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约10000字,阅读时间约20分钟
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作为电影双年展成立于1998年,2014年起以「再见真实」为核心策展精神,不会特别提炼年度主题,希望透过选片、电影呈现或展演方式引领观众造访世界上鲜为人见的角落,挑战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司空见惯的认知。
TFAI附近的公交站台
5月19日晚上9点,看完《没有她们的星球》后我随着人流排队离场,“谢谢大家,谢谢你们的参与,我们2026年再见”,9号厅门口的志愿者伙伴向所有人挥手告别。隔壁正在播放《尼特岛》,作为影展的最后一场放映也会在半小时后结束。在等待采访对象的缝隙我坐在走廊,像块湿透的海绵,一点点重新感受在这里的重量。行前我反复问自己,一个“XXX的亚洲影展”应该如何报道?然而在参与期间,奔波与提问不再只因“工作”,我没有刻意要留住什么,在本能的好奇与观察下,答案早已自然出现。
10天,不仅仅是近140部影片的放映,第十四届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Taiwan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estival,以下简称TIDF)作为公共空间,其中的节展设置充分发挥了与人互动的功能,并在人与空间的交际中,让“策”与“展”作为一种思考与行动清晰浮现。再见真实,再见地缘
策展作为思考与行动
本届TIDF的展映分为「亚洲视野竞赛」、「国际竞赛」和「台湾竞赛」所在的竞赛单元;以及「当代风景」、「档案变形记」、「焦点影人」、「焦点单元」、「敬!华语独立纪录片」、「台湾切片」、「时光台湾」、「乌克兰纪录片选」和「特别放映」所在的观摩单元。通常对观众来说,只看单部纪录片的片名和导演并不会获得太多信息,然而浏览TIDF片单时却能感受到一种策展思路:影展通过单元策划以表达对「真实」和「地缘」的思考,同时「真实」也是对纪录片呈现形式的发问。观众可以通过单元论述形成影片脉络,思考一部影片在所在单元是什么位置。「无题之卷」延伸活动
首先,在亚洲视野竞赛单元,就像初选顾问阿潑提到的,亚洲无法被笼统定义。在面对边界之间的地区时,「真实」意味着不强制告诉观众这是哪国的影片,同时也不只为了议题而选片,因为议题永远都在。重要的是通过选片讲述这个地方经历了什么。例如影片《逃离前夕的地下日记》(Far from Michigan, 2023)和《记忆抹煞》(Damnatio Memoriae, 2023)将记忆作为工具,通过战争与冲突的纪录揭示被篡改的历史,以及记忆的取消经验;《吟唱灵魂之歌》(Song of Souls, 2023)和《电力要来不来的日子》(Flickering Lights, 2023)则深入缅甸东部的掸邦和印缅边界的那加族,当长期战乱作为地区背景,分别通过民谣传统和电力设施在当地的互动,让观众了解某些地方是如何运作或无法运作一件事情,以及人与不确定性共处时的生活哲学;再回到我们“熟悉”的东亚区域,《公园》(2024)则将话筒交给两位印尼诗人,在公园,多个长夜他们观察与分享同胞在台的生活,揭示了台湾社会实际上对劳工境遇的“陌生”,以及这份传不出公园的“分享”到底意味着什么。和Docudays UA的合作单元「来自彼端|忧郁与希望的十年:乌克兰纪录片选」则是TIDF首次与国际影展开发交换单元。选片以冲突开始的节点,2014年的《广场纪事:粗剪版》(Euromaidan. Rough Cut)为始,关注战争困境的不同面向,例如影片《无明显迹象》(No Obvious Signs, 2018)聚焦少有人关注的前线女性军人,以及军队缺乏心理治疗资源的现状。影片旨在展现军人在生活中应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过程。