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苏省各市高三一模二模三模文言文阅读汇编
——
一、文言文阅读
1.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若陛下降A魏B魏不裂土C以封陛下者D周E请身F诣京都G以古义H争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克,攻占。与《谏太宗十思疏》中“克终者盖寡”的“克”含义不同。
B.易,改换。与《种树郭橐驼传》中“根拳而土易”的“易”含义相同。
C.固,稳固。与《阿房宫赋》中“独夫之心,日益骄固”的“固”含义不同。
D.修,整治。与《过秦论》中“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的“修”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邓艾大军长驱直入,百姓惊慌逃跑,蜀国来不及应对,有人建议逃往吴国,也有人建议退守南方。
B.谯周独持己见,他认为吴国还不具备与魏国分庭抗礼的实力,这种情势之下,不得不接受蜀国降魏。
C.吴国有人认为司马氏当权后,魏国政治动荡,未能收拢民心,况且伐蜀是劳力远征,不可能成功。
D.张悌从内政角度分析了魏国和蜀国的政治状况,比较了曹氏和司马氏执政的差异,认为魏国必胜。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等为小称臣,孰与为大?再辱之耻,何与一辱?
(2)曹操虽功盖中夏,民畏其威而不怀其德也。
5.蜀国倾覆的原因在两则材料中都有所揭示,请简要概括其共同点。
(2024·江苏淮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节选自李密《陈情表》)
乙
秦伐魏,陈轸合三晋而东谓齐王曰:“古之王者之伐也,欲以正天下而立功名,以利后世也。今齐、楚、燕、赵、韩、梁六国之递甚也,不足以立功名,适足以强秦而自弱也,非山东之上计也。能危山东者,强秦也。不忧强秦,而递相罢弱,而两归其国于秦,此臣之所以为山东之患。天下为秦相割,秦曾不出力;天下为秦相烹,秦曾不出薪。何秦之智而山东之愚耶?愿大王之察也。
“古之五帝、三王、五伯之伐也,伐不道者。今秦之伐天下不然,必反之,主必死辱,民必死虏。今韩、梁之目未尝干,而齐民独不也?非齐亲而韩、梁疏也,齐远秦而韩、梁近。今齐将近矣!今秦欲攻梁绛、安邑,秦得绛、安邑以东下河,必表里河而东攻齐,举齐属之海,难免而孤楚、韩、梁,北向而孤燕、赵,齐无所出其计矣。愿王孰虑之!
“今三晋已合矣,复为兄弟约,而出锐师以戍梁绛、安邑,此万世之计也。齐非急以锐师合三晋,必有后忧。三晋合秦必不敢攻梁必南攻楚楚秦构难三晋怒齐不与己也必东攻齐此臣之所谓齐必有大忧不如急以兵合于三晋”齐王敬诺,果以兵合于三晋。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三晋合/秦必不敢攻梁/必南攻楚/楚秦构难/三晋怒齐不与己也/必东攻齐/此臣之所谓齐必有大忧/不如急以兵合于三晋/
B.三晋合秦/必不敢攻梁/必南攻楚/楚秦构难/三晋怒齐不与己也/必东攻齐/此臣之所谓/齐必有大忧/不如急以兵合于三晋/
C.三晋合/秦必不敢攻梁/必南攻楚/楚秦构难三晋/怒齐不与己也/必东攻齐/此臣之所谓/齐必有大忧/不如急以兵合于三晋/
D.三晋合秦/必不敢攻梁/必南攻楚/楚秦构难三晋/怒齐不与己也/必东攻齐/此臣之所谓齐必有大忧/不如急以兵合于三晋/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伏惟,下对上陈述时表敬之辞,与《孔雀东南飞》“伏惟启阿母”中的“伏惟”意同。
B.“今臣亡国贱俘”的“亡”与《苏武传》“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的“亡”意同。
C.结草,出自《左传》,后与“衔环”合二为一,指受人恩惠,定当厚报,生死不渝。
D.自弱,即“使自弱”,与现代汉语中的“自强”“自立”“自娱自乐”的语法现象相同。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密为了消除晋武帝的误解,说自己希望做官显达,不在乎名节;继而又承诺待终养祖母之后应召出仕,以报答知遇之恩。
B.陈轸认为齐国不能参与到诸侯国的混乱相攻之中,齐国最大的敌人是秦国,混乱相攻的结果只能是让秦国坐享渔人之利。
C.陈轸认为齐国不会步韩、魏的后尘,因为齐国距离秦国遥远;韩、魏的民众屡遭兵祸,是因为韩、魏距离秦国太近。
D.陈之所以推测秦国会有主辱民虏的结果,是因为古代帝王出兵是讨伐昏庸无道之君,而秦国出兵则是倒行逆施,违反古道。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2)古之王者之伐也,欲以正天下而立功名,以利后世也。
10.李密和陈都在各自的历史情境中,运用“换位思考”的策略完成了劝说,请简要说明。
(2024·江苏南京·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两龚皆楚人也,胜字君宾,舍字君倩,世谓之楚两龚。莽既篡国,明年,莽遣使者即拜胜为讲学祭酒,胜称疾不应征。后二年,莽复遣使者奉玺书、太子师友祭酒印绶,安车驷马迎胜。使者欲令胜起迎,久立门外。胜称病笃,使者入户,进谓胜曰:“圣朝未尝忘君,制作未定,待君为政,思闻所欲施行,以安海内。”胜对曰:“素愚,加以年老被病,命在朝夕,随使君上道,必死道路,无益万分。”使者五日一与太守俱问起居,胜自知不见听,即谓:“吾受汉家厚恩,亡以报,今年老矣,旦暮入地,谊岂以一身事二姓,下见故主哉?”胜因敕以棺敛丧事,语毕,遂不复开口饮食,积十四日死,死时七十九矣。有老父来吊,哭甚哀,既而曰:“嗟乎!薰以香自烧,膏以明自销,龚生竟夭天年,非吾徒也。”遂趋而出,莫知其谁。
薛方尝为郡掾祭酒,尝征不至,及莽以安车迎方,方因使者辞谢曰:“尧舜在上,下有巢由,今明主方隆唐虞之德,小臣欲守箕山之节也。”使者以闻,莽说其言,不强致。
(节选自《汉书·卷七十二》)
材料二:
王莽慕龚君宾之名,誅①以尊爵厚禄,劫以淫威重势而必致之。君宾不胜逼迫,绝食而死。班固以薰膏之语讥焉,未闻有为辨之者也,可不大哀?昔者纣为不道,毒痛四海,武王不忍天下困穷而征之,斯则有道天子诛乱政之匹夫尔,于何不可?而伯夷叔齐深非之,义不食周粟而饿死。猬隘如此,仲尼犹称之曰仁,以为不殒其节而已。况于王莽凭汉累世之恩因其继嗣衰绝饰诈伪而盗之又欲诬洿清士,以其臭腐之爵禄,甘言谀礼,期于必致。不可以智免,不可以义攘,则志行之士,舍死何以全其道哉?又责其不诡辞曲对,若薛方然,然则将未免于谄,岂曰贤能?故君宾遭遇无道,及此穷矣。失节之徒,排毁忠正,以遂己非,不察者又从而和之。太史公称:“伯夷叔齐不有孔子,则西山之饿夫,谁识知之?”信矣哉!
(节选自司马光《龚君宾论》)
[注]①誅:引诱,诱惑。
11.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况于王莽A凭汉B累世之恩C因其继嗣D衰绝E饰诈F伪G而盗之H又欲诬洿清士
1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制作,文中指国家礼乐等方面的典章制度;现在一般用作动词,指制造。
B.见听,被听从。“是以见放”中“见放”表示被放逐,两者结构相同。
C.箕山之节,指用归隐的方式保全节操;箕山是尧时许由、巢父隐居的地方。
D.遂,顺应,符合。与成语“天遂人愿”“遂事不谏”中“遂”的含义相同。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莽派遣使者用太子师友祭酒的职位征召龚君宾,龚君宾以年老多病相辞,实际是因为感念汉家大恩,不愿一身事二主。
B.薛方不愿意出仕,面对王莽的安车相迎,通过使者称颂王莽为明主,将其比作尧舜,令王莽十分高兴,没有再强迫薛方。
C.龚君宾以死全节,失节者却诋毁他,司马光虽不赞同他绝食自尽,但也认为王莽无道,身处其时,并无他法能保全名节。
D.司马光认为武王伐纣本是正义之举,伯夷叔齐非难武王是非常狭隘的,但孔子因为他们不失气节而用“仁”称赞其志行。
1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薰以香自烧,膏以明自销,龚生竟夭天年,非吾徒也。
(2)伯夷叔齐不有孔子,则西山之饿夫,谁识知之?
