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学习 | 马克思主义学院 梁源楠: 插上文理双翼,追求全面发展

学术   2024-11-17 13:15   广东  



编者按

中山大学“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推动跨学科学习,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和学习自主权,培养跨学科的视野和思维。近期,我们将推出“跨学科学习”系列,展示学生跨学科学习风采,发挥朋辈示范作用。


梁源楠

原专业: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2019级海洋工程与技术

现专业: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马克思主义理论


从小到大我都是别人眼中的理科学霸,但是平常爱好却不是捣鼓机器,反而对人文历史有浓厚的兴趣。高考作为一个理科生进入到中山大学进行学习,在工科中尽管也取得不错的成绩,但仍感觉自己想去尝试更多可能性。


1

跨学科学习探索



数字符号的抽象与文字概念的抽象二者殊途同归,激励着我进行跨学科学习。

对人文历史的课外涉猎中,我慢慢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与发展,很快便开始了自主的学习,而此时我还没有开始转专业,相当于是自修一个“微专业”。我要完成原本工科专业的学习,同时探索马理论专业的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我感受到自己真正想去做的事情。通过层层选拔后,我在22年9月最终如愿来到了马院,成为第二届本科生。真正开始马理论专业的科班学习依然让我有点措不及防,哲学社会科学的专业学习还是与自主的学习有所差异,过去所熟悉的理工科学习方法也需要逐渐改变。但这不意味着文理的思维方法有根本性差异,只是面向的对象有所差别,对数字符号的抽象与对文字概念的抽象二者殊途同归,前者有经验了,后者自然也轻车熟路,这是我在跨学科学习探索中的重要心得,激励着我不断自主学习。


2

跨学科体验分享



跨学科学习帮助我理解了从前一直困惑的数学物理问题,学科之间的联系是如此的巧妙和紧密。

当然,无论任何学科,感性经验材料的积累都是重要的,这是通往理性认识的基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则是要求我对史料的了解更加丰富和深入,才能运用逻辑得出信服的结论。从前我学习的数理技巧是注重于形式逻辑的推演,对于公式往往死记硬背,始终无法做到灵活运用。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中我知道了世界上还有另外一种逻辑叫作辩证逻辑,这正是马克思继承和发扬的伟大辩证法。我突然理解自己过去的学习为何无法深入到本质去理解和运用公式,而只局限于僵化的记背、套模板,因为我只看到了形式逻辑的层面,在形式逻辑的神秘变化中迷失了前进的道路。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学习,竟然反过来帮助我理解了从前一直困惑的数学物理问题,学科之间的联系是如此的巧妙和紧密。自此我也关注起其它学科的发展和争论,即使只是简单的学习,我也相信这种跨学科的视野和学习积累能够在某个时刻给予我解决关键问题的灵感和钥匙。


3

跨学科助力成长



在大创项目中将理论分析和数理分析两种能力、两种学科方法融合在一起,研究成果与众不同,开拓更多的可能性。

 跨专业的学习不意味着要放弃原本已经学会的知识,二者是可以相辅相成的。在马克主义学院学习期间我参加了大创项目,第一次尝试将两个专业所学的知识融合运用起来,并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和团队成员在实地进行调查,收集问卷,运用自己所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对现象进行理论分析和总结,得出一个思维框架。紧接着我运用自己熟悉的数理分析方法进一步处理所得数据,为整个理论框架提供清晰的论证,在一份研究中将两种能力、两种学科方法融合在一起,使得这份大创成果如此与众不同。在保研过程中,我也展现出自己的数理特长优势,在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基础之上,为自己研究生的方向开拓出更多可能,我也相信未来的职业发展也会因为跨学科经历而有更多机遇。



人的发展不应该被学科而局限,我们都有着无穷的可能性,专业的学习不妨碍我们跨学科的沟通与交流。跨学科的学习充满机遇与挑战,学在中大,追求卓越,我们要争做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


--- 中大教务部 ---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梁源楠

编辑:夏奕晨

封面:胡可欣

初审:陈海华 卢也晰

审核:陈晓南 董苑玫

审定发布:陈省平


中山大学教务部
中山大学教务部官方公众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