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l 书艺公社(ID:shufaorg)作者 l 江海滨 偶见抖音视频栗宪庭先生聊及“色彩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生命方式”,豁然莫名有所共鸣。日昨购买花青没货,想到河南卫视“只此青绿”带火了《千里江山图》,当然王希孟一夜之间比王梓萌更火,18岁传奇也牵引出他神秘的身世,也有学者论及此作及希孟是宋徽宗托名之作,王代自己希望像孟浩然还是孟子那样生活抑或“梦”的谐音寄寓,究竟如何可能与《兰亭集序》一样成千古谜案。不过,赵佶本人青碧蓝天《瑞鹤图》及水墨山水手卷不亚《千里江山图》,可能性比较大毕竟王希孟史料来路不明。大千居士早年也青睐青碧江山,晚年泼彩大都也青绿湛蓝,不知你们更爱他早年色彩还是晚年泼彩?年轻受希孟影响晚年是自己心中色彩。由此,特意买了青绿色尝试,想到有时应约参加邀请展时策展人也有提示最好画带色的,黑色怕观众不理解不接受也就酌情润色青碧花青,很简单就是直接渲染即可将原本焦墨变脸绚丽起来,浓重处用重彩以写意勾勒云岚缥缈几笔掠过即可完成。可见,青碧山水或者彩墨画与水墨焦墨山水没有任何画种门类技艺高低的本质区别,色彩不是区分画种的充分必要条件或者画家标签风格的标尺,比如大千也可纯粹水墨宾虹也可纯粹青碧,李可染的《黄山人字瀑》《桂林山水》的黑是恩师黄宾虹黑密厚重基础上的叠加极致,而后期《万山红遍》则与傅抱石关山月《江山如此多娇》《红梅赞》、钱松岩《红岩》而言,则是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印记;赖少其亦然在黄宾虹焦墨追溯程邃的深度上更有拓展,同时融汇西方油画色彩的浓郁浪漫,而陈子庄散逸空落同样在白宾虹这里萃取营养成就自我文人画本色;林散之也提炼了黄宾虹空灵一面的纯粹计白当黑与禅哲意识得以笔墨升华……色彩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种心性观照和生命方式。大千云游四海云卷云舒去留无意自然色彩放朗明丽,宾虹源于背负民族内忧外患的生存壁垒与艺术救国理想抱负沉重,故而客观上选择了“黑宾虹”的人生旅途,加之白内障及青城夜雨顿悟的生理氛境使然。至于龚贤程邃的黑可否有意选择?而元四家们的禅意散淡与黄公望道家无为无我思想又是他们山水空灵简约萧然的笔墨旨归,而董其昌的“淡”一直也在揣摩究竟是其豪门夜宴的闲散无忧的自在悠然,还是向往倪瓒精神生活和笔墨语言的意象形容追随?诸如我们今日不差钱附庸风雅的门面点缀还是本性云水禅心,不得而知难以定论,关于对董其昌的散淡特意认购其论画集还没打开看一眼又找不到了,没留意读也担心读后打眼,或如宾虹观大千石涛而失落,毕竟宾虹如此热爱其“南北宗”论以及作为主流士大夫却又是一手“民学”旨意的文人笔墨和散逸情愫,其书淡逸是文人本色的云淡风轻还是富贾的若无其事,是不涉碑涩的轻薄还是随心所欲的君子淡泊?诸如张瑞图陈振濂刘正成张铁林们的侧锋露锋线条也容易被解读成飘浮如蜻蜓点水而不杀纸力透屋漏痕,田黎明的淡也被调侃如若不是质量上好佳宣纸不到百年必然笔墨消弭殆尽,吕绍福江南烟雨如此空朦,不着意不见显山露水不交代明晰笔墨轨迹,等等不一而足。他们的“淡”是否刻意追求雁过无声去留无意,这些笔墨和色彩表征是否也是他们不为书而书不为画而画的生活(生命)方式和选择呢?黄宾虹晚年拟倪瓒速写不盖印小品手稿复原更简约空灵的逸笔草草的“白宾虹”是否也是过尽千帆洗尽铅华的阅尽人间春色的生命底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