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研究是多学科参与的,很多优秀研究成果刊发在非旅游期刊上。因此旅研联TPUC策划推出《文海拾珠:非旅游期刊最新旅游文献》系列推文,定期持续更新管理类、经济类、地理类、资源类CSSCI期刊上刊发的最新旅游研究成果,方便读者把握各学科旅游研究动态。
一、管理类
……
识别二维码
获取原文
题目:《旅游者门票感知价格及影响机制研究——基于中国5A景区网络点评大数据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作者:黄锐 谢朝武 张凌云
期刊:南开管理评论
刊期:2023(02)
摘要:国家宏观层面推动的景区门票价格管理改革引起学界广泛关注,但较少有研究从微观视角分析旅游者对门票价格的接受度。本研究对携程平台 71.1 万条旅游者景区评论中的价格信息进行抓取和机器识别,借助大数据方法对 5A 景区旅游者感知价格进行了测度。在对景区感知价格和实际价格进行比较的基础上,采用 fsQCA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分析感知价格的组态影响因素,并基于价格公平理论剖析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 :(1)景区实际价格与旅游者感知价格的关联结构复杂,一致性水平较低。(2)高实际价格、低参考价格、低感知质量和高购前预期的交互作用形成“名不副实”“质价不符”“绝对高价”“相对价高”和“标价虚高”五类高价感知组态路径模式。(3)感知价格的形成与旅游者对景区价格公平性的心理认知密切相关,在实际消费过程中旅游者会权衡投入产出效用、内外部参照对象等因素做出综合的感知价格判断。本研究推动了旅游者感知视角下的门票价格理论研究,对于景区门票价格改革和产品定价优化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门票感知价格;影响机制;网络点评大数据;5A 景区企业 ;公平理论
二、地理类
……
识别二维码
获取原文
题目:《基于独特资源的敦煌城市旅游建设及治理过程》
作者:刘清 杨永春
期刊:地理科学
刊期:2023(08)
摘要:基于访谈录音文本与各类统计数据,采用行动者网络方法,研究敦煌旅游建设治理过程与驱动机制。研究发现:敦煌的旅游治理可分为世界文化遗产地建设、集中化运营与城市营销2个阶段运作过程。在世界文化遗产地建设阶段,莫高窟与敦煌学的全球声望吸引大量入境游客,市政府与敦煌研究院通过征召方式动员其他行动者,实现敦煌旅游供给;在集中化运营与城市营销阶段,市政府统一收编市属旅游资源建立国企进行集中市场化运作,借助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大事件,发展敦煌文化旅游与智慧旅游。过程中异议与博弈主要围绕市场监管与利润分配、土地利用、资源开发展开。敦煌研究院保护弘扬敦煌石窟文化为敦煌旅游注入生命力,市场驱动敦煌遗产旅游的社会参与与旅游供给,不同层级政府驱动敦煌的集中化治理与文化资产存量发展。
关键词:旅游治理;独特资源;行动者网络;敦煌;城市转型
识别二维码
获取原文
题目:《乡村旅游地土地利用功能结构演变及模拟——以江西省三坪村为例》
作者:万沛钰 徐国良 万春燕
期刊:地理科学进展
刊期:2023(09)
摘要:乡村旅游地土地利用功能承载了乡村空间功能的转型与重构,探究乡村旅游地土地利用功能类型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开展不同情景下的模拟,可为辨析旅游业对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功能影响提供借鉴思路。论文以江西省三坪村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源遥感影像和ArcGIS空间工具分析了2007—2019年土地利用功能结构演变规律,并采用PLUS模型分别模拟“旅游优先发展”及“保护约束发展”两种未来情景下的土地利用功能结构。结果表明:(1)三坪村从以生态保育、农业生产、农村住宅、公共服务等土地利用功能为主的传统型村落,逐步转向为包含旅游接待、旅游休闲、交通运输等复合功能的旅游型村落。从初步参与期到快速发展期,土地利用类型指数提升了13%,旅游功能用地扩展强度指数提升了1.29倍。(2)随着旅游业的推进,三坪村旅游功能用地的空间扩散和溢出特征明显,旅游功能用地的分布由“沿主干道线状集中分布”演变为“沿次干道的自然村扩展延伸”。(3)未来情景模拟中,与保护约束发展情景相比,旅游优先发展情景下的农业生产及生态保育功能下降更大,但旅游接待功能提升幅度更明显。
关键词:乡村旅游地;土地利用功能;情景模拟;PLUS模型;江西省三坪村
识别二维码
获取原文
题目:《城市旅游综合体分布格局演化与区位选择机制——杭州案例》
作者:李维维 虞虎 陈田 马晓龙
期刊:地理研究
刊期:2023(09)
