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以林:头侧、后、前部经络辨证及案例讲解

健康   2024-09-10 20:33   江苏  
中医医案/医话/学中医学临床的参考文章
第5讲 头侧、后、前部经络辨证

一 头侧部

头侧部循行的主要经脉有手足少阳经脉。

《灵枢·经脉》说:“三焦手少阳之脉……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图5-1)

关于手少阳的主病,《灵枢·经脉》记载:“三焦手少阳之脉……是动则病:耳聋,浑浑焞焞,嗌肿,喉痹。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目锐眦痛,颊肿,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灵枢·经脉》说:“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

足少阳胆经所发生的病候,《灵枢·经脉》记载说:“胆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颔痛,目锐眦痛……”

《素问·厥论》曰:“少阳之厥,则暴聋,颊肿而热……”因此,少阳经脉在头面部的主要病候为:耳聋,耳鸣,目外眦痛,颊痛,耳后及经脉所过部疼痛。

病案1 少阳郁火偏头痛

蒋某,女,45岁。2003年7月26日初诊。右耳前面部疼痛五载,经多家医院诊治,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服用各种药物和射频治疗,未能根治,改诊中医。症见右耳前面部疼痛难忍,痛及同侧牙齿、牙龈,面肌抽搐,口角牵向患侧,目赤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证乃胆经郁火上冲,经络瘀血阻滞,不通则痛。治拟清泻肝胆郁火,搜剔经络瘀血,方用丹栀逍遥散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处方:牡丹皮、焦栀子、柴胡、当归、黄芩、地龙、龙胆草各10g,茯苓15g,薄荷(后下)5g,白芍30g,全蝎3g,生甘草5g。水煎服。连服14剂,疼痛大减,再服半个月,疼痛消失。为巩固疗效,原方加减又服1个月,至今已3年未见复发。[裘黎明.头痛从经络辨治体会.北京中医,2007(7):448]

评析:《灵枢·经脉》曰:“三焦手少阳之脉……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胆足少阳之脉……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肝足厥阴之脉……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所以患者耳前疼痛、面肌痉挛主要从肝胆经考虑,兼见目赤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断为少阳经郁火上冲,经络瘀阻。治拟清泻肝与少阳郁火。

古云:久病入络,久病必瘀,三叉神经痛一般病程长且难愈,其病亦与瘀血在络有关,佐以搜剔经络瘀血为法。方用丹栀逍遥散加芍药甘草汤加全蝎而愈。在临床上,头痛不仅表现为一经之病,也常常数经并病,治疗上当全面兼顾,接着看下面的病案。

病案2 少阳、阳明经并病头痛

李某,女,45岁,干部。左侧头痛反复发作七八年,经某省级医院X线正侧位摄片、CT等检查均未见异常,神经科拟诊血管神经性头痛,屡用中西药治疗未愈,前来就诊。

刻下症见:左侧头痛剧烈,痛如针刺,痛时牵连左侧太阳穴并绕耳前后,头额胀痛,眉棱骨亦觉疼痛,且伴有头晕欲呕,痛时夜间难以入眠。面色[白光]白,神疲乏力,纳谷一般,月经来潮时经色紫暗,夹有小血块,经量少,2~3天即净,二便正常。脉弦细,重按无力,舌红苔薄。

证属气血亏虚,血行不畅,瘀阻少阳、阳明经脉不通,不通则痛。治宜益气养血,通络止痛。处方:生黄芪30g,党参20g,赤白芍各10g,鸡血藤30g,川芎、丹参各15g,白芷10g,全蝎3g(研粉冲服),田七粉3g(冲服)。

二诊。服上方3剂,头痛大减,药中病机,守方再进5剂。

三诊。服5剂后,头痛基本解除。嘱用黄芪、党参各5g,枸杞子、当归各10g,水煎冲服。正天丸,每次1包,每日2次,服1周,嗣后间断。经服正天丸2盒,停药观察,同时嘱保持心情舒畅,并间断内服丹栀逍遥丸。随访年余,一切正常。[戴锦成.经络学说临床应用浅谈.福建中医学院学报,1998(1):12-13]

评析:用经脉循行分布理论为指导,同部位的头痛可分属不同的经脉。头痛牵连太阳穴并绕耳前后,属少阳头痛,头痛牵连眉棱骨属阳明经头痛,故该患者属足少阳、足阳明两经病变。再从病程和症状来看是气虚血瘀,因为病程已七八年,久病入络,久病多瘀。加之患者4年前丧夫,情绪悲伤,肝气不舒,气滞血瘀,脉络不畅。月经色暗夹有血块也支持这一诊断。

