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丸儿:小绿,我发现咨询师们都会介绍自己的咨询流派,但我其实挺困惑的。糖丸儿:我发现心理咨询的流派还挺多,但我其实并不知道这些流派具体意味着什么,也不知道什么流派适合我。
小绿:这的确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对此感到困惑挺正常的,小绿想邀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来好好谈谈这个话题。
小绿:欣佩咨询师,有糖丸儿想知道心理咨询的流派意味着什么,不同的流派有什么差异,又该如何选择呢?
欣佩咨询师:心理咨询的流派,好比武侠中的门派,体现了对人性独特而系统性的认识,其中通常包含众多相似的理论,解释人的感受、想法和行为,指导心理咨询的过程。理论的存在,使得心理咨询区别于朋友、伴侣、师生、长幼间的交流与互动,能够对人产生更深刻、稳定、持久的疗愈与改变。
小绿:那么,心理咨询的流派都有哪些呢,流派之间的差异又体现在那些方面呢?
欣佩咨询师:通常来说,心理咨询的流派可被大致划分为六大类,不同流派所持的不同人性观,决定了在心理咨询中对于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式和过程。
精神动力学流派是对精神分析和心理动力学的统称,也是心理咨询的第一个流派,其Ta流派都或多或少受此影响。精神动力学从冲突的角度看待人性,认为人始终处于两难的矛盾之中,例如爱与恨、独立与依赖,渴望与恐惧。当冲突无法解决时,我们会把部分感受和想法排除在意识之外,像是把无法安置的杂物封进一个又一个黑匣子,堆在我们内心的角落。当黑匣子越垒越多,挤占了太多空间,阳光也透不进来。精神动力式的心理咨询会帮助我们找到并打开这些黑匣子,整理与安置里面的杂物,让内心重获轻盈与活力。
在精神动力式的心理咨询中,我们常常会谈到早年经历,也就是一个人的过去。过去的成功会成为我们应对新挑战的信心与勇气,过去的失败会让我们在面对类似情境时感到焦虑和担忧,过去的关系也会影响我们如何寻找、建立新的关系。当然,我们并不是在让过去承担当下问题的责任,或是将原生家庭视为万恶之源。谈论过去,是为了理解过去如何影响了现在。我们只有知道了自己如何被影响,才有机会去选择如何不被影响。
精神动力式心理咨询的目标在于深刻、全面的成长与改变,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几乎是在拆掉一座旧宅,又建起一个新楼。因此,这往往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通常持续几十次到数年。同时,也需要更高的咨询频率,才有机会深入、细致地谈论这些重要经历背后的感受与想法。通常来说,动力学咨询的频率是一周1-3次,精神分析则是一周4-5次。在这样高频、长程的咨询中,我们也会和咨询师建立深刻、亲密的关系,这会成为我们与Ta人发展更良性关系的经验与信心。
认知行为主义流派,最初是从行为主义发展而来。这一流派从学习的角度看待人性,认为我们是在和环境的互动中习得和矫正自己的行为的。相对而言,精神动力学流派是一种向内探询的视角,理解内心感受,才有机会改变想法和行为;而认知行为主义则将目光转向了环境对人的影响与塑造,强调认知是影响感受和行为的关键。早年经历中重要Ta人对待我们的方式会成为我们内化的非理性信念,这会深深影响我们的行为,让我们在一种自我挫败的循环中越陷越深。认知行为式的心理咨询会帮助我们认识与理解自己的理性与非理性,尤其是那些自我挫败的内在信念,并且建立细致的计划一步一步进行修正。
在认知行为主义流派看来,过去不必深究。厘清问题的根源,对于解决当下、具体的问题不是一件高效的事情,重要的从现在开始为改变而努力。认知行为主义式心理咨询的目标在于改变当下的认知与行为,更具结构性和教育性,常常会聚焦在某个问题或某一方面,也是相对短程、低频的咨询,通常一周1次,持续十几次左右。认知行为主义流派的咨询师,常常更具指导性和权威性。在咨询中,咨询师常常会使用帮助梳理想法和思维过程的技术,布置观测与改变思维和行为的家庭作业。认知行为式的咨访关系和师生关系有些类似,双方会一起商定可执行的计划,并且需要我们为之有意识地付出极大的努力,在不断的磨炼中成长。
