昕子:我的榜样——小姑

文摘   2024-11-14 11:11   青海  

文/昕子

父亲姐妹三人,小姑是他们中读书最成功的一个,当了老师,父亲读到了高中,大姑读到了初中,但最后都没能谋到一份比较体面的职业,在他们的意识里这样只能算是个识字人。

     

小姑从小很聪明,喜欢读书,是个很有主见的女子,所以学习总是特别用心。小时候的记忆中,下班回来的小姑骑一辆二八杠自行车,额头上的刘海烫着时髦的卷卷,皮鞋擦的很亮,对了,还背着个时髦的小包,这也是我对工作人最初的印象,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相比,上班人是知识改变命运的最好的例子,也是村里孩子学习的榜样。

     

在那个上班人员很少的年代,我经常会因为我的小姑是工作人,在小朋友们中间很骄傲。每次吃着小姑带回来的大大泡泡糖,心里那个甜和骄傲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现在才明白原来那时候小朋友的快乐其实很简单,一个大大泡泡糖就能满足。

     

小姑是名人民教师,一辈子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教了无数的学生,可以算得上是桃李满天下了。所幸的是,在教书育人的路上,遇到了同样是教师的小姑父,姑父长的英俊潇洒。我记得当时有一张照片,小姑父穿一件长风衣,梳着时髦的发型,跟电影明星一样,他俩很是般配。俩人就一直在同一所学校任教,把家安在学校,把学生当成孩子,将自己的青春和一腔热血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和那帮大山里的孩子们。

      

如果形容小姑,我的脑海里总是浮现一句传统的话“上的厅堂,下得厨房”,小姑工作之余喜欢织毛衣,我们姐妹们,包括大姑家的孩子们,都有小姑亲手织的毛衣,总觉得小姑不仅教书厉害,织毛衣更厉害,各色毛线,在她的手中就像施了魔术一样,变成一件件漂亮的毛衣,还有小孩子的帽子,鞋子都能做出来,还带精巧的花样。榜样就在身边,小时候我总喜欢观察小姑,学小姑,喜欢偷偷跟着小姑学织毛衣。自己织的第一件毛衣裙是给妹妹的洋娃娃织的马甲,还很成功呢!后来慢慢因学业紧张就搁置了,到现在我倒是直接不会了。

     

2003年左右,小姑和小姑父在县城有家了。房子虽然不大,但也承载了我们姐妹们的很多欢乐!我们时常聚在一起,嬉笑玩闹。我参加工作后,也喜欢常去小姑家,总觉得跟她们一起坐坐,便会十分心安。那时候小姑特意给我留了一把家门的钥匙,完全是将我当成是自家孩子。我入职培训时就住在小姑家,家里忽然停水,大意的我都不知道自己打开了厨房的水龙头,一天的培训结束后回到小姑家,眼前便是大型灾难现场,积水漫过了整个房间,我顾不上害怕,就全力以赴的排水,擦地,我都不记得是怎么一个人把水收拾完的?后来的记忆中,我只记得小姑没有责备我,只轻轻说了一句“无论在哪里,出门一定要检查水电,确认关闭再出门。”从这件让我愧疚好久的事,我也慢慢养成了做任何事认真仔细的习惯。随着时间推移,我们都长大了,小姑家的房子也越换越大,但我们这些孩子们就像散落的棋子,总也聚不齐,每年过年能相聚一起已实属不易了。正应了那句“聚是一把火,散是满天星”。

    

小姑在前几年就已经退休了,原本想着辛苦了一辈子,该放松放松,享享福了,但是身体不尽如人意,可能是干了一辈子教师留下的职业病,也可能是上班期间提着的那口气放下后,身体整个就垮了。近几年她一直在养身体,我怕打扰养病的小姑就减少了去她家里玩的次数。与小姑见面的日子少了,心里也觉得空落落的,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但又说不出具体是什么。

     

人说优秀是一种传承,小姑的两个女儿都很优秀,工作很也好。小姑父很勤快,对小姑很是照顾,在这方面,我们这些小辈们的夫婿没一个比得上两位姑父的,今年小姑父也退休了,平时在家小姑也有伴了,就不会经常一个人了在家了。


小姑通过上学改变自己的命运,对我们是个不断激励引导的榜样,尤其对我,在学习上、工作上和生活上处处向小姑看齐,现在我也通过考试顺利进入体制了,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一个和谐的家庭,一切总是在向好的方面发展。


世间的血缘亲情总是那么绵长柔软,像一条小溪,轻轻拂过我们的心,滋养着我们的灵魂,让我们行走在路上,脚下更有力量。





花有存,笔名昕子,土生土长的互助人。现供职于政府机构。爱好文学,努力从文字中寻找自我,找到生活的最美好的意义。

===============================

海在线文化传媒出品。原创作品,请勿转载。《青海读书》公众号面向广大网友征稿,欢迎广大作者投稿,散文、小小说、诗歌、书评、新书推荐均可。文责自负,自己校对。投稿时请发作者简介和需要配图的照片。邮箱:1607760814@qq.com,读书QQ群:371156841


微信号:qhds2014

文化顾问/王文泸

执行主编/刘志强

本期责编/李欣月

青海读书
文化交流,读书分享,摄影欣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