另一方面,患者神疲乏力,脉弦细重按无力,为气虚之象。气虚则无力推动血行,也可致瘀。综观上述,证属气血亏虚,血行不畅,瘀阻少阳、阳明经脉,治从益气养血、通络止痛而获功。

二 前额部

前额部位主要分布的经脉有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督脉,并与足厥阴肝经相关,额属足太阳膀胱、足厥阴肝经、督脉交会之所。

(一)胃足阳明经

额者,发际之前,阙庭之上也。《灵枢·经脉》说:“胃足阳明之脉……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图5-2)

前额之病,一般认为多属足阳明胃经病,其用药选方多从阳明入手。

张洁古说,白芷治阳明头痛在额及诸风通用。我们先看裘黎明先生所治一病例,从中我们可体会到前额痛属阳明的临床指导意义。

病案3 胃火上冲前额痛

王某,女,62岁。2005年8月7日初诊。前额头痛2年,无休无止,因不堪其苦,多处就诊,经头颅CT、经颅多普勒等多项检查均无阳性发现,诊断为神经性头痛。阅其所服方,均守“身半之上,风之中也”“高巅之上,惟风可到”之说,选用祛风止痛之剂,未收寸功。常用止痛片暂缓一时之窘,而难收久远之效。

症见:头痛不止,痛在前额,胸闷纳差,便秘难通,舌苔黄腻,脉沉滑实。此乃胃腑积滞,中焦壅塞,腑气不通,久郁化火,循经上逆而致病。其病在内,与风无涉,风药升提,与理相悖,不效必也。治拟攻积导滞,通腑止痛。处方:生大黄16g,白芷10g。水煎服。急服1剂,解下褐色粪便甚多,头痛减轻。连服3剂,头痛若失,大便畅通。[裘黎明.头痛从经络辨治体会.北京中医,2007(7):448]

评析:前额乃阳明胃经分布之处,该处疼痛多因胃腑积滞壅阻,失其通顺之故,故应从胃腑论治。“胃宜降则和”,胃腑不降,中焦壅塞,腑气不通,郁久化火,循经上逆,发为头痛。治宜攻积导滞,通腑止痛。方用大黄入胃经,取其攻积导滞通腑之功;白芷为引经药,通胃经,取其芳香化浊、通窍止痛之功。胃腑得通,浊气下行,则无上逆之变,此乃上病下治也。

病例4 日出前额痛

王某,男,农民。2004年6月10日初诊。患者前额部及眉棱骨处疼痛剧烈,但有规律,早上和晚上不痛,早上八九点钟,太阳出得很高时开始发作,不能在太阳下活动,否则就疼痛难忍,眼睛畏光难睁,眉棱骨部有酸困沉重感。面色红赤,舌质红,舌苔厚腻,脉洪滑有力。

余诊后,拟用清解阳明、行气化痰,方用白虎汤加味治之。处方:知母12g,石膏20g,葛根15g,黄芩10g,茯苓12g,白芷10g,半夏9g,天麻6g,陈皮9g,甘草6g,3剂。水煎服。3天后患者来诊,病情大为好转,已基本不痛,能在太阳下劳动了。照前方稍事加减,继服3剂,病已愈3年,从未再发。[赵月盛,裴海泉.治病必明脏腑经络.光明中医,2007(10):4-5]

评析:早上八九点正当气血流注足阳明胃经之时,足阳明胃经“循发际,至额颅”,日出之时即阳升之时,阳明胃热循经上冲,则发为前额痛,故治以白虎汤清降阳明胃热而取效。

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个手触前额嗳气怪症案,此案若不从经络辨证入手,可能很难把握好其病机。

病案5 手触前额嗳气怪症案

蔡某,女,68岁。自述1年前因病后体弱,饮食过量,脘腹胀闷,继之干呕食臭,嗳气泛酸,不思饮食,胃中泛酸难受。随之有手触前额即嗳气,久无解大便。经多方诊治后,感干呕食臭、胃中泛酸已无,但仍食少,腹中胀满,四肢懈怠,精神欠佳,尤不能以手触摸前额,触及嗳气即发,以右手触摸更为敏感,他人摸则毫无反应。

详察病症,见病者面色憔悴,面黄肌瘦,步履艰难,脘腹胀满,按之稍硬。令其手触前额,嗳气频频,果如其然。医者触摸却无此反应。

反复思考,联系古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之言。此患乃年老体弱之人,复因食伤及脾胃失和降而见嗳气泛酸、不思饮食。遂处仲景旋覆代赭汤3剂。方中人参改为太子参,并加黄芪20g,枳实15g,柿蒂6个。服后顿觉胃中舒畅,腹满已无,能进中等量饮食,大便量多,不成形,令触其前额嗳气减少。

