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提供_宜昌市秭归县文化和旅游局(摄影_魏启扬)
秭归,这座中国最年轻的县城建在山腰上,一条笔直的主干道上面有一条街,下面也有一条街,就这样三条街连同街上的所有建筑构成了整个县城。
县城生活大都烟火气浓郁,老人们在树荫下悠闲地下棋,孩子们追逐嬉戏,商贩们吆喝着售卖当地特色小吃,街上摩托车和电瓶车鱼贯而行。江风和阳光一样粘稠热烈,一江之隔的三峡库区,几艘船来来往往,在江面流连。
看过三峡大坝的人,大多也会选择来看一看屈原祠。祠堂古朴典雅,飞檐翘角和青瓦红墙在翠竹绿树的掩映下,多了几分肃穆。祠内陈列着屈原生平事迹的图文记载,以及他那些流传千古的诗作手稿复制品。庭院之中,矗立着一尊屈原雕像,他手持卷轴,凝视远方,脑中仿佛仍在忧思。
屈原祠和三峡大坝遥遥相望(摄影_陈健)
屈原出生成长的秭归县,盛产橘子。每年四五月份,橘花盛开,九十月份,橘子成熟,清香的橘花和甘甜的橘子,承载了屈原少时对世间一切美好的寄托,并最终影响他的一生。少年的屈原没有留下太多的文字记载,当他二十岁从秭归走向郢城的时候,已经是满腹理想的才俊。
后来的后来,故事大家都已知晓,感谢司马迁,从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从亘古不息的汨罗江中,打捞起这位中国“第一诗人”,他用1200多字让后人记住了那个时代不屈的脊梁。让历代文人仕子朝诵夜吟的屈原,今天,一个民族以节日的形式纪念他。
摄影_陈健
这是一片承载了无数敬仰与追思的地方,游人来这里瞻仰先贤,汲取精神力量。眼前这湾江水,流淌了2300年。在秭归旧地,三峡大坝已经淹没了旧时的繁华,寻找屈子遗骸的龙舟,缀满了欢歌笑语,投入江中的粽子,成了传统美食。
只有屈原的诗文,静静地躺在石刻里,任游人翻看、思索。一队头戴花环身披丝巾的阿姨,举着自拍杆拍照,谈笑声打破了午后的宁静。离开屈原祠的时候,我没有虔诚跪拜,只与面容清苦的屈子雕像对看了许久。
图片提供_宜昌市秭归县文化和旅游局(摄影_魏启扬)
-节选于《厦门航空》294期《穿越时空的对话》-
本文所有配图,均获摄影师授权使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或商用。
撰文|阿夏 美编 | Mawan
往|期|回|顾
《厦门航空》杂志2024年9月新刊已上线
商业合作或转载请在公众号主页对话框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