15.面对王莽的征召,龚君宾与薛方都未赴任,司马光对二者评价不同,请简要概括。
(2024·江苏南京附中·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本一: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节选自彭端淑《为学》)
文本二: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注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节选自刘向《说苑·建本》)
【注】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16.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四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旦A旦B而C学D之E久F而G不H怠I焉J迄K乎L成M而N亦O不P知Q其R昏S与T庸U也V
1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卒于鲁也传之”与“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两句中的“卒”字含义相同。
B.明年,文中是第二年的意思,现在一般表示今年的下一年,二者的意思不同。
C.“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与“顾野有麦场”(《狼》)两句中的“顾”字含义相同。
D.“恐已暮矣”与“恐托付不效”(《出师表》两句中的“恐”字含义相同。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富和尚认为,穷和尚仅凭一个水瓶和饭钵不能到达南海,结果穷和尚成功到了南海,这说明运气是成功的一个条件。
B.蜀国距离南海有几千里路,富和尚没有到达而穷和尚到达了。作者采用对比手法,目的是告诉我们“为学”的道理。
C.文本一先指出在学习中“难”与“易”是相对的,又从昏庸和聪敏及其与成败的关系立论,说理明白,使读者信服。
D.文本二告诉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只要想学习,时间永远不晚,正如《劝学》中所说,“学不可以已”。
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2)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20.彭端淑的《为学》告诉我们什么学习的道理?
(2024·江苏苏锡常镇四市·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当此之时,秦国最雄,诸侯方弱。苏秦结从之时,秦人不敢窥兵于关中,天下不交兵者二十有九年。然秦国势便形利,权谋之士,咸先驰之。及苏秦死后,张仪连横,诸侯听之,西向事秦。是故始皇因四塞之国,据殽、函之阻,跨陇、蜀之饶,听众人之策,乘六世之烈,以蚕食六国,兼诸侯,并有天下。仗于谋诈之弊,终无信笃之诚,无道德之教,仁义之化,以缀天下之心。任刑罚以为治,信小术以为道,遂燔烧诗书,坑杀儒士,上小尧舜,下邈三王。二世愈甚,惠不下施,情不上达,君臣相疑,骨肉相疏,化道浅薄,纲纪坏败,民不见义,而悬于不宁。抚天下十四岁,天下大溃,诈伪之弊也。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夫使天下有所耻,故化可致也。苟以诈伪偷活取容,自上为之,何以率下?秦之败也,不亦宜乎?
(选自《战国策·刘向书录》,有删改)
材料二:
借使子婴有庸主之材而仅得中佐,山东虽乱,三秦之地可全而有。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常为诸侯雄此岂世贤哉其势居然也。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然困于阻险而不能进者,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势不便也。诸侯起于匹夫,以利会,非有素王之行也。其交未亲,其民未附。彼见秦阻之难犯,必退师。案土息民以待其弊,收弱扶罢以令大国之君,不患不得意于海内。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而身为禽者,救败非也。始皇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之惑,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谋远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也,忠言未卒于口而身为戮没矣。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悲哉!
(选自贾谊《过秦论(下篇)》,有删改)
2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自缪公以来A至于B秦王二十余C君D常为诸侯E雄F此G岂世贤哉H其势居然也。
2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蚕食,喻逐步侵占,“蚕”和《鸿门宴》“常以身翼蔽沛公”的“翼”用法相同。
B.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至亲,与“傲物则骨肉为行路”中的“骨肉”词义相同。
C.天子,古时认为君权神授,称帝王为天子。从材料看,这里的“天子”指秦始皇。
D.因,此处指沿袭,承袭,与材料一“是故始皇因四塞之国”中的“因”意思不同。
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向认为,始皇能兼并天下,一方面是利用了秦国地理优势,另一方面也和前代国君的功业、谋士的智慧有关。
B.刘向引用孔子的观点,阐述了用刑罚和用礼教两种治民之道的不同结果,肯定了德教和礼教对于化民的重要性。
C.贾谊认为,子婴只要有一般君主的才能,仅仅得到中等的辅助者,凭借秦国险要的地势,三秦之地是可以保有的。
D.贾谊认为,六国诸侯如果能采用保持国内安定、休养生息的爱民政策,就可以趁着秦国疲惫的时候一举打败它。
2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遂燔烧诗书,坑杀儒士,上小尧舜,下邈三王。
(2)始皇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
25.材料二中,导致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024·江苏苏锡常镇四市·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
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 及纣之身,天下大乱,周公相武王,三年讨其君,天下大悦。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舂秋》乎!”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公明仪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兽而食人也。”杨墨之道不怠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节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材料二
文王之时,纣为天子,赋敛无度,杀戮无止,作为炮烙之刑,刳谏者,剔孕妇,天下同心而苦之。文王欲以卑弱制强暴,以为天下去残除贼而成王道,故太公之谋生焉。武王继文王之业,躬擐甲胄,伐无道而讨不义,誓师牧野,以践天子之位。周公继文王之业,持天子之政,以股肱周室,辅翼成王,宁静王室,镇抚诸侯。成王既壮,能从政事,周公受封于鲁,以此移风易俗。孔子修成康之道,述周公之训,以教七十子,使服其衣冠,修其篇籍,故儒者之学生焉。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身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禹之时,天下大水,禹身执蔂垂,以为民先。剔河而道九岐,凿江而通九路,辟五湖而定东海。当此之时,烧不暇撌,濡不给扢,死陵者葬陵,死泽者葬泽,故节财、薄葬、闲服生焉。
(节选自《淮南子·要略》)
〖注〗闲服:简服,指守丧三月。
26.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杨墨之道A不怠B孔子之道C不著D是邪说E诬民F充塞G仁义也。
27.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指辅佐,与《答司马谏议书》“游处相好”中的“相”词义不同。
B.躬,亲身、亲自之意,与材料二“禹身执蔡函”中的“身"用法相同。
C.宁静,安定的意思,与“非宁静无以致远”中的“宁静”意思不同。
D.道,疏通的意思,与《离骚》“来吾道夫先路”中的“道”意义相同。
2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公随武王讨伐纣王,又继承文王的事业,辅佐成王,成就了周朝功业。
B.孟子认为自己的主张是正确的,即便圣人再次出现,也会认同他说的话。
