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丽的巢湖东南岸边,有一座长约10公里,宽约3公里,高不足海拔100米的小山岗,它距离巢城南郊大约6公里处。因为北岸有座龟山与它隔湖对峙,形成龟蛇锁大湖遥遥相望的气势,当地人便给它取名叫做蛇山。它是行船进入湖口看到的一道天然绿色屏障,早在远古时代就有人类活动于此地,并留下了他们居住与活动的遗址及故事传说。
蛇山它西临巢湖,东临牛角山脉,北接巢县城,南接散兵镇,是巢城通往庐江的南大门,古往今来都是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四周分布着黄窑村、盛家湾、张家湾、大院、小院、郑家户、西柳、桃溪咀、乱石咀、孙村、天灯庵、长塘咀、莲塘嘴,大项村、周家岗、长岗井、茶厂等几十个村庄。如今大部分村庄都属于蛇山社区,陆地面积约有2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面积约占70%,具有依山傍水的秀美环境,更是喜欢游山乐水者的好去处。
若站在蛇山北端的高处,你既能看到烟波浩渺的巢湖水面点点船帆,也能望得见牛角山、龙王山、东庵森林公园的树木突兀森郁;听得见圆通禅寺悠扬的暮鼓晨钟,更能清晰地远眺巢城中卧牛山上的文昌阁与俯瞰近前的碧桂园高楼别墅及湖边两岸的秀丽景色。虽有这样观山赏水的好地方,但往常却很少有人知晓它的名气,身临其境来领略蛇山丛中隐逸的美景,为此这个“绝胜烟柳满皇都”的佳地,如今还是一片未曾开垦的旅游处女地。
然而事情却悄悄地迎来了转机,2019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的足迹踏上了巢湖东南岸边的蛇山,当探寻到了巢湖市天河街道蛇山社区柳家自然村东南约500米处的蛇山岗上时,他们根据以往考古经验判断,这里可能有早期人类石器遗址。于是并联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共同对该处进行了两次考古发掘,结果发现这里竟然是一处国内少见的早期人类石器加工厂,此后并把它被列为安徽省2020——2021年十大考古新发现的第二位荣誉榜,且标为柳家2号遗址。柳家2号遗址的发现将为解析华南乃至整个东亚地区智人演化与适应行走提供了重要考古材料依据。
如今柳家2号遗址的新发现将吹醒了沉睡几千年的蛇山,也可能会给巢湖南岸的蛇山社区带来新时代的繁华与兴盛。为此笔者与好友对蛇山及周边村庄进行了一次实地探寻和走访,今将调研采访所获的历史文化与地域生态文化等与广大的文友们一起共同分享。
我们粗略地梳理一下,该社区内具有以下几个神秘特色:一、古老的陶器制作工业基地,二、具有江淮地域古村落分布特点,三、诞生过传奇的抗日红色文化,四、巢湖岸边独有的山水风光,五、最新发现远古时代的旧石器工业制作场所。六、新时代城乡结合的(乡村振兴)发展空间。下面我们将依次来向大家作详细介绍:
一、巢县黄窑、茶亭古时陶器制作,名扬江、浙、赣、皖南、江淮等城乡。
一般熟知巢湖市历史的人都知道,老巢县有两个陶器制造专业村,那就是现在天河街道蛇山社区的黄窑村与茶亭村(茶亭已拆迁新建碧桂园)。过去黄窑村专制大缸与大钵,而且里外都上釉,用来盛水与其它物品,家用、商用二者兼之,像过去城乡居民家的水缸、米缸,酱坊用来盛酱与酱油的酱缸,酒厂用来盛酒的酒缸等都出自该村。而茶亭村则主要生产居家常用的坛坛罐罐,一般不上釉,有的上釉或只是在里面单层上釉。二者都称之为陶器,原料基本相同,皆为陶土,但制作与烧制方法稍有不同。黄窑村的陶器称为重头货,而茶亭村的陶器相比较则器皿小、品种多,多为日常家用的瓦盆、窑锅、罐子等普通货。
我们先来介绍茶亭村,这个村子自古就以制造城乡百姓日常家用坛罐的特色其产品远近闻名。据该村老人介绍这种陶器生产已有几百年历史了。