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影响、混乱或变动是没有边界的,在这之下,TIDF策展的「地缘」概念自然展开。《平行世界》导演萧美玲抓拍《平行世界》海报的瞬间“我觉得这些东西都有一些内在观点,所选的地区和国家好像可以给观众形成一种感觉,我不太确定是什么,这可以是一种内在的策展思维或感知,在影展单元的背后作为一种浮流,但我并不是很有把握。只是我听到一些观众说他们感受到了,那我就觉得,应该是这样了。一直以来我是这样尝试的,去找出一种内在连接。” --策展人林木材,5月18日晚采访对话
在谈论焦点影人的单元设置时,不少传统影展总是难逃“大师班氛围”,作为回顾展从影人的作品与生平出发,却没有与影展主题的连接与碰撞,因此更像是某种个人崇拜与标签热度的放置,而不是银幕外可以延展的反思与提问,影展的系列讲座设置也常遇到类似情况。
然而,作为TIDF本届的焦点影人,斯洛伐克中生代导演彼得·克雷克斯(Peter Kerekes)和维拉·恰卡纽娃(Viera Čákanyová)不同的性别视角和创作方式在展映中形成了一种对照,这也是对斯洛伐克「地缘」脉络的印证。在此之前三届的焦点影人分别是拉脱维亚导演莱拉·帕卡莲莉娜(Laila Pakalniņa)、德国导演福尔克·克普(Volker Koepp)和南非艺术工作者威廉·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焦点影人单元「双面斯洛伐克」展映的十二部影片贯穿了两位导演的创作阶段。彼得习惯在镜头内外与他人频繁互动,试图通过重演唤起历史中难以描述的记忆细节。《Cooking History》(2009)以食物作为媒介,通过军营厨师的烹饪重看过去:除了枪炮和子弹,对战争与历史的反思也可以从食物与个人出发。
此外,《66 Seasons》(2003)是彼得的纪录片首作,存在66年的公共泳池作为媒介和手段,见证着人与人之间的记忆互动,彼得将泳池放置进更具体的历史背景,通过当地人的扮演与对话重现斯洛伐克小镇的过去,关于战争、创伤和情感。记得影片中有位阿姨提到,几十年前她新婚不久丈夫被选去从军,然后再也没有回来。然后在彼得的提议下,参考其丈夫的形象,她挑选了影片的摄影师和她一起重演当初的泳池回忆。
导演彼得·克雷克斯,图源TIDF官方媒体有所不同的是,作为观众在二十年后观影也会有新的思考,例如可以看到其中忽视的性别战争,当摄影机作为语言,在重现年轻男性群体的某些相处规则时,对女性身体的凝视和挑选也可以是一种暴力,这同样也是记忆的细节。因此,以影像再现记忆除了了解过去,还意味着观看的人可以尝试站在不同角度与位置,重新思考关系与界限如何产生,又如何影响人们现在的生活。
谈论到另一位影人维拉·恰卡纽娃,她在前期的创作中以私人角度出发,探索由个人记忆累积而成的集体记忆。影片《失忆日记》(Alda, 2009)与《失忆实录》(Olda, 2010)取材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真实日记和影像,前者将日记转化为剧本,邀请本人献声演绎,重新搬演失忆却能自嘲的日常;后者再次使用前作的音档,并直接采用患者自拍生活的画面。
此外,近年维拉尝试通过实验媒介回应全球科技文明、气候危机和当代生命政治等议题。例如影片《来自孤寂世的笔记》(Notes from Eremocene, 2023)以特效和3D扫描技术类比虚拟感知,在虚实交错中诉说对科技乐观主义与区块链的思考与批判。
因此,当纪录片作为一种方式,TIDF的不同单元也在尝试通过策展挑战「真实」的定义,刺激观众去思考这是纪录片吗?纪录是否就等于真实?纪录片就一定要看懂吗?比起传统纪录片的范畴,TIDF选片的整体基调更偏向“非剧情电影”,并不是简单划分“纪录片”和“剧情片”的界限。实验电影、Essay Film、档案运用、日记电影也都占据了重要部分。导演维拉·恰卡纽娃,图源TIDF官方媒体通过「焦点影人」远望斯洛伐克,觉察多少伤疤未曾消去;此外,在「焦点单元」回望物理距离更近的缅甸,除了地缘的显现,也能感受到无数伤痛仍在蔓延。 在当下,大多数人关于缅甸的认知只有内战,但对战争发生的过程和对普通人的影响却毫无概念。为什么大家会下意识这样判断?同时为了更深入了解缅甸电影,TIDF策展团队在2023年末曾前往首都仰光。