C.周文王想推翻纣王的暴政,实现王道统治,而太公擅长谋略,适逢其时。
D.孔子教授七十弟子周朝制度,让他们有衣穿,有书读,形成了儒家学派。
29.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
(2)伐无道而讨不义,誓师牧野,以践天子之位。
30.如果《淮南子》的作者读到材料一,他是否会赞同孟子对墨子学说的否定?请结合材料二说明理由。
(2024·江苏苏州·三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臣前被诏,使采三国异同以注陈寿②《三国志》。寿书铨叙可观,事多审正。诚游览之苑囿,近世之嘉史。然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其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或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并皆抄内以备异闻。若乃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妄。其时事当否及寿之小失,颇以愚意有所论辩。自就撰集,已垂期月。写校始论,谨封上呈。
窃惟绩事以众色成文,蜜蜂以兼采为味,故能使绚素有章,甘逾本质。臣实顽乏,顾惭二物。虽自罄励,分绝藻绩,既谢淮南食时③之敏,又微狂简斐然之作。淹留无成,只秽翰墨,不足以上酬圣旨,少塞愆责。愧惧之深,若坠渊谷。谨拜表以闻,随用流汗。臣松之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谨言。
(裴松之①《上三国志注表》)
材料二:
少期集注《国志》,以广承祚所遗,而喜聚异同,不加刊定,恣其击难,坐长烦芜。观其书成表献,自比蜜蜂兼采,但甘苦不分,难以味同萍实者矣。
(刘知几《史通·补注》)
材料三:
宋元嘉中,裴松之受诏为注,所注杂引诸书,亦时下己意。综其大致约有六端:一曰引诸家之论,以辨是非;一曰参诸书之说,以核讹异;一曰传所有之事,详其委曲;一曰传所无之事,补其阙佚;一曰传所有之人,详其生平:一曰传所无之人,附以同类。其中往往嗜奇爱博,颇伤芜杂,如《袁绍传》中之胡母班,本因为董卓使绍而见,乃注曰“班尝见太山府君及河伯,事在《搜神记》,语多不载”,斯已赞矣。此类凿空语怪凡十余处悉与本事无关而深于史法有碍殊为瑕颣。然网罗繁富,凡六朝旧籍今所不传者,尚一一见其厓略,又多首尾完具,不似郦道元《水经注》、李善《文选注》皆剪裁割裂之文,故考证之家,取材不竭,转相引据者,反多于陈寿本书焉。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史部·正史类·三国志》)
【注释】①裴松之:字世期,唐人避李世民讳,改少期。②陈寿:字承祚。③淮南食时:淮南王刘安有文才,汉武帝使为《离骚传》,旦受诏,日食时上。
31.材料三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此类凿空A语B怪C凡十余处D悉与本事无关E而深于史法F有碍G殊H为瑕颣
3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出入,文中表示约数,与《鸿门宴》中“备他盗之出入”中“出入”的意思不同。
B.广,文中指扩充,活用作动词,与《六国论》中“不能独完”的“完”用法相同。
C.刊,文中指删改,修订,与成语“不刊之论”“不刊之典”中的“刊”意思不同。
D.委曲,文中指事情的底细、原委,与成语“委曲求全”中的“委曲”的意思不同。
3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裴松之认为陈寿的《三国志》“铨叙可观,事多审正”,但也存在着比较简略、常有脱漏的缺点,所以他致力于全面地去了解史实。
B.裴松之奉诏为陈寿的《三国志》作注,在撰写完成近一个月后就给皇帝上表,谦虚地表达了自己的不足之处,言辞恳切,态度诚挚。
C.裴松之自述的补阙、备异、矫妄、论辩等作注四类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评论的“六端”虽然分法不一,但两者实有共通之处。
D.《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裴松之的《三国志注》褒贬相兼,一方面批评其“颇伤芜杂”,另一方面又肯定其提供了更为翔实的史料。
3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
(2)淹留无成,只秽翰墨,不足以上酬圣旨。
35.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言及“蜜蜂兼采”这个比喻,分别借此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2024·江苏徐州·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齐景公问晏子曰:“孔子为人何如?”晏子不对。公又复问,不对。景公曰:“以孔某语寡人者众矣,俱以贤人也,今寡人问之,而子不对,何也?”晏子对曰:“婴不肖,不足以知贤人。虽然,婴闻所谓贤人者,入人之国,必务合其君臣之亲,而弭其上下之怨。孔某之荆,知白公之谋,而奉之以石乞,君身几灭,而白公僇。婴闻贤人得上不虚得下不危言听于君必利人教行下必利上,是以言明而易知也,行明而易从也。行义可明乎民,谋虑可通乎君臣。今孔某深虑同谋以奉贼,劳思尽知以行邪,劝下乱上,教臣杀君,非贤人之行也。入人之国,而与人之贼,非义之类也。知人不忠,趣之为乱,非仁之类也。逃人而后谋,避人而后言,行义不可明于民,谋虑不可通于君臣,婴不知孔某之有异于白公也,是以不对。”景公曰:“呜乎!贶寡人者众矣,非夫子,则吾终身不知孔某之与白公同也。”
(节选自《墨子·非儒下》)
材料二:
墨子称:“景公问晏子以孔子而不对,又问三,皆不对。公曰:‘以孔子语寡人者众矣,俱以为贤圣也。今问于子而不对,何也?’晏子曰:‘婴闻孔子之荆,知白公谋,而奉之以石乞。劝下乱上,教臣弑君,非圣贤之行也。’”
鲋诘之曰:“楚昭王之世,夫子应聘如荆,不用而反,周旋乎陈、宋、齐、卫。楚昭王卒,惠王立。十年,令尹子西乃召王孙胜以为白公,是时鲁哀公十五年也,夫子自卫反鲁,居五年矣。白公立一年,然后乃谋作乱。乱作,在哀公十六年秋也,夫子已卒十旬矣。墨子虽欲谤毁圣人,虚造妄言,奈此年世不相值何?”
(节选自孔鲋《孔丛子·诘墨》)
36.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婴闻A贤人得上B不虚C得下D不危E言听于君F必利人G教行下H必利上
37.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文中指答话、回答,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率尔而对曰”中的“对”意思相同。
B.不肖,文中是谦辞,不才、不贤,与《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臣等不肖,请辞去”的“不肖”意思相同。
C.知,文中通“智”,智慧、才智,与《劝学》中“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知”意思不同。
D.趣,文中指催促、促使,与《归去来兮辞》中“园日涉以成趣”的“趣”意思不同。
3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景公多次向晏子询问孔子的情况,但是晏子没有回答。齐景公追问原因,晏子回答说自己能力不足,不了解贤人。
B.晏子认为,孔子到楚国后知道了白公的阴谋,他把这阴谋告诉了石乞,导致国君差点身死,白公最终被杀掉。
C.齐景公认为很多人给自己进言说孔子是贤人,如果没有晏子,可能自己终身都不知道孔子是和白公一样的人。
D.孔鲋指出墨子是通过编造假话的方式毁谤孔子的,因为他所说的孔子和白公的事情不符合历史事实。
39.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入人之国,必务合其君臣之亲,而弭其上下之怨。
(2)夫子应聘如荆,不用而反,周旋乎陈、宋、齐、卫。
40.孔鲋从时间角度为孔子进行辩护,请概述相关依据。
(2024·江苏南通如皋市·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周武王名发。初,高辛氏之世妃曰姜嫄,助祭郊禖,见大人迹,履之,遂有身而生男。以为不祥,弃之隘巷,羊牛避而不践;又送之山林之中,会伐林者;又取而置寒冰上,大鸟以一翼籍覆之。姜嫄以为异,乃收养焉,名之曰弃。长为尧稷官,有功于民。后稷之孙曰公刘,有德,诸侯皆以天子之礼待之。及公刘之后,十三世而生季历。季历之妃曰太任,梦长人感己,溲于豕牢而生昌,是为周文王。昌为西伯,作邑于丰。文王之妃曰太姒,梦商庭生棘,太子发植梓树于阙间,化为松柏棫柞。以告文王,文王币率群臣,与发并拜告梦。季秋之甲子,赤爵衔书及丰,置于昌户。昌拜稽首受。其文要曰:“姬昌苍帝子,亡殷者纣王。”将畋,史编卜之,曰:“将大获,非熊非罴,天遣太师以佐昌。臣太祖史畴为禹卜畋,得皋陶。其兆类此。”至于磻溪之水,吕尚钓于涯,王下趋拜曰:“望公七年,乃今见光景于斯。”尚立变名答曰:“望钓得玉璜,其文要曰:‘姬受命,昌来提,撰尔洛钤报在齐。’”尚出游,见赤人自洛出,授尚书:“命曰吕,佐昌者子。”文王梦日月著其身,又蒨瑽鸣于岐山。孟春六旬,五纬聚房。后有凤凰衔书,游文王之都。书又曰:“殷帝无道,虐乱天下。星命已移,不得复久。灵祇远离,百神吹去。五星聚房,昭理四海。”文王既没,太子发代立,是为武王。武王骈齿望羊。将伐纣,至于孟津,八百诸侯,不期而会,咸曰:“纣可伐矣。”武王不从。及纣杀比干,囚箕子,微子去之,乃伐纣。渡孟津,中流,白鱼跃入王舟。王俯取鱼,长三尺,目下有赤文成字,言纣可伐。王写以世字,鱼文消。燔鱼以告天。有火自天止于王屋,流为赤乌,乌衔谷焉。谷者,纪后稷之德;火者,燔鱼以告天,天火流下,应以吉也。遂东伐纣,胜于牧野。兵不血刃,而天下归之。乃封吕尚于齐。周德既隆,草木茂盛,蒿堪为宫室,因名蒿室。既有天下,遂都于镐。