那时村里先辈们选择这种陶器生产工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该村附近山坡上有制造坛、罐的陶土,这种原料矿物质成分复杂,主要有水云母、高岭土,锰石黑、石英及长石等组成的粉砂质黏土,常呈浅灰色、黄色、紫色。其吸水性、吸附性、可塑性都很好,进行干燥和煅烧不易损坏。
其次,先辈们在这里的山坡上建起由柴火烧制陶器的特色窑,当地称龙窑。斜坡上直线连续多处挖有窑坑,下面放柴草,上面架坛罐的毛坯。并且在窑坑上面搭有棚架以防雨水淋湿。茶亭村这种龙窑有三十多米长,由低到高斜躺在村子东面的山坡上。而过去的巢庐公路经过此处山岗陡坡时,走势是与龙窑平行排列在旁边的上坡处,乘客坐车经过此地都会对龙窑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三,茶亭村有一支继承传统手艺的制陶、烧陶的手艺人,他们的手工制造陶器工艺(后来亦有半机械化制坯)和土法柴火烧窑的技术比较娴熟,经过代代相传,一直保留下来。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因为陶器产品的滞销被迫停产,另外这些土专家都年事已高,后继乏人。现在,这里的龙窑已被拆除,再者也无烧制陶器坛罐的专业人员了(目前已濒临手艺失传的危机)。
顺便简述一下茶亭村特色陶器的生产情况:首先是要做好原料陶土的采掘与初加工。然后,做好陶制坛罐的制坯且晾干备存。一般较简单的坛罐毛坯即由技术工人手工制造,较复杂的要在轮盘上旋转,原先是脚踩旋盘,生产量小;后来用皮带转盘,则生产量大些,制坯后要放置专门的工棚中风干待用。
其三是备柴火烧制。这里有大片的山岗长满了树木杂草,村民就便采集松树、杂木等枝丫作燃料。其四是择吉日在龙窑中点火烧制,把柴草放进窑穴坑的下面,上面分层架放各种陶器的干坯。再由专业烧窑老师傅起火燃烧,一般要烧一周时间,使龙窑中温度达到900~1000摄氏度左右;有经验的师傅根据经验看好火候,就停止煅烧熄灭窑中火苗,(这被称作封窑)待其完全灰烬熄灭,过一段时间等到温度降至常温即可取货(称作出窑)。
根据村里有经验的窑师傅介绍:黄窑村是明朝洪武年开始建窑,距今已有650年的历史了,它正好于牛角山中的圆通寺年代吻合。起初是一个湖南窑师开始选择了蛇山这块风水宝地建窑铸陶的,因为这里有生产陶器的主要原材料(陶土)。古人们取小牛角山的红泥与后(蛇)山的沙泥陶土按比例搭配而成,又因本村山坡上土质细腻、粘性大,具有良好的可塑性,为此生产出的系列产品都具有耐腐蚀、防渗漏、储存腌菜不腐烂不变味的特点,且受到了大江南北千家万户的欢迎,便成了农民储存粮食、农作物的种子、盛水、腌菜、腌腊货的好帮手。总的来说黄窑村的陶器制作程序大致与茶亭相同,本文就不多作赘叙。
现在黄窑村的古窑遗址按年代顺序分别是:南冲塘窑、造子窑(艾家窑)、王老五窑(窑陇子)、赵家窑等。值得提示一下,黄窑村的地名亦是由做缸原料黄泥陶土和烧缸窑演变而来。早年该村原有三大姓氏,分别是:闻姓、郑姓、叶姓。后来不同时期也有别的家族来学习铸陶技术,先后定居于此经营陶器,他们都是窑工、亲信(结亲)、经营者(卖窑货)者居多,目前村内约有二十个姓氏近千人定居于此。
最后我们来说一下陶器产品的销售情况。解放前,这里生产的陶器产品主要靠小船装运,销售到省内、外各路水运码头集镇上的土产商店。茶亭、黄窑村前山坡下的山涧河道可由小船进来装货,或把窑货运到湖边的东口门村码头上装货。这两个村常年生产的陶器产品,与省内外多地的商家建立了供销联系,他们通过信函方式联系供销渠道,这种销售主要是大宗批发。除此以外周边村子里也有群众用箩筐肩挑坛罐到附近走村串户零售(这叫做卖窑货)这种小买卖购货较方便。但也有啼笑皆非的事情,在我们巢南地区如今还流传着一句俗话叫做“挑窑货,断扁担——双折!”(陶器打碎了,扁担也断了两手空空回家)。