按同法用,再投3剂,但仍觉有物从胃中冲至心下,且伴胃中痞闷不舒感。令再服上方加沉香6g,香附10g。进6剂,患者右手触其前额,嗳气已无。嘱服补中益气汤12剂,调其机体,巩固疗效。5个月后随访未复发。[吴雪华.疑难杂症治验2则.吉林中医,1999(11):39-40]

评析:手触前额即发嗳气怪症,医者认为其病机与足阳明胃经流注有关,此说确有道理。患者年老体弱,复伤脾胃,致胃失和降,虚气上逆。久经调治,胃气渐复,嗳气发作症状暂减。脏腑得平,但经络未复。足阳明胃经循发际,至额颅。故手触额,则胃气失和,嗳气发作。

旋覆代赭汤是《伤寒论》方,功效益气和胃,降逆消痰,用治胃虚肝乘、虚阴上逆,以补虚清热、重镇降逆。在杂病范围内,如胃气不和,痞满噫气,或胃虚气逆所致的呕吐、反胃、呃逆等症,均可使用。

现临床常用于胃神经官能症、慢性胃炎及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所出现的嗳气、呃逆,神经性反胃等疾病,皆有一定疗效。其病在治愈后再用补中益气汤调整机体,收到卓效。

(二)膀胱

足太阳经《灵枢·经脉》云:“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

外邪侵袭,邪客膀胱经脉,经气不利,亦可出现前额痛。

此类病案,临床尤为多见,多以疏风解表或辛温发散治之,不再收录。

(三)肝足厥阴经

《灵枢·营气》云:“足厥阴……其支别者,上额,循巅顶,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

《灵枢·经脉》曰:“肝足厥阴之脉……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且额属足太阳膀胱经、厥阴肝经、督脉交会之所。

故前额疾病尚与足太阳经、督脉、足厥阴经相关。

临证又当根据病位之经脉所循行部位,结合病因辨证、脏腑辨证等,细加辨别。

病案6 眉额部定时疼痛案

田某,男,70岁。2000年8月10日初诊。其家人前来告之,患者疼痛约1个月不愈,每天从太阳升起时开始发作,整个白天疼痛不休,直至日落黄昏时头痛即停止。1个月来,不仅头痛未止,而且视力下降。去医院诊治,结论为血管神经性头痛伴老年性白内障。由于天气炎热,患者畏惧阳光,余遂乘车前往视之,见患者躺于卧榻,正用冷水毛巾敷头额部。询其疼痛部位,答曰:“头额部连及目眶,尤以眉额部为甚,其他处均不见疼痛。

每日定时发作,头痛准时停止。疼痛难忍,初服索米痛片(去痛片)尚可控制少许,久服却不能取效,每日只得用冷水毛巾频频敷之,以求痛势缓解。头额疼痛时伴有目胀,且头额疼痛1个月来,视力明显下降,畏光,目蒙,目中有干涩感,口中微苦,夜寐欠安,其他正常。舌淡红,苔薄黄,脉细。

辨证为肝血不足,虚热头痛。治以养肝血,清虚热。方以生熟地黄汤加减,生地黄20g,熟地黄20g,当归身15g,白芍15g,柴胡10g,黄芩10g,黄连3g,天冬15g,地骨皮10g,枳壳6g,菊花10g,葛根20g,五味子6g,甘草6g,10剂,水煎服。

8月20日二诊。诉头额部痛仍定时发作,但痛势减半,目胀显减,目中尚有蒙涩感,视力仍未改善。舌脉如前,仍拟上方,再进10剂。

9月9日三诊。患者自己来门诊就诊,头痛全止,头部昏沉感亦解除,睡眠转佳,惟视力未见明显改善。舌苔薄黄,脉细。拟补肝汤善后,并嘱服1个月的明目地黄丸,同时嘱其近日用餐时可多食一点鸡肝,以期改善视力。处方:当归10g,白芍10g,川芎10g,生地黄20g,炒酸枣仁20g,木瓜10g,麦冬15g,草决明20g,甘草6g,10剂,水煎服。(《一名真正的名中医:熊继柏临证医案实录》)

评析:《灵枢·经脉》曰:“肝足厥阴之脉……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颃颡:鼻咽部,喉头以上至鼻后窍之间,又写作“吭嗓”),连目系,上出额……”患者病症主要为头额疼痛时伴有目胀、视力明显下降,畏光,目蒙,正合足厥阴肝经所循行部位(见图5-3)。兼见目中有干涩感,口中微苦,苔薄黄,脉细,当断为肝之阴血不足,目睛失养。

白日定时头额部疼痛,《审视瑶函》称为阴邪风症,谓:“此症专言额角板骨及眉棱骨之病也,发则多为六阳用事之时。”