林木材在缅甸单元的文章中曾提到,这不只是为了田野调查、认识影人或寻找作品,也是想实地体验在电影里看到的一切,理解这些电影诞生的文化、条件与时代。策展团队希望更多人不将政治作为标签,而是理解暴力如何体现在缅甸人的日常生活,同时日常又有哪些非暴力的部分。焦点单元 X 慢工文化《缅甸,最后一搏》原画展
“对于焦点单元,在确认缅甸之前我们有想过要聚焦印尼。主要是因为《星空之下》(Position Among the Stars, 2010)的导演伦纳德·雷特尔·埃尔姆里奇( Leonard Retel Helmrich),关于他的故事本来想做成纪念专题,因为他的拍摄技法(Single Shot Cinema)的确影响了一些人。另外一个想法是乌兹别克,不过那边离台湾很遥远,我们没有什么把握。然后在讨论过程中就看到了赵德胤导演的《诊所》(2023),我们意识到缅甸地区应该有更多值得探索的部分,因此就开始调查验证。”
本届焦点单元「时代的隐喻:名为缅甸的真实」展映了26部跨类型的缅甸电影,作为战争地区但选片并没有局限在“报道性纪录片”,而是关注创作者怎么使用自己的生命经验叙事。通过策展、专题讲座和映后问答环节,观众得以了解更多缅甸独立影片的生态:缅甸独立电影在极少资源、极大限制下,透过在地影展、电影教育机构等途径串连,逐渐发展出以“集体”为貌的电影社群。图源TIDF官方媒体, 两张「焦点单元」票根即可免费兑换专题别册
特别的是,包括入选的多部影片在内,目前对于缅甸大多影像创作者而言,使用匿名或假名创作已成趋势,这回应了目前缅甸的内战现状。对于战争前线的日常,大多创作以个人日记的形式展开,因为他们没有办法随时在前线公开拍摄,因此只能以描述个人情感来展示缅甸人民和战争共存的生活。
在纪录片中,缅甸2021年政变之后的「日常」除了军队前线,也是战地女性助产士、作为艺术家的诊所夫妻、以及不被允许自杀的佛教徒。就像单元介绍描述的,所谓「真实」在众多作品中瞬息而现,这是回应时代的行动,电影不再是电影本身,也成为了时代的隐喻。
在此之前的第十三届TIDF焦点单元曾聚焦菲律宾,通过11个主题展映了从1980年代开始的46部作品。和对缅甸抱持的匮乏了解一样,华语世界对菲律宾的想象总是马尼拉中心,固有标签则是家庭帮佣、海岛和天主教。因此「必须虚构:后国族菲律宾」作为策展核心,呈现着菲律宾无法以“国家”简化的多重面貌。因此,当「真实」和「地缘」的策展概念作为一种反思,可以回答纪录片「还可以是什么」。
在TIDF,纪录片可以作为讨论,从评审架构出发,纳入青少年的视野与想法。
除了对影展单元的“策”与“展”,从影展评审架构出发,一个影展是否可以在选片或竞赛评比中加入青少年的视野,而并不一定是专家或影视从业人员?借由一个奖项让年轻人去表达他们的想法?这是2014年TIDF和富邦文教基金会策划「青少年评审团奖」(Next Generation Award)的初衷。并不将青少年作为影展宣传的“噱头”,而是尝试通过组织培训在TIDF建立一个教育机制。例如一些策略性思考:期待来参加的学生可以把这些影片讯息带回学校,分享给同学,然后再次扩散。
“影展很容易被认为是少数、精英或知识分子才能接触的,其实好的作品如果你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有机会看到,那你的世界也许会被打开,尤其是纪录片。所以我们一开始就在考虑怎样向年轻一代的群体推广。”据观察,提供给评审团的六部影片并没有限定为“青少年为主角”的成长电影,所有类型基本都能尝试。因此,青少年的「成长」可以意味着如何去理解完全陌生的生活、文化和社会;或当面对一个并不认可的习俗,到底是要尊重当地文化,还是用自己的视角去批判它?
