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恶厌食,脘腹满闷,脐周隐痛,下坠者,调和肝脾,椒梅汤主之。

健康   2024-09-04 22:06   江苏  

中医医案/医话/学中医学临床的参考文章

木土失调,呕恶厌食,脘腹满闷,脐周隐痛,甚则胀下坠者,调和木土,椒梅汤主之。


椒梅汤方


乌梅30g 川椒6g 法半夏10g 干姜10g 黄芩10g 黄连6g 党参12g 白芍12g 炒枳壳10g


一、方证浅识


椒梅汤方出自清·吴鞠通《温病条辨》下焦篇:“暑邪深入厥明,舌灰,消渴,心下板实,呕恶吐蚘,寒热,下利血水,甚至声音不出,上下格拒者,椒梅汤主之。


吴氏称本方乃酸苦复辛甘法,即张仲景的乌梅丸法,能救治“土败木乘,正虚邪炽,最危之候”。何谓“乌梅丸”法?


吴氏认为,乌梅丸寒热、刚柔、补泻并用,泻厥阴、和少阳、护阳明三管齐下之大法也。


已故现代经方大师江尔逊认为,乌梅丸体现了从整体上综合调和木土的治疗原则,能广泛应用于木土失调的诸般证候,如呕、痢、痞、痛、胀、下坠、蛔厥、嘈杂、吞酸等。


拙意椒梅汤系乌梅丸半夏泻心汤合方加减。方中乌梅、白芍酸敛肝阴。


而乌梅禀木气最厚,其至酸之味,物极必反,于酸敛之中大具开通畅达之力,故又能疏肝达郁;天生此物,能双向调节肝之阴阳,有不可思议之妙!法半夏、干姜之辛温宣通,配黄连、黄芩之苦寒降泄,调和寒热与升降。


党参配枳壳(原方为人参配枳实),补气复行气,相反而相成。


又有川椒之“散寒除湿,解郁结,消宿食,通三焦,温脾胃”(《本草纲目》),与乌梅合用,能止嘈杂、安蛔驱蛔。故治疗木土失调的诸般证候,首选椒梅汤,效验必彰。


二、用方缘起


20世纪70年代初,余在缺医少药的山区工作,常遇小儿久泻伤阴之证。其伤肝阴者,大便稠黏,或见青色,口渴烦躁,脘腹胀满,呕恶厌食,时寒时热,面色青灰,舌绛无津,指纹青紫,脉弦数无力。对照椒梅汤证条文,基本符合。


便以西药静脉补液作支持疗法,试用椒梅汤加山药30g,见效快捷,且屡用屡效。遂致函余之启蒙老师简裕光先生,简师感到讶异。


又与共同治疗的西医同事林科贤一起进行总结,并撰写“小儿久泻伤阴的辨证论治”一文,投寄当年全国独家中医刊物《新中医》杂志。


该刊一字未改,全文照发,使我们深受鼓舞!后来读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该书在“脾胃门”之后,紧接着又列“木乘土”一门。徐灵胎评曰:“此是症(应为‘证’—笔者),不是病,从古无此病名也。”何以要节外生枝,另立一门呢?


华岫云解释道:“余另分此一门者,因呕吐不食,胁胀脘痞等恙,恐医者但认为脾胃之病,不知实由肝邪所致。故特为揭出,以醒后人之目耳。且世人但知风、劳、臌、膈为四大重证,不知土败木贼,肝气日横,脾胃日败,延至不救者多矣,可不究心于此哉!”这段振聋发聩的警世通言之于我,直如醍醐灌顶!从此凡遇脾胃病证,不敢画地为牢,而必究之于肝胆,反之亦然。


近年来,余治疗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等消化系统诸病,多先存一“木土失调”之理念于心中,细察精详,颇能于纷繁复杂之中理出清晰头绪,从而执简驭繁,默收稳效。


三、治验举隅


1.午时痛泻


唐某,女,31岁,每日午饭后10多分钟(12时半~13时),脐周胀痛难忍,旋即哗哗泄下,泄止痛亦止历时10年。曾遍用痛泻要方、附子理中汤、真武汤等乏效。舌淡胖有齿痕,脉弦细沉。前医辨证用方无误,竟尔乏效,近延10年之久,是何故邪?思之再三,实难疏方,不得已投椒梅汤一试。径用原方,白芍用30g,加炙甘草10g。次晨煎药,服头煎,午饭后痛泻未发作,而移至晚饭后轻微痛泻。连服4剂,午饭后、晚饭后均安然无恙矣。


