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马云鹏:学科大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

百科   2024-11-26 06:02   山东  
一、学科大观念的理解

(一)大概念与大观念

大概念的提出由来已久,对其有不同的理解,较为一致的理解是“大概念具有生活价值”。“广义的大概念是指居于学科基本结构的核心概念或若干居于课程核心位置的抽象概念整合相关知识、原理、技能、活动等课程内容要素,形成有关联的课程内容组块。”“大概念反映学科本质,具有高度概括性、统摄性和迁移应用价值。”大观念与大概念有相似的含义,大观念“即一门学科或课程中可普遍迁移的核心概念及相应的概念性理解,表征该学科或课程的本质与教育价值”。可以将大观念与大概念同等看待。

(二)学科大观念

学科大观念是反映学科本质的在相关内容学习中运用的核心思想和观念,一般用一个陈述句表达,其基本理念同样关注人的长远发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科大观念更关注具体学科在实现育人目标中所起的作用,同时将大观念与学科的内容结构及学习一门学科的思维方式建立起联系,即具有学科属性的大观念。

学科大观念体现学科的本质,通过大观念使学科中的许多内容形成一个连贯的整体,建立一个体现概念之间联系的网络,促进学生实现知识与方法的迁移,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的知识结构,并将这种学习和思维方式拓展至学科内容的其他领域,以及其他学科的学习,其至用于将来走向社会的工作和生活实践中。

(三)大观念的教学意义

第一,大观念是学科内容学习的统领与核心。大观念的意义并非其本身的大小,而是强调其在学科内容结构中的核心地位。大概念是学科的“核心”,它们需要被揭示,因此我们必须深人探究,直到抓住这个核心",提取学科大观念,并发挥其在课程内容结构化和特定内容的救学设计中的作用,才能凸是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学科内容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第二,大观念使学习内容建立关联,促进学习的迁移。大观念的重要意义在于其统领作用,通过大观念使学科中众多零散内容形成一个连贯的整体,学习者通过大观念建立内容之间的关联,既有助于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又能促进学习过程中知识和方法的迁移。

第三,大观念教学指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与教学是新的课程改革的重要特点,核心素养的落实有一个过程,要通过每一个单元、每一节课逐步实现,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不能一蹴而就,是教学的长远目标,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学习内容不断感受和体验,逐步形成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品质与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有一个统领学习过程的核心或主线,大观念就承担这样的使不同的内容关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在不同阶段学生不新感受和强化的观念或思维方法,最终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学科大观念的提取

(一)学科大观念提取的基本思路

大观念的提取都是根据学科的内容结构,首先选择一个学科或一个学习主题的核心词,基于这个核心词描述一个与相关内容关联起来的陈述,这个陈述往往蕴含了与相关内容的学习和应用有关的行为。据此,提出学科大观念提取的基本思路。

一是依据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课程方案是制定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指导,课程标准确定了一个学科的目标、内容与方法,具有权威性,是教科书编写和教学活动设计的依据。如《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加强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突出课程内容结构化,探索主题项目、任务等内容组织方式”,《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三会”核心素养,学习领域下设计的7个学习主题,强调学习内容和方法的一致性等,都是提取大观念应考虑的重要因素。

二是准确理解学科本质。大观念体现学科本质,对某一学科本质的理解,特别是对相关领域或主题学科本质的理解,是提取大观念的必要前提。对于小学数学学科,我们倾向于以主题为单位提取大观念。《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基于课程内容结构化,在四个学习领域下设置主题,主题的学科本质更加突出,一个主题中的内容存在明显的关联,更容易提取相关的大现念。一个学习主题可能有几个大观念,不同主题的大观念根据学科本质的不同,一般是不同的,也有少量的交叉,但具体的含义可能不同。如数与代数领域下的两个主题--数与运算、数量关系,虽然都与数、数量、计算相关,但前者更多是数的抽象表达,以及计算的算理算法,后者更关注理解真实问题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以解决问题。

三是提炼体现学科本质的核心词。相关研究表明,提取大观念的第一步是对一个学科或主题提炼若干个体现学科本质的核心词,以主题为单位提炼核心词更具操作性。主题聚焦一类学习内容,同一主题的内容具有相同的学科本质,内容之间有密切关联,比较容易提炼针对性强的核心词,进而形成相应的大观念。同时,教科书编写和教学设计一般也是以主题为单位设计单元和组织教学,对大观念引领的教学改进同样具有操作性。特别是进行单元整体教学,一般以单元为基本单位,分析单元所在学习主题的学科本质,而体现学科本质的大观念,为理解学科本质,引导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建立起思维的主线,提供可迁移的路径。所以,先从每一个主题中提炼核心词,再围绕这些核心词构成一个大观念的陈述,如数与运算主题,提炼计数单位、相加、运算律等核心词。

四是提取包含核心词的有关行为表现的陈述。大观念一般是包含一个核心词的陈述,这个陈述既反映学习内容的学科本质,又体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数与运算主题的核心词包括计数单位、相加、运算律。围绕这三个核心词,提取的大观念是,用符号和计数单位表达数,数的计算是计数单位个数的运算,运算律是四则运算算理的依据。

(二)数学学科大观念的提取

其一,数学核心素养与大观念。“三会”既是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也可以作为数学学科的大观念。“三会”指向学生终身发展,是通过数学学科形成的,基于数学学习,面向未来生活看待与处理问题的思考和行为方式。“三会”指向的是现实世界,是人们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数学的语言观察、思考和表达现实世界的意识与行为方式,“三会”可以看作统领数学学科的大观念。小学阶段 11个核心素养表现是数学学科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体现在数学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之中。

“三会”是数学学习的终极目标,贯穿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整个数学学习过程,直至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这体现大观念所具有的生活价值的特征。指向“三会”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不拘泥于数学知识学习的一招一式,所以可以将“三会”作为整个数学学科的大观念。每一位数学教师,无论在哪一个学段,无论面对哪个学习领域或哪个单元内容的教学,都应当将“三会”作为设计与实施教学的指引,关注学生在某个具体内容的学习中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

其二,基于主题的大观念提取。“三会”作为数学学科的大观念,起到引领和导向的作用,而在具体的教学中,需要考虑不同主题下的大观念,以便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具有操作性。这里的主题指课标中学习领域下设的诸如“数与运算”“数量关系”等学习主题。不同的学习主题其学科本质不同,学习这些主题下内容的思考方式,贯穿主题学习的大观念也不同。基于主题提取大观念,有助于深人理解主题的学科本质,也为同主题分散在不同阶段的单元内容的理解提供依据。

三、小学数学大观念的含义及其教学意义

(一)数与代数领域的大观念

数与代数领域分为两个主题:数与运算,数量关系。数与运算主题包括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两个关联密切的学习内容,体现这种关联的一个核心概念是计数单位,两个内容自身和两个内容之间具有整体性和一致性。

(二)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大观念图形与几何领域分为两个主题: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图形的位置与运动。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的本质是认识一维、二维和三维图形的特征、性质,度量图形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三)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大观念统计与概率领域分为三个主题,即数据分类,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数据分类是将杂乱的数据分为不同的类型,以便进一步整理与表达。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是这一领域的核心内容,涉及统计的全过程,目的在于运用数据认识事物的特征,进而作出判断和预测。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是概率的初步认识,对随机现象的可能性作定性描述。

来源:济源邓小伟数学工作室

以上内容仅作分享,版权属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处理。

追寻数学本质
数学教育教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