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弹高度》六年级---张静名师工作室系列“家常”课(277)

百科   2024-11-27 06:13   山东  




   不改变课本的环节,完全使用课本上的问题串,这样的课上出来效果如何?我们一直在尝试……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反弹高度


   学习目标:

1.结合测量球的反弹高度的实践活动,合理选择测量方法,进一步了解分数在学习实验中的应用,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测量问题。

2.经历对实验数据进行数学处理的过程,感受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获得测量活动的实际经验。

3.经历实验操作的过程,与他人分工合作,增强合作意识。

4.在回顾、反思、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会全面合理地评价活动过程和方法等,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


01
课堂观察点一:任务提出要准确

课题是《反弹高度》,学生看一眼就明白这节课我们大致的方向是什么。但学数学靠感觉可不行,数学的严谨性如何在活动课上体现?在活动任务的提出时,我就想让学生感受到这点,于是我没有直接给出任务,而是让他们先说,接着追问,合理吗?严谨吗?有没有补充?显然学生经过六年的数学学习已经具备了很多宝贵的数学素养,有学生讲到只有后半句话是不严谨的,前面必须加上相同的高度和相同的力度,在科学中这叫控制变量,只聚焦一个核心问题,其它可能会影响的因素都要排除掉,于是借着学生的话我补充到,活动任务的提出要清晰且准确,这很重要。


02
课堂观察点二:相信他们可以做的很好

这节课有两个惊喜,首先是一个孩子在收集数据时,主动设计了表格,多好的数据意识,收集数据时就该用直观且高效的表格!我果断让他分享自己的成果,其它小组纷纷采纳。其次是在实践中,一位女生的严谨打动了我,因为篮球比较大,在对准刻度时比较困难,在我想要提醒他们应该如何做时,这个孩子已经拿着尺子帮助组员对准下落时的刻度了。


03
课堂观察点三:学科间的融合

这节课最大的不同在于,过去我们想要验证结论正确与否,是通过计算或推理得到,这是数学的特征。但哪种球反弹的高度更高,高度是多少?就必须动手实验,这是科学。一节数学味儿不是很浓的数学课如何上的不跑偏,我是这样想的,重点放在交流反思中,在结论得出后,我们一起分析数据,从固定的数据中总结规律,用数字说明这颗球的反弹高度大约是下落高度的几分之几,从而推理出下落高度在2米时的反弹高度,这就回到了数学上。另外学生在实验后得出的数据,如何进行数学的分析这也很重要,数据意识是重要的核心素养,教会孩子们读懂数据,用数据支撑自己的言论这也是数学。


04
课堂观察点四:真的不容易

环节讨论后都能明白,但是做起来确实不容易。首先就是设计方案上,孩子们似乎对这个环节比较模糊,简单写两行就开始实验,我没有阻止,而是让他们去出错,华应龙老师讲“化错”,出错是财富,化错是成长。这不,在讨论环节中那个提前动手实验的小组上台讲完,孩子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质疑,用错去教化学生,比我们提前告知什么是正确的更管用。另外,计算问题始终伴随着我们,孩子们辛辛苦苦测出的数据,最终却错在了计算上,这导致实验结论的可靠性大打折扣。部分小组得出的结论和其他组正好相反,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计算问题。另外还有一个值得反思的现象,我发现学生对数据的把握和使用是很陌生的。这和老师的认知密切相关,新课标将“数据意识”列入到核心素养中就是在提醒我们,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让学生学会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使用数据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才是我们的目标。


05
课堂观察点五:课后反思

这节课准备的还不够充分,一方面是在应对学生的回答上,另一方面是自己的知识储备上,孩子们提出的问题我并不能很好的给出解释,这也提醒我们需要终身学习,因为现在的孩子获取信息的能力非常强,我们很容易就会被问住甚至被自己的学生“教育”。其次,这节课最后的自我评价环节我没有呈现,原因是这节课上了近100分钟,时间关系我把评价留在了课后。回看录像时,我发现自己的语言还是太密了,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很少,一些问题明明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问他们,但是我都选择了直接解释,互动还是生疏了一些,需要继续努力。


06
课堂观察点六:我的疑问

1.球的重量是否会影响下落时的反弹高度?

2.假设一枚金属球在强磁的场景下自由下落,它的反弹高度会受影响吗?会影响多少?

3.不同的地面会影响这两种球的反弹高度吗?

4.球的材质会影响它的反弹高度吗?

5.被毁坏后复原的篮球,它的反弹高度会与之前一样吗?

……


我们上的是一节“家常”课,可能还是准备不充分的家常课,但是很鲜活,很真实,把这样的课堂呈现出来,可能会更有利老师们的思考和批评,如果能为老师们的教学和孩子们的学习提供一点点帮助,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尊重儿童视角,构建生本课堂,

我们一直在努力中……

感谢观看。





有你想看的精彩




《分数的大小》五年级---张静名师工作室系列精品课(214)


《最小公倍数》五年级---张静名师工作室系列精品课(213)


《约分》五年级---张静名师工作室系列精品课(212)



执教:张凡

制作:张凡

编辑:张静








追寻数学本质
数学教育教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