上世纪八、九十年该村的陶器生产是一个鼎盛的时期,窑工们每户每年的收入将达到万元以上。十里八乡都有村民前来,租用几十只小船运货前往江、浙、赣等南方城市乡村去销售,从中也能获得很不错的收入,且带动了一方的经济发展。茶亭村的龙窑兴旺时间已有很久,其特色陶器也远销各地,名声不小,可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但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产量及销量大减终至停产,最后,龙窑拆除,陶器生产专业村也就消失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
二、江淮巢湖地域古村落分布特色。
如今巢城天河街道蛇山社区境内的村庄,主要是围绕着蛇山脚麓的四周分布的,依山傍水、环湖绕山且露且隐。它们环巢湖东南岸边茶亭位置的碧桂园、黄窑、张家湾、大院、小院、郑家户、西柳、乱石咀、方村、天灯庵、长塘咀、茶厂等几十个村庄。过去的茶亭、东口门、皖光、刘家咀等村已新建成了巢湖岸边的碧桂园,盛家湾也已经整体搬迁打造了巢湖市凤凰湾湿地公园。
以下我们重点介绍黄窑、茶亭、盛家湾、天灯庵等几个具有特色文化的村庄。
茶亭、盛家湾、黄窑是巢南的一处交通要道,过去是巢城至散兵、高林、槐林、坝镇乃至庐江县——巢庐大道的必经之地,村边山岗土坡上是荆棘丛生的乡村小道,路面崎岖不平行人非常难走。1958年国家修建县域公路,将茶亭、盛湾、黄窑、茶厂通往散兵方向的小路取直拓宽让汽车能够行驶通过(渣石路)。其实古代茶亭、盛湾、黄窑村一带都是巢县——庐江交通咽喉,普通人是背、挑行囊起旱步行,府、州、县等朝廷官员却是坐轿子有人抬着通过的。
明清时期,茶亭人为方便往来于巢城至巢南槐林、坝镇、盛桥直至庐江的商贾、官员乃至民间百姓们爬坡歇脚,便在路边搭起了简易茶棚,供行人歇凉与遮雨避日之用;且备有茶水、餐点,让行人们休息以恢复体力的临时场所。久而久之人们便给这个村子取名叫茶亭村,后来有上百户人家在这座高山陡降的湖边山坡处定居下来,他们一边以做陶器窑工为业,一边耕读教子,世代相传。
黄窑村过去的历史和特色生产前面已做了介绍,这里不重复赘叙,我们只介绍新世纪乡村情况:当今的黄窑村分上、下两个自然村,常住人口988人,户籍238户,其中,耕地面积约750亩,村内主要种植水稻、油菜、棉花、小麦等农作物。山林面积2800多亩,主要有杉木、金钱松、外国雪松等多种乔木,林中有野猪、野鸡、野兔、獐子等其他珍奇动物。村前山形陡峭、雾气缭绕。最具特色壁虎山的茶叶,常年被云雾笼罩,其味甘甜可口,清香扑鼻,回味无穷。该村的红薯由于土壤适合也别有特色,皮红,肉嫩香甜可口在巢湖城乡远近闻名,甚至还名传合肥、芜湖、南京、上海等城市。
2010年以前在黄窑与茶亭之间有一个颇有名气的村落叫盛家湾。这个村子之所以名声流传久远是因为它坐落在庐江、槐林、高林、散兵通往巢城的交通要道上。解放前村前的道路上还有座石串(供行人休息的驿站)以及日本鬼子在村里古桥边建过碉堡盘查来往人流,这样便给南来北往的行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二来是村内有一座几百年历史的古桥(太平桥)和一条约有1000米长的石阶路面的街道,可以说是村前长流水,村后水长流的风水宝地;再次这个村子过去有三百多户人家也算是一个大村庄,还曾出过一些名人、乡贤极富名望。