策展人林木材提到,TIDF会百分之百尊重青少年评审团的讨论,即使有时候在外人看来并不“成熟”,例如会假装某种“姿态”去说服对方:有次一部分人很喜欢一个实验片,另一些人喜欢一个议题片,然后两边开始“打架”,但重要的是公开讨论,并在表达中梳理想法与感受。
图源TIDF官方媒体
当然他也指出,必须还得有一些工具或方法,让青少年的讨论可以比较聚焦,因为作为奖项最终还是得有结果,所以无法避免投票行为。然而,青少年在投票的过程也可以去思考「投票」到底是不是最民主的方式,还是有更好的方式?考虑到今年青少年评审团成员一共十八位,那当结果九比九的时候该怎么处理,但无论如何都是青少年自己讨论,而不是工作人员给出某种既定方法。
今年TIDF青少年评审团奖颁给了伊朗女性导演Farahnaz Sharif的《没有她们的星球》(My Stolen Planet, 2023),此部影片同时荣获本届「观众票选奖」。青少年评审团奖作为影展的“策”,旨在推动青少年自己找到理解纪录片的语言,以及切入思考的方式,这是教育的过程,而不是得奖的过程。
图源TIDF官方媒体
影展作为互动
走入日常,与人相遇
落地台湾后,影展物料出现在抵达台北时无法避开的「台北车站」,从街道两侧再到地下捷运,从早餐店、公车后视窗再到高架桥下。本届放映共有六块银幕,除了综合性活动场所「影视厅中心 Taiwan Film & Audiovisual Institute」 (TFAI),其他放映主要集中在台北市区的「光点华山电影馆」和「台北京站威秀影城」,如果赶场过去的话,还可以直接在公园和绿色中穿行。捷运空间的相关物料
目前TIDF除了当年在台北展映,考虑到其他地区的观众,从东西到南北,第二年会联合当地文化局巡回展映。放映之外,从展览分享、主题讲座再到影像读书会;从文化市集、书店到在地文化工作者。其中,TIDF在多个城市的独立书店投放了免费影展手册供市民索取,例如在以青少年读物和台湾移工为阅读主题的书店,并和书店策划「延展书展」。
以台北飞地书店为例,我观察到除了作为本届影展专号的「Fa电影欣赏」,一旁的关联读物包括移工社会,冲绳战争和乌克兰流离史;位于桃园的四非书房针对本届放映部分影片,按照相关主题提供书单,例如精神医学和台湾殖民史;台南曬書店针对影展的相关选书则是关于青春、年老以及东南亚。
影片只是无限接近某种真实,但并不包含现实生活中所有仍待解决的问题。因此阅读作为延展,是为了提醒人们带着对纪录片的思考,在现实生活去直面“然后呢”。
同时,TIDF所隶属的影视厅中心(TFAI)除了放映,主要还作为档案典藏和修复机构,考虑到展映对档案激活的可能性,本届影展策划了专属单元「解放与挪用:档案变形记」。值得注意的是,5月18日以后,当地居民可以自行下载TFAI典藏的2000多条影像和声音档案,以便了解或制作。此外,在线上空间,TIDF继续和影音平台Giloo合作策展十部历年入围或得奖的作品,同时在DAFilms同步限时展映本届焦点影人以及亚洲地区的精选作品,作为线下空间的“补充读物”。飞地一角,Fa电影欣赏「重探.流离岛影」
然而,这些物料的「出现」并不意味TIDF已覆盖当地社会空间,TIDF仍有自己的局限。影展观众和宣传的规模也一定程度指射在台湾社会,纪录片仍属于少数人。
即便如此,物料的「出现」也可以是一种精神融入的开始。影展作为互动,首先值得讨论的是,官方如何通过媒介叙事实现与观众的对话。
“对于TIDF的媒体写作,可能会和更多明星参与的影展有所不同,他们会有蛮多星光,但我们开记者会并不会有大量媒体。对于媒体宣传,我们一定要看那部具体的电影,才知道怎么宣传。
官方媒体不会主打说邀请到了什么大导演来台,或只做一个访谈。很多导演大众都不知道,例如《尼特岛》的导演,所以这很需要媒体宣传从内容层面去推荐。”
--媒体宣传Catherine,5月19日晚采访对话就像Catherine提到的,影展开始前一个月,在对片单排期时,我注意到官方有设置线下选片指南工作坊,结束后同时在网络发布文字版指南,提供给无法到场的人参考;对于线上推介,不同于我固有印象中官媒只将影片介绍复制粘贴,或直接省去这一部,TIDF官方媒体的「必必必」影片分享系列是从个人视角出发谈论某个具体小点,这可以是某种启发和连接。后续和工作人员聊天中我得知,总计三万多字的「必必必」推荐语直接来自策展人的观影感受。图源TIDF官方媒体