摘要:探究城市旅游综合体(UTC)的区位布局规律,可为明确类似旅游项目的选址准则和推进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及决策支撑。为此,本文以杭州市为研究区,结合ArcGIS和地理探测器工具,探究城市尺度上UTC分布格局演化规律与区位选择机制。结果表明,总体上,杭州UTC分布呈现由“单核集聚”向“双核拥簇”再向“多极扩散”演变的过程,细分类型UTC分布格局与总体基本一致,呈现由小规模集聚向多核集聚转变的特征;上述规律形成源于多维要素的综合驱动,其中,文化型UTC以资源、经济和市场为核心驱动要素,创意型UTC则由地价、经济、资源和市场要素主导,生态型UTC相应以生态环境要素为主驱力,本质上则是各类UTC在对城市转型发展和地域职能分工细化积极适应的基础上进行空间寻优的结果。文章认为,科学认识UTC多产业集成、多要素交织的复杂属性,系统识别影响UTC布局的多维要素及其作用机制,既是实现优势空间精准瞄定和指导UTC择优“落地”的关键,也是明确类似旅游项目成长环境的基础遴选标准及其优化培育方向的前提。
关键词:城市旅游综合体;区位选择;影响因素;机制;杭州
识别二维码
获取原文
题目:《东北三省滑雪场时空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王金伟 邹明乐 徐晓文 王启翔 王欣
期刊:经济地理
刊期:2023(08)
摘要:冰雪旅游是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而滑雪场是冰雪旅游的核心载体。文章以东北三省的滑雪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GIS空间分析、空间变差函数、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揭示了近30年该区域滑雪场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1990—2020年东北三省滑雪场历经萌芽和扩张阶段,总体分布态势由离散演变为集聚状态。(2)东北三省的滑雪场总体形成了“东北—西南”的空间格局,且呈现出高聚集、非均质的特点,省会城市成为空间聚焦的重要核心。(3)该区域滑雪场空间分布的差异性不断加剧,且主要表现在“东北—西南”方向,而均质性主要体现在“南—北”方向,且分布结构逐渐由“多峰型”演变成为“单峰型”形态。(4)滑雪场分布格局是自然、社会、交通和旅游(产业)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影响力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同时,在多因素的交互影响下,东北三省的滑雪场呈现出“沿公路而建、与景区共生、靠资源发展”的分布态势。
关键词:滑雪场;冰雪旅游;体育旅游;冰雪资源;旅游交通;东北三省
识别二维码
获取原文
题目:《基于LDA制图分析的古镇旅游地游客商业化体验及空间结构——以大理古城为例》
作者:张大钊 李显正 赵振斌 王源
期刊:经济地理
刊期:2023(08)
摘要:古镇旅游所引发的旅游商业化现象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文章以大理古城为案例地,运用机器学习中的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s)主题模型对游客在线评论进行内容分析,并将其结果进行空间可视化,探讨了游客商业化体验的构成维度及其空间结构,拓展了旅游商业化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研究发现:(1)大理古城的游客商业化体验包括物质性与精神性2个方面,前者由“店铺密集”和“产品趋同”构成,后者由“氛围失调”和“价值异化”构成,其中“氛围失调”与商业化体验的关联更强。(2)游客商业化体验整体上呈核心—边缘分布,不同维度形成带状或点状的空间结构,这既与旅游地资源分布和开发布局有关,又受游客对旅游地功能、审美与象征价值评价的影响。(3)文章尝试为弥合社会—理论与空间—分析之间的二元对立探索方法论途径,并为古镇旅游商业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古镇旅游;商业化体验;空间可视化;旅游资源;LDA主题模型;大理古城
识别二维码
获取原文
题目:《苏州城市生态旅游舒适性空间格局演变及溢出效应》
作者:黄泰 卫嫚 席建超
期刊:经济地理
刊期:2023(08)
摘要:经济增长和社会转型促使舒适性成为旅游者空间流动的重要因素,生态旅游可以化解城镇化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冲突,从舒适性视角解析大城市生态旅游演变规律可为构建大城市高质量发展格局提供理论支撑。文章基于城市舒适性理论和场景理论,以苏州市区为例,利用最小阻力模型、空间连续小波变换、空间计量模型等多元集成方法,解析2010—2020年大城市生态旅游舒适性格局演变与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苏州城市生态旅游舒适性逐渐提升,舒适性类型由生态主导型向综合型演变。(2)苏州城市生态旅游舒适性核心区为城市边缘的生态聚集型,通过舒适性增长的空间溢出带动其他区域共同发展,且空间溢出随距离增加呈现“倒U型”发展趋势。(3)苏州应营造以“核心区—联动区—辐射区—边缘区”为圈层、以生态旅游源地为节点,通过生态旅游舒适性核心廊道联通的生态旅游舒适性空间。文章对协调大城市发展与保护的共生关系、推动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等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城市生态旅游;舒适性;溢出效应;空间连续小波变换;空间营造;廊道;苏州