《竹书记年·周纪》
4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履,意为踩踏,与《过秦论》中“履至尊而制六合”中“履”的词义不同。
B.会,指适逢。与《庖丁解牛》中“乃中《经首》之会”中“会”词义不同。
C.撰,指才华。与《四子侍坐》中“异乎三子者之撰”中“撰”的词义相同
D.期,指约定,与《归去来兮辞》中“帝乡不可期”中的“期”词义不相同。
4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武王的先祖名“弃”,生下来后被丢弃,但每次都吉人天相、化险为夷,长大后成为尧的后稷官。
B.姬弃的孙子公刘,有道德品行,诸侯们都以天子之礼来对待他,其十四代孙姬昌后来被封为西伯。
C.文王之妃太姒,在梦中看见殷商朝庭生荆棘,殷商太子在宫门种植梓树,就把这个梦告诉了文王。
D.季秋甲子,赤爵送丹书给西伯,西伯占卜得知上天将派太师辅佐自己,于是到磻溪,遇到了吕尚。
4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为不祥,弃之隘巷,羊牛避而不践。
(2)殷帝无道,虐乱天下。星命已移,不得复久。
(3)遂东伐纣,胜于牧野。兵不血刃,而天下归之。
44.武王伐纣经过了哪几个阶段?请结合文本加以概括。
(2024·江苏南通、连云港·三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当殷之亡、周之兴,微子贤也,抱祭器而去之;武王、周公圣也,从天下之贤士与天下之诸侯而往攻之,未尝闻有非之者也。彼伯夷叔齐者,乃独以为不可。殷既灭矣,天下宗周,彼二子乃独耻食其粟,饿死而不顾。由是而言,夫岂有求而为哉?信道笃而自知明也。
今世之所谓士者,一凡人誉之,则自以为有余;一凡人沮之,则自以为不足。彼独非圣人而自是如此。夫圣人乃万世之标准也。余故曰:若伯夷者,特立独行,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者也。虽然,微二子,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矣。
(节选自《昌黎先生集·伯夷颂》)
材料二:
夫伯夷,古之论有孔子、孟子焉。孔孟皆以伯夷遭纣之恶,不念以怨,不忍事之,以求其仁,饿而避,不自降辱,以待天下之清,而号为圣人耳。然则司马迁以为武王伐纣,伯夷叩马而谏①,天下宗周,而耻之,义不食周粟而为《采薇》之歌;韩子因之,亦为之颂,以为微二子,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矣,是大不然也。
夫商衰而纣以不仁残天下,天下孰不病纣?而尤者,伯夷也。尝与太公②闻西伯③善养老,则往归焉。当是之时,欲夷纣者,二人之心岂有异邪?及武王一奋太公相之遂出元元于涂炭之中伯夷乃不与。何哉?盖行年八十余,而春秋固已高矣。自海滨而趋文王之都,计亦数千里之远,岂伯夷欲归西伯而志不遂,乃死于北海邪?抑来而死于道路邪?抑其至文王之都而不足以及武王之世而死邪?如是而言伯夷,其亦理有不存者也。
且武王倡大义于天下,太公相而成之,而独以为非,岂伯夷乎?天下之道二,仁与不仁也。纣之为君,不仁也;武王之为君,仁也。伯夷固不事不仁之纣,以待仁而后出。武王之仁焉,又不事之,则伯夷何处乎?余故曰:圣贤辩之甚明,而后世偏见独识者之失其本也。呜呼,使伯夷之不死,以及武王之时,其烈岂减太公哉!
(节选自《王安石文集·伯夷论》)
【注】①叩马而谏:武王伐纣,伯夷与叔齐拉着武王的马劝谏阻止。②太公:姜子牙。③西伯:周文王。
45.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及武王A一奋B太公C相之D遂出E元元F于涂炭之中G伯夷H乃不与。
4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道笃而自知明也”与《陈情表》“则刘病日笃”中“笃”词义不同。
B.“天下孰不病纣”与《种树郭橐驼传》“故病且怠”中“病”词义相同。
C.“欲夷纣者”与《苏武传》“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中“夷”词义相同。
D.“太公相而成之”与《孔雀东南飞》“好自相扶将”中“相”词义不同。
4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认为伯夷在商朝灭亡后宁可饿死也不吃周粟的行为,是为了坚守自己的道。
B.韩愈通过赞颂伯夷“特立独行”“信道笃”的精神,批评当时士人中存在的不良风气。
C.王安石认为,韩愈写《伯夷颂》是依据司马迁的观点,而司马迁的观点有失偏颇。
D.王安石通过推论,否定了孔子、孟子二人认为伯夷为追求“仁”而饿死的说法。
4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然,微二子,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矣。
(2)呜呼,使伯夷之不死,以及武王之时,其烈岂减太公哉!
49.王安石认为司马迁、韩愈对伯夷的评价是片面的,依据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024·江苏南通名校联盟·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韩信数项羽之失曰:“有功当封爵者,印刓①敝,忍不能予。”由斯言也,信之所以徒任为将而不与闻天下之略,且以不保其终者,胥在是矣。封爵者,因乎天之所子而隆之,非人主所以市天下也。若夫项羽之所以失者,非吝封爵之故。信之说,不如陈平之言之允也。陈平曰:“项王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故羽非尽不知人,有蔽之者也。琐琐姻亲,持大权,而士恶得不蔽?虽然,亦有由尔。羽,以诈兴者也:事怀王而弑之,属宋义而戕之,汉高入关而抑之,田荣之众来附而斩艾掠夺之。积忮害者,以己度人而疑人之忮己。轻残杀者,大怨在侧而怨不可狎。左顾右吟,亦唯是兄弟姻党之足恃为援。则使轻予人以权,己且为怀王,己且为宋义。惴惴戈戟交于梦寐抑恶能不厚疑天下哉然而其疑无救也。为汉王之腹心者项伯也,其叔父也;追而迫之刭者吕马童也,其故人也。从之于大败之余者三十余骑,而兄弟姻亲不与焉。怀愿求援,而终以孤立。非刓印不与者惎②己而贼之,其亲戚之叛已久矣。不疚于天,则天无不祐;不愧于人,则人皆可驭。正义以行乎坦道,而居天下之广居;无所偏党,而赏罚可以致慎而无所徇;得失之几,在此而不在彼,明矣。不然,舍亲贤,行诱饵,贱名器,以徇游士贪夫之竞躁,固项羽之所不屑为者也。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汉高帝之二》
材料二:
高祖曰:“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史记·高祖本纪》
【注】①刓(wán):磨损。 ②惎(jì):憎恨,怨恨。
5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惴惴慄慄A戈戟交B于梦寐C抑恶能不D厚疑E天下哉F然而G其疑H无救也。
5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徒,只是、仅仅,与《与妻书》中“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的词义不相同。
B.属,指跟随,与《屈原列传》中“屈平属草稿未定”中的“属”词义不相同。
C.度,推测、估计,与《过秦论》中“与陈涉度长絜大”的“度”词义相同。
D.亲戚,内外亲属,与现在所说的“亲戚”相比范围不一样,属于古今异义词。
5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项羽并不是完全不知人,只是有人蒙蔽了他,韩信对项羽过失的说法,不如陈平的公正。
B.文中列举怀王、宋义、刘邦等例子来证明项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怀疑别人都在嫉妒陷害自己。
C.材料一指出项羽不屑于以封爵为诱饵从而曲从于贪婪的游说之士的竞相追逐,也肯定了项羽的英雄气。
D.张良有运筹帷幄之才,项羽没有重用范增,刘邦的这些评价在《鸿门宴》中都有相应的情节对应。
5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封爵者,因乎天之所予而隆之,非人主所以市天下也。
(2)得失之几,在此而不在彼,明矣。
54.两则材料都谈到了项羽对人才的任用,请分别概括韩信、陈平和刘邦对此的看法。
(23-24·江苏省东台市六校联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①。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太伯、虞仲②,太王之昭也。太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③,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④乎?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以逼乎?亲以宠逼,犹尚害之,况以国乎?”
