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都要出汗,有时汗流浃背,有时动辄汗出,有时醒后汗出,有时盗汗涔涔,有时潮热阵汗,有时自汗而出。人体为什么要出汗呢?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哪种出汗对人体有害?是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人体饮水之后,水液都是怎么布散流通的呢?在中医理论中,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都来源于饮食,有赖于脾胃的吸收运化功能而成。脾胃运化功能正常,可将人体从饮食摄入的水液转化为对人体有益的“津液”,若脾胃运化功能较差,水液可能转化为“水湿”、“痰湿”、“痰饮”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灵枢﹒五癃津液别》有言,黄帝问于岐伯曰: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有五: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厚则为汗,悲哀气并则为泣,中热胃缓则为唾……岐伯曰: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寒留于分肉之间,聚沫则为痛。这段话的大体意思是:饮食入口之后,运输于肠胃之间,其中水液的走向主要分为五个通路,当天气寒冷或衣服单薄的时候,皮肤腠理处于紧密状态,水液会向下走入膀胱,化为小便和气;当天气炎热或穿衣厚实的时候,皮肤腠理处于开泻状态,所以会出汗,如果寒气滞留于皮肤分肉之间,则会出现肌肉酸痛的表现;另外悲哀时泪道开,泪道开泣涕出,中焦有热,胃中的食物更加易于消化,胃肠道的各种微生物或寄生虫更加活跃,胃肠蠕动变缓,中焦枢机功能下降,以致胃气上逆,唾液分泌而出。所以水谷输布的主要产物为小便、气、汗、泪、唾。其中汗液是水谷运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那么,我们的人体大约有多少毛孔(汗孔)呢?《医道还原》记载道:“三百六十,无非脉之贯通;八万四千,尽是脉之穿透”。所谓三百六十,指的是人体周身的骨节,人体的经脉周流不止,环环贯通,节节相通,经脉无阻滞,周身骨节都会得到经脉的贯通和濡养。所谓八万四千,指的是人体通身的毛窍,也就是大家通常认为的汗孔。人体的气血经脉,有发源之地,也有布散之处。经脉从气血而生,气血随脉络而流行,从肌肉内向毛窍(汗孔)而透发。脾胃受纳水谷,化生水谷精微物质而成水谷之气,水谷之气带动津液流行布散,从毛窍(汗孔)而出则外发为汗。
正常的出汗对人体是有益的,是人体正常生理代谢的一种表现。《素问﹒六微旨大论》记载道:“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力孤危”。可见人体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而出汗是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一种重要表现。
很多皮肤类疾病往往有无汗、少汗或汗出不畅的情况。从中医理论来讲,这是肌肤腠理不舒畅的表现。“肺主宣发”,肺气的宣发肃降,与出汗密切相关。天气炎热、高强度运动、衣着太厚、身体虚弱、体内湿气重等情况下,人体容易出现汗流浃背等大量出汗的情况。有人稍动即出汗,医学上称之为“动辄汗出”,这是一种不正常现象,中医学认为体虚湿盛等会出现此类症状。“入睡则血归于肝”,入睡后阳潜于阴,则人体进入睡眠状态,有人夜间入睡后会出汗,是为“盗汗”,这是阳强阴弱、阳加于阴、迫汗外出的表现。
经常有病人问医生说:“医生,我可不可以多运动?”我往往告诉病人说:“运动很好,但是必须掌握运动的度,以微微出汗为好。”这是为什么呢?下面通过一些医学术语告诉大家。
“阳加于阴谓之汗”。汗液是人体摄入的水液通过蒸腾气化之后,从汗孔排出体外的液体。蒸腾气化是体内阳气的作用,水液是人体的阴液。所以,《素问﹒阴阳别论》说:“阳加于阴谓之汗”。吴塘的《温病条辨》也说:“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
“汗血同源”。汗为津液所化生,血与津液同出一源,所以说“汗血同源”。如果出汗太多,必然伤及气血。《伤寒论》有亡血者不可发汗的说法,意思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失血过多的患者是不能用发汗的治疗方法的。
“汗为心之液”。《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血者,皆属于心”。《素问﹒痿论》说:“心主身之血脉”。可见,血为心之所主,而“汗血同源”,所以说“汗为心之液”。可见,出汗过多也会伤及心脉。
“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初夏秋冬,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上面两句话出于《素问﹒经脉别论》,告诉了人们一年四季,阴阳变化,人体生病是因为不知“合适即可,不要过度”的道理。
经常有病人问:“医生,我们可不可以去汗蒸呢?”这个问题很好,很有必要给大家阐释清楚。医生问病人:“你们为什么要去汗蒸呢?”绝大多数病人的回答是:“因为汗蒸可以排毒”。他们认为,出汗是新陈代谢的一种表现,可以把身体的毒素排泄出来。想得太简单了!人们往往容易接受简单的观点。
如果大量出汗可以排光身体的所谓“毒素”这个观点成立,那么人还会生病吗?身体不适,赶紧去出汗排出来,身体就好了,那所有的人都健康长寿,不会生病了。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出汗时,皮肤“腠理”就会开泄。“腠”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理”是“皮肤的纹理”。正常的出汗是体内营卫之气交融的状态。过度出汗,“汗血同源”会伤血、“气随液脱”则伤气、“汗为心之液”则伤心脉。
来源:中医科 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