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肿瘤的介入治疗

2024-12-10 18:17   山西  

肿瘤微创介入主要手段

 

一、肿瘤穿刺活检

二、肿瘤栓塞、消融、粒子

三、肿瘤关怀治疗



肿瘤微创介入手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肿瘤穿刺活检
初识肿瘤介入医生
   


肿瘤穿刺活检

二、肿瘤栓塞、消融、粒子刀
肿瘤精准治疗的三大法宝
 
微创介入治疗前后对比


适用肿瘤

TUMOR

良性:肝血管瘤、子宫肌瘤等;恶性:肝癌、肾癌等。





肿瘤消融手术治疗

适用肿瘤

TUMOR

肝癌、转移性肝癌、肺癌、甲状腺肿瘤等。





粒子治疗




适用肿瘤

TUMOR

脊柱、肢体、内脏等部位的实体肿瘤。





三、各种肿瘤关怀治疗
给予患者人文关怀,提高生存质量
让患者有尊严地活着


 


骨水泥注射治疗椎体骨转移病灶


 


肿瘤介入治疗的六种秘密武器


在肿瘤介入治疗方面,有六种对付肿瘤的绝妙武器,在医学界威名远扬!


第一种:局部灌注。





第二种武器:动脉栓塞



第三种武器:微波消融


第四种武器:射频消融



第五种武器:冷冻消融



第六种武器:放射性粒子植入


介入治疗因其创伤小,疗效佳,已成为肿瘤治疗不可缺少手段,是继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肿瘤方法的第四个有力法宝!



肿瘤介入治疗的那些事儿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基本都知道肿瘤的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虽然很多人也听说过肿瘤的介入治疗,但对介入治疗还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疑问和困惑。

什么是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就是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在血管、皮肤上作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经人体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的创伤最小的治疗的方法。我们耳熟能详的冠脉支架、脑动脉瘤栓塞等均属于介入治疗范畴。


肿瘤介入治疗的优点


创伤小。介入治疗属于微创技术,术后唯一的创口就是一个长约1毫米的小“针眼”,最早术后半小时后即可起床活动,8小时后恢复到术前水平,且出院后一般没有特殊注意事项,可以立即回到正常的工作、生活中去。这不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最大程度减轻了家属的护理难度。


效果明显。动脉药物灌注疗法,通过动脉向肿瘤组织直接给药,接受药物剂量大、治疗效果好,血管栓塞治疗可抑制肿瘤发展,使其缩小,为患者争取二次手术机会,物理疗法,无毒副作用。


副作用小。对机体整体伤害小,毒副作用低,并发症少、全身状况恢复快。


准确性高。在医学影像设备精确引导下,可实现准确定位。


肿瘤的介入治疗是什么


介入诊断活检。在CT引导下精准定位病变肿瘤位置,用一根直径1mm的切割针穿刺到达肿瘤内,切取少量组织送病理检查,整个过程10分钟左右,不用全麻,做完病人即可下地行走,创伤小,痛苦少。


肿瘤介入治疗。其次是肿瘤的介入治疗,在特殊设备的引导下,寻找到直径小至1毫米的肿瘤供血动脉,从而有针对性地灌注化疗药——相当于我们用肿瘤组织把高浓度的化疗药物“过滤”了一遍。于是大量的化疗药物被肿瘤组织吸收,进入全身血液的肿瘤药就相对较少,再经过肝脏的解毒代谢作用,这样正常组织接触的化疗药就相对少了很多。除此之外,介入治疗还有一门“独门秘技”,那就是栓塞术。肿瘤的疯狂生长是以大量攫取人体营养为前提的。可以说:没有血供,就没有肿瘤的生长。通过导管将栓塞剂注入供血动脉,阻断其血运,达到“饿死肿瘤”的目的。这种方法适合各种实体肿瘤如肝、肺、食道、胰腺、胃、结肠、直肠、膀胱、盆腔等部位肿瘤的动脉药物灌注治疗。


肿瘤并发症的介入治疗不是针对肿瘤病灶的积极治疗,而主要是治疗与肿瘤病灶相关或与治疗相关的并发症。治疗的目的是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主要是各种管腔如血管、胆道、消化道、气管、尿道等由于术后或肿瘤压迫所致狭窄的治疗。包括经导管减压引流术:即许多肿瘤常因压迫人体的管道系统而引起管道不通,如胰腺癌、胆管癌、胆囊癌等均可压迫胆管,使胆汁淤积,导致梗阻性黄疽,如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病人的生命。置入支架支撑狭窄段,不用开刀,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为许多胆道、泌尿道、胃肠道肿瘤的导致的并发症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介入治疗适用于哪些癌症


原发性肝癌既往有“癌中之王”之称,主要是因为原发性肝癌在发现时只有1/5左右的患者有手术切除的机会,剩下4/5的患者往往只剩3-6个月生存期,介入治疗通过血管栓塞技术、局部消融技术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技术可以有效控制病灶发展,门静脉支架技术、粒子植入技术又能解决门脉癌栓的难题,经颈静脉门体静脉分流术则能解决肝癌、肝硬化所致的门脉高压症状(如呕血、腹水、腹胀等症状)。介入治疗技术出现后,使剩余的4/5患者显著延长了生存期,从而甩掉了“癌中之王”的帽子。