公曰:“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亲人,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如是,若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弗听,许晋使。
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
(《左传·僖公五年》,有删改)
材料二:
宫之奇谏而不听,出,谓其子曰:“虞将亡矣唯忠信者能留外寇而不害除暗以应外谓之忠定身以行事谓之信。今君施其所恶于人,暗不除矣,以贿灭亲,身不定矣。夫国非忠不立,非信不固。既不忠信,而留外寇,寇知其衅而归图焉。已自拔其本矣,何以能久?吾不去,惧及焉。”以其孥适西山,三月,虞乃亡。
(《国语·晋语二》,有删改)
【注】①僖公二年,晋献公用名马美玉向虞国借道攻打虞之邻邦虢国,虞公贪图财宝,答应借道于晋。僖公五年,晋国再次向虞国借道。②太伯、虞仲:虞国的远祖,与下文的“王季”都是太王的儿子。古代宗庙之制,始祖神位居中,子在左为昭,子之子在右为穆。③虢仲、虢叔:虢国的远祖,都是王季的儿子。④桓、庄:桓叔和庄伯,是文中晋君(献公)的曾祖和祖父。
55.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
虞将亡矣A唯忠信者B能留外寇而不害C除暗以应外D谓之忠E定身以行事F谓之信
56.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难道、哪里”的意思,在文中表示反诘语气,与《师说》“其皆出于此乎”中的“其”用法相同。
B.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可不译,与词语“唯利是图”“马首是瞻”中的“是”用法相同。
C.爱,在文中有“舍不得”“吝惜”的意思,与《齐桓晋文之事》“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中的“爱”意义相同。
D.以,动词,“率领”“带领”的意思,与《苏武传》“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中的“以”意义不同。
5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侯再次向虞公借道攻打虢国,昏聩的虞公又答应了。这件事关乎虞国的存亡,善于料事的宫之奇不得不向虞公进谏。
B.面对严峻形势,宫之奇向虞公提出警告,认为虢国与虞国的关系如辅车相依,唇亡则齿寒,但并没有说服虞公。
C.针对虞公“享祀丰洁,神必据我”的谬论,宫之奇指出虞国的存亡在德不在鬼神,应该实行德政,有力驳斥了虞公对神权的迷信。
D.宫之奇认为虞公已经拔掉了立国的根本,虞国不能长久存在下去,但宫之奇并没有逃跑离开,担心灾难会祸及虞国。
58.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
(2)既不忠信,而留外寇,寇知其衅而归图焉。
59.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宫之奇是如何反驳虞公“同宗不害我”这一观点的。
(2024·江苏盐城·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天地之滨,大江之溃,曰有怪物焉,盖非常鳞凡介之品汇匹俦也。其得水,变化风雨,上下于天不难也。其不及水,盖寻常尺寸之间耳,无高山大陵旷途绝险为之关隔也。然其穷涸,不能自致乎水,为獭之笑者,盖十八九矣。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
然是物也,负其异于众也,且曰:“烂死于沙泥,吾宁乐之;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其死其生,固不可知也。今又有有力者当其前矣,聊试仰首一鸣号焉,庸讵知有力者不哀其穷而忘一举手一投足之劳,而转之清波乎?
其哀之,命也;其不哀之,命也;知其在命而且鸣号之者,亦命也。愈今者,实有类于是,是以忘其疏愚之罪,而有是说焉。阁下其亦怜察之。
(节选自韩愈《与韦舍人书》)
材料二:
士之能享大名显当世者,莫不有先达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前焉。士之能垂休光照后世者,亦莫不有后进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后焉。莫为之前,虽美而不彰;莫为之后,虽盛而不传。是二人者,未始不相须也,然而千百载乃一相遇焉。岂上之人无可援,下之人无可推欤?何其相须之殷而相遇之疏也?其故,在下之人,负其能不肯谄其上,上之人,负其位不肯顾其下。故高材多戚戚之穷,盛位无赫赫之光,是二人者之所为皆过也。未尝干之,不可谓上无其人;未尝求之,不可谓下无其人。愈之诵此言久矣,未尝敢以闻于人。
侧闻阁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道方而事实,卷舒不随乎时,文武唯其所用。岂愈所谓其人哉?抑未闻后进之士,有遇知于左右,获礼于门下者,岂求之而未得邪?将志存乎立功而事专乎报主虽遇其人未暇礼邪?何其宜闻而久不闻也?愈虽不才,其自处不敢后于恒人,阁下将求之而未得欤?古人有言:“请自隗始。”
(节选自韩愈《与于襄阳书》)
6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将志存乎A立功B而事C专乎D报E主F虽遇其G人H未暇I礼邪?
6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在。与《谏太宗十思疏》中“人君当神器之重”的“当”词义不同。
B.其,表期望的副词。与《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尔其无忘乃父之志”的“其”用法相同。
C.戚戚,忧伤的样子。与《声声慢》中“凄凄惨惨戚戚”的“戚戚”词义相同。
D.干,求取。与《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也不干曾遇骊山母”的“干”词义相同。
6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的怪物能力卓绝,呼风唤雨、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不会被高大险峻的山川、宽广的道路等阻隔。
B.材料一中的怪物宁愿烂死在泥沙中,也不愿意对别人俯首帖耳,摇尾乞怜,因此一旦处于困境,将死生难料。
C.材料二认为美好的才华想要显扬需要有人赏识和推荐,伟大的功业想要流传也需要有人歌颂和继承。
D.材料二夸赞于襄阳才能非凡,见识独到,品行高洁,不随波逐流,行事进退有度,对文武官员能量才任用。
6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
(2)愈之诵此言久矣,未尝敢以闻于人。
64.材料一和材料二写作目的相似,请简要概括。
(2024·江苏扬州·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厉公将伐郑,范文子不欲,曰:“若以吾意,诸侯皆叛,则晋可为也。凡诸侯,难之本也。得郑忧滋长,焉用郑!”郤至曰:“然则王者多忧乎?”文子曰:“我王者也乎哉? 夫王者成其德,而远人以其方贿归之,故无忧。今我寡德而求王者之功,故多忧。”
鄢之役,晋人欲争郑,范文子不欲,曰:“吾闻之,为人臣者,能内睦而后图外,不睦内而图外,必有内争,盍姑谋睦乎?”
晋伐郑,荆救之。大夫欲战,范文子不欲,曰:“君人者刑其民成而后振武于外是以内和而外威。今内犹有不刑,而况外乎?夫战,刑也,刑之过也。今吾刑外乎大人,而忍于小民,将谁行武?武不行而胜,幸也。幸以为政,必有内忧。且唯圣人能无外患,又无内忧,讵非圣人,必偏而后可。偏而在外,犹可救也,疾自中起,是难。盍姑释荆与郑以为外患乎?”
荆压晋军,军吏患之,将谋。范匄①自公族趋过之,曰:“夷灶堙井,非退而何?”范文子执戈逐之,曰:“国之存亡,天命也,童子何知焉?且不及而言,奸也,必为戮。”既退荆师于鄢,将谷,范文子立于戎马之前,曰:“君幼弱,诸臣不佞,吾何福以及此!吾闻之:‘天道无亲,唯德是授。’吾庸知天之不授晋且以劝楚乎?君与二三臣其戒之!夫德,福之基也,无德而福隆,犹无基而厚墉也,其坏也无日矣。”
反自鄢,范文子谓其宗、祝曰:“君骄泰而有烈,夫以德胜者犹惧失之,而况骄泰乎?君多私,今以胜归,私必昭。昭私,难必作,吾恐及焉。凡吾宗、祝,为我祈死,先难为免。”
七年夏,范文子卒。冬,难作,始于三郤,卒于公。
(选自《国语·晋语》)
【注】①范匄(gài):范文子的儿子,也称范宣子。
65.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君人者A刑B其民C成D而后E振武F于外G是以内和H而外威。
6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睦,使……和睦,与《归去来兮辞》“悦亲戚之情话”中“悦”用法不同。
B.盍,何不,与《齐桓晋文之事》“则盍反其本矣”中“盍”意思相同。
C.存亡,存在或灭亡,与《鸿门宴》“备他盗之出入”中“出入”用法相同。
D.泰,放纵、傲慢,与《孔雀东南飞》“否泰如天地”中“泰”意思不同。
6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文子认为得到郑国后会增加更多的忧患,所以不赞同晋厉公讨伐郑国。
B.范文子认为如果不是圣人,必然既有内忧又有外患,而且内忧危害更重。
C.范文子痛斥范匄未经同意就提出“夷灶堙井”的谋略,并对他施以刑罚。
D.范文子让宗人、祝史为他祈死,以免遭到祸难,结果也正如范文子所料。
6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王者成其德,而远人以其方贿归之,故无忧。
(2)吾庸知天之不授晋且以劝楚乎?君与二三臣其戒之!