识别二维码
获取原文
题目:《元阳哈尼梯田遗产乡村聚落韧性测度及优化策略——以多依树村为例》
作者:高钰桔 毛志睿 陈笑葵 易纯
期刊:经济地理
刊期:2023(08)
摘要:文章基于社会生态韧性的演化思维,建立了以“应对长期、隐性、缓慢冲击的韧性”和“韧性为增进本地居民利益”为考量的乡村聚落韧性测度指标体系。以多依树聚落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量表打分和模糊评价法、自然断点法,测度其韧性发展现状,据此探索同一行政村内不同韧性水平聚落的韧性提升策略。研究表明:(1)多依树聚落韧性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在各维度韧性评价序列中,社会韧性水平最高,其后依次为空间韧性、制度韧性、经济韧性、生态韧性和文化韧性。(2)遗产地村域内聚落之间在各个维度的韧性能力存在明显差异,获得较好政策扶持和积极发展遗产旅游业的社区,其聚落韧性水平相对较高。(3)人口老龄化、乡村建设用地破碎、保护规划实施不利、旅游开发单一、自然灾害频发、传统文化传承人减少是多依树聚落不同维度韧性能力的短板。(4)依据遗产地乡村聚落韧性水平将其分为巩固稳健类、提高适应类和学习转型类等3种类型,对应韧性优化策略为:巩固稳健类乡村聚落应巩固应对干扰的抵御能力,加强乡村自身基底的自稳健性,关键是要降低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构建社会网络结构,加强聚落间经济的互补;提高适应类乡村聚落要增强对于扰动的更新适应能力,完善干扰预警应对机制,运用现代方式演绎历史文化,提升聚落社区的自组织性,创新文化活态传承,此外,要严格乡村聚落建设用地的管控;学习转型类乡村聚落应注重村落改革发展引擎的提质改进,注意多元主体的协同参与和社区保障机制的建设与健全。
关键词: 哈尼梯田;乡村聚落韧性;遗产地旅游;韧性提升;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
识别二维码
获取原文
题目:《自治区民族博物馆的游客在线点评内容挖掘与情感分析》
作者:毛太田 吴宇豪 黄文佳
期刊:经济地理
刊期:2023(08)
摘要:文章利用LDA主题识别与SonwNLP情感分析方法,对我国5个民族自治区的博物馆的游客在线评论进行了主题提取与情感分析。结论表明:(1)游客对民族博物馆的情感整体是积极的,对民族博物馆的认可度和满意度较高,其最关注的是民族博物馆展品蕴含的地方历史文化,并对“楼兰美女”“恐龙”等关注度较高。(2)根据高频词分析结果,5家民族博物馆参观游客有效评论数量从高至低依次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西藏博物馆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3)游客热评主题聚焦于馆藏的社会教育功能、民族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认知、馆藏陈列和场馆服务。研究认为,可以通过提升博物馆藏品品质、推进藏品资源数字化建设;提升展品陈列水平、优化讲解服务;提升现场服务技能与管理运营水平;促进博物馆和高校教育融合与共同建设;加强宣传等路径,综合提升民族博物馆管理运营和公益文化服务能力。
关键词:民族博物馆;自治区;在线评论;情感分析;内容挖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资源类
……
识别二维码
获取原文
题目:《区域旅游经济与空气质量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化——以云南省为例》
作者:赵书虹 孔营
期刊: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刊期:2023 (08)
摘要:该研究在构建旅游经济和空气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熵值赋权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来分析云南省16个州市2014—2020年旅游经济系统和空气质量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及时空演化过程。研究发现:(1)研究期内16个州市的旅游经济发展整体呈现增长趋势,但各州市的旅游经济发展指数差异较大,呈现“两极分化”的发展格局;空气质量发展指数随时间变化的波动性很强、呈无序状态。(2)研究前期和中期,除了昆明、丽江、大理的旅游经济发展指数始终高于空气质量指数,其余13个州市空气质量指数均优于旅游经济发展指数,属于旅游经济发展滞后型城市。(3)从耦合协调等级来看,云南省旅游经济与空气质量耦合协调等级得到提高,总体趋势呈现由滇西北地区向滇中、滇西和滇西南地区递减的格局。其中,耦合协调等级比较好的州主要集中在滇西北地区,且耦合协调等级远高于滇东北、滇东南地区。