿的北师大中文系学生苏童对写作感觉几近无望时,突然收到一封来自南京《青春》杂志的用稿通知。1983年,《青春》第7期刊登苏童处女作《第八个是铜像》。后来一次采访中,早已跻身文坛巨匠的苏童谈起年轻时的写作,觉得那时的自己似乎被命运拦住了,写任何东西都被退稿,那时他只能告诉自己,继续写,一直写,写到谁也拦不住,命运也不行,于是就有了《第八个是铜像》的发表。
或许这一刻,正有无数个年轻的“苏童”在埋头写作,或许年轻而热血,或许也几近绝望,而他们需要的,也许就是一个希望以及肯定。回想这45年来,一代又一代人的故事,脑海里便出现了那句话“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一个“苏童”从《青春》开始去了更远的地方,但还有新一代的“苏童”们等待远航。
而《青春》要做的就是在这里,始终在这里,等待新人首发作品的数字从1000篇到1001篇,到无限,这就是《青春》的45年,由无数的作者和读者共同书写而成的45年。
在45周年的日子里,我们做了一张纪念海报,从最早的邱华栋、周梅森、叶兆言、于坚、韩东、苏童等,到后来的一届届“青春文学奖”得主,再到许多的作品发表者,以及无数熟悉或素不相识的读者,你们的名字共同构成了《青春》的45年。
这些名字,就叫“青春”,这份名单,终会无限,下一个5年、10年、100年,更多的名字也将出现。
《青春》45周年,祝我们青春永在,文学永在。
作者|陆萱《青春》杂志社
海报|耿闪
校对|王娜、苏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