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拓宽旧的心智模式?

文摘   健康   2024-10-09 20:02   四川  


▼点击  预约  慈海学堂

智慧家庭·识人之道

点击预约,精彩不错过


我们大多数人自出生之后,就被限定在某个范围之内。


40岁之前的人生一般都是生活在这个范围内,重复固定的人生剧本。


到40岁之后,如果依然没有学习更多的知识去扩充自己的人生智慧,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很难应对人生中出现的一些冲击很大的事情,比如死亡、离婚或者生病等。


时代在不断发展,认知的扩容很重要,只有内在的心智模式不断拓宽和升级,我们才能从容面对自己的生活。


如果我们提前认识到,人生的学习和成长是终身的,那么就可以有效地避免中年危机的到来。



打破自我局限 =成长


大多数人在6岁之前的童年经历中就形成了旧的自我。


每个人的生长环境,父系和母系的家族系统都会导致我们形成不同的三观,对同一件事有不一样的看法。


看法不一样,认知就不一样,行为就不一样,结果自然也就不一样。


如果你在井底,你会认为自己永远是对的,毕竟一个人相信的大多都是自己所经历的事情。


一个身价1000万元的人和一个身价10万元的人,在面对200万的房子时是完全不一样的态度和感觉。


所以,我们所经历的,其实就是一种自我局限。



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ter)在《经济发展理论》(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创新定义:


创新不是在同一条曲线里渐进性改良,而是从一条曲线变为另一条曲线的新组合。


李善友教授将沿着第一条曲线的增长称为连续性创新。这其有一个致命问题,即连续性创新不可能无限持续,技术、产品等会达到极限点。


一个企业要想长久发展,有一个办法就是通过创造性的破坏,跨越到第二曲线。第二曲线创新的方式是跃迁式、非连续性的创新。


所谓的成长,就是不断地把旧的自我杀死,重建建立新自我的过程。



用新我替代旧我


一个生命的繁荣,一定是其内部不断迭代和成长的过程。


我们也可以借助亲密关系来完成个人的成长,个人的成长也可以反过来更好地支持到我们的亲密关系和其他人际关系。


这样,我们的人生就可以处在一个不断地充满爱和创造力的正向循环里。



我们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是在原我的状态里面,而在后天成长的环境里被输入很多程序,所以我们被动地形成了很多看待这个世界的固定模式和社会方式。


我们需要意识到,这些模式本身就是我们最大的局限,这样才可以跳脱出来,以达到更高的视野来看待自己的亲密关系。



去真正看见“我”


了解旧的自我是创造新的自我的前提。


旧我在面临着一系列亲密关系危机而不知所措的时候,就需要完成新我的转化来应对。比如当我们失恋分手后,就需要丢弃旧我,重新建立新我来面对崭新的生活。


如果我们的自我价值感很低,觉得自己不配得到爱,无法真实面对自己的内心,这时就需要构建一个自爱、自信的新我。


这样我们不仅能成功告别上一段感情,也会更加好地经营下一段关系。



新我的创造,都是由我们自己去完成。


只是我们去完成创造的过程,可以借由一些妥善的工具,少踩一些坑,并把以往踩的坑填上,包括自己也没发现的隐藏的部分。


蔡老师输出的所有内容都是提供那样的工具,协助我们自己去探索那个潜意识深层的旧的“我”,并且真正地看见它。


看见你存在的限制性信念,看见你阻碍你幸福的卡点是什么,看见你创伤背后的动力,看见真正的你……


看见是改变的开始,而后自然发生的清理和转化,便会一步步成就新的“我”,跨越过去的模式,显化新的正向的现实。


—精彩分享—


如何才能活在

丰盛富足的频率里?

关注慈海视频号

听听更多建议


【版权声明】

1.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2.文末留言区开放,欢迎踊跃参与讨论。本平台支持言论自由,精选留言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点这里,进入慈海美物购

慈海学堂
带着爱服务生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