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进位部分,很多孩子都会懵,如何帮孩子理解透彻?

文摘   2024-12-27 21:29   河南  


孩子放学回来,数学老师让家长监督练习,在计数器上拨几个两位数。


我出了19,24,35,孩子拿着计数器左边,也不管数位,直接一边1一边9;一边2一边4.




很明显,数位搞不清楚。


01


小学一年级数学,进位部分,很多孩子都会懵。这需要更多的脑力了。


进位是数学的一大进步。


很久以前,当人们的手不够用了,数学不能停留在10以内的加减,于是有了进位制——这是对数量重新编码,用不同的数字代表不同的量级。


习惯了1表示1个,2表示2个的孩子,在遇到1表示1个十的时候、1个百的时候,解释不好,他们就会迷糊。



这一点学不好,以后会受限,远的不说,就说超过10的加减法、钱币的元角分计算,也是要牵扯到十进制的。


搞清了十进制,小学数学的加减乘除门槛你算是迈过去了——这也是一个人一辈子必须掌握的,你可以不会解析几何,可以不懂微积分,但是加减乘除计算你得学会,而且大部分人高考结束后,一辈子接触的数学也只限于加减乘除了。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理解透彻呢?往下看。



02


1 以课堂为基础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年级数学课本,我知道很多家长不看的。


看下图。



2在第一部分,给孩子解释10个小棒,捆成一捆,表示一个10.下面再演示11 、12 、13 ……19 、20用小棒如何表示。


第二部分,演示一个11 、17 、20对应小棒的数量,和个位、十位。


第三部分,练习,让孩子写一下算珠表示的数字。


(我这个版本是下图这一版,无论你用的哪一版,讲解过程都一致,只是数量和图片稍有差别。)



课本上的解释,经过教育家、数学家反复研究,是最简洁、接近本质、方便孩子理解的版本——也是进位产生的真实场景再现。


孩子在课堂上基本都能明白,但是如果有变形,比如我开头说的,老师让在计数器上表示一下,孩子不能进行知识的迁移了。


别担心,不能进行知识的迁移,是概念不够熟练,不会类比,我们可以让孩子看更多的演示——也就是我之前反复说过的,通过不同的方式触达同一个目的地,有助于触类旁通。



2 延伸


延伸有个原则,不能跟课本天差地别,记住以课本为基础,不要自作主张,因为你孩子要上课,以后几年都以这为基础,你再搞点儿别的容易把孩子脑子弄乱。


以课本为基础,抓住课本方法的精髓,去挑选绘本故事+动手实践。


绘本故事


我喜欢使用绘本,因为它用不同的故事来讲道理、知识,孩子记得牢,还容易对照、迁移。绘本使用得好,能成为我们育儿的好帮手。


这次关于数位,我使用了两套书中的4本绘本。


一套是《从小爱数学》中的《小偷们的黑暗银行》、《阳阳数鸡蛋》、《忙碌的星星工厂》。一套是《我是数学迷》里的《国王的生日》。


《阳阳数鸡蛋》跟课本的难易程度一样,等于用母鸡、鸡蛋、阳阳卖鸡蛋的故事重新演绎了一遍进位的产生。内含1个10,几个1的概念,还有10以上的加减如何操作,其实基础就是凑十,会凑十也懂得进位了。



《忙碌的星星工厂》用另一个故事演绎数位,延伸到了百位,以及数位该如何表示,故事生动,好理解。


读过这本书后,我孩子会在计数器上表示了。读书的时候结合课本可以再跟孩子讨论一下。



《小偷们的黑暗银行》在数位基础上,教孩子们做加法。理解了这本书,100内的加法不在话下。


可能很多孩子现在就会100以内的加法,但是,请问他们理解实质吗?知道进位如何产生,为什么要进位吗?


看透本质,从本质出发,会学得更好。我总强调概念,不要脱离概念高屋建瓴。



《国王的生日》也是讲数位,这个故事讲得很好,更有趣。


由于这套书是从美国翻译来的绘本,故事多以亚瑟王为原型,还有一些西方的经典文学人物,比如爱丽丝、杰克和魔豆等。


单是故事就很吸引人,我孩子最爱看这套了。



以上提到的2套绘本,链接放在下方,感兴趣可以看看。


其中《我是数学迷》比较贵一些,但内容是真的好。


《从小爱数学》跟我展示的版本不同了(我使用的这一套市场上正版的已经买不到了),版本升级,故事做了重新改变,依然很好。



除了绘本,我们还可以用实物演示,最直接的,把课本上的东西再动手操作一下。


用上家里的瓜子、筷子、糖果等,摆成10个,10个的,再配上单个,让孩子用数字表示一下,让孩子用实物表示一下数字。


如此一来,记忆得更深了。



题外话


其实我们以前用的算盘,就是个很好的学习工具。它也是计数器的一种。我记得小时候的数学,会有一单元专门讲算盘的使用。


现在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算盘不怎么用了,但是用它来理解数位,了解我们老祖宗对数位、加减的解决方案,是很好的拓展。




03


以上我介绍的方法,亲试有效。


小学生学数学的过程,其实就是对我们古人探索数学的过程再现。


首先认识数、然后比大小,之后是加减、进位、几何、分类、测量、乘除……


以课本为基础,辅助一些资料帮孩子反复再现概念理解概念,类比延伸,才能实现知识的迁移。


知识会迁移,也就意味着,考试变着法考你,你也不怕了。


本文结束,谢谢阅读

丽丽xyz
这不是一个数学大师的号,不过是一个小白的学习过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