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醉中国的书画印生活新方式!
一、近代报刊缩影
西方自“文艺复兴”后,逐渐摆脱“中世纪”的愚昧与落后,朝着现代文明不断前行。与此同时,古老的中国在“康乾盛世”的余晖中,依然暗自得意,以天朝大国自居,对滚滚向前地世界洪流视而不见。列强用武力撬开国门后,面对西方的坚船利炮,清政府无能为力,只得割地赔款,换取一时苟安。列强的入侵,带来的不仅是战争,还有现代文明。西方报刊模式的传入,改变了市民获取消息、发表议论的方式。报刊因其刊载内容多样、传播范围广泛等诸多特点,成为当时传播改革理念、宣扬革命思想的最佳阵地。例如为了宣扬资产阶级改良派、宣传变法维新思想,变法志士创办《强学报》、《国闻报》、《时务报》等报纸;“五四”期间,陈独秀创立《新青年》用以宣传倡导民主与科学。“在梁启超所倡导的‘传播文明三利器’中,报章的功业最为显而易见”。
1870年后,随着国家局势日益动荡,变法革新的思潮日益显著,报刊成为记录社会形态和反映社会现实的最佳载体,时政类报刊是这一时期的主流。民国成立后,报刊的种类日益多样,除时政类外还有文学、历史地理、戏剧、艺术等特定门类刊物,更有直接反映社会大众日常生活的报刊。“其中蕴含的新闻与美术的合作、图像与文字的互动、西学东渐的步伐、东方情调的新变、以及平民趣味的呈现”报头、刊头的题字就是这诸多因素的直接体现。题字者大多或身居高位、或为社会名流,他们所题字体大致能代表社会对书法的认知和书法自身发展的走向,表现出一种新的审美风尚。
图一《遐迩贯珍》
图二《格致汇编》
图三《点石斋画报》
二、晚清报刊题字
中国早期现代报纸出自西方传教士之手,传教士将报刊作为主要的宣传手段。《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遐迩贯珍》、《六合丛谈》、《格致汇编》、《万国公报》等报刊最初为传播基督教而创办,但国人对传教持漠视态度,为打开传教局面,传教士意识到必须以文化学术引起社会注意。因此报头题字不再单单使用印刷字体,而是将题字与中国书法相结合。创办于1853的《遐迩贯珍》报头题字是当时流行的馆阁体,或许当时传教士见这种字体流行,认为是好书法,所以才以馆阁体作为报头题字,也可窥见馆阁体影响之大。“六合丛谈”“格致汇编”四字所写较为机械,只写出了隶书之形,而无书法之美显得呆板无趣,可能是报纸为外国人创立,对书法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表面有关。鸦片战争后,国门大开,列强对华经济侵略活动逐步扩大,外国商人开始在中国创办商业报刊。《申报》是当时影响较大的报纸,它创刊后,第一次将近代报刊的新闻、言论、文艺副刊及广告这四个基本要素结合起来,确立了中国近代报纸业务的基本形态。发刊伊始,《申报》便公开征稿,文人雅士投稿踊跃,报纸上不能容纳全部内容。后来相继创办《瀛寰锁记》、《点石斋画报》等副刊,作为专门刊登文艺性来稿。商业性报纸是以盈利为目的,为了扩大读者面,增强趣味性,在报头题字的选择上更加迎合当时社会审美,字体大多以隶书为主。若追溯题字字形源头,《点石斋画报》之“报”与《华山庙碑》之“报”字形极为相似。题字者或许是办报人找当地中国人所书,虽习汉碑隶书,但水平一般,仅简单模仿字形,并未深入学习。
图四《时务报》
图五 《清议报》
图六《工艺报》
国人自办的第一张近代化报纸,是1873年8月8日发刊于汉口的《昭文新报》。改革派通过报刊了解西方文化,也通过报纸宣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掀起了国人办报的热潮。大概康有为在实际政治活动中遭到挫折后,即想运用著述来达成变法的理想,遂著《广艺舟双楫》作为起点。“道光之后,碑学中兴”,“迄于咸同,碑学大播”他在书中叙述碑学在清代的发展和本朝书风变迁。维新派创办《时务报》、《新民丛报》、《民报》等报刊的题字风格也与碑学书风相契合。“时务报”三字为比较正统的魏碑字体,但又比典型的魏碑字体显得轻巧灵动。“新民丛报”四字以篆书写之,风格类似《天发神谶碑》,弱化了原碑“钉头鼠尾”的形态,以方笔为主显得古朴厚重却又不失活泼可爱。“民报”二字虽是魏碑用笔,但在造型上比正统的魏碑字体稍显夸张,用笔灵动自然,表达了自我性情。国人自主办报后报头题字风格多样,取法众多。彼时碑学已成为书坛主流,书家对碑版刻石理解加深,习篆书隶、访碑寻石已成风尚,那么报头题字书体多以隶书、楷书(魏碑)为主,偶见篆书也是常事。