69.范文子认为国君应怎样做才能治理好国家?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024·江苏镇江·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北汉主闻太祖晏驾,甚喜,谋大举入寇,遣使请兵于契丹。世宗闻北汉主入寇,欲自将兵御之,曰:“崇幸我大丧,轻朕年少新立,有吞天下之心,此必自来,朕不可不往。”北汉主不知帝至,过潞州不攻,引兵而南。是夕,军于高平之南。癸巳,前锋与北汉兵遇,击之,北汉兵却,帝虑其遁去,趣诸军亟进。北汉主见周军少,悔召契丹,谓诸将曰:“吾自用汉军可破也,何必契丹。今日不惟克周,亦可使契丹心服诸。”将皆以为然。杨衮策马前望周军退谓北汉主曰勍敌也未可轻进。北汉主奋髯曰:“时不可失,请公勿言,试观我战。”衮默然不悦。
合战未几,樊爱能引骑兵先遁,步兵千余人解甲呼万岁,降于北汉。帝见军势危,自引亲兵犯矢石督战。太祖皇帝时为宿卫将,谓同列曰:“主危如此,吾属何得不致死!”又谓张永德曰:“贼气骄,力战可破也。公麾下多能左射者,请引兵乘高西出为左翼,我引兵为右翼以击之。国家安危,在此一举。”永德从之,各将二千人进战。太祖皇帝身先士卒,驰犯其锋,士卒死战,无不一当百,北汉兵披靡。北汉主衰老力惫,伏于马上,昼夜驰骤,殆不能支,仅得入晋阳。
帝欲诛樊爱能等以肃军政,犹豫未决。己亥,昼卧行宫帐中,张永德侍侧,帝以其事访之。对曰:“爱能等素无大功,忝冒节钺,望敌先逃,死未塞责。且陛下方欲削平四海,苟军法不立,虽有熊罴之士,百万之众,安得而用之!”帝掷枕于地,大呼称善。即收爱能及所部军使以上七十余人,责之曰:“汝曹皆累朝宿将,非不能战;今望风奔遁者,无他,正欲以朕为奇货,卖与刘崇耳。”悉斩之。自是骄将惰卒,始知所惧,不行姑息之政矣。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高平之战》)
7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杨衮策马A前望B周军C退D谓北汉E主曰F勍敌也G未可轻进
7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晏驾,指古时帝王死亡,与“崩”相似。文中是指后周皇帝郭威的去世。
B.军,是驻扎之义,与《烛之武退秦师》“晋军函陵”的“军”词义相同。
C.靡,指军队溃败,与《曹刿论战》中的“望其旗靡”中“靡”词义相同。
D.殆,有几乎之义,与《石钟山记》中“殆与余同”中的“殆”词义不同。
7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汉主刘崇认为后周皇帝刚死,谋划进犯后周,向契丹借兵,但见后周军队人数少,后悔召来契丹军队。
B.后周世宗面对北汉入侵,在战争形势危急时刻,身先士卒,带领侍卫亲兵冒着流矢飞石督战,鼓舞士气。
C.张永德、太祖皇帝登上高处,分为左右两翼,各自率领两千人部队前进战斗,士兵以一当百,击溃敌军。
D.皇帝借诛杀望风逃跑的樊爱能等军官,整肃军纪,树立军威。由此,骄横将领和懒惰士兵知道军法可畏。
7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击之,北汉兵却,帝虑其遁去,趣诸军亟进。
(2)苟军法不立,虽有熊罴之士,百万之众,安得而用之!
74.请简要概括后周在高平之战取胜的原因。
(2024·江苏镇江·三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古者文王处丰、镐之间,地方百里,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徐偃王处汉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荆文王恐其害己也,举兵伐徐,遂灭之。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将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共工之战,铁铦短者及乎敌,铠甲不坚者伤乎体。是干戚用于古,不用于今也。故曰:事异则备变。
(节选自《韩非子·五蠹》)
材料二:
赵造曰:“臣闻之,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俗而动。因民而教者不劳而成功据俗而动者虑径而易见也。今王易初不循俗,胡服不顾世,非所以教民而成礼也。且服奇者志淫,俗辞者乱民。是以莅国者不袭奇辟之服,中国不近蛮夷之行,非所以教民而成礼者也。且循法无过,修礼无邪,臣愿王之图之。”
王曰:“古今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袭,何礼之循?宓戏、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及至三王,观时而制法,因事而制礼,法度制令,各顺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故治世不必一其道,便国不必法古。圣人之兴也,不相袭而王。夏、殷之衰也,不易礼而灭。然则反古未可非。而循礼未足多也。且服奇而志淫,是邹、鲁无奇行也;俗辟而民易,是吴、越无俊民也。是以圣人利身之谓服,便事之谓教,进退之谓节,衣服之制,所以齐常民,非所以论贤者也。故圣与俗流,贤与变俱。谚曰:‘以书为御者,不尽于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达于事之变。’故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子其勿反也”
(节选自《战国策·武灵王平昼闲居》)
75.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因民A而教者B不劳C而成功D据俗E而动者F虑径G而易见也
7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怀,指安抚、感化,与《谏太宗十思疏》“终苟免而不怀仁”中“怀”意思不同。
B.所以,用来⋯⋯的,与《师说》“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所以”的用法相同。
C.之,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与“何古之法”中“之”用法不同。
D.一,使……一致,与《兰亭集序》“一死生为虚诞”中“一”的意思和用法相同。
7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偃王施行仁义让三十六小国都前来归附。虽然荆文王举兵讨伐让徐国消亡,但是韩非子对徐偃王施行仁义的政策仍然给予肯定。
B.赵造认为圣人不改民众而教化,聪明人不改风俗而行动,并揭示改风易俗的危害。他反对赵武灵王改变中原风俗礼法与改穿胡服。
C.周文王称王天下的原因不同。材料一认为周文王成功的原因在于施行仁义:材料二认为周文王成功的原因在于依据时事制定礼法。
D.材料一中韩非子论证观点,使用举例论证与对比论证;材料二中赵武灵王为反驳赵造的观点,使用举例论证、归谬法、引用论证。
7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
(2)然则反古未可非,而循礼未足多也。
79.在材料二中,赵武灵王对赵造的观点进行了反驳。请概述赵武灵王的主要观点。
(2024·江苏泰州·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莫能就一宇。”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
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众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继而叹曰: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欤?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彼佐天子相天下者,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其安业。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不炫能,不矜名,不亲小劳,不侵众官,日与天下之英才讨论其大经,犹梓人之善运众工而不伐艺也。夫然后相道得而万国理矣。天下举首而望曰:“吾相之功也!”后之人循迹而慕曰:“彼相之才也!”士或谈殷、周之理者,曰伊、傅、周、召,其百执事之勤劳而不得纪焉,犹梓人自名其功而执用者不列也。
(节选自柳宗元《梓人传》)
材料二: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昂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已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已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柳宗元《蝜蝂传》)
