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天士(1666年,一说1667年—1745年),名桂,字天士,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安徽歙县。居上津桥畔,故晚年又号上津老人。清代著名医学家,“温病四大家”之一。
叶家世代业医,其高祖叶封山自安徽歙县蓝田村迁居苏州。祖父叶时,甚通医理,父亲叶朝采,益精其术。叶天士自幼耳濡目染,也有志于此道,少时即受家学。叶天士最擅长治疗时疫和痧痘等症,是中国最早发现猩红热的人。在温病学上的成就,尤其突出,是温病学的奠基人之一。
首创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大纲,为温病的辨证论治开辟了新途径,被尊为温病学派的代表。
主要著作有《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未刻本叶氏医案》等。叶天士善于活用金匮方。
现试从《临证指南医案》中(以下简称《指南》),选出分别代表肝心脾肺肾的旋覆花汤、甘麦大枣汤、苓桂术甘汤、麦门冬汤、肾气丸之案例,浅析并探索叶氏活用金匮方之特色。
旋覆花汤引用22次
1.肝郁胁痛积聚
肝居胁肋,性喜条达。若肝胆郁滞而见胸胁胀痛,痞块症瘕的,均用旋覆花汤加归须、桃仁、柏子仁,疏肝利胆,消癥止痛。
2.肝气挟饮喘咳
旋覆花能降气下水,
青葱管能通络脉,
叶氏变疏利肝胆为降气平喘之剂,用治喘咳。
如《指南·喘》汪案所列方药就是旋覆花汤加炒半夏。
3.气血郁滞阳逆忿怒
肝胆气血久郁,肝阳悖逆上冒,也会情绪急躁易怒。若气血流畅则肝阳自能平洽。如《指南·郁》扬案“惊惶忿怒,都主肝阳上冒……究竟肝胆气血皆郁,仍宜条达宣扬”,处方用旋覆花汤加炒桃仁、柏子仁。
4.营卫不调怯冷
脉络痹阻,气血失洽也能导致营卫不调。
叶氏认为:“就形体畏寒怯冷,乃营卫之气失司,非阳微恶寒之比,议用宣络之法。”《指南·失血》吴案和《诸痛》章案均反应叶氏以旋覆花汤加减,和血通络调营卫的治法。叶氏用旋覆花,断脉为涩或弦,以红花代新绛,注意润燥,以久瘀易致血枯津少,此为其经验之谈。
引用甘麦大枣汤30多次
1.诵虑过度哭笑无常
诵读思虑太过,心营暗耗,神失主宰而喜笑不休的,以甘麦大枣汤加茯神、柏子仁、炒白芍、建莲,滋养心神。
2.心胃阴伤烦渴
汗吐下太过伤津耗液,胃津伤则口干渴饮,心液耗则心烦不寐,或惊恐畏惧,均用甘麦大枣汤加麦冬、白芍、龙骨治之。
3.产后郁冒
产后阴气下泄,阳气外脱而见神乱昏谵的郁冒,宜甘麦大枣汤加桂枝、龙骨、牡蛎,甘缓以涵阳宁神。
4.肝虚动风
对产后、久病,肝虚血耗、络空风动的抽搐、痉厥,叶氏根据“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用甘麦大枣汤加阿胶、白芍、生地、龙骨、牡蛎之品治之。
叶氏用甘麦大枣滋阴润燥,针对不同证候,
佐以桂、芍调和营卫,
龙、牡等柔肝敛阴,有相得益彰之妙。
引用苓桂术甘汤37次
1.中虚腹胀
中阳困顿,气机阴滞则腹胀,用苓桂术甘汤温脾阳,以复健运之职。桂枝易为肉桂,加煨姜、厚朴、陈皮温中理气消胀。
2.阳微停饮
水饮内停,最有关者莫过于脾。饮为阴霾之邪,阻遏或耗伤阳气,则诸症丛生,如手足畏冷,胸背冷痛,眩悸喘咳,肠鸣等;叶氏均以苓桂术甘汤为主加半夏、牡蛎、苡仁治之。
3.胸痹胃痛
阳主开,阴主闭,阳虚阴盛乱于胸中则胸痹而痛。叶氏用苓桂术甘汤温阳通痹治之。
虚寒胃痛,痛势绵绵,喜温喜按,则用上方加人参、生姜、大枣温中和胃为洽。
4.浮肿晨泄
阳伤温聚,水气泛滥则肢体浮肿,用苓桂术甘汤加防己、泽泻,以温运阳气,利水消肿。
晨为阳气初萌,阴寒尚盛之时,若脾肾阳衰,每每黎明即泻,以苓桂术甘汤为主,加淡附子、肉桂、鹿角,以达补火生土止泻的目的。
叶氏用苓桂术甘汤既重视利水化湿,又注意补火生土,共达相辅相成之作用。
引用麦门冬汤25次
1.肺痿燥咳
肺为娇脏,喜润恶燥。叶氏对“寸口肺数其人咳,反有浊唾涎沫”,伴咽干、音哑的虚热肺痿和热病伤津或燥气过甚致肺失清润的燥咳,均主以麦门冬汤。
阴亏明显减半夏,人参易沙参。
2.肺热咳血
虚热灼伤络脉,血随气逆而为咳血或痰中带血,以麦门冬汤去半夏,润肺和络降逆治之。
3.胃阴虚食少
胃喜柔润,胃阴虚会直接影响食物受纳消化,出现知饥少纳或不饮食,用麦门冬汤去半夏,加扁豆健中益胃。
