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国栋:在德黑兰亲历伊朗反霸权日活动(伊朗见闻录之十八)

文摘   2024-11-05 15:42   陕西  

编者注:本文系西北大学伊朗研究中心原创栏目《伊朗见闻录》第十八期,本栏目致力于分享在伊中国留学生的求学经历和所见所闻,以便为大家提供关于伊朗的第一手信息。

公历11月3日早8点半,笔者一行人前往革命大街广场附近的银行办理银行卡。在坐车途中,我发现路边的宣传画发生了一些变更。首先是库尔德斯坦快速路天桥上的宣传画,由26日因以军空袭而殉难的四位士兵,变为纪念1953年政变的宣传画。其次是革命大街路边的小宣传画变为一个废墟前手拿家人相片哭泣的老人。最后是革命广场西北部的大型宣传画,内容由10月初伊朗弹道导弹锁定以色列建筑的画面,变为手绘的纳斯鲁拉画像。此时,笔者隐约觉得蹊跷,但尚未意识到这是一个如此特殊的日子。

快速路天桥上有关1953年政变的宣传画
到银行后,已经九点多,笔者一行人开始排队等待柜台办卡。等待之际,银行大厅的电视上持续播放着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的电视直播。节目主画面是政府慰问烈士家属,其余画面轮番播放着德黑兰、设拉子、伊斯法罕等多个城市的游行画面。画面下是“庆祝8月13日,全国反对全球霸权日”(بزرگداشت 13 آبان، روز ملی مبارزه با استکبار جهانی)。查询一番后,得知这一天在伊朗现代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1964年该日(公历11月3日),霍梅尼因反对巴列维当局被流放到土耳其;1978年该日(公历11月4日),德黑兰大学学生在示威游行时与政府士兵发生冲突,后演变成激烈的冲突事件;1979年该日(公历11月4日),反美的伊朗学生占领美国驻伊朗大使馆,揭开了“伊朗人质危机”和美伊关系恶化的序幕。在当下局势紧张的情况下,这一历史纪念日和游行更激起了笔者一行人的求知欲。经同伴查询后得知,德黑兰的游行活动在前美国大使馆所在的塔莱加尼街道。办完卡后,笔者一行人打车准备前往该街区。因交通管制和道路拥堵,两名司机在接单后都先后取消行程。期间,一辆满载女学生的大巴带着尖叫声疾驰而过。在一段时间的等待后,一行人顺利上车并同司机商议到菲尔多西广场下车。司机在得知目的地后,向笔者科普了这一节日并说“昨天是法国和英国,今天是美国,明天是以色列”。因交通管制,道路变得更加拥堵,不到4公里的路程走了20多分钟。

银行大厅电视上有关的反霸权日的电视直播

下车后,映入眼帘的是伽兰尼街道南口市政警察及道路管控。顺着街道一路北上,道路两旁停满了各种颜色的大巴,先前打车时看到的大巴估计就属此列。南北向道路上,稀稀疏疏有几组学生结束游行活动,向南离去。先前看到的革命大街上的哭泣老人宣传画多了起来,并在左下角附有国旗,大致有朝鲜、越南、阿富汗等美国霸权主义的受害国。在这些宣传画中,有关日本的画面是轰炸广岛,但笔者并不认为这一历史事件是霸权主义的体现。这一宣传画也侧面反映了伊朗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态度。到塔莱加尼街口,人山人海的游行队伍和各式各样的游行活动让人应接不暇。巨大的喇叭播放着“打倒美国,打倒以色列”(مرگ بر امریکا، مرگ بر اسرائیل)的口号。游行的人群有老有少,所举牌子和标语有反对美国和以色列霸权主义的,也有支持两位领袖及缅怀苏莱曼尼、哈尼亚、纳斯鲁拉和辛瓦尔的。不少媒体和记者对游行的学生拍照留念。而在街边的纪念活动中,有模拟辛瓦尔死前场景拍照纪念的,也有为巴勒斯坦和黎巴嫩受压迫儿童发声的学生合唱。在行进途中,有几队中学生同笔者亲切交流,笔者也同他们一一握手致意。在前美国大使馆附近的游行活动人数更多,但因台下人头攒动,实在难以挤进,只得原路返回。在向北离开活动 封控地时,仍可以看到一些学生队伍向南行进。

游行活动图片

自伊斯兰革命以来,反美反霸权主义便作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一个核心意识形态存在。此次的示威游行不仅是几十年来伊朗人民对于美国霸权的反抗,更是对近期中东局势的一种表态。在游行的同时,自由市场上美元兑里亚尔的汇率也来到了1:700000。伊朗方面称将在美国大选前对以色列进行打击,目前还未应允。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和旷日持久的地区冲突,更加剧了中东地区的阴霾。

作者系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目前在德黑兰大学世界研究院访学。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不代表西北大学伊朗研究中心和本微信公众号立场。


往期推荐:

1.谢书缘:在德黑兰观察以色列的报复行动(伊朗见闻录之十七)

2.杨玉宝:我在伊朗德胡达学习波斯语(伊朗见闻录之十六

3.杨玉宝:伊朗总统大选现场观察(伊朗见闻录之十五)

4.杨玉宝:“伊斯法罕,天下之半”(伊朗见闻录之十四)

5.李晓:对伊朗国家博物馆及早、晚期琐罗亚斯德教遗址考察的思考(伊朗见闻录之十三)

文字:问国栋

编辑:李一聪

责编:张向荣

审核:李福泉

西北大学伊朗研究
发布西北大学伊朗研究中心的学术活动和成果信息、国内外伊朗研究动态以及中伊文化交流等方面内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