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数单位“个(一)”的回顾
你能数出上图中有多少根小棒吗?
数法一:1、2、3、4、5、6、7、8、9、10、11、12、13、14。
数法二:1个一、2个一、3个一、4个一、5个一、6个一、7个一、8个一、9个一、10个一、11个一、12个一、13个一、14个一。
第二种数法更明确,可以直观说明这里有14根小棒,让学生体会到14根单独的小棒代表着有14个一。
2.在比较中建构计数单位“十”
(1)这14根小棒,怎样摆让人看得很清楚?
方法一:2根2根地摆;(2根一堆,摆7堆,堆数有点多,计算较慢)方法二:5根5根地摆;(5根一堆,摆2堆剩下4根,计算较快)方法三:把10根捆成一捆,再摆4根。(10根一堆,摆1堆剩下4根,计算较快)
学生体会到用“2”计数,还需要计算,不够清楚;用“5”计数,计算较快,较清楚;用“10”计数,计算较快,较清楚。从而感受到不同的计数单位,会有不同的的显示效果。
(2)要摆24根小棒,怎样摆让人看得很清楚?
这时候2根2根地摆自然就会被淘汰,5根5根地摆,堆数也显得有些多,而10根10根地摆就显得十分恰当,也很清楚。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计数单位“十”产生的必要,同时也为理解满十进一的方法提供了活动的经验。
3.在数的组成中理解“个”与“十”
既然这14根小棒可以摆成1捆和4根,那么这1捆和4根就可以组成14,那么14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学生根据图形自然就会得出,14是由1个十和4个一组成,他们就会感知到计数单位“个”与“十”的个数分别是4个和1个。
接着继续摆出15根、16根、17根、18根、19根小棒,并说出这些数的组成,进一步体会计数单位“个”与“十”在表示数时的作用。
4.借助整十数加深认识“个”与“十”
在19根小棒的基础上再添加1根,就是多少根小棒了?这时的1捆和10根小棒表示( )个十和( )个一,也可以用( )个十表示。为什么?这时学生就要把剩下单独的10根小棒再捆起来,变成2捆小棒,就是2个十。通过这样一个捆的过程,让学生再次体会到满十进一的方法,及计数单位“个”与“十”数量关系。
这里有3捆小棒,表示多少呢?你是怎样数出来的?学生就会一十一十地数,数到30,自然就会感受到通过累加计数单位“十”便可以得到整十数。反之,这3捆小棒表示多少个一呢?1捆小棒表示10个一,自然得出3捆小棒表示有30个一。这样一正一反,不但实现了计数单位“个”与“十”之间的转换,而且体会到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