存在人本主义是对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即以人为中心疗法)的统称。这一流派从存意识的角度看待人性,重视来访者的主观经历和咨访关系,而非理论技术。存在人本流派认为,我们并不是被动的受影响者,有能力主动选择如何生活。我们都可以过上一种对自己而言更有意义的人生,之所以没能如此,是因为我们逃避掉了必然的责任,因此失去了相应的自由。存在人本式心理咨询创造了一个支持的环境,让我们有机会去了解真实的自己,理解自己的愿望与责任,重新成为个人生活的主宰。
相对而言,存在人本主义流派更着眼未来,相信个体自我实现的潜能,致力于帮助我们消除阻碍自我实现的障碍,在焦虑、死亡、孤独、无意义等哲学议题方面有着深入的见解。在存在人本式的心理咨询中,咨询师开放、理解、真诚、支持的态度是最重要的,咨询师很少给予我们解释或引导,也不会在咨询频率与长度方面有明确的设置,一切都是我们的自由,同时也是我们的责任。存在人本主义式的咨访关系中最重要的是当下的真实互动,咨询师的真诚与真实,让我们能够卸下防备、探索真实的自己。
家庭系统疗法非常关注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并且能够关注到影响家庭的更大系统,诸如社会与文化。家庭系统疗法认为,家庭成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一个人的问题性行为,必然是一个家庭系统的表达与体现,问题性行为之所以能够维持,必定是因为它执行了某种家庭所需的功能。因此,改变个体的问题性行为,其实是在调整其所处的家庭系统。
在某种意义上,家庭系统疗法往往可以和精神动力学、认知行为主义、人本存在主义等早期流派进行结合,重点在于面向家庭而非个体进行工作。在家庭系统式的心理咨询中,无论来访的家庭成员有多少,都被视为一个整体,需要为解决问题性现状而共同努力、共担责任。家庭系统式心理咨询的目标在于恢复家庭的正常功能与秩序,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更像是一个协调者,帮助家庭解开误会和隔阂,重新建立相互理解与支持的良性互动模式。在一段时间的家庭系统式咨询后,其中的部分成员可能也会因为个人发展的需要而去寻求个体咨询。
后现代疗法强调个体的主观现实,认为并不存在唯一正确的生活方式。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我们使用语言建立起来对世界的主观认识。问题的产生,在于我们使用某种定义限制住了其Ta可能,当我们叙事的方向、风格与内容发生改变时,我们主观建构的现实也在发生改变,在新的人生可能中,问题随之得到解决。
后现代疗法注重时效性、聚焦当下、关注具体的问题。后现代式心理咨询的目标,在于帮助个体认识到自己拥有应对生活挑战的能力,并且能够设立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利用自身的能力解决问题,构建出更美好的未来。后现代式的咨访关系是一种协作的关系,咨询师会鼓励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发现新的可能,并从中建立起不受主流文化所限制、有创造力、有生命力的个人叙事。
整合疗法强调为个体或个体的问题设计最合适的咨询方案,并不拘泥于某一流的理论或技术。整合疗法并没有提出任何新的理论,而是尝试建立可以容纳诸多不同理论的框架,帮助咨询师配合每个人的特质与期望展开咨询,而不是用某一特定的理论框定一个人。
在整合式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会根据来访者需求的变化调整咨询的技术和理论。当然,没有任何一个咨询师可以精通所有流派及理论,这意味着整合疗法流派的咨询师都有其独特的理论框架,其中可能包含了多种Ta所熟悉的理论和技术,也凝结了Ta在临床实践中的学习与反思。
欣佩咨询师:在选择流派的时候,我们可以看看自己的人性观是怎样的,对于咨询目和过程的期待又是如何。此外,合适与否,也取决于对咨询的体验,我们的需要也可能随着咨询的进行而发生变化。