8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画宫于堵A盈尺B而曲C尽其制D计其毫厘E而构F大厦G无进退焉
8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矜,指夸耀,与“锄耰棘矜”“犹蒙矜育”两句中的“矜”的词义都不同。
B.相道,指宰相之道,与《离骚》“悔相道之不察兮”的“相道”词义相同。
C.周,指周公,佐武王灭商,后佐成王,辅政时为延揽人才而“吐哺捉发”。
D.室,指家,可引申为家资,与《兼爱》“盗爱其室”中的“室”词义相同。
8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个木匠敲开了裴封叔家的门,希望租间空房子住。我很看不起这个连床缺了腿都不能自己修还要找其他人代劳的木匠。
B.京兆尹将要整修官厅,我去探望,发现那个木匠发号施令,指挥若定,众工匠察言观色,不敢自作主张,不由大为惊叹。
C.两文虽是传记,但都设喻取譬,兼有寓言的性质,如《梓人传》以房屋建成独标梓人之名譬喻天下大治世人皆归功百官。
D.《蝜蝂传》观察细致,笔墨精到,活画出一批徇财者可憎可悲的面目,“亦足哀夫”的结语,于藐视、批判中饱含喟叹。
8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
(2)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已病矣。
84.《唐宋八大家文钞》评《梓人传》:“相臣(宰相)之道,备于此篇。”请结合材料一,概括柳宗元的“相臣之道”。
(2024·江苏宿迁·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鲍焦衣弊肤见,挈畚将蔬,遇子贡将于道。子贡曰:“吾子何以至此也?”焦曰:“天下之遗德教者众矣!吾何以不至于此也。吾闻之,世不己知,而行之不已者,是爽行也;上不己知,而干之不止者,是毁廉也。行爽廉毁,然且不舍,惑于利者也。”子贡曰:“吾闻之,非其世者不生其利,污其君者,不履其土。今吾子污其君而履其土,非其世而将其蔬,此谁之有哉?”鲍焦曰:“呜呼!吾闻贤者重进而轻退,廉者易丑而轻死。”乃弃其蔬,而立槁死于洛水之上。君子闻之曰:“廉夫刚哉!夫山锐则不高,水狭而不深,行特者其德不厚,志与天地拟者,其为人不祥。鲍子可谓不祥矣,其节度深浅,适至而止矣。”
(节选自《新序·杂事七》)
材料二:
君子有主善之心,而无胜人之色;德足以君天下,而无骄肆之容;行足以及后世,而不以一言非人之不善。故曰:君子盛德而卑,虚己以受人,旁行不流,应物而不穷。虽在下位,民愿戴之,虽欲无尊,得乎哉?诗曰:“彼己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异乎公行。”
君子易和而难狎也,易惧而不可劫也,畏患而不避义死,好利而不为所非,交亲而不比,言辩而不乱。荡荡乎!其易不可失也,磏①乎!其廉而不刿也,温乎!其仁厚之光大也,超乎!其有以殊于世也。诗曰:“美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
商容尝执羽龠②,冯于马徒,欲以伐纣而不能,遂去,伏于太行。及武王克殷,立为天子,欲以为三公。商容辞曰:“吾常冯于马徒,欲以伐纣而不能,愚也;不争而隐无勇也愚且无勇不足以备乎三公。”遂固辞不受命。君子闻之曰:“商容可谓内省而不诬能矣!君子哉!去素餐远矣!”诗曰:“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商先生之谓也。
(节选自《韩诗外传》卷二第十七章)
【注】①磏:磨练。②羽龠:一种舞具和乐器。
85.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不争A而隐B无勇也C愚D且无勇E不足F以备G乎H三公
86.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子,可译为“您”,古时用以表示对对方的敬爱之辞,多用于男子之间。
B.适,意为“只”,与《孔雀东南飞》“适得府君书”句中“适”的词义不同。
C.能,指能做到,与《齐桓晋文之事》“非不能也”句中“能”的词义不同。
D.素餐,指无功受禄,不劳而食,与成语“尸位素餐”中“素餐”含义相同。
8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鲍焦廉洁自守,不臣君王,自视清高,重声誉超过生命,以死殉节之举让人感叹其性情之刚烈,也为其器量太小而惋惜。
B.在子贡看来,鲍焦并不想真正摆脱对土地的依赖,尽管容身草莽,采摘野蔬充饥,还在王土之上,直击鲍焦辩驳的七寸。
C.对鲍焦槁死的评价,反映出君子的“主善”之心,告诫世人既要处理好自身的心志问题,又要重视为人行事格局的修养。
D.商容因为无力以礼乐改变君王而身退,鲍焦则因为捍卫自身高洁的德行而献身,他们对德行人格的持守均值得世人深思。
88.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不己知,而干之不止者,是毁廉也。
(2)畏患而不避义死,好利而不为所非,交亲而不比。
89.在鲍焦事件上,有学者批评子贡有失君子之风,你认为主要依据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024·江苏宿迁·三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既弑厉公,栾武子使智武子、彘恭子如周迎悼公。庚午,大夫逆于清原。公言于诸大夫曰:“孤始愿不及此,孤之及此,天也。抑人之有元君①,将禀命焉。若禀而弃之,是焚谷也;其禀而不材,是谷不成也。谷之不成,孤之咎也;成而焚之,二三子之虐也。孤欲长处其愿,出令将不敢不成,二三子为令之不从,故求元君而访焉。孤之不元,废也,其谁怨?元而以虐奉之,二三子之制也。若欲奉元以济大义,将在今日;若欲暴虐以离百姓,反易民常,亦在今日。图之进退,愿由今日。”大夫对曰:“君镇抚群臣而大庇荫之,无乃不堪君训而陷于大戮,以烦刑、史,辱君之允令,敢不承业。”乃盟而入。
(节选自《国语·晋语·栾武子立悼公》)
材料二:
卫孙文子聘于鲁,公登亦登。叔孙穆子趋进曰:“诸侯之会,寡君未尝后卫君也。今子不后寡君一等,寡君未知所过也。子其少安。”孙子无辞,亦无悛容。穆子退而告人曰:“孙子必亡。亡臣而不后君,过而不悛,亡之本也。”
或曰:天子失道,诸侯伐之,故有汤、武。诸侯失道,大夫伐之,故有齐、晋。臣而伐君者必亡,则是汤、武不王,晋、齐不立也。孙子君于卫,而后不臣于鲁,臣之君也。君有失也,故臣有得也。不命亡于有失之君,而命亡于有得之臣,不察。
或曰:臣主之施,分也。臣能夺君者,以得相也。故非其分而取者,众之所夺也;辞其分而取者,民之所予也。是以汤身易名,武身受詈,而海内服;赵咺②走山,田氏③外仆,而齐、晋从。则汤、武之所以王,齐晋之所以立,非必以其君也,彼得之而后以君处之也今未有其所以得而行其所以处是倒义而逆德也。倒义,则事之所以败也;逆德,则怨之所以聚也。
(节选自《韩非子·难四第三十九》)
【注】①元君:古称贤明善良的君主。元,善。②赵咺(xuān):指赵宣子,春秋时晋国执政的卿。③田氏:指田成子,春秋末齐国执政的卿。
9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彼得之A而后以B君处之也C今未有D其所以得E而行F其所以处G是倒义H而逆德也
9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句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乃,表示推测,与《促织》中“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中“得无”用法不同。
B.敢,表冒昧的谦辞,与《烛之武退秦师》中“敢以烦执事”中“敢”的用法不同。
C.安,指“缓慢、徐缓”,与常用成语“安步当车”中“安”在词义上相同。
D.“臣而伐君者必亡”,与《六国论》中“苟以天下之大”两句皆为定语后置句。
9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悼公在栾武子等人拥戴之下从周的都城回到晋国,然后向众大夫表示将会认真对待发出的每一道政令,表达了做贤明国君的政治愿望。
B.大夫们最终和晋悼公盟誓,作出了拥立其为国君的承诺,不管他们出于真心还是假意,均衬托出晋悼公令人惊叹的不凡政治智慧和才能。
C.卫国如果灭亡,并非因为取得权势的孙文子,而是因为国君失去了原则,但韩非对此并不苟同,认为这样归因国家灭亡的做法不够明智。
D.晋悼公讲话时运用比喻、假设等论述方法,环环相扣、步步递进,令人难以抗拒,而韩非以史实来推证事理,切中要害,警策世人。
9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孤欲长处其愿,出令将不敢不成,二三子为令之不从,故求元君而访焉。