图七 《昌言报》
图八《湘学新报》
阮元以封疆大吏之身作《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倡导北朝碑版刻石,在帖学呈现穷途末路之际,实为 聋发聩之音,得到了广泛的相应与赞同。包世臣虽屡试不第,然其游历甚广,且弟子众多。包慎伯著《艺舟双楫》,推重笔法,又推介邓石如为“国朝第一人”,故流布甚广,影响巨大。碑学在“咸同大播”后,康有为总结前人论著,于1898著成《广艺舟双楫》,碑学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咸、同之后,碑学大兴,大众摈弃柔弱俗媚的帖学书风,转向雄强朴茂的碑学书风。学北碑,写魏体成为时风,晚清书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书法观念的改变是“求变”“求强”社会心理的表现。晚清时期,中国正经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救亡图存”、“求富变强”成为国人的普遍共识,社会弥漫着一股“求变”“革新”的思潮。社会观念的转变将会影响人们对艺术的认知。在书法欣赏方面,“子昂墨猪素所鄙,玄宰佻达如蜻蜓”(龚自珍诗),鄙视软弱柔美的帖学颓风,很快成为国民的共识,而提倡体魄雄强、气象浑穆的碑学书风即受到了广大民众的热烈欢迎。
三、民国报刊题字
1843年开埠以来,上海迅速成为全国最大经济和文化中心,并“取代北京、南京、苏州、福建等地区成为中国的印刷中心和出版重镇”。《新青年》是陈独秀1915年从日本归国后在上海创办的杂志,是“新文化运动”的主战场。“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解放运动,提倡“德先生”与“赛先生”,反对糟粕的传统文化是《新青年》的办刊宗旨。陈独秀认为在传统思想熏陶下成长的“旧青年”无法力挽狂澜,“新青年”才是国家民族存亡与发展的关键,希望新青年能摆脱传统的藩篱,以科学与民主作为旗帜,奋起直追西方国家。杂志不使用传统书法而改用美术字作为封面,是与传统文化决裂的一种外在表现,符合其办刊精神。杂志字体是基于魏体字与黑体字的基础所形成的新型字体,也是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的表现。上海是当时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经济发达必将带来物质生活多元化的诉求。以《良友》、《上海画报》等为代表的报刊,因其选题广泛、视角独特、重视内容、雅俗共赏等特点使得报刊的发行量极大,读者群体庞大。以《良友》为代表的报刊使用美术字作为其报刊题字,从侧面反映了二十至三十年代上海市民阶级文化心理的现代性转型。
图十 《新青年》
图十一 《良友》
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知识分子以西方文艺的标准审视文学、美术、诗歌等中国传统文艺。在这股反思与变革的潮流中,似乎无书法立锥之地,究其原因,是西方文化中没有书法艺术,但碑学变革思潮走在了其他传统艺术之前。看似书法的社会文化环境因蓬勃的碑学而长盛不衰,实则不然。光绪二十三年(1905)年积弊甚深的科举制度被宣告废除,书法社会生态被打破,西方硬笔的快速普及更是让书法丧失了作为日常书写的实用意义。“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改革者甚至扬言要废除汉字,使汉字拼音化。面对种种激烈争论,迫使碑学家们不得不做出新的思考,赖以照相术和印刷术的普及,刻帖“失真”问题不复存在,让碑学家对帖有了新的认识。1914年从日本传至国内的《流沙坠简》为碑学家提供新的艺术观念,成为走向碑帖融合的转捩点。六朝碑版大多为楷书或篆、隶,无行草书可以借鉴,《流沙坠简》的出现则使“篆、隶、草、楷无不相同通,”成为可能。碑学家对帖学重新审视,打破取法碑帖间的桎梏,碑帖融合的创作理念由此盛行。《金石书画》或许是这一书风的代表。《金石书画》创刊于1934,是当时影响力较大的艺术类杂志。由余绍宋用楷、隶题写刊头,此后各期,先后王修、韩登安、温广年、高时丰、高时显、黄宾虹、马叙伦、邵章、顾鼎梅、童大年、高时敷、叶为铭等十余人为之题字,篆、隶、楷、行各体兼备,书法精善,异彩纷呈。