咨询流派差异的本质是人性观的差异,在选择流派时,其实我们是在选择自己所认同的人性观。思考人性观,其实是在思考人的本质是什么,人为何陷入又如何走出困局。对于人性,不同流派的共识是,过去、现在和未来,感受、想法和行为,自我、Ta人与环境,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但不同的人性观会有不同的侧重。
精神动力学流派认为人始终挣扎于摆脱过去的阴霾,当问题被充分地理解,解决的办法自然会浮现,而那些无能为力的部分,理解则有助于消解哀伤与挫败;人本存在主义认为未来取决于此刻,只有找回真实的自己才能找回人生的主宰权;认知行为主义则认为人是可以被塑造的,一切的经验都是习得的,一切的错误也可以通过学习来修正。认知行为主义、后现代疗法侧重从改变认知和行为的角度促进心灵的成长与改变,而精神动力学、人本存在主义则认为理解人的感受与体验才能理解与改变其所想所为。
你可以通过了解不同流派的人性观,识别出自己比较喜欢的或是认可的理念,并将其对应的流派纳入选择的参考。
咨询师的风格、咨询的方式和过程、希望通过心理咨询解决的问题,我们都抱自己的期待和想象,这些预期也会影响我们对于流派的选择。
如果你只想在较短的时间里解决某个问题,或许更适合短程的、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流派,例如认知行为流派和后现代疗法;如果你感到受困于生活中反复出现的问题,希望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所改善,或许可以花更长的时间在精神动力式的心理咨询中探索自己、认识自己;而存在人本主义则更适合那些不想深究过去的根源,认为当下决定未来的人。如果你重视咨询师的权威性和指导性,或许认知行为流派、家庭系统疗法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你希望咨访关系如合作伙伴一般,可以试试后现代疗法;而在精神动力学流派和人本主义流派的咨询中,你会有机会发展一段真实、深刻的咨访关系,从中获得成长与疗愈。
咨询流派虽各有不同,却也必然共享时代与文化的特性,例如后现代思潮、存在主义学、系统观对于不同流派的发展都有所影响。同时,随着流派间的交流增多,流派之间会相互影响,例如当代精神动力学与存在人本主义有诸多共通之处,甚至在短程的工作也可能使用认知行为主义的某些具体技术。即使是在同一流派下,不同的咨询师也会呈现出不同的个人风格。
因此,咨询的流派,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方面,但也不必为此过于紧张。已有研究表明,不同流派对于咨询效果的影响差异不大。心理咨询中最重要的是咨访双方的互动交流,在和咨询师的真实接触中,自然而然便能判断合适与否。此外,我们对于自己的渴望与需求也许常常是模糊的,在咨询的过程中我们才能逐渐发现适合自己的流派、适合自己的咨询师,甚至这也会随着咨询的进行发生变化,这也是心理咨询带来的一部分成长与收获。因此,去体验吧。
挑选到合适的咨询师,并非易事,也是非常多糖丸儿来访者们感到困扰的问题;而「咨询流派」是专业又抽象的标签,在糖丸儿们缺乏对流派感知的前提下,也不容易就此做出选择或匹配性判断。有意思的是,在安慰记提供的咨询匹配服务里,大部分来访者在填写匹配信息时,都表示对咨询流派并不了解也没有选择的倾向,但是,经过安慰记匹配算法挑选了咨询师后,糖丸儿们的咨询满意度高达94.69%,这一定程度表明了「流派选择」对于是否匹配本身可能影响程度不大,也佐证了一项研究结果,即「不同流派对于咨询效果的影响差异不大」。
关乎匹配度,也许更重要的是:咨询师擅长工作的方向与我们议题的适配度、咨询师风格是否带给我们愿意信任与合作的感觉,前者可以通过安慰记咨询匹配小程序获得计算,而后者则可能通过咨询师介绍名片传递给我们的感觉来判断。
安慰记致力于提供「专业&有用」的咨询服务。如果你有咨询的需要,可以使用下方二维码预约。安慰记一直在大后方Zhào着你!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安慰记咨询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