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用“表里山河”来形容山西,意为外有大河,内有高山。而位于山西最南端的运城,万里黄河在这里拐了一道弯,自此东流,它便成了山河之间的一处“留白”。在运城,一铲子下去,除了肥沃的土壤,还有华夏民族的完整记忆。
“南风起,盐始生。”它因“盐运之城”得名,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数量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它是一座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主题公园,关公文化就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羽生而为侯为将,逝而为圣为神。运城作为他的故里,处处彰显着关公文化的深厚底蕴,平均每个县有20座以上的关帝庙,其中,解州关帝庙是全国最大的关帝庙,被誉为“关庙之祖、武庙之冠”。
TIPS
运城关帝庙行访
1.常平关帝庙
关羽家庙,位于关羽出生地常平村,又称“关帝祖祠”,意义非凡。始建于隋,建筑布局沿袭“前朝后寝”之制,具有浓厚的历史氛围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2.运城关王庙
位于运城市盐湖区,隐在闹市,创建于元代,现存山门、献殿与正殿,皆为明代建筑。
3.寨里关帝庙献殿
在运城北郊的寨里村,仅存一座关帝庙献殿,为元代遗构,文物价值较高。
这座庙宇始建于隋初,历经多次修缮扩建,才形成了现在前朝后寝、中轴对称的宫殿式布局。与一般关帝庙不同,解州关帝庙像一首循序渐进的乐曲,拥有序幕、过渡、高潮和结尾。
走进庙内,首先是结义坊、君子亭等结义园的序曲建筑,正处于一派湖光山色之中,营造出当年刘、关、张结义时的桃园意境。往前经过端门、雉门、午门,就到达御书楼,黄绿色琉璃瓦覆顶,檐下斗拱、额枋木雕精美。
其后为正殿崇宁殿,殿前苍松翠柏,26根高浮雕龙柱环绕殿周,横匾高悬,为乾隆手书“神勇”,殿内的木雕神龛中,塑帝王装关羽坐像,神态肃穆。
再往后即后寝部分,行过“肃气千秋”木枋,便见春秋楼,左右设有刀楼、印楼两楼对峙。春秋楼因内供关羽夜读《春秋》像而得名,是关帝庙内最高的建筑,也是中轴线建筑群中的最高潮,所谓“天下关庙属解州,解州庙内看春秋”。走到春秋楼二楼走廊,俯瞰庭院幽静,有四棵千年古柏,年岁比春秋楼还要大些,历经沧桑,依旧亭亭。
关帝庙作为有形的文化构建,其实也经历了一次次的生命更迭。一千多年来,它历经地震、火焚和兵灾等损害,屡建屡毁,屡毁屡建,就像木结构建筑本身一样,脆弱而坚固、恒久。
如今庙内,琉璃影壁熠熠生辉,藻井繁复精妙绝伦,关公塑像威严自生,香火常年缭绕不息,年复一年,它们不仅是信仰的寄托,更是历史长河中不灭的灯塔。
面对浩瀚山川,这些比人类更大尺度的存在,我们总是容易心生敬畏,这是源于自然的壮阔,让我们了解到自身的局限,接受终将化为尘土这一事实。而行走在这里,我们在千年时光中神游,依旧能在历史的悠久中对比出个人的短暂,但同时,它指向了人类生命经验的绵延不绝。
关帝庙既是一首乐曲,也是一幅缓缓展开的画卷,让个体的视野得以拉长、拓深,看见更广阔的世界与更深远的文明。
这些建筑之所以令人动容,并非仅仅因为它们还在,更是因为它们曾经在那里。每个人都将归于尘土,但关公文化以及内含的“忠、义、仁、勇”精神,却能在时间的洪流中代代相传,并于新时代背景下,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更加生动的表达方式。
除了关帝庙,运城随处可见关公文化的浸润。走出运城北高铁站,映入眼帘的便是广场上的关公铜像;街边店铺,多供奉着各式各样的关公像,祈佑财源滚滚。车上放的是关公,戏里唱的是关公,人们谈的是关公。关公文化不是局限在庙宇之内、高高在上的,而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已深深融入了当地人的精神世界。
每年的关公文化旅游节,海内外信众纷至沓来。关公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凝聚着全球华人华侨的敬仰与期盼。它的精神内涵已经超越了地域时空限制,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节选于《厦门航空》294期《穿越千年的对话》-
本文所有配图,均获摄影师授权使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或商用。
编辑|廖玉姮 图片提供|图虫创意
美编 | Mawan
往|期|回|顾
《厦门航空》杂志2024年9月新刊已上线
商业合作或转载请在公众号主页对话框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