又云:“生熟地黄汤(熟地黄、甘草、生地黄、五味子、当归身、酒黄芩、枳壳、地骨皮、天冬、人参、柴胡、川黄连。上锉剂,白水二盅,煎至八分,食远服),治目不光明,眉骨痛甚,此系肝虚,法当养血凉血益血……”本案用之,其效卓然。

三 头后部

分布于头后颈项部的经脉主要有督脉、足太阳膀胱经,两侧有手、足少阳经循行,所以头后颈项部疾病主要与这几经有关。

(一)督脉

《素问·骨空论》云:“督脉者……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夹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

《灵枢·经脉》云:“督脉之别,名曰长强,夹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其络脉之病:“实则脊强,虚则头重。”

《素问·骨空论》说:“督脉为病,脊强反折”(《难经·二十九难》作“督脉为病,脊强而厥”)。

督脉病候主要表现为头重头痛、神志失常及腰脊强痛。另外,髓海不足,脑转耳鸣,眩晕,目无所见,懈怠嗜睡,也多责之督脉。

临床上颈椎病、强直性脊椎炎、慢性腰肌劳损、脊髓空洞症等疾病,也每每从督脉着手诊治。

督脉经气不利引起的头部病症,常常与脊椎症状同见是其特点。

病案7 颈椎病头项痛

陈某,男,55岁。2005年1月8日初诊。患颈椎病8年,反复发作,病程长难愈。颈椎CT检查:椎间隙狭窄。经多家医院治疗均未见改善。症见颈项强直疼痛,头痛头晕,上肢麻木,腰脊酸痛,甚则颈项活动不利,四肢不温。舌质淡,边有瘀斑,脉弦细。

证乃寒凝督脉,经络痹阻。治宜温通督脉,散寒止痛,祛瘀通络。处方:制川草乌(先煎)各6g,桂枝、附子(先煎)各9g,细辛3g,白芍、红花、桃仁各10g,狗脊、鸡血藤、葛根各30g,当归、僵蚕各12g,全蝎3g。水煎服。服用7剂,项背强直疼痛、手指麻木、头痛头晕等症减轻。原方加减续服半月,诸症消失,随访2年未发。[裘黎明.头痛从经络辨治体会.北京中医,2007(7):448]

评析:久病必虚必瘀。《素问·骨空论》说:“督脉者……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夹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

症见颈项强直疼痛,头痛头晕,腰脊酸痛,甚则颈项活动不利等症外,尚见四肢不温,舌质淡,边有瘀斑,脉弦细。当断为阳虚寒凝督脉,经气不利。故方用制川乌、制草乌、桂枝、附子、细辛温督祛寒;红花、桃仁、鸡血藤、当归活血通络;僵蚕、全蝎祛风通络止痛。全方共奏温督散寒、通络止痛之效。

(二)膀胱足太阳经

头后痛也常与太阳经脉有密切关系。

《灵枢·经脉》说:“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夹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

足太阳经别“直者,从膂上出于项,复属于太阳”。

足太阳经筋“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

其经脉“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脊痛,腰似折……是主筋所生病者……头囟项痛”,其络脉病“实则鼽窒,头背痛,虚则鼽衄”,其经筋病可见“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

太阳主一身之表,外邪侵袭、经气不利出现头痛时,可伴有项背僵滞不舒,或颈部肌筋拘挛,同时可出现流涕、鼻衄等病症。

有关太阳经脉经气不利的机制,一般从事中医者都比较清楚,这类的临床验案尤多,最有名的方剂当为《伤寒论》中的桂枝加葛根汤和葛根汤,前一讲有详论,在此不再赘述。

(三)胆足少阳经

《灵枢·经脉》云:“胆足少阳之脉……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在外感头痛中常常要考虑到少阳经气不利的问题,请参看第3讲“引经报使药简说”相关“太阳、少阳两经并病”医案。
摘自:步入中医之门3分部经络辨证理论与实践 作者:毛以林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猜你喜欢,点击可阅读原文:
风火痰虚综合为患,头晕目眩,耳鸣呕恶者,息风清火,健脾化痰,靖眩汤主之。
毛以林:谈谈分部经络辨证在外科疾病中的运用
//////////
【 阅读往期精彩 】

#中医入门合集  #十二经络白话解  #东海医集
#老中医经验  #中医妙方  #验方秘方  #国医大师
#伤寒名医验案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
#四君子汤  #病因赋  #药性赋
#药性歌括400味  #医学三字经
#跟师一日一得之医海点滴
#跟师一日一得之理法方药
#中医连载合集
-END-


小白郎仲
中医医案、医话、学中医学临床的参考文章。 供中医学习者,中医爱好者,养生健康爱好者等参考学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