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座桥】李少云专栏:故乡的桥

文摘   2024-11-08 11:11   北京  

文/李少云


童年记忆中的第二故乡,两条如丝带般明亮的河流自南边的雪域昆仑蜿蜒流淌,穿越荒凉的戈壁滩,涉过盐碱地,拂过广袤草原,一路向北,源源不断。两河之间,环抱一座小岛,一条由东至西的砂石公路横亘,两端各有一座风格相同的水泥桥梁。



昔日,这里除了简陋的砂石公路,别无桥梁,仅有一座由钢索搭建的吊桥。正是这座吊桥的落成,让当年的知青们得以踏上小岛,在此扎根生长。岛上设施齐全,医院、学校、工程队、砖瓦厂、汽车连和农业连队一应俱全,犹如一个微缩的社会。


在我心中,六十年代,我未曾目睹过那座承载着时代记忆的吊桥,或许它在两座水泥大桥建成后,便淡出于历史的舞台,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成为知青们心中永恒的、难以忘怀的回忆。换句话说,我生命中第一眼所见的桥梁,便是那两座朴实无华的水泥大桥。大桥结构简约,深深扎根于河床的水泥柱子,水泥大梁,简陋的水泥护栏,以及水泥铺就的路面,整体跨度约百米左右。


我钟爱桥梁,这份情感源于课本中对南京长江大桥雄伟壮观的深刻印象;在电影《桥》的镜头中,我为南斯拉夫大桥的惊心动魄之美所折服;重返故里,我被眼前如课本中赵州桥般古朴典雅的石拱桥深深吸引,陶醉于那份宁静之美。



我常在大桥上游玩,无论是桥上还是桥下。后来,两个调皮的弟弟长大后,也如我般常去大桥玩耍,在大桥路基光滑的水泥坡上玩滑梯,将新裤子划破两个洞,回家后免不了一顿责罚。有时,我们一群孩子手持自制的、装满子弹的大型皮筋枪,神情严肃,严阵以待地站在大桥两侧,演绎着一场守卫桥梁的壮丽战事。在那无忧无虑的年纪,我们怀揣童真,常分成两拨,踏进路南那片苍茫的戈壁滩。一拨躲藏在沙柳之后,静待敌人不慎踏入伏击圈,那些纸条折成的子弹便会突然迅速密集地射出。子弹射尽后,孩子们又会冲上前,扭作一团,展开一场激烈异常、尘土飞扬的肉搏战。


我钟爱桥梁,凡有桥之处,必有潺潺流水,伴有生机勃勃的湿地,一片片碧绿的芦苇荡随风轻摇,姿态万千。芦苇丛中,泥鳅穿梭不息,孩童们在欢声笑语中捕捉泥鳅,成年人挑着水桶,网起活蹦乱跳的泥鳅,满载而归,用以饲养家中的猪、鸡、鸭。当然,那时品尝油炸泥鳅也是一种美味,至今仍然回味无穷。


重返第一故乡后,我深深迷恋上了古老的石拱桥。桥下流水潺潺,河畔绿意盎然,我坐在大石头上,陪伴女友洗衣洗被单,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赤脚踏入澄澈的河水,享受着无比的悠闲与惬意。


至今,我对桥梁的热爱依旧如初,常常漫步于湟水湿地,寻找心灵的慰藉。那里湟水奔腾,草木葱茏,鸟鸣花香,溪水潺潺,湖面碧波荡漾,群鸭悠游,鸥鸟翔集,呈现出一幅迷人的风光。此外,我也热衷于捕捉那里风格各异的桥梁倩影,既有现代气息浓郁的钢铁巨构,也有古典韵味浓厚的石制桥梁。



桥梁是人类智慧的璀璨结晶,它不仅是跨越自然障碍的建筑奇观,更是连接地域、沟通文化的纽带,见证了无数交流与传奇的诞生。古老的桥梁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现代的桥梁则如同城市的生命线,推动着经济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文化的交融。它不仅寄托着人们的情感,更展现了科技与工程的辉煌成就。桥梁是文明进步的象征,是承载人类记忆的宝库,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希望。


我目睹过无数的桥梁,然而,童年的故乡之桥依旧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它承载着过往的回忆,也见证着故乡的沧桑历史。





李少云,男,一九六六年生,青海省湟源县人,湟源县作家协会会员。青海读书会签约作者。作品散见各文学媒体平台及报纸杂志。

===============================

海在线文化传媒出品。原创作品,请勿转载。《青海读书》公众号面向广大网友征稿,欢迎广大作者投稿,散文、小小说、诗歌、书评、新书推荐均可。文责自负,自己校对。投稿时请发作者简介和需要配图的照片。邮箱:1607760814@qq.com,读书QQ群:371156841


微信号:qhds2014

文化顾问/王文泸

执行主编/刘志强

本期责编/李欣月

青海读书
文化交流,读书分享,摄影欣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