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小寒 | 养生煲暖,何惧寒冬

健康   2025-01-05 14:33   四川  



传统二十四节气之

小寒

1月5日 农历十二月初六


    “忽吹微风过,便觉小寒生”,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寒为阴邪,容易伤人阳气,小寒时节虽阳气已动,但寒冷程度却胜似大寒,此时万物蛰藏、潜伏,养生着眼于一个“藏”字,保护阳气,积蓄阴精。


    中医认为肾藏精与冬气相通,冬季“不宜纵欲”,因此,小寒节气养生应敛藏精气、固本扶元,且应以“防寒补肾”为主,若能保持先天肾精的充足,则能安五脏,益寿长。肾的机能强健,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抵御寒邪的侵袭。


小寒季节特征

小寒养生,保暖是第一要务,人们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增添衣服,肩颈部、背部及足部更要倍加呵护,还可以泡泡脚、晒晒背。


室内要通风换气,减少和抑制病菌病毒繁殖。尽量早睡晚起。因为早睡是为了养人体的阳气,晚起是为养阴气。这样可以使身体内的阴阳平衡,滋养脏腑,增强身体素质。


小寒时节,寒风凛冽,易扰动阳气,使人萎靡不振。此时应安心养性,怡神敛气。尤其是老年人,此时应调摄精神,避免过喜或过忧,保持心情舒畅乐观、心境平和。



饮食三宜


所谓“三九补一冬”,但小寒时切记不可大补,小寒这天,想要进补,在饮食上要吃好这三样。


01

食宜温

根据中医“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则补之,寒者温之”的原则,在冬季膳食原则中应多吃温性的食物进行调理,以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


宜多吃些羊肉、鸡肉等温热品,切忌黏硬、生冷食物。

02

食宜杂

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曰:“……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


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热,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另外食物要多样化,精粗搭配,荤素兼吃。

03

食宜苦

肾主咸味,心主苦味,咸能胜苦,故冬季饮食之味宜减咸增苦,遵循“少食咸,多食苦”的原则,以补心气、固肾气。


这时的饮食应减咸增苦,多吃些苦味食物。苦味食品中以蔬菜和野菜居多,如生菜、茴香、杏、柚子、杏仁、莲子等,适当吃都有利于去除人过多的火气,可助心阳,起到养肾的功效。




养生食谱


1

山药陈皮红枣鸭子汤

【材料】鸭肉500g,山药三根,陈皮1小瓣,枸杞10g,红枣5颗,姜1块,大葱适量,清水适量,盐适量,料酒一勺。


【做法】将大葱切段儿、生姜(洗净可以不去皮)切片备用。山药去皮,洗净切段,放入清水中浸泡备用。鸭肉洗净,剁成小块,焯水后撇去血沫洗净备用。一锅凉水,放入焯好的鸭肉、葱姜、陈皮。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炖30分钟。加入红枣、枸杞粒,继续小火慢炖30-60分钟。


【功效】健脾益胃,滋阴生津。

2

养胃南瓜羹

【材料】南瓜400-500克,大米、小米各20-30克。


【做法】大米、小米淘好洗净,南瓜洗净切块,放入破壁机,加入500ml清水,可加少量小块冰糖,豆浆模式20-25分钟。


【功效】健脾养胃,润肺益气。

3

远志枣仁粥

【材料】远志10g、酸枣仁10g、粳米50g。


【做法】先将远志、枣仁洗净,并将粳米淘两次;把粳米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后用大火煮沸,然后放入远志、酸枣仁,再改用小火煮至米烂粥稠即可。


【功效】补益肝肾、养血安神。

4

太子参炖鹌鹑

【用料】鹌鹑肉250g、瘦猪肉100g、党参15g、淮山30g、桂圆肉10g、枸杞子15g、芡实10g。


【做法】将鹌鹑肉、瘦猪肉洗净后切块备用;将党参、淮山、桂圆肉、枸杞子、芡实洗净后,连同鹌鹑肉和瘦猪肉一同放入砂锅中,倒入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炖煮1.5个小时,随后调入精盐即可。


【功效】补五脏、益中气。

5

当归生姜羊肉汤

【材料】当归 30g,生姜 30g,羊肉 500g。


【做法】将当归、生姜清水洗净顺切大片备用,羊肉剔去筋膜,洗净切块,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捞出晾凉备用。砂锅内放入适量清水,将羊肉下入锅内,再下当归和姜片,在大火上烧沸后,打去浮沫,改用小火炖 1.5h 至羊肉熟烂为止。取出当归、姜片,喝汤食肉


【功效】温中、补血、散寒。

来源:事业发展部 严雪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院本部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十陵院区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铁二院分院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订阅号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创建于1901年,前身是由法国天主教教士杜昂先生创办的“圣修医院”,为成都市最早开办的医院之一。作为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竭诚为您提供健康资讯、医疗技术进展情况等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