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一节数学课《认识厘米》,收获颇丰。
“认识”,如果脱离了学习主体——学生的主动探究、发现,那么动态的“认识”过程就成了静态的“知识”要点。
为什么要认识厘米?或者说认识厘米的意义是什么?不是由老师告知,而是学生在现实的问题中意识到的,也就是回到最初知识产生的地方。为此,高老师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一只耳偷走了珠宝,被黑猫警长抓住了。一只耳说出藏珠宝的地方(五个脚长),但是白猫警员并没有找到珠宝?这是为什么?学生基于已有的认知“猫和老鼠的脚步大小不同”,认识到标准不统一,五步走的路程必然不同。这就需要统一的长度单位。(听到这,突然想到了始皇帝的“车同轨”“度同制”。)“问题是知识的来源”,由“找不到珠宝”这一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意识到了“测量”物体需要统一长度单位。“测量较短的物体一般用‘厘米’作单位”,“认识厘米”对学生也就有了现实意义。
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认识厘米?词典中关于“认识”有这样一个义项——通过实践了解、掌握客观事物。下面是现语文老师(曾经的数学老师)试着对高老师设计的学习活动作简要分析:
一、认识1厘米。
1.从学具袋中拿出1厘米小棒,夹在食指与拇指之间→食指、拇指保持不动,抽出小棒。(通过动手操作小棒,将学生手中的实物1厘米变成眼前的空间距离1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长度概念。)
2.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1厘米→身体上哪些部位大约1厘米。(将生活中的实物和身体部位与1厘米建立联系,空间距离具象化。)
3.游戏:点击屏幕上出现的1厘米物体→呈现游戏结果。(借助游戏,特别是游戏结果的反馈,巩固1厘米概念,让1厘米有多长在学生的头脑中不断清晰起来。)
二、我会测量。
1.从学具袋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1件物品,用1厘米长的小棒贴着边沿排一排、数一数→说说排了几个1厘米,物体长度大约几厘米→说发现:几个1厘米就是几厘米。(学生通过排一排、数一数,清晰地看到了几根排成一排的1厘米小棒长度就是所测量的物体长度,眼前摆出来的“支架”,让学生有所发现,即抽象出“几个1厘米就是几厘米”这一概念。)
2.用1厘米小棒来测量物体,方便吗?→认识“尺”→在尺子上找到1厘米。(学生通过刚才的动手操作,已经感受到用1厘米小棒进行测量不方便:小棒太短,需要一根根连起来;连起来没有数字,需要一根根数。平时作业时用的尺子正好满足了“连起来”“有刻度”“带数字”。尺子的产生也是有现实意义的。学生很容易从0刻度开始在尺上找到1厘米,“你最喜欢的1厘米在哪儿?”让学生再次观察尺,发现相邻的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这为后面的测量、读数做足了准备。
3.用尺子量一量一只耳5个脚长几厘米→展示测量方法。(“一只耳5个脚长”的问题通过“量一量”得到解决。高老师没有告诉学生测量的方法,而是关注学生怎么量?通过拍照展示的方式,将“量”可视化——尺子的放置:与被测物体是否对齐放正;刻度几对着起点,学生在观察、阐释中,明确了如何摆放尺子,怎样正确读取数字,刻度几对着物体一端更容易读数。)
4.测量白猫战士的脚长。(将测量一只耳脚长时形成的方法加以运用,解决白猫战士脚长的问题。)
5.估一估卡片的长大约几厘米。(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会时时刻刻把尺带在身边,这一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可以借用已知物体的长度估出其他物体的大致长度。从一开始几个学生“估”的结果来看,他们对空间距离的感知多凭主观,“距离感”比较弱,高老师引导学生联系课上测量过的便签本、蜡笔,学生的“估”才有了依据、方法。这也是学生认知必然要经历的,从朦胧到渐渐清晰。)
三、画一画。
学生画一条长9厘米的线段→猜猜老师画的线段长度:被手遮挡住。(画出规定长度的线段,是学生认识厘米的一项“成果”,但这个成果并不能检测出学生认识的层级:是“识记”还是“理解”“应用”“分析”。猜猜被手遮挡住的线段长度,靠“识记”难以解决。学生不仅要理解刻度起点与终点之间的长度,还要分析被遮挡的部分,确定起点,“猜”出线段所有可能的长度。)
一节课不知不觉过去了,作为语文老师最大的感慨就是数学的理性精神在学生的“学”中展现的淋漓尽致。学生沿着为什么要认识长度的问题起点,一步步探究、发现,建立1厘米概念,解决量一量、画一画等问题。语文,也应该是“理性”的——学生学习的规律,语文教学的原则,理性思维的培养……跟着数学老师真的学到不少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