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极易侵犯门静脉,形成癌栓阻断门静脉血流,使肝脏储备功能严重受损。亦造成肝内外多发转移,导致门静脉高压易继发消化道出血、顽固性腹水、远处转移等,使患者失去TACE 、手术等治疗机会。
目前,门静脉癌栓尚无统一的规范治疗方案 , 主要方法有手术切除、TACE 、靶向药物、放疗等。单纯TACE对癌栓治疗效果有限,而癌栓的存在影响了TACE的栓塞剂量及程度。随着癌栓的进展,可形成肝内外播散、门静脉高压,患者生存期较短。
因 此,对于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治疗癌栓可减轻门静脉阻塞程度,改善肝脏储备功能,为下一步治疗赢得机会。随着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多种实体肿瘤,在动物实验中证实门静脉I-125粒子可安全有效地治疗门静脉癌栓。
这篇研究介绍门静脉I-125粒子联合TACE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
背景介绍
原发性肝癌(HCC)是最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肝癌患者尸检报告中存在门静脉癌栓( PVTT) 的占64.7% , 其与肝内外转移、手术切除、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消融术后复发等密切相关,进展迅速,进而导致门静脉高压及其并发症等,患者平均中位生存期仅2.7~4个月。
肝脏肿瘤及PVTT主要由肝动脉供血,TACE为中晚期肝癌的有效治疗方法。既往认为,对门静脉主干癌栓,TACE为绝对禁忌证,因门静脉血流受阻,TACE可加重肝脏缺血,甚至并发肝衰竭。
因近年来研究表明,在门静脉周围存在足够侧支循环时,TACE是安全的。对于门静脉癌栓患者,TACE 疗效有限,生存期仅延长3~4个月 , 指南推荐首选索拉非尼。但我国多数患者无法承担高昂费用,且索拉非尼疗效有限,其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仅6.5个月。因此需要探索更加经济有效的替代治疗方案。
从2002年国内正式开展放射性I-125粒子植入治疗技术以来,该技术在恶性肿瘤多学科治疗中的作用及地位日趋凸显,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中。近年来,门静脉I-125粒子植入联合TACE治疗肝癌合并PVTT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
资料与方法
(一)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介入放射科收治的 80例肝癌合并 PVTT 患者资料,其中男性71例,女性9例,年龄(53.1±9.9) 岁。80例患者中,48例患者接受单纯 TACE( A组),32例患者接受门静脉I-125粒子联合 TACE 治疗( B组)。
纳入标准:(1) 参照巴塞罗那分期诊断为C期的HCC患者;(2) 肝功能分级Child-PughA或B级,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为0~2分;(3) 经增强 CT 或 MRI确认为PVTTII、III型的HCC患者。
排除标准:(1)接受手术、化疗、靶向治疗等;(2) 肝功能 Child-PughC级,凝血功能障碍,ECOG 评分>2分;(3)PVTTⅣ型,心肾衰竭等。
(二)治疗方法
1. 门静脉粒子植入:用21G穿刺针穿刺门静脉二级及以上分支,送入 0.018英寸导丝,后送入6F导管鞘,将5F猪尾导管送至脾静脉行门静脉造影,并测量门静脉梗阻段长度,植入I-125粒子(0.67~0.72mci,浙江宁波君安药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数量=梗阻段长度( mm)/4.5+ 2, 确保植入的I-125粒子条的辐射范围完全覆盖门静脉梗阻段。
将所需粒子装入4F无菌医用塑料管内制成粒子条,送入5F长鞘置于门静脉梗阻段,将粒子条送至梗阻段,撤出5F长鞘释放粒子条。采用3.0~5.0mm 弹簧圈封堵肝内穿刺道。
2.TACE:I-125粒子条植入后即刻行 TACE, 采用改良Seldinger 技术穿刺右侧股动脉,分别至腹腔干及肠系膜上动脉行动脉造影,明确肿瘤血管,然后使用微导管进行超选择插管至肿瘤血管,经导管灌注奥沙利铂或奈达铂联合雷替曲塞,然后推注吡柔比星与超液化碘油的混悬化疗乳液(剂量视病灶血管富乏程度而定),术后造影复查示肿瘤染色是否消失。
(三)疗效评估
(1) 肝内病灶疗效评价标准:治疗后1个月复查平扫+增强CT, 以改良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价治疗效果,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稳定、疾病进展。
(2)PVTT疗效评价标准 : ①完全缓解,PVTT全部消失;②部分缓解, PVTT 长径总和缩小≥50%;③疾病稳定,介于部分缓解与疾病进展之间者;④病灶进展,PVTT长径总和增大≥25%。(3) 疾病控制率( DCR)=(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稳定)/总例数 ×100% 。
(四)随访
术后一周内复查肝肾功能、血常规、甲胎蛋白等,术后1个月复查腹部平扫+增强CT评估疗效、有无粒子条移位等,以决定下次治疗时间。
以后每1~3个月进行随访复查甲胎蛋白、肝肾功能、增强CT或MRI, 如肝内存在活性病灶则再次TACE。
采用门诊或电话随访,随访截止日期为2019年1月1日或死亡,患者生存期定义为首次TACE治疗至患者死亡或随访截止时间。
(五)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采用 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 表示,进行独立样本 t 检验;分类资料以例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
采用Kaplan-Meier分析生存期,log-rank法检验组间差异,采用Cox进行多因素分析。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一般资料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 >0. 05 ,表1)。B 组患者门静脉粒子条植入的成功率 100%,植入粒子数(26. 5±12. 6) 个,其中有6 例患者门静脉主干阻塞,且侧支循环不能代偿者,行门静脉支架联合粒子条植入。A 组TACE次数(2. 4±1. 7) 与 B组(2. 5±1. 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二)两组患者肝内病灶及 PVTT 疗效比较