题写刊头者皆是当时善属文、精鉴赏、长方志、富藏书,尤工书画之辈。他们学识深厚、视野开阔、取法多样,在书法艺术处于“困顿与革新”之时,走出了一条不同的道路,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欢迎。余绍宋所书“金石书画”四字,温润劲健,富有学者气息。高时丰四体皆能,以铁线篆书写“金石书法”显得圆劲婉通。黄宾虹取法商周金文高古一路,风格端庄严谨、凝重古朴,其所书“金石书画”也可见此种风格。韩登安乃治印高手,他用大篆题写刊头,显得古朴厚重,极富金石之气。邵章精研碑版,擅长榜书与行草书。童大年乃西泠印社元老,四体皆能,篆书功力最深。《金石书画》刊头题写者,代表了当时书坛“学者型”书风,是当时一流的书家。民国时报刊业蓬勃发展,他们借由新的传播媒介来宣扬优秀传统文化,借以保存国粹、振兴国族。余绍宋在《发刊词》中直言“油然生敬爱故国之思,而乐于从事,以渐臻夫发扬光大之域,此不易之义也。”可见其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发扬,以《金石书画》为阵地,身体力行的宣扬与保存传统文化,同时也可以看到以余绍宋为代表的一批文人通过新媒介来传播传统文化而做出的努力。
图十二 余绍宋题《金石书画》
图十三 韩登安题《金石书画》
图十四 温广年题《金石书画》
如果说《金石书画》这类艺术报刊是以保存传统文化为目的,请社会名流题字的报刊则在一定程度上是为扩大报刊影响力和宣传思想。右任早年创办《神州日报》、《民立报》、《民呼报》、《民吁报》针砭时事、为民请命。他一生戎马倥偬,政事繁复仍然醉心书法,以魏碑为基础,取舍变革。中年之后致力于草书研究,以“标准草书”名重一时。他于1938年为《新华日报》所题报头可见其草书风格。“新华日报”四字的结构空间的分布脱胎于魏碑,用笔方重,笔势凌厉。他的草书多着眼于线条组合和结构法则,融碑入草,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是碑帖融合创作理念指导下,影响最大成就最高者。于右任以国民党元老身份为共产党机关报题字,表明当时国民党进步人士对共产党的认可,还提升《新华日报》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影响力。《新华日报》宣传全面抗战和持久战的路线,旨在团结一切进步人士。于右任为《新华日报》题字,也说明共产党宣传策略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功。
图十五《热血日报》
图十六《牺牲救国报》
图十七《中国日报》
图十八《新华日报》
四、总结
19世纪,随着西方报刊模式的传入,报刊在中国快速发展。此时报纸多为时政类报纸,刊载国内外重大实事。此时报头题字,多以隶书、楷书(魏碑)为主,偶见篆书。题字字体大多学两汉和六朝碑版,风格雄强茂朴,从侧面反映出碑学思潮的影响。碑学雄浑粗犷、充满求变思想的书风与晚清民众试图变法图强的社会心理一拍即合。国人对书法的认知从柔软的帖学书风转向雄强的碑学书风,表现一种新的审美风尚。
辛亥革命的成功推翻了延续千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西学东渐”之风愈烈,新旧之风在此交叠,有强烈与传统文化决裂的思潮,也有希望能保存国粹、振兴国族的思潮。此时报刊题字字体种类增多,行草字体明显增多,美术字使用亦日趋普遍。受新出土魏晋简牍、帛书的影响,以及印刷术和照相术的普及,碑学家打破碑帖之间的藩篱,使碑帖结合、二者兼收并取,尤其是行草书体,打开了新的面貌。碑学家不再只学六朝碑版,而是碑帖结合,丰富了碑学理论。
晚清时期,报头题字多以隶书、楷书(魏碑)为主,偶见篆书。民国时题字中出现美术字,题字字体种类多变,风格也多样化。晚清至民国报头题字的变化,从侧面反映了社会对书法的认知、书法自身发展走向以及社会审美的变化。
图文综合来源网络, 分享此文旨在传递更多有价值信息之目的。 和万千书坛精英,一起探寻醉中国的书画印生活新方式! 原文不代表书艺公社观点、立场以及价值判断。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与书艺公社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