2.脐下一寸痛


吴某,男,47岁,脐下一寸隐隐疼痛,缠绵两年余。在重庆市服中药40余剂,更医5人,均无显效。因回乐山探亲,顺便来诊。其人舌脉大致正常,用椒梅汤原方,重用白芍30g,加炙甘草10g。半月后其姐夫前来索要原方,言仅服1剂,脐下痛即止,两年来从未如此舒畅。


3.腹痛


杨某,男,8岁。胃脘至脐隐痛3月余,厌食、失眠。某中医诊为食积,家长问:“奈何失眠?”答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服保和丸加减8剂不效。舌质红,中后部苔黄腻,脉滑。试投椒梅汤3剂。半年后以他病来诊,家长言当时仅服1剂,脐痛即止;服完3剂,胃纳大开,通宵安寐。点评:保和丸治标不治本,凡脾胃有病当责之发病原因在何处。)


4.胃下垂


李某,女,42岁。脘痞腹胀,小腹隐痛有下坠感,食后加重;面色青黄,舌偏红,苔薄黄,脉弦沉。钡餐示胃小弯角切迹在髂嵴连线下6cm。久服补中益气丸无效。予椒梅汤加黄芪30g、葛根30g、苍术30g、升麻6g。服6剂,诸症稍减;服至30剂,诸症消失。


5.慢性胃窦炎


蒋某,女,45岁。胃脘满闷胀痛,食后加重,嗳气矢气;舌偏红,苔黄薄腻,脉弦。已在某中医院脾胃专科服中药40余剂,无显效。出示所服方药,有六和汤、保和丸、香砂六君子汤及院内制剂。予椒梅汤4剂,诸症明显减轻;续加蒲公英、仙鹤草各30g,又服8剂,诸症消失。


四、用方注意


1.本方证之舌脉


本方证以舌质欠润,舌色红,舌苔薄腻者居多,亦有舌象大致正常者;脉弦,亦有脉象大致正常者。故舌脉不足凭,当以自觉症状为主,问诊特别重要。


2.本方证与厌食


厌食一症,以小儿多见,成人亦有之,病因多端。若仅扶脾阳,或益胃阴,滋脾阴,杂以消导,疗效平平。《金匮要略》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木克土,亦疏土也。反之,见脾之病,亦当知脾传肝。何以如斯?土壅令木郁,土虚不养木也。是以厌食一症,不论其病变重心在脾胃,或在肝胆,均须从整体上综合调理木土,方为正治。余临床体验,确信椒梅汤治厌食,无出其右。


3.煎服法


煎取药液约300mL,每次服100mL。若呕恶或厌食殊甚,宜少量呷服。服后仍呕吐者,可先咀嚼生姜(酸生姜尤佳)少许,再呷服汤药。


椒梅汤适应范围广,使用机会多,文中列举了午时痛泻、脐下一寸痛、腹痛、胃下垂、慢性胃窦炎5种病症,其他如胆汁反流性胃炎、十二指肠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等,凡属木土失调,也就是肝胆脾胃整体功能失调,都可以用此方来综合调理。


这个方体现了什么治法?它的创制者吴鞠通自注为“酸苦复辛甘法,即仲景乌梅圆法也……”。朱彬评说:“此方自乌梅圆化出,较之连梅,有一刚一柔之分。”


我们知道,《温病条辨》的连梅汤,由黄连、乌梅、麦冬、生地黄、阿胶5味药组成;除黄连外,其余4味都是柔润药,这就是朱彬说的柔剂。


但椒梅汤呢?椒梅汤是刚剂吗?大家看拙文,拙文说椒梅汤系乌梅丸与半夏泻心汤合方加减。


现在我要强调,这个合方中的主力军是半夏泻心汤—法半夏、干姜、黄芩、黄连、党参、大枣、甘草。这7味药去掉大枣、甘草,加乌梅、川椒、白芍、炒枳壳4味,共9味,就合成了椒梅汤。


这当中加的川椒和枳壳是刚性药,只有乌梅、白芍是柔性药。所以我理解椒梅汤是以刚为主,加了柔药,是刚柔相济,这才是乌梅丸法。如果依朱彬之言,连梅汤属柔,乌梅丸属刚,那就不是乌梅丸法;不仅椒梅汤不是,连梅汤也不是。


所以我经常强调,乌梅丸寒热刚柔补泻并用,泻厥阴、和少阳、护阳明,全方位地综合调节木土失调,属于整体调节。


2001年,有一位中医问我:“历代医家都说半夏泻心汤证的基本病机是寒热错杂、虚实夹杂、升降失调,现代中医教材亦从此说。我作为一个临床医生,总觉得这样的病机概括语涉抽象,令人满头雾水。我的问题是,寒热错杂、虚实夹杂、升降失调这三组极其抽象的病机概括能不能落实到具体的脏腑上?”