(4)从空间自相关来看,云南省旅游经济与空气质量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整体上表现出全局空间负相关,且空间分布呈随机态势,尚未形成地理上的空间集聚效应。研究期内16个州市旅游经济与空气质量耦合协调度协同增长的有3个,负向增长的有13个,说明16个州市的内部空间结构呈现竞争强于协作的态势,区域空间整合性较弱。(5)对旅游经济和空气质量两大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影响较显著的因素依次是:机动车数量、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和人均GDP。通过对云南省旅游经济与空气质量两者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拟为云南省旅游经济系统和空气质量系统健康、可持续、高耦合水平发展提供相应参考。
关键词:旅游经济;空气质量;耦合协调;时空演化
识别二维码
获取原文
题目:《数字经济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及门槛效应》
作者:苏振 郑应宏 郭峦
期刊: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刊期:2023 (08)
摘要:旅游业是信息密集型行业,与数字经济具有天然适配性。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下,提升旅游业碳排放效率问题日益紧迫,而数字经济的发展为旅游业碳排放效率提升提供了新契机。科学评价数字经济对区域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效应,有助于依托数字经济赋能旅游业节能减排,为旅游业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该研究基于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份数据,利用地理加权回归和双重门槛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①全国旅游业碳排放效率整体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在研究期内呈现出显著上升趋势,且在空间上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中部均衡”的格局。②数字经济发展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GWR模型结论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有利于旅游业实现低碳绿色转型。③数字经济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提升存在双重门槛,且表现出倒“U”型非线性关系。当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小于第一门槛值时,旅游发展显著正向促进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当该值处于第一和第二门槛值之间时,这种正向促进影响变小;当该值大于第二门槛值时,则为负向影响。因此,该研究建议:应加大数字经济与旅游业合理融合发展力度,培育与数字技术高度融合的旅游产品;鼓励数字经济强省对口帮扶弱省,缩小省际间旅游产业“数字鸿沟”;明确因地制宜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发挥数字经济在节能减排的最优效应;建设数字化旅游专业人才队伍,助力旅游业节能低碳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数字经济;旅游;碳排放效率;空间分异;门槛效应
猜你喜欢
顶刊动态|《Tourism Management》2023年8月Volume 97佳文速递
顶刊动态|《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023年9月佳文速递
旅研Note丨2023年旅游领域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立项名单
旅研Note丨重磅:2023年旅游领域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立项名单
旅研Note丨重磅:2023年旅游领域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立项名单
旅研Note丨2022年JCR旅游领域SSCI期刊影响因子排名及分区(完整版)
旅研Note丨重磅:2023年旅游领域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立项名单
·END·
内容编辑:李雨芳 叶欣仝 万欣玥
技术编辑:肖涵月 郑景译 郭木子奕
审核人:童昀 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