介入治疗术后的常见反应


微创介入治疗比较安全,副作用也轻,但术后仍需要病人及家属配合,主要有:


(1)对于行血管介入的病人,术后需要穿刺点加压包扎,伸直术侧肢体并避免活动,卧床休息24小时以上,预防穿刺动脉出血,在此期间病人的饮食,大小便均应在床上进行.。


(2)术后可根据病人情况,多饮水以促进造影剂的排泄,如无恶心、呕吐即可进软食、半流食或流食,要求清淡且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如稀粥、牛奶、蛋汤、冬瓜汤等,术后当日主张病人少量多餐,以免引起不适。


(3)家属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下肢变冷、发紫、伤口有无渗血等情况。出现下列情况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穿刺部位血肿或活动性出血致伤口敷料浸湿;穿刺侧远端肢体感觉异常;出现头晕、心悸及其他不适;呕吐物或大小便有出血情况;胸腹部疼痛、呃逆、发热、呼吸困难等。


(4)术后有一部分病人可能会出现畏寒、发热、疼痛等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给予对症治疗。


肿瘤介入的最新进展


肿瘤介入治疗可分为血管介入治疗和非血管介入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主要包括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TACE),非血管介入治疗主要指经皮穿刺肿瘤消融术 [1]。现笔者对肿瘤介入治疗在 2017 年的进展热点分上、下两篇进行简单回顾,内容将主要包括载药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和放疗栓塞两个方面。



载药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

(DEB-TACE)


TACE 是治疗富血供肿瘤尤其是中晚期肝癌的主要手段之一,TACE 因其有效安全得到广泛认可。传统的 TACE(Conventional TACE,cTACE)治疗使用的栓塞剂为超液态碘油与其它化疗药物的混合乳剂,碘油携带化疗药物被截留在肿瘤细胞内发挥杀伤肿瘤细胞作用。通常情况下,碘油保留在肝细胞癌(HCC)病灶中 8~12 个月,并且可以在 4 周内从正常或肝硬化肝实质细胞中洗出。在输注抗癌药物乳剂后使用栓塞剂进行栓塞,不仅有助于将碘油选择性保留在 HCC 中,而且还能减少药物从肿瘤细胞中清除,并可以诱导缺血性坏死 [2]


新型栓塞剂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其中载药微球又称药物洗脱微 ( Drug-Eluting Bead,DEB) 由于同时具有栓塞和载药的特性,是一种潜在的可以应用于临床的优良化疗栓塞材料,因而成为研究热点[3]。DEB 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吸附抗肿瘤药物(如阿霉素、表阿霉素和柔红霉素、伊立替康、拓扑替康和索拉非尼等),使其平稳释放化疗药物,使得肿瘤局部维持较高血药浓度,而全身血药浓度较低从而降低副作用[4,5]


国际上多家研究报道了载药微球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大多数认为载药微球疗效确切、副反应相对较小,DEB-TACE 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亦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但其有效性需要更多的数据支持[6]


1. DEB-TACE 疗效研究

1)Asayama 等[7]收集 25 例肝癌患者(49 个病变目标)行 DEB-TACE 术,有 10 例患者部分/完全缓解(10/25),病变部位客观缓解率 ORR 为 63.3%(31/49),病灶位于肝脏内侧或尾状节段的肿瘤位置治疗效果较差。



2)Camillo Aliberti等[8]研究的 421 例 HCC 患者,DEB-TACE 吸附多柔比星治疗,总有效率为 3 个月时为 94.5%,6 个月时为 99.5%,中位总生存期为 42.0 个月。


2. DEB-TACE 与 cTACE 对比研究

1)M. Massani [9] 回顾性地考虑了 2006 年至 2012 年间 82 名接受 cTACE 或 DEB-TACE 的非手术患者,包括 54 名患者接受 cTACE 治疗和 28 名患者接受 DEB-TACE 治疗,随访至少 12 个月,30 天后通过影像学 CT 检查评估疗效,在 DEB-TACE 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 22.7 个月(CI 11.6~33.8),而 cTACE 组为 21.8 个月(CI 15.7~27.9)。生存分析显示 DEB-TACE 组和 cTACE 组生存时间没有差异,死亡概率与患者的 Child-Pugh 评分显著相关。



2)最近的一篇论文评估 5 项随机对照试验和 11 项观察性研究。研究认为,DEB-TACE 患者住院时间较短,可能是与 TACE 术后综合征的风险有关,并认为 DEB-TACE 相对于 cTACE 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徐文杰等[10]的研究表明,载药微球+碘油乳化液 TACE 术比传统的单纯应用碘化油乳剂栓塞 TACE 术,1 月后肿瘤坏死率高;前者与明胶海绵+碘化油的 TACE 术相比,1 月后肿瘤坏死率相当,载药微球+碘油乳化液 TACE 术并发症较少。