其实这个问题我已经思考很久了,就是还没有形成文字,经这一问、一激,大脑飞快运转,刹那间火花迸溅,脱口答道:“为什么不能呢?六经病证既然是脏腑、经络、气化三位一体的产物,当然能够落实到具体的脏腑上。拙意寒热错杂指的是胃寒胆热,虚实夹杂指的是脾虚肝旺,升降失调指的是脾失升清、胃失降浊。


我答时,对方全神贯注地听;我闭口,对方表情放松了,说这是“三落实”,闻所未闻。这是补充的第一点。


第二点,椒梅汤治小儿厌食疗效佳,文中已见。但大便干燥者不要用,用什么方呢?用拙拟的“舒肝滋脾汤”,即柴胡10g、黄芩6g、天花粉10g、白芍12g、炒枳实10g、乌梅肉10g、虎杖12g、黄连3g、连翘10g、北沙参12g、冰糖15g。


这个方,综合取舍了《伤寒论》中小柴胡汤四逆散和《温病条辨》中连梅汤,是辛苦合酸甘复法,即辛散肝郁、苦泻心火(实则泻其子)、酸敛肝阴、甘养胃津,是疏肝扶脾、滋胃降逆之方。


小儿服药的时候,配合饮决明子冰糖水。其制作方法为每日取炒决明子、冰糖各30g,用开水浸泡,口渴即饮,并戒断零食。


请大家记住,小儿厌食最好少用健脾益气和消食导滞的药物,而要综合调畅木与土。


大便正常或偏稀的,用椒梅汤;大便偏干的,用舒肝滋脾汤。


椒梅汤临床活用

作者:董廷汉

椒梅汤由川椒、乌梅、黄连、干姜、黄芩、半夏、白芍、人参、枳实组成。方出《温病条辨》一书,用于治温邪深入下焦致土败木乘之候,其立义在于辅正驱邪。


本方虽为温病而设,但在临床上只要谨守土败木乘、寒热错杂及厥阴乘犯阳明的病机,并掌握土虚、木旺及下寒上热的辨证要领,对许多杂病均有效验。


兹将个人应用本方心得,略述于下。


一、培土御风 除眩止晕


王旭高云:“肝木之条达,全赖肾水之涵养,脾土之栽培。”设土虚则木必摇,木摇必生风,肝风内扰,最多眩冒昏晕之证。方中川椒、人参、干姜取大建中汤之义,培土建中以御肝之侮,川椒、枳实伐木平肝,乌梅、白芍攻阴柔肝,半夏降肝气之逆,黄连泻肝之子,黄芩清金制木。本方用治土虚木摇,肝风上扰之眩晕,面面俱到,味味合拍。虽不用清头祛风之品,亦能获风熄晕除之效。


曾治孙XX,女,43岁,工人。平素面晄体弱,时犯头晕目眩,乏力呕吐等。以春季发作频繁,症状尤甚。病已数载,逐年加重。此次发病已三天,伴心烦懒言,语声低,静卧不欲动,目闭不欲开,两耳轰鸣,上肢麻木感。诊之四肢微颤,舌淡齿痕,苔薄白,脉弦缓无力。此由素体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木失栽培,入春肝木司令,升发大过,脾土愈伤所致。治应培土建中,抑木熄风。


疏方:川椒10克,乌梅15克,黄芩10克,黄连10克,干姜10克,半夏20克,白芍20克,党参20克,枳实15克。三剂后诸症大减,可进饮食。再服三剂,诸症悉平。后用香砂六君子加白芍调治一周。一年未见复发。