面对海量纪录片的选择,似乎听到除创作者外,对影片相对最了解的人的看法也是某种窗口,观众可以理解「为什么是这部影片」,同时有什么背景是不知道,需要知道的。例如影片《阿根廷正义审判》(The Trial, 2023)的推荐语提到这场1985年的审判共计90天,2013年起创作者取得了近530小时的审判影像。除了描述什么发生了,影片更是在诉说阿根廷日后寻求正义的过程。此外推荐语也提到,在面对如此细碎繁杂的非中文对话时,巨大且艰难的字幕翻译工作也是另一种创作,精准传递着影片中人类的残酷和韧性。
将时间拉回五月。出入影厅时,门口一旁总是陈列着最新的影展快报。不到十页的轻巧读本,双语黑白印刷,内容包括导演采访、策展人自述、讲座活动播报以及竞赛单元的评审观点。这种设置在国际知名电影节似乎不算特别,例如戛纳电影节有《每日屏幕》(Le Film Français)和《银幕》(Screen International)、柏林国际电影节则是《Berlinale Journal》。但在传统华语影展范围内,常见的一般是影展开始前印刷完毕的影展手册,或数字版场刊,TIDF这种同步更新的免费纸质快报并不多见。还记得5月16日看完缅甸短片合集的晚上,本届竞赛奖项同时刚在TFAI揭晓,离场时门口的志愿者伙伴同步递送给观众获奖快报,这像是回到所有人阅读纸媒的时代,消息和心情都是通过阅读接力,然后口口相传。后来我遇到了本届快报主编Chia-chin,聊天时他说在台湾影展,作为纸媒的快报并不罕见,只是2010年后大多影展选择将资讯归档到网络,但TIDF一直将快报模块从1998年保留至今。
值得思考的是,TIDF非常注重映后交流,时间平均最少30至40分钟,频率也基本场场都有。在这样的背景下,快报的部分内容是否会和映后造成某种重复?例如只是作为映后某个问题的切面,快报的叙事是否会有种“还没开始就结束”的感觉? 本届快报两到三天发行一期,一共四期外加一份竞赛获奖快报5月17日晚获奖名单快报
除了网络和纸媒,TIDF官方和观众对话的方式也是走入校园,去回答当讨论年轻一代的时候,一个纪录片电影节可以做些什么。
“某天有个同事说今年好像见到了很多以前从没见过的观众,我心想怎么可能?因为预想大概率还是同一批人。所以他讲完后我就去看了观众问卷。
有一个问题设置是「你是第一次参加、第二次还是三次以上?」然后数据显示,第一次参加TIDF的人群比例占到了40%-45%,反正大概不会低于40%。我看到就觉得蛮惊讶,应该都是非常年轻的群体,学生居多。”
--策展人林木材,5月18日晚采访对话
事实上,当影展作为空间,也意味着某种观影氛围的产生。文艺圈、少数人、套标签、无交流,这是我和朋友参与过大多华语影展的感受。判定氛围的好坏并不是我的目的,我想去具体某种氛围,即有什么加入了,是否有什么被排除了。
谈到观众,策展人林木材表明今年在影展开始前不少工作人员去参与了校园巡讲。巡讲并不只有中文,讨论群体也包括国际学生。和学生对话时会提到,TIDF两年才办一次,所以如果现在大二,下次参加就是大四,如果大一参加,那下次就大三,反正大学期间一定要参与进来。有意思的是,有些学生也因此加入了TIDF的长期志愿者项目,「DOC U种子志工」计划。
光点华山电影馆
CY是我在影节偶遇的观众,从2014年开始参与TIDF。她的经历也是TIDF和年轻一代对话的直接观察。她提到十年前,或者说几年以来会觉得观众主要还是来自文化行业,但今年感觉有很多大学生加入,尽管之前也有但比例并不是很高。对她而言,TIDF似乎有成功培养出一批新的观众,尽管长期以来台湾纪录片市场在院线普遍不如剧情片卖座。
值得注意的是,TIDF今年提前完售的场次非常多,并且线上平台大概率等不到退票回锅,没有退票代表着大多观众购买的是套票(一套六张,全部未兑才能整体退票),侧面也说明不少人都会观看至少六部。其实前些年的票价会更便宜(单张折合人民币约10元),但哪怕是涨价后,今年单张不到20元的票价在大多影节都算实惠。
因此,当影展走入日常,除了物理空间的观察、可触达的官方叙事外,同样具体的也有人与人的相遇,这也是每个影展通过细节找到自己个性的过程。