《清康熙巢县志》有载,原先村内有座古桥叫鄢家桥,时任巢邑知县马如麟建,为此也称“马公桥”。可民间传说叫“鄢柳桥”说是村内有姓鄢和姓柳的两个大户人家,经过商议共同修建了这座便于村上和来往商贾行走的石桥,然而现在的村内石桥上有碑刻,记载的是民国八年重修(1919年)。据说建桥人根据当时国内形势,为夙愿百姓平安随重新取名“太平桥”,太平桥建桥工艺考究,建拱桥取石时,石面凿有细密斜纹,石块相互咬合扣紧,是一座单孔石拱桥。此外太平桥拱圈弧度美观,拱脚墩基厚实有力,几百年中曾有山洪冲击,拱桥依然坚固纹丝不动,如今在我们巢湖像这样的古桥实在是稀少的珍品。
据村内老人们说:过去盛家湾街道好似农村的集镇,做生意买卖的人络绎不绝,它也给盛家湾的街面带来了热闹和繁华,古代长途旅行的商贾经过此地还可以住店留宿。这里特别要介绍一下抗战时期,日本鬼子在该村制造了一起烧毁大批民房,杀死村内三十多人的悲剧,它在巢县党史中被称之为“巢南盛家湾惨案”。此后日本鬼子还在盛家湾村内太平桥旁边建起了碉堡,至今桥面石板上还留有日军装甲车、摩托车碾压的痕迹。为此“太平桥”却记录了日本鬼子在巢县犯下的罪行,这样悲惨的历史教训盛湾村后人世世代代都不会忘记。2014年盛湾村整体搬迁,只留下一座古桥——“太平桥”。巢湖市人民政府为保护巢湖岸边的生态环境,还将盛家湾旧村落和湖湾的田地及通往巢湖的溪流已经改建为“凤凰湾湿地公园”。
最后我们来介绍一下天灯嘴村。天灯嘴是指天河街道的原天灯与高峰两个行政村靠近湖岸的部分。在明、清及民国时期原来这里沿湖浅滩礁石众多,是处险滩;如遇到恶劣天气、风大浪急,来往行船到此时有触礁而引发翻沉事故,是沿湖航道线上的“鬼门关”。清朝晚期人们常想,这处湖嘴上如能立起一盏指示航向的信号灯,使行船在经过此地能避开暗礁险滩,那该多好啊!但是,在早先那个国贫民穷时侯,这则是一件大难事。因为,住在这湖畔岗丘上的老百姓,平时都是过着缺衣少粮的日子,如果官府不关心,谁有力量在此处立起“天灯神火”呢?
然而,老天不负有心人,话说清朝晚期这湖边的西柳村有位穷苦人家的孩子名叫柳善培(是现在村里柳帮辅的先祖),却成就了此事。他生于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幼年家贫,只读了三年私塾就辍学。后来,他只身前往上海闯荡谋生。这位柳善培先生头脑灵活、不怕吃苦,从打工做小生意开始,逐步发展成一位小有名气的徽帮商人。他虽在上海经商可却心系家乡湖上行船的安全,决心要在湖嘴中立起一盏航标灯,让来往的船只避免触礁搁滩之厄运。这是件大好事,可是一个人力量有限;他就在上海徽商中发起募捐活动,得到了在沪徽商的大力相助,终于筹到了一笔善款。接着,他自己不辞辛苦回到家乡、操办此事,购置灯杆和船用大铜灯等物品,没过多长时间终于在这湖嘴上竖起一盏简易航标灯。同时,为保证航标灯常年有人值守,他又在附近山岗上购得一块田地,并盖起几间房舍,供看管人傍晚点灯平时居住,人们后来在此专门建立了一座庵堂起名叫做“天灯庵”。
为表彰资助徽商的义举,枊善培还在屋前立起石碑,石碑上刻着捐款人姓名及善款数额,以传后世。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这个湖嘴上的航标灯正式启用,当时在巢湖之滨和上海滩传为佳话。从此,人们把这巢湖有史以来第一盏航标灯叫做“天灯”,这个湖嘴也就被称为“天灯嘴”。这盏天灯经历了众多历史年份,给人们心中带来了温暖和希望。柳善培老人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西柳村安度晚年,并于1943年深秋的一个夜晚逝世。他家后代和村里人便把他的遗体埋葬在能望到“天灯”的山岗上,让老人“永久地守望着湖中的天灯”。
最忆是巢州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
Ψ 一阵微微的巢湖风……Ψ
忆巢州CHAOZ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