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吏
从冯唐的文字中得知:他曾跑去北海道一个小旅店,把手机锁在柜子里,三天不看,尽情发呆。
那个小旅店人少,几乎碰不见人。
那个小旅店事少, 方圆十里没什么可玩儿的。
那个小旅店自然,窗外是小山、杂树和不断落下的白雪。
在那个的小旅店里发呆,三天不看手机,需要一定的条件,如今的冯唐可以做到,之前的冯唐做不到,如今多个“你”和“我”也做不到。
冯唐说:心不累,一切就尽在掌握。他还说:人忙起来的时候,最好别让自己身心都忙。
这话说起来特容易,做起来便知道特难!
人真要做到了心不累,不论忙或不忙,日子都不累。若是心累,无论是脚不沾地还是一杯清茶,日子也难过得安宁。
冯唐说:发呆!哪怕十五分钟也好。完全放下手机,去公园运动,去睡觉,去做自己愿意做的一切小事儿。
每天或者每周关掉手机,发呆15分钟,这个所有人都是可以做到的。
但发呆是个技术活儿,如果没有经过刻意练习,是很难真正“发呆”的。
把手机关掉,站在窗前,看着大雨滂沱,什么都不想地发呆几乎不可能。
什么都不做的时候,大脑可能会更加活跃,各种想法会交错叠加地出现在脑海里,让人觉得烦躁、无所适从,还不如拿着手机刷刷短视频。
正因为发呆是个技术活儿,在如今缤纷繁杂的世界里,才更需要刻意发呆15分钟。
有没有发现:如果人们自己不主动留出15分钟的“发呆”时间,每天睁着眼睛的时候都会被“重要的人和事”,把所有的时间都占了去。
我现在基本戒掉了手机,如果没有电话打进来,我可以一个周末都不摸手机。
但站在窗前看雨,我仍然做不到完全放空的“发呆”状态,大脑会主动去思考一些事情,一些人会主动跳进脑海,干扰我的宁静。
这种时候,我会顺着大脑,它爱怎么想就怎么想,不去做对抗,也不去做调整,想到哪是哪儿,想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记下来,想到自己厌烦的事情就皱皱眉,15分钟一晃而过。
当大脑找到一件复杂的、目前尚想不明白的事情时,我便会终止“发呆”,拿起还没读完的书,一页一页地翻看,时间总是过得飞快。
这几天雨大,有时坐在车里看窗外的大雨,有时在大雨中开车慢慢前行,有时伫立在窗前看雨水滑落,有时躺在床上听雨声哗哗,似乎梦里也一直是雨声不断。
看着雨水,听着雨声,当个观众,看着身边一应人和事不断上演。
白天甚是纷繁复杂,似乎事情毫无头绪,似乎一切力不从心,似乎事情无法解决……谈不上心情烦闷,却也令人摸不着头脑。
以前遇上一点事情会辗转、会担忧、会焦虑,如今不论今天白天发生了什么,也不论明天白天有什么“天大的事儿”,一挨上枕头便酣然入梦,任凭雨声、雷声也叫不醒。
冯唐的九字真言是: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
我发现只要做到前面“不着急、不害怕”六个字,就基本心不累了、可以睡安稳觉了!“不要脸”,目前我还做不到。
在雨天,在雨水中,在雨声中,想事、发呆、失笑,世界便如同这下雨天一样,只有一种颜色,只有一个声音,这样的感觉挺不错。
你若喜欢 请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