二、抑木安蛔 善治蛔厥


叶桂云:“凡蛔虫上下出行,皆属厥阴乘犯阳明,如仲景厥阴篇中先厥后热同例。”厥阴乘犯阳明,则阴阳交争,寒热颠倒,虫不安宅:上行胃院,则烦而呕,窜入胸膈,则病而厥。本方白芍、乌梅味酸苦,泻木安蛔;椒姜辛热,除下焦之寒,而使蛔伏;芩连苦寒,清中焦之热,而使蛔退;人参、半夏、枳实,补中降逆,理气制厥。药味精炼,配伍得当。其泻阴扶阳,安蛔制厥之功不啻乌梅丸。


金x,男,14 岁,朝鲜族。近三天常阵发轻微腹痛,伴心烦不欲食。昨晚突然发作上腹部阵发性钻顶样疼痛,伴呕吐,吐出蛔虫一条。诊时患者双手捧腹,辗转不安,面色青苍,身有微热,上腹拒按。淡红舌,薄黄微腻苔,脉弦紧。辨证为肝旺乘脾,厥阴动蛔,入胃脘胸膈。


疏方:川椒7.5克,乌梅15克,黄芩10克,黄连10克,干姜5克,半夏15克,白芍15克,糖参10克,使君子15克,槟榔片10克。煎服一剂,疼痛缓解,腹部包块消失。继服一剂并加驱蛔灵,共驱蛔虫10余条而愈。


三、建中益气 可疗心悸    


孙X X,男,54岁。患心悸已半月,自觉心中空虚,虚里穴处怵怵大动不安,伴烦繁呃逆,烦不能眠,倦怠不欲动,动则汗出欲脱,恶心欲吐,口中多涎,两下肢麻木。舌质淡,苔薄白,舌尖红,脉数无力而有歇止,心电图示频繁房性早搏。曾辨证为心脾两虚,用归脾汤,后用炙甘草汤、温胆汤等,疗效不显。后阅叶桂治呃逆、自汗出、脉歇止一案,用参姜椒梅,因思本证属中气大虚,宗脉无根,木风萌动,窜入胃络,致虚里振动不安。呃逆、欲呕、肢麻、口中多涎,处土虚木乘之明证。


遂疏方:川椒10克,乌梅15 克,黄连7.5克,茯苓20克,半夏15克,白芍20克,糖参15克,枳实15克,干姜5克,饴糖50克(烊化)。连服三剂后,心中安稳,诸证大减。再服三剂,加白术15克,龙骨25克,天麻15克,诸证消失,心电图亦恢复正常。


四、平调寒热 蠲除胃痛


胃若寒温失宜,饮食不节,则多见寒热错杂,相互格拒之证。本方寒热杂投,一取其平调寒热,一取其辛苦开降,变格拒为承顺,则疼筋自解。


邓X X,男,47岁,农民。痢疾初愈,冒雨着凉后进衣酒肉,遂发胃痛。病已两月,痛时自觉气上攻心胸,痛甚则昏厥,伴胃中灼热感,痞塞不通,泛酸,纳呆,大便稀挟泡沫及粘液。面色晄白,四肢欠温。舌暗红,苔灰白而腻,脉弦细无力。辨证为寒温失宜,饮食不节,致肠寒胃热,格拒作痛。从仲景于气上撞心,心中痛热,不欲食者,主以乌梅丸,平调寒热。


遂疏方:川椒15克,乌梅10克,黄连15克,黄芩10克,干姜10克,半夏20克,党参10克,枳实15克,莱菔子15克,白芍15克,薤白15克。连服三剂,其痛缓解,大便成形,但仍有粘液。上方小其制并加神曲10克,木爪15克,甘草10克,继服六剂,诸症消失,后以越鞠丸调理而愈。本文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1986年第8期,作者:董廷汉。

本文摘自《余国俊中医师承讲记》 作者:余国俊;


猜你喜欢,点击可阅读原文

沈氏女科治疗贫血的特殊药对,大部分人不会用的2味药

中医治咳有极大优势。辨证论治、应用经方,治咳验案三则分享

//////////

【 阅读往期精彩】

#中医入门合集  #十二经络白话解  #东海医集

#老中医经验  #中医妙方  #验方秘方  #国医大师

#伤寒名医验案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

#四君子汤  #病因赋  #药性赋

#药性歌括400味  #医学三字经

#跟师一日一得之医海点滴

#跟师一日一得之理法方药

#中医连载合集

-END-


小白郎仲
中医医案、医话、学中医学临床的参考文章。 供中医学习者,中医爱好者,养生健康爱好者等参考学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