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陈拙。
我今天打算开个新的故事系列,为一位专为穷人打官司的律师朋友。
事先声明,我没收他钱,也不图他帅,更不是替朋友走后门,实在是他的律师工作太不一般——
他平时几乎不敢输官司。
别的律师输官司费钱,他输官司费命,搞不好,客户真得死。
这位朋友叫路可退,是一名法律援助律师,专门处理和房子有关的案件,只为一种人打官司:马上要被房东扫地出门的租客。
为了有个住处,他的客户们几乎能拼尽一切。
他给我举过几个例子:
有个男孩失业后被迫拖欠房租,为了不被驱逐,他一天面试了20多家餐馆;
有一家三口遇上变态房东,母女俩一起被性骚扰,却不肯搬走;
最恐怖的一次,有个女孩长期被房东囚禁投毒,她的父亲也没能带她离开。
我听完只困惑一件事,这些租客到底图啥?为什么要生活在让自己置身危险、失去尊严的地方?
路可退说,这是为了活下去。
这是我们第一次唠嗑的前半段。等我听完他后边说的,我决定给他开个系列,就叫【穷人的律师】。
“对穷人来说,失去房子很致命。不只生活会继续变差,甚至可能会死。”
路可退工作这一年,最怕客户突然消失。
路可退的工作地是美国纽约上州的一座小镇,这里纬度和国内东北齐平,冬天晚上气温低至零下二十多度,到处冰天雪地。人前一天被赶出房子,第二天就被冻死街头。
他所在小镇的贫民窟,房东们曾以涨房租为由,一口气赶走了 40多位租客,40人中没有任何一人向外求助,之后全部失去了消息。
房东发给租户的付款通知,要求租户在30天内付齐欠款
路可退还跟我分享过一个数据,他一年接到近百起案件里,有20多人,通过一次电话后就无下文。
而每个找到他的客户,无一例外,都经历过无数次拒绝和失败。
他遇到被拒绝次数最多的一位客户,案件被转手了24次,只为求助一件小事:冬天到了,屋里没暖气,和露宿零下二十度的街头无异。
但在这里,决定一个穷人能否活下去、有没有生活质量的,恰恰是这些小事,房子里有没有水,通不通电,冬天有没有暖气保暖。
路可退是这些穷人最后一道安全网,无论案件大小,他一概接纳,都会尽可能提供帮助。
也是认识他之后,我才意识到“送一个人回家”这事,也可以困难得难以想象。
路可退遇到最多的情况,是他的客户们不知道该如何获得帮助。
路可退最遗憾的一桩案件,关于一个住在森林中的奶奶。
她三岁时被父亲侵犯,四岁时第一次被警察从家里赶出来,七岁时遭遇了校园霸凌,被同学按在学校墙角吃泥巴,从那时起,她的腿就不再能活动了。
被驱逐的前夜,她给路可退打电话求助。并用唯一一根能动的手指,写下了长长一篇悲惨遭遇。
唯独忘记了最关键的,附上她的地址和电话。
后来,这位奶奶就消失了。
而这更难解决、也更致命的,是外界无时无刻向穷人传达的偏见,这几乎能摧毁一个人生。
路可退帮助过一个19岁男孩,两人相遇时,男孩即将因拖欠房租被赶出房子。
像所有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一样,他没工作经验,社会上也缺乏就业岗位,失业了整整半年,为了交房租,甚至卖掉了床垫,每天睡在地板上。
当路可退为他申请救助金时,工作人员却认为男孩的贫困是因为不够勤奋导致的。“他才19岁,却不工作,是个好吃懒做的人。”甚至以此为由,拒绝了救助申请。
这次拒绝把男孩的生活拖入谷底,他险些被驱逐出境。
路可退只好陪男孩一连面试了20多家餐馆,才保住他的出租屋。
但路可退告诉我,他提供的这些帮助,远不如他从这些客户身上学到东西更重要——
他能看清贫困是如何形成的,也能看到一些人,通过何种方式走出贫困。
路可退第一次了解到这些无家可归的人,是从一本叫《扫地出门》的书中。
这是一本让人绝望的田野调查,房东想尽办法榨取租房客身上的最后一滴血,再把房客扫地出门。
在这本书下,有读者的评论写道,房屋代表着“家”,没有家后,人生就只剩恶性循环,被驱逐、失业、家庭中孩子教育缺失,再没有任何改变的希望。
路可退跟我分享过一位单亲妈妈的案例。她带着七岁的儿子搬到大城市,在当地租了一间房子。
为了交房租,这位妈妈每天打三份工,既是收银员,又是服务员,同时还要当月嫂。
房东却突然决定把房子卖掉。
买房的金额,这位妈妈负担不起,但失去房子,就意味着她失去现在拥有的一切——
三份工作离家很近的工作,帮她照顾孩子的邻居,和学区房让孩子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最终,她靠路可退申请补助金买下房子,母子俩去签购房合同那天,男孩穿着很正式的Polo衫和黑皮鞋,而妈妈签完字就哭了。
“对于这些漂泊在外的人,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房子,就意味着他们的生活安定下来了。”
路可退从业一年的时间里,不停地带一些人回到家,回到正确的生活轨道上。
但他觉得这还远远不够。
他想反复讲述贫困造成的伤害,帮这些受困于贫困的人们,获得更多的理解;
他想反复讲述贫困形成的原因,让那些有偏见的人知道,贫穷并不代表懒惰;
他想反复讲述这些穷人挣脱困顿的故事。
告诉更多普通人,如何接纳拒绝和失败,如何能不被困境绊住,找到再次出发的勇气。
明晚21:04,和路可退一起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