TIDF受到山形国际纪录片影展「香味庵club」夜晚酒会的影响,在放映之外设有「离线时间」提供给影展参与者交流。记得第一次参加离线那晚快要十点,我刚结束《复活》(2024)的观影,场地Vinyl Decision就在影院旁边,都属于华山1914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因为不清楚活动时间我在谷歌地图搜索,但显示已经打烊,于是抱着确认的态度我决定去门口绕一圈就走。还没来得及靠近店面大门,只见不断有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从室内溢出。我和大多数人一起堆在门口,在错落的肩膀中拥有了一片拳头大的视野,然后前方刚好轮到章梦奇导演作为推介影人分享母亲影展:“Why this small festival? because in China, filmmakers' mothers often don't know what their children do, and we need revolution in our family.” 导演章梦奇在「离线时间」在离线时间,每晚TIDF的工作人员会主持邀请几组电影从业者上台分享,他们包括影展代表,影音平台和联盟。分享结束后时间似乎才开始流动,任何人都可以和任何人对话:作为创作者、机构代表、策展人、工作人员;更重要的,也可以只是影迷和普通参与者。因此我目睹了无数对话作为白天映后的延伸场所,但也可以不止电影,有时大家只是在喝酒聊些废话。 “我记得有一个影迷提到崇拜和欣赏对他来说是不太一样的东西。欣赏是一个你觉得Ta很好,同时你们也是平等的,你可以用你的方式和Ta聊天,对方也愿意听你讲话,我觉得离线时间就是这样的空间。
我之前在一些更大型的商业影展工作,他们也有酒会,但可能更正式,一桌一桌大家的穿着也有要求。但我觉得他们和TIDF本来就是不一样的性质,所以不能说哪个好哪个不好。我只是觉得对于纪录片导演,TIDF的场合可能是更舒服的。”
--媒体宣传Catherine,5月19日晚采访对话参加离线时间的两个夜晚,体验除了对话还有免费的缅甸街和台北小食。零点过后,园区灯光关闭,只靠声音和隔壁公园的路灯看清方向,人们久久停在原地,在阶梯和草坪上黑灯而坐,继续聊天。
映前十分钟银幕展示
然而,不论是单元策展,还是影展作为人与人相遇的空间,TIDF是否已经消解了观众与影像、观众与创作者之间的权力关系?我认为我并不能给出某种肯定答案。只是想到还是闭幕那天,我抢到了《公园》的加映场,和往常一样,观影前观众还在入场时,银幕轮流播放着志愿者全名单和特别感谢,还有对观众票选和节展问卷的提醒。就像本届杰出贡献奖得主张照堂老师说的,纪录一种感情容易,表达一种精神困难,但灯光亮起后,TIDF以“人”为核心的策展精神还是自然浮现。散场后我遇到了导演胡三寿,我们随意走到一旁公园的树下,聊到草场地、民间记忆计划和母亲影展。当然,还有他参与TIDF8年以来的生命经验,下面以他的部分自述作为结尾:
2018 年我是一个小白, 25岁带着作品过来参加节展,对一切感觉有点胆怯。那是我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在一个巨大荧幕上播放,也是在华山电影院。第一次投片就入围了,这真的很幸运。当时也看了大量影片,那时候我的拍摄还是会局限在家乡,参加完那届TIDF我会觉得拍摄应该是一个无处不在的形式,它关系到一种个人生存处境的东西。现在我每年有一半时间住在北京,所以我觉得对我来说,要时刻用一种方式去记录下来,关于日常、生活、周遭。我很喜欢TIDF,因为我英语不太好,所以这是我通过影展唯一能大量接触到纪录片的地方,因为都有繁体字幕,坐在影院能看懂的感觉真的很幸福。这类似于一个饥肠辘辘的老鼠掉进米缸,非中文影片的映后也有人同步翻译。在TIDF和具体的人相遇带给了我非常大的触动,他们对创作的尊重,也是刺激我、鼓励我去不停创作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和工作人员沟通最频繁的是关于字幕如何简体转繁体。我影片中方言的翻译是非常大的问题,我们在想到底怎样转述能够尽量契合方言的意思,因为方言的用词有时候也代表着一种语气,或另一层意思,他们基本每个字都会再过一遍。带着影片来TIDF,放映就是最大的期待,每次当我和我妈说影片入围了一个电影节,她的反应是这能获奖吗,有奖金吗(笑)。5月16日《公园》拿首奖那晚的公园
撰文、采访、图片:Zishu
编辑:Yuting
Special thanks: Catherine、Chia-chin、胡三寿、林木材、Meng-chin、小报
网址:https://jilucommune.com/
邮箱:info@jilucommune.com
微博、豆瓣、B站:纪录公社
纪录你的成长
成长你的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