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向阳:始终不变的是对爱的表达

文化   2024-10-20 19:01   北京  
何向阳

10月18日下午,“何向阳诗集分享会”在卓尔书店如期举办。


诗人、作家、学者何向阳与湖北省作协副主席、武汉文学院院长张执浩,诗评家、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荣光启,出版人曹元勇进行了“万物在场,恍若天成”的主题分享。活动由诗人林东林主持。



本次分享的诗集之一是《如初:何向阳四十年诗选》,这是一本具备总结意义的诗集,精选了何向阳四十年岁月的沉淀之作,创作时间横跨1980至2020年代。


在谈到四十年这个概念时,何向阳表示四十年会发生很多事情,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会经受巨大变化,诗集里面的诗歌也一样,见证了自己从青春少女的懵懂到中年时期向内探索的孤独以及当下的豁然开朗等各种生命形态以及思想变迁,对于自己来说十分珍贵且意义重大。


从左至右分别为:

林东林、曹元勇、何向阳、张执浩、荣光启


“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总会有些事物恒常不变,对于诗歌的挚爱和信仰是支撑自己创作下去的动力。我珍重自己写下的每一行文字,我也希望它们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何向阳诚挚道。

张执浩表示,作为同代人,他与何向阳一样都是通过诗歌走近文学。对于诗人来说,四十年是一个及其重要的概念,它意味着诗人需要面对即将到来的夕阳和黄昏,以及漫长的甚至是难以承受的黑暗。


张执浩在发言

在谈到对何向阳诗歌的阅读印象时,张执浩道,从何向阳近十年的作品中,能读到一种非常强大的精神韧性。另外,在诗歌的表达形式上,何向阳坚持四十年如一日,使用一种“犹如从雨后树枝上滴落下来的语言”,几乎全是短句子,一个个字,一个个词,似乎是从枝头上晶莹剔透地掉落到地面上,弹跳着,发出一种水花式的反响的声音。


座无虚席的活动现场

“从80年代到如今,尽管表达内容不同,但何向阳坚持使用一种句式来写作,在表面上看似单调的形式之下,呈现出了一种及其丰沛的变化。既没有歇斯底里,也不是“自白派”,而是采用一种呢喃式的腔调,似乎在自说自话,在和自己对话解惑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圆满的情感自洽。”张执浩娓娓道来。

荣光启表示,读完《如初:何向阳四十年诗选》之后,他有一种很明显的感受,即无论作者书写的对象是微小事物,还是神圣事物,主题所要表达的始终如一,那就是爱。


认真聆听的读者

“相较于现在流行的文化书写、历史书写等宏大主题,何老师的写作方向是以自我为原点的向着时间纵深处掘进的方向,书写自我与形而上之物之间的纵深关系。在何老师的诗歌中,始终不变的是对爱的表达,比如深爱着某物,深爱着某人,这些关于爱的表达贯穿着诗集的始终,非常可贵。正如书名“如初”所传递的那样,体现了书写者对于人生观念的贯穿,在不断变化和动荡着的当下,这不是保守,恰恰是一种勇气。”荣光启道。



曹元勇与何向阳是研究生时期的同学,对她的作品读得比较多,因此对于其中的细微变化也更了然于胸。他表示,何向阳的诗歌看似语句简单、形式简洁,实则有着丰富的内涵,她喜欢用一种对话式的表达方式,在拉近自己和世界关系的同时,也让读者感到亲切。



读者互动环节
“诗集《如初》是一部时间之书,不仅展现了作者的成长路径,而且带有浓厚的时代印记,而《刹那》则是一部颂祷之诗,带着对于生命本初的思考和感悟,体现出一种泛宗教式的精神印记。”曹元勇道。


读者排队等待签名

在嘉宾们的精彩对谈中,一个半小时的诗集分享会不知不觉接近尾声。这次分享会不仅是一次文学的盛宴,更是一次关于心灵的深度交流,让读者们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文学力量与真善美的延续。


原乡诗刊
遇见诗,遇见美好!我们只关心好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