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大量研究一致表明,非最佳气温与缺血性心脏病、中风、心衰、心律失常和主动脉疾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近日,阜外医院李守军等发表在柳叶刀子刊上的一项全国性病例交叉研究首次发现,极端低温显著增加先心病患者死亡风险,风险随着寒冷天气的严重程度加重和持续时间延长而增加,非季风区以及女性和儿童患者更容易受影响。
作者指出,医务人员可能需要建议先心病患者避免暴露于极端寒冷的环境。
研究人员通过回顾中国国家死亡率监测系统并检索2013~2021年的先心病死亡记录,开展了两阶段病例交叉研究,共纳入32 168例先心病死亡病例。
分析显示,2~5天平均气温与先心病死亡率之间呈“U形”曲线关系,寒冷天气与先心病死亡率之间有显著联系,但炎热天气对先心病死亡率几乎没有影响。
在全国范围内,寒冷天气与先心病死亡风险增加5%~15%有关,这在非季风区影响更明显(OR=1.67)。在全国范围内和非季风区,每1000例先心病死亡中,分别有4.09例和13.30例归因于极端低温。
利用表观气温和校正空气污染物的敏感性分析证实了上述结果的可靠性。女性和儿童先心病患者被确定为易受极端低温影响的人群。
在该研究所有先心病死亡病例中,新生儿和成人最多见,大多数(55.2%)病例为男性。先心病死亡率在四季中保持相对稳定,春季和冬季稍高。大多数病例发生在季风气候地区,在不同性别、年龄组和季节中观察到一致的模式。
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该线西北为非季风区,东南为季风区。
来源:Impact of extreme temperature on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mortality: a population-based nationwide case-crossover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