4)陈刚[11]对比国产 DEB-TACE 同 cTACE 在治疗不可切除肝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疾病控制率及缓解率无统计学差异,且 DEB-TACE 较 cTACE 更易发生肝脏局部并发症。





综合以上研究,两种治疗都可以在肿瘤复发的情况下进行,而不会显著增加手术并发症和肝衰竭风险,但并没有证据表明 DEB-TACE 优于 cTACE 的效力,唯一显示优势的是栓塞后综合征发生率降低。





3. DEB-TACE 与抗血管生成剂联合使用研究

1)为了阻止由栓塞引起的新血管的形成,TACE 与抗血管生成剂的组合成为一种新的探索,抗血管生成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在 HCC 治疗中也是有益的[11]。Pawlik 等人进行了一项小型 II 期前瞻性单中心研究,以评估 35 例晚期 HCC 患者的 DEB-TACE 和索拉非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尽管大多数患者经历至少一种 3~4 级毒性,但大部分较小。


2)为了避免诱导肿瘤新生血管形成,DEB 可联合抗血管生成类靶向药物,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舒尼替尼和凡德他尼以及抗 VEGF 抗体贝伐单抗等也可供选择,但需要更多证据支持[12]。对 50 例不能切除的 HCC 患者进行的 II 期试验显示,长期应用索拉非尼治疗联合 DEB-TACE 可改善晚期 HCC 患者的 OS(20.4 个月),根据 EASL,索拉非尼加 DEB-TACE 的客观反应率为 58%。这些研究发现索拉非尼和 DEB-TACE 联合治疗的具有一安全性和有效性,而且没有观察到与索拉非尼有关的意外不良事件。但也有研究者并不认可将索拉非尼联合 DEB-TACE 应用的临床效应,并声称这种联合使用可能不会比单独使用 DEB-TACE 产生更好的 TTP,接受索拉非尼联合 DEB-TACE 与接受安慰剂联合 DEB-TACE 的受试者的中位 TTP 是相似的,这都有待进一步探讨。


4. DEB-TACE 疗效相关因素研究

载药微球的大小影响 DEB-TACE 治疗效果。关于此专家的共识是:根据个体患者和肿瘤的特点,应该考虑小的栓塞颗粒尺寸(例如 100~300μm),因为它们可以被注入肿瘤内部或肿瘤附近,实现精确的药物输送和栓塞[13]。在过去的十五年中,为 DEB-TACE 开发了许多较小直径的颗粒。这些新的 40μm 直径的药物洗脱珠理论上更深入到肿瘤循环小动脉中,减少了由于经动脉栓塞导致的缺氧缺血性新血管生成现象。据报道,接受 DEB 粒径为 100~300μm 的患者总生存期为 48.6 个月,DEB 粒径为 300~500μm(和别患者为 500~700μm)的患者总中位生存期为 43.8 个月,无明显统计学差异;70~150μm 的粒径有效且耐受性良好。然而,这一研究仅限于巴塞罗那分期(BCLC)A / B 期 HCC 患者。


5. DEB-TACE 的经济优势

DEB-TACE 展现出明显经济成本优势。Waleed Fateen 等[14] 研究提出:根据预定的标准治疗路径,未调整的平均成本差异为 3770.30 英镑(cTACE = 9070.44 英镑,DEB-TACE = 5300.14 英镑),根据成本模型的结果显示,成本差异为 2715.33 英镑(95%CI580.88~4849.77 美元)。可得出即使考虑到 DEB-TACE 的额外费用,每名患者的总体治疗费用也低于 cTACE。



专家推荐  



专家介绍INTRODUCTION


卫毅楠

副主任医师

山西盈康一生总医院(运城第一医院)肿瘤中心介入科主任

放射性碘125粒子病区主任


个人简介:


国家肿瘤微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急危重症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山西省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青年委员

山西省医师协会肿瘤消融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西省医师协会介入分会肿瘤专委会委员

山西省老年医学会胸部肿瘤分会经皮微创诊疗学组委员

山西省抗癌协会肿瘤消融专业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老年医学会介入治疗分会委员

运城市医学会介入治疗专业委员会秘书

运城护理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介入治疗专业教师。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医学影像技术-介入治疗专业教师。


科研成果:参与市级课题多项,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专著1部。





擅长病症:

从事介入治疗近15年,擅长:各种良恶性肿瘤的介入诊断与治疗(肝癌、肝转移瘤、肺癌、胰腺癌、直肠癌、盆腔肿瘤等恶性肿瘤的靶向化疗栓塞和灌注治疗;肝血管瘤、子宫肌瘤、肾错构瘤等良性肿瘤的栓塞治疗;梗阻性黄疸、呼吸道、消化道的介入治疗)。

在运城地区最先开展CT引导下的肿瘤微创介入治疗精于肿瘤的CT导向下穿刺诊断定性及肿瘤的微创介入治疗,肿瘤碘125粒子植入术、肿瘤消融治疗(射频、微波、纳米刀)。


山西盈康一生总医院(运城第一医院)

介入血管科团队  

13593588552 17735928522

   

 




肿瘤科普小知识
肿瘤相关知识科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