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今用 ▏如何用好牛黄清心丸?

健康   2024-12-06 23:24   北京  

传统经方


牛黄清心丸为我国古代一有效验方,也是清宫秘方之一,来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和《痘疹心法》.牛黄清心丸加味。经宋代太医院修订后,成为宫庭秘方;并对原方进行加减化裁,以方内牛黄及功效而命名,由同仁堂生产,曾专供皇室用药。此方历经几百年的临床应用,至今已成为临床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中成药。

牛黄清心丸

主要由牛黄、麝香、羚羊角、水牛角、冰片、黄芩、人参、阿胶、山药、大枣、白术、当归、白芍、川芎、柴胡、麦冬、杏仁、肉桂等药物组成。


其特点有:质量稳定,滋润细腻,处方严谨,配伍合理,选用地道优质药材,保持传统工艺,炮制精良,选用优质蜂蜜,精炼老蜜为丸,并以蜡皮封固。


目前市售的牛黄清心丸因生产厂家不同,与古方之牛黄清心丸有一些差异,并且因药源问题,方中的牛黄、麝香、犀角已分别改为人工牛黄、人工麝香和水牛角浓缩粉。


牛黄清心丸具有益气养血、镇惊安神、化痰熄风之功能;适用于治疗气血不足,痰热上扰引起之胸中郁热,惊悸虚烦,头目,中风不语,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不清,手足麻木、神志昏迷等症。即用于高血压症,脑血管溢外(脑卒中)后遗症(急性期最好)以及肝脑综合症。


现代新用


根据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研究表明,牛黄清心丸对实验动物具有抑制中枢神经的作用对心、脑缺氧有保护作用。此外还有镇静、降血压、解热、耐缺氧、抗血栓、抗动脉硬化等作用,还能改善睡眠和情绪,增强机体对各种有害刺激的防御能力。


除了传统功效外,经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运用证实,还可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


1、急性胰腺炎:本病是由各种原因(如暴食、总胆管梗阻或胰管梗阻等)引起的胰液从胰管外溢,胰酶激活后消化胰腺自身组织而产生的急性炎症。


2、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据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院报报道:用牛黄解毒片为主,配合复方丹参片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收到了较好的疗。具体用法是;牛黄淸心片内服,每次4片,每日2次;复方丹参丸口服,每日3次,每次4片。


3、心脑血管病: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病等引起的出现头晕、心悸、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神昏惊悸、牙关紧闭、涎盛者。


4、抑郁症:焦虑、抑郁等精神疾患,表现为惊恐悲忧、心悸健忘,喜怒无常或突发狂颠、神志昏乱、虚烦少寐者。


5、小儿流涎症:小儿流涎症无特效药物,有人用牛黄淸心片为主治疗本病,效果较为满意。


6、小儿急慢惊风:小儿高烧不退并出现高热抽搐,或发痘疹透疹不畅者。


7、口腔溃疡:口腔溃疡反复发作不愈者,如辨证属体虚兼心脾积热者,可配合泻心汤、导赤散同用。


8、咳嗽:在临床上常遇到患有急性气管炎或支气管炎,用抗菌素治疗后发热消退,但咳嗽、咳痰仍迁延不愈的病人,试用牛黄淸心片(丸)治疗获得满意疗效。同时对患有上呼吸道感染,以咳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同样也取得了显著效果。


服用注意


尽管牛黄清心丸的临床适应证比较广泛,但究其药物性能还是泻药多于补药,凉药多于热药;所以,我们临床多用于中医辨证属于热证患者。如高热惊厥、中风神昏、精神障碍属于焦躁型或癫痫发作患者。对于体虚者或高龄老人,一般也多用于兼有热象者,如阴虚、血虚兼有肝旺、胃热、脾热之咽炎、多发口腔溃疡、眩晕等;临床用药一般中病即止,不能长期服用。


除此之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本方主药中的牛黄,有芳香气清,可直入心脑,辟邪解秽,而有清心解毒、豁痰开窍作用。根据牛黄的药理作用,其中含有的胆酸对心脏有类似洋地黄作用,故不宜与西药硝酸酯类药物同用,如消心痛、硝酸甘油等;同时慢性心衰患者也要谨慎使用本品。


2.牛黄清心丸中含有麝香、水牛角、羚羊角等镇肝熄风、开窍醒脑之品,且有一定降压作用。但本品降压作用有限,不能完全替代西药降压药,更不能把它当作降压药来长期服用。


3.急性感染性疾病,一旦出现吐泻不止,甚则虚脱休克时,不宜服用本品。


4.由于各厂家生产的牛黄清心丸配方不一样,服用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如在药物组成中含有雄黄、朱砂等有毒药物,极易损伤体内重要器官功能,对老人、儿童要慎用,必须服用时要及时进行心电图、肝肾功能等相关检查。


5.牛黄清心丸中牛黄一味,原为黄牛或水牛的胆囊结石,或从牛胆汁或猪胆汁中提取而得,因货源不足,近代都用人工合成品,功效与天然牛黄接近。


6.牛黄清心丸中含有麝香,主要成分为麝香酮,具有特异香气,开窍通窍作用较强,故与牛黄配伍可加强辛散走窜、开窍醒脑作用。但麝香还有活血通经作用,可兴奋子宫,增强子宫收缩力,具有堕胎作用,故孕妇要慎用。麝香还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呼吸中枢及强心作用,故运动员也要慎用。


7.本品应在饭后1小时嚼碎或加少许温水研磨后吞服。为促进药物吸收,增强疗效,一般都不宜整丸吞服。此外,在服药期间应忌辛辣、烟、酒,生冷食物。


重要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平台无关。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留言联系授权。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将追究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








官方微信服务号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官方网站|中国社区医师网

基层卫生全科发展|健康科普|医防融合

基层诊疗|中医中药|项目活动|继教培训

全新改版,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

基层医界
基层医界,隶属于《中国社区医师》杂志,助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服务基层医务工作者。初心不改,步履不停,一路相伴,砥砺前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