肝内病灶 DCR,A 组为 77.1%,B组为 90. 6%,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 PVTT的DCR, A组为81. 3%,B组为90. 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见表2。
表2,两组肝内病灶及 PVTT 疗效比较
注:DCR. 疾病控制率;TACE . 肝动脉化疗栓塞;A 组.肝动脉化 疗栓塞组;B 组.门静脉 I-125粒子条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组;PVTT. 门静脉癌栓。
(三)术后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TACE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栓塞后综合征,予以对症支持、保守治疗后均好转,均未出现肝衰竭、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I-125粒子植入后部分患者出现穿刺部位局部疼痛,予以止痛对症治疗后好转,均未出现穿刺道出 血、胆汁瘘、放射性胆管炎、感染、放射性肝病、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
(四)生存期分析
观察至截止日期,A 组、B组患者分别有9例(18.8% )、22例(68.8%)存活。
A组死亡患者中,28例死于肝衰竭,7例死于梗阻性黄疸,2例死于肺转移,2例死于消化道出血;
B组死亡患者中4例死于肝衰竭,4例死于梗阻性黄疸,1例死于肺转移,1例死于消化道出血。B组中6例患者随访期间支架始终处于通畅状态。
两组患者的生存时间分别为 A组(8. 0±0. 6) 个月(95% CI:6. 8~9.1)、B组(16. 0±2.1)个月( 95% CI: 12. 0 ~20. 1),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 A组(7. 6±1. 0) 个月(95% CI:5. 6~ 9. 6)、B组(14. 8±1. 5 ) 个月(95%CI:11. 9~17. 7)。
A、B组术后90d、180d、360d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7.5% 、59.8% 、20.0%和 93.5%、86.9% 、64.5%,B组生存期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 图 1)。
5. 影响因素:将9个项目分别进行 Cox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治疗方式是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 ( P<0.05 )。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TACE联合门静脉125 I 粒子治疗为保护性独立影响因 素、肿瘤大小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3 。
讨论
随着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多种实体肿瘤,在动物实验中证实门静脉I-125粒子可安全有效地治疗门静脉癌栓。
Hu 等研究表明,TACE联合I-125粒 子组较单纯 TACE 组中位生存期明显提高( 13.1个月比6.0个月);Luo 等的研究显示,对于HCC伴PVTT 患者,使用 TACE 联合门静脉支架与I-125粒子条可以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及支架通畅期,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余天柱等研究表明,对于III 型PVTT , TACE 联合门静脉粒子条治疗较 TACE 序贯三维适形放疗更能延长患者生存期,并且相对于间断的高剂量外照射治疗,I-125粒子为持续低剂量内照射,精准作用于癌栓,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小,局部高剂量且呼吸运动导致的治疗容积损失小。
此外,粒子条使粒子分布均匀,辐射范围均匀,亦可有效防止粒子异位, 减少多次穿刺带来的组织损伤及风险。
本研究中,TACE联合I-125粒子组较TACE组肝内病灶DCR高,其原因可能为部分肝内病灶包绕门静脉生长并侵犯门静脉,粒子对周围的肝内病灶也产生治疗作用。对于癌栓,TACE联合I-125粒子组优于单纯TACE组,I-125能够有效杀伤癌栓,延缓PVTT进展,与以往文献报道相似。
TACE联合I-125粒子治疗组虽然生存期优于单纯TACE组,但TACE次数无明显增加,两组间TACE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说明采用I-125治疗可减少 TACE 次数及TACE 对肝脏不可避免的损伤,同时减少了治疗的费用,这与Hu 等研究中I-125粒子植入可有效控制PVTT, 减少肝内转移,对癌栓周围的肝内肿瘤亦有效果的报道相似。
TACE联合I-125粒子组患者生存期、中位生存期优于TACE组,I-125粒子可安全有效杀伤癌栓明显延长PVTT患者生存期,与既往研究报道相似。通过恢复门静脉血流、减轻肿瘤负荷、改善肝脏储备功能,为赢得后续治疗创造机会。
多因素分析中肿瘤大小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直径大小与血管侵犯及预后密切相关,这与Lo、Wang等TACE联合I-125治疗为保护性独立影响因素的研究相似。因此,针对癌栓的有效治疗十分重要,对患者提高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对于肝癌合并PVTT的患者,相对于单纯TACE , TACE联合I-125粒子植入对PVTT可进行安全、有效地控制,延长患者生存期。
地址:山西省运城市人民北路5188号
电话:0359-2355171 13593588552 17735928522
微信公众号:山西盈康一生总医院(运城第一医院)
微博:@卫毅楠
网址:https://www.ycsdyyy.com/
说明: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