(2)诸侯之会,寡君未尝后卫君也。今子不后寡君一等,寡君未知所过也。
94.材料一中晋悼公的讲话主要针对当时国内可能存在的哪些问题?请联系材料二加以概括。
(23-24·三省三校联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举三代全盛之法,以治侥幸苟且之风,而归之于至正而已矣。三代之盛时,天子秉至公之义,而制诸侯之予夺,故勇者无所加乎怯,弱者无所畏乎强,匹夫怀璧而千乘之君莫之敢取焉。此王道之所由兴也。周衰,诸侯相关,而强有力者制其予夺,邾、莒、滕、薛之君,惴惴焉保其首领之不暇,而齐、晋、秦、楚有吞诸侯之心。孔子慨然叹曰:“久矣,诸侯之恣行也,后世将有王者作而不遇焉,命也。”故《春秋》之法,皆所以待后世王者之作而举行之也。钟鼎龟玉,夫子之所以分诸侯,使诸侯相传而世守也。
《桓·二年》:“取部大鼎于宋。戊申,纳于太庙。”且夫鼎也,不幸使齐挈而有之,是齐鼎也,是百传而不易,未可知也。仲尼曰不然。是鼎也,何为而在鲁之太庙?曰,取之宋。宋安得之?曰,取之郜,故书曰郜鼎。郜之得是鼎也,得之天子。宋以不义取之,而又以与鲁也。后世有王者作,举《春秋》之法而行之,鲁将归之宋,宋将归之部,而后已也。昔者子路问孔子所以为政之先?子曰:“必也,正名乎!”故《春秋》之法尤谨于正名至于一鼎之微而不敢忽焉圣人之用意盖深如此。
夫以区区之鲁无故而得器,是召天下之争也。楚王求鼎于周,王曰:“周不爱鼎,恐天下以器仇楚也。”鼎入宋而为宋,入鲁而为鲁,安知夫秦、晋、齐、楚之不动其心哉!故书曰部鼎,明鲁之不得有以塞天下之争也。
(节选自苏轼《论取郜大鼎于宋》)
材料二: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
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壁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节选自《史记·太史公自序》)
95.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故A《春秋》之法B尤谨C于正名D至于一鼎之微E而不敢忽焉F圣人之用G意盖深H如此。
96.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归,指使回归,“却匈奴七百余里”的“却”指使退却,两者用法相同。
B.戊申,是干支纪日,与《登泰山记》“戊申晦”中的“戊申”纪法相同。
C.让,指责备,与《论语·侍坐》“为国以礼,其言不让”中的“让”词义不同。
D.仪表,指准则、法式,与现在说的“仪表堂堂”中的“仪表”不一样。
9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代兴盛之时,天子秉持道义,控制给予和剥夺;周衰弱后,强大有实力的诸侯控制了给予和剥夺,于是小国惴惴而大国有吞并之心。
B.苏轼认为,《春秋》记载“取郜大鼎于宋”,除记述历史事件外,还包含对宋、鲁等国行为的批判和对后世君王按《春秋》规则行事的期待。
C.小小的鲁国无故得到重器,可能会招来别人的争夺,当年楚王要求周天子赐鼎,周天子就是以“恐天下以器仇楚”为理由拒绝的。
D.司马迁创作《史记》,是继承先人遗志,对《易》和《春秋》的内容进一步阐发,同时推究《诗》《书》《礼》《乐》中的规律。
98.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钟鼎龟玉,夫子之所以分诸侯,使诸侯相传而世守也。
(2)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99.根据材料,概括孔子编撰《春秋》的背景。
参考答案:
1.BDG 2.B 3.B 4.(1)同样是称臣,向小国称臣与向大国称臣相比,哪一个更好?两次受辱所受的耻辱,与一次受辱相比,哪一个更耻辱呢?(2)虽然曹操的功绩在中原无人能及,但民众畏惧他的威势,却不感念他的恩德。 5.守备不修,缺乏智谋,魏蜀两国强弱悬殊。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如果陛下投降魏国,而魏国不划分土地封给陛下的,我请求只身到洛阳,用古代的大义与他们争辩。
“陛下”作主语,且“若陛下降魏”表意完整,且后面“魏”“魏”都指魏国,不能连用,中间需停顿,B处应断开。
“魏不裂土”“封陛下”是两种行为,之间用“以”连接,前后构成目的关系,语意联系紧密,用“者”在句末表停顿,总体表明魏的情况,D处应断开。
“周”指谯周,后面“请身诣京都”是他的行为,“以古义争之”是“诣京都”的目的,前后表意完整,中间需停顿,G处应断开。
故选BDG。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攻占。/能够。句意:魏国大将军邓艾攻占江由。/能够坚持到最后的大概就少了。
B.错误。改变,驳倒/改换。句意:众人没有办法改变谯周的道理。/根部拳曲而土被改换。
C.正确。稳固。/固执。句意:他的根基是很稳固的。/秦始皇的心,一天比一天骄横固执。
D.正确。均为整治的意思。句意:不整治用于防御的设施、器物。/致力于耕作纺织,整治防守作战的器具。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这种情势之下,不得不接受蜀国降魏”错误。材料一第二段:群臣或难周曰:“今艾以不远,恐不受降,如之何?”周曰:“方今东吴未宾,事势不得不受之……”是邓艾不得不接受蜀国降魏。
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等”,同样;“小”“大”,均是形容词作名词,小国、大国;“孰与”,与……相比,哪一个……;“再”,两次;“何与”,与……比怎么样。
(2)“盖”,盖过、超过,无人能及;“中夏”,中原地区;“威”,威势;“怀”,感念。
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蜀国倾覆”的原因,见于材料一中的“而蜀本谓敌不便至,不作城守调度。及闻艾已入阴平,百姓扰扰,皆迸山野,不可禁制”“今大敌以近,祸败将及”和材料二中的“今蜀阉宦专朝,国无政令,而玩戎黩武,民劳卒敝,竞于外利,不修守备。彼强弱不同,智算亦胜,因危而伐,殆无不克”。分析可知有三个共同点:
一是材料一的“不作城守调度”和材料二的“不修守备”,都是说守备不修;
二是材料一的“而蜀本谓敌不便至”和材料二的“智算亦胜”,都是说缺乏智谋;
三是材料一的“今大敌以近,祸败将及”和材料二的“彼强弱不同”,都是说魏蜀两国强弱悬殊。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景耀六年冬,魏国大将军邓艾攻占江由,长驱直入。而蜀国本以为敌军不会马上攻来,未作守城的准备。等到听说邓艾已进入阴平,百姓慌乱骚动,纷纷逃进山林荒野,不能禁止。后主刘禅召集群臣讨论对策,无人能想出妙计。有人认为蜀国与吴国,本为友盟,应该可以投靠吴国;有人认为南中七郡,陡峭险阻,容易守御,应该可以南奔。
只有谯周认为:“自古以来,没有寄依别国而作天子的事,现在如果投奔吴国,一定要臣服吴国。而国家的政令和伦理不同,大的能吞并小的,这是自然规律。从这一点看,魏国能够吞并吴国,而吴国却不能吞并魏国,这是很明白的事。同样是称臣,向小国称臣与向大国称臣相比,哪一个更好?两次受辱所受的耻辱,与一次受辱相比,哪一个更耻辱呢?而且如果想要奔赴南方,就应当及早计划好,才能成功;如今大敌已经临近,灾祸失败也将要降临,而且众小人之心,没有一个可保其不变,恐怕我们出发的时候,其变化不可预料,怎么能到达南中呢!”有人说:“如今邓艾已经不远,恐怕他不接受我们投降,怎么办呢?”谯周说:“现在吴国还没有臣服于魏,事情的形势使他不得不接受,接受了也不得不待之以礼。如果陛下投降魏国,而魏国不划分土地封给陛下的,我请求只身到洛阳,用古代的大义与他们争辩。”众人没有办法改变谯周的道理。于是后主听从谯周的建议。刘姓平安无事,整个蜀国也因此而完好,都得力于谯周的谋划。
(节选自《三国志·蜀书·谯周传》)
材料二:
魏国伐蜀时,吴国有人对襄阳人张悌说:“司马氏得到朝政大权以来,国内的大乱屡次出现,百姓还没有归服,如今又费尽辛劳去远征,他会败于没有时间休整,怎能取胜?”张悌说:“不是这样。虽然曹操的功绩在中原无人能及,但民众畏惧他的威势,却不感念他的恩德。曹丕、曹睿继承他,刑罚苛繁劳役沉重,驱使人民东西往来奔走,没有一年安宁过。司马懿父子累世立有大功,废除对百姓烦琐苛刻而实行对百姓较为平和有利的政策,为百姓谋划着想而解救他们的疾苦,民心归顺他已经很久了。因此淮南出现三个叛逆,而腹心之地不受惊扰;曹髦被杀而死,四方也没有引起叛乱。而且能够任用贤能,使他们各尽其心,他的根基是很稳固的,奸计也得以实现了。而如今蜀国却是宦官专擅朝政,国家没有政策法令,而且穷兵黩武,人民劳顿兵士疲惫,竞争于外利,不整治用于防御的设施、器物。他们强弱不同,魏国人的智谋又胜过蜀国人,魏国乘其危难而攻伐,大概战无不胜。唉!魏国得志,是我们的忧患。”起初吴国人都取笑他的话,到魏国取胜后才信服。
(节选自《资治通鉴·魏纪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