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篇)
或告右丞魏征私其亲戚,上使御史大夫温彦博按之,无状。
彦博言于上曰:“征不存形迹,远避嫌疑,心虽无私,亦有可责。”
上令彦博让征,且曰:“自今宜存形迹。”
它日,征入见,言于上曰:“臣闻君臣同体,宜相与尽诚;若上下但存形迹,则国之兴丧尚未可知,臣不敢奉诏。”
上瞿然曰:“吾已悔之。”
征再拜曰:“臣幸得奉事陛下,愿使臣为良臣,勿为忠臣。”
上曰:“忠、良有以异乎?”
对曰:“稷、契、皋陶,君臣协心,俱享尊荣,所谓良臣。龙逄、比干,面折廷争,身诛国亡,所谓忠臣。”
上悦,赐绢五百匹。
有人诽谤魏徵包庇自己的亲戚,唐太宗立即派御史温彦博调查此事,结果并无此事。
温彦博向李世民宗奏道:“魏徵作为一个臣子,应该使自己的行为显明,他不能远避嫌疑,以致遭受这些没有根据的诽谤。虽然没有私情,也应当受到责备。”
于是李世民让温彦博代替自己去责备魏徵,并说:“从今以后,行为不得不存痕迹。”
第二天一早,魏征面见太宗,君臣二人进行了一番饶有趣味的对话。
魏征向太宗说道:“我听说君主与臣下一条心,这才叫君臣一体,哪有抛开大公无私的精神,只在检点行为上下功夫的贤良之臣呢?如果君臣上下都注重细枝末节,谨言慎行,我看国家的兴亡祸福就无法预料了。”
李世民大感惊异,且改变脸色道:“我已经悔悟这件事了。”
魏征又跪下说:“我希望陛下让我做一个良臣,不要让我做忠臣。”
唐太宗听了很奇怪,就问魏征“忠臣”和“良臣”有什么区别?
魏征答道:“像古时候的稷、契、咎陶就是良臣,像龙逢、比干就是忠臣。良臣以国事为重,公而忘私,使自己身获美名,使君主成为明君,子孙相继,福禄无疆;
忠臣则不然,唯唯诺诺,只为个人打算,使自己身受杀戮,使君主沦为暴君,家国并丧,空有其名。以此而言,二者相去甚远。”
唐太宗觉得很有道理,非常赞赏魏征,赐绢五百匹给魏征。
【我的感悟】
读了这个故事,我才知道“良臣”,才知道忠臣也有其局限性,也才知道龙逢、比干的忠烈有点可惜。
良臣一定是忠臣,忠臣不一定是良臣。这是魏征给我们的一个新理念。
忠臣以自己的价值观为标准,认死理,犯颜直谏,没有智慧,惹怒了君王,让国君成为暴君,使自己身首异处,以至于国家也沦陷灭亡。
良臣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说什么做什么,都是为了国家好,既成就了国君的明主美名,也能让国君安定和谐,繁荣昌盛,好像不是为了自己,但一定会名垂千古,流芳百世。
道德经: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魏征是这样说的,他也做到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没有魏征的劝谏,是很难成就的。
魏征的内心一直是光明磊落的。他原来是李建成的人,还一直给李建成出谋划策,让李建成向李渊建议,把功高震主的秦王李世民外调,甚至设计想害死李世民。
当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责问魏征,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总让我大哥建成想办法把我外调,还设计要害死我。
魏征很坦然地说:“如果先太子(李建成)能听我的,他就不会死于非命。”
唐太宗早就听说魏征的才识过人,又见他凛然正气,内心很是佩服,就把魏征留在身边重用。
唐太宗能重用李建成的人,显示了他的胸怀宽广;能接纳魏征的谏言,证明了他是一代明君。
在历史上,人们都知道魏征有直言进谏的风格,常常把唐太宗气得一愣一愣的。其实,魏征不是一味地直言,他也是很有方式方法的。
长孙皇后入葬昭陵后,李世民对她思念无法停止,为了缓解思忆之苦,便在宫中建起了层观,终日眺望妻子的陵墓,还让大臣陪同悼念。
一次李世民让魏徵陪同,并指着昭陵的方向问魏徵是否看清了,魏徵说:“臣眼力昏花,不能看见。”
李世民问:“怎么会没看见,那是昭陵啊!”
魏徵闻言回答:“臣以为陛下望的是献陵(唐高祖陵寝),如果是昭陵,臣当然看见了。”
李世民听后明白魏徵是在提醒自己,不要只顾及思念亡妻而忘了父亲。于是便哭着下令拆掉了层观。
魏征没有很直接地阻止唐太宗不要过分哀伤,整日陷入对长孙皇后的思念中。而是在与太宗一起登层观远眺时,巧妙地提出献陵,以提醒太宗不要忘了先皇,不要忘了国事。
魏征不仅有学识有智慧进谏,而且他也是善于识人懂得人性的,他了解唐太宗不是心胸狭隘之辈,他知道太宗胸怀天下,是有作为的帝王,才会屡屡犯颜直谏,依然平安无事,一直被太宗欣赏、接纳、赏赐。
魏征真是一代良臣,成就了唐太宗,成就了贞观之治,成就了大唐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