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Cave 观众体验 © Kira
01
活动报名方式
展期:2025年1月15日 -2025年1月24日
(请微信咨询工作日开放时间段)
地点:上海市长宁区近上生新所
此次展览免费向所有感兴趣的申请者开放,请大家通过添加纪录公社office微信(cinemugwort)咨询并预约体验参观。
02
项目详情
深度聆听与声景漫步
张晴钰(Kira)于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在维也纳多瑙河畔持续观察和追踪乌鸦,并在2023年2月至2023年5月进行间断性的观鸟行动。整个观察和追踪过程不仅在知识层面上深化了对鸦属、寒鸦属物种及其种间关系复杂交织的理解,同时也在情感层面上促发了她与乌鸦之间全新互动关系的构建,展现了一次以感知和情感为核心的研究旅程。
“在我沉浸于观鸟旅程的过程中,乌鸦神秘的行为举动始终让我着迷,内心不断涌动着复杂的情感交织。困惑、挫败与惊喜交替出现,构成了我探索这些非凡生物复杂行为模式的追寻之旅。”(摘自笔者民族志日志)
在对乌鸦的追踪过程中,Kira主要用了深度聆听和声景漫步。以乌鸦群的飞行轨迹为主要线索,通过捕捉乌鸦声景中的空间方位和距离变化,结合视觉和听觉的综合感知,对乌鸦进行系统性的追踪。
下图展示了基于维也纳城市Google地图的聆听和声景漫步追踪过程。追踪从左上角的Hütteldorf开始,途经美泉宫动物园、奥花园,最终到达鸦群聚集的栖息地——多瑙河沿岸。图中,蓝色的星型图标标示了笔者观察和聆听乌鸦的地点,蓝色虚线表示追踪路径,而橙色同心圆则代表乌鸦声景的感知范围和强度。
△ 图1 Kira在维也纳的声景漫步映射地图© Kira
基于聆听和声景漫步的观察和追踪过程是一次以感知和情感为核心的研究旅程。图2呈现了乌鸦与Kira之间的纠缠轨迹在地图上的映射,蓝色代表Kira,橙色代表乌鸦,路径代表双方的行动轨迹,圆点表示研究者与乌鸦之间的相遇和交集,黑色圆圈则是研究者与乌鸦失去交集的时刻。
△ 图2 乌鸦与研究者情感纠缠轨迹图© Kira
在调研的过程中,Kira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影像和日志记录,记录了乌鸦观察、鸣叫、鸦群聚集、群行等动态,以及她在观察、聆听与感知时记录的内容、情感和反思。
△ 图3 影像与日记记录截取© Kira
在聆听鸦群声景时,Kira通过声景映射的方式,记录下聆听到的生态声景。图3展示了叫声的不同模式及其声景的轨迹,并通过声景的呈现勾画出鸦群群行的生态行为学和飞行模式。
△ 图4 基于乌鸦叫声的声景映射感知图© Kira
田野录音
在进行调研过程中,主要采用田野录音作为核心研究方法,捕捉其日常活动中的声景,为多物种关系的理解提供音频数据支持。
△ 图5 Kira进行田野录音© Kira
在Kira进行回听和乌鸦生物学含义分析时,进行了不同乌鸦的声学对比,可见大嘴乌鸦、小嘴乌鸦和秃鼻乌鸦的音节时长一致,叫声趋于平稳,没有明显的频率变化,而寒鸦音节较短且活跃,表现出明显的音调呈下降趋势。
△ 图6 不同乌鸦鸣叫的语谱图对比© Kira
并且通过对语谱图分析,获得了包含联系、警报、飞行、乞食、求偶等不同生物学含义的鸣叫,并成为生态声景分析和重构的重要依据。
△ 图7 鸦群合鸣的生态声景频谱图© Kira
03
艺术家介绍
张晴钰(Kira)
新媒体艺术家、设计师
关于纪录公社
纪录公社创立于2021年,是一个拥抱所有纪实影像工作者的平台。以纪录公社网站(jilucommune.com)为起点,我们共享纪实影像创作相关的知识、经验、市场资源;并建立了一个透明、高效、开放的人才平台。同时,我们旨在通过一系列的采访、讲座、放映交流和培训工作坊,为纪实影像创作者进一步提供思考、发展和学习的平台。我们渴望连接影像创作者与观众,向大众推广纪录片的多种创新形式,为纪录片培养更多受众,拓展纪录片创作新思路。
联系我们
网址:https://jilucommune.com/
邮箱:info@jilucommune.com
微博、豆瓣、B站:纪录公社
记录你的成长
成长你的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