4.厥阳上逆眩晕
大病久病致足三阴脏液亏虚,常易诱发厥阳上逆,如上逆肺胃则吐痰欲呕,上冲巅顶则眩晕,取麦门冬汤合静养调摄法治之。
叶氏用麦门冬汤益气养阴,增液润燥治疗肺、胃及足三阴脏液亏损所致诸证,实为“治病求本”、“异病同治”之法。
引用肾气丸28次
1.肾虚喘息
宿疾咳喘,上损及下,或本身肾阳虚都可导致肾不纳气而出现气促、喘息。叶氏按“外感之喘治肺,内伤之喘治肾”原则,用肾气丸和五味子、沉香,以淡盐汤送服治之。
若久病阳损及阴则加胡桃肉;
脾肾两虚可交替服肾气丸、五味异功散。
2.饮停动悸头眩
下元虚衰,湿聚成饮。凌心则动悸,犯胃则作呕,阻遏清阳则神昧头眩,以早服肾气丸、午服外台茯苓饮治之。
3.腹胀腑肿
命门虚馁,阴凝水停,则腹胀、月付肿随之而起。叶氏对中年阳微,或产后肿胀属肾阳虚者,选用肾气丸加牛膝、车前子,或五苓散以温阳利水消肿除满。
4.阳虚漏汗
大汗能亡阳,阳衰表虚自汗、漏汗。对肾阳虚“两尺空大,寐则汗泄,食下少运”,用肾气丸温下焦之真元来振奋卫阳固表止汗。此外,对火衰不能键闭的黎明瘕泄和冲脉虚寒的足痿,亦主以肾气丸。
“外饮治脾,内饮治肾”说源于张仲景《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载:“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言简意赅,在“病痰饮当以温药和之”的前提下,提出了两首治疗饮病代表方苓桂术甘汤和肾气丸。叶天士从苓桂术甘汤、肾气丸的方证处着眼,提出“仲景有要言不烦曰,饮邪必用温药和之。更分外饮治脾,内饮治肾。不读圣经,焉知此理”,明确提出“外饮治脾,内饮治肾”的学说,并以此指导饮邪的诊疗,在《临证指南医案》多处均有体现。
吴鞠通师法于叶天士,在《医医病书·用古方必求立方之故论》中言:“痰饮门中,胸中有微饮,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苓桂术甘汤所治之饮,外饮治脾也;
肾气丸所治之饮,内饮治肾也。
按肾虚水泛为痰,但嗽不咳,肾气丸主之。若外饮脾虚,不能代胃行津液,一以强卑监之土为要。
土最恶湿,八味丸中之地、萸,酸甘化阴,愈化愈湿,岂非为贼立帜乎”承奥义以发挥“外饮治脾,内饮治肾”。
后世浙派中医叶熙春,亦遵此论,并认为“外饮治脾,内饮治肾”不仅指出病机与病位的不同,更提示出病情的深浅与轻重,指导临证立法组方。张仲景首言“病痰饮当以温药和之”的治法,叶天士遵其意,从温脾肾着眼。
脾主运化《内经》早有详论,《金匮要略心典》言:“水入而脾不能输其气,则凝而为饮”。脾运化失常则生饮邪,故病初在脾,治当温运健脾。
《金匮要略》中治疗小便失常,皆以肾气丸补肾复气化治之。脾为土脏,助肾制水,脾阳虚则水泛无制,又因脾阳赖肾阳温煦,病久脾传及于肾,则肾阳虚,水泛更甚,治当温肾利水。
“外饮治脾”叶天士多选用经方苓桂术甘汤、外台茯苓饮、小青龙汤、大半夏汤、二陈汤等方加减,其中又以苓桂术甘汤用之最多;
“内饮治肾”多选用肾气丸、都气丸、真武汤等方。
叶天士治外饮着眼于“温运”二字。《临证指南医案》中苓桂术甘汤多用原方,偶尔与二陈汤合方健脾、理气、通阳;
小青龙汤去细辛、麻黄加薏苡仁,因表无寒邪,故专攻里饮,辛温化饮;
外台茯苓饮加桂枝、半夏通阴浊以苏脾阳;
用大半夏汤不拘于胃反,以消痰化饮为主。
半夏、桂枝、茯苓为叶天士温阳化饮必用之角药,实遵张仲景组方用药之意,化繁为简,常佐以枳实、陈皮理气之品,行气化饮。
叶天士治内饮则以“温利”为法眼。
肾气丸温肾化饮应用最多;
都气丸多加附子以温暖脾肾;
真武汤为治脾肾阳衰,饮邪内停之方。
笔者于《临证指南医案》择痰饮案二则,借以阐明叶天士“外饮治脾,内饮治肾”之法要。
“王(三二)脉沉为痰饮,是阳气不足,浊阴欲蔽。当以理脾为先,俾中阳默运,即仲景外饮治脾之意。苓桂术甘加半夏、陈皮,水法丸。叶天士据脉断病,详于特殊略于一般,此处“脉沉”非谓纯虚之象,乃痰饮阻蔽,阳气不达,阳虚而不能消散痰饮之意。
此饮属外饮,法当理气健脾。脾气旺则运化正常,水饮可消。此案病机确凿,治法明晰,据法遣方,苓桂术甘合二陈汤意在因内有痰饮,治不当以汤液助其势,故水泛丸服。
“程(五七)昔肥今瘦为饮。仲景云:脉沉而弦,是为饮家。男子向老,下元先亏,气不收摄,则痰饮上泛。饮与气涌,斯为咳矣。今医见嗽,辄以清肺、降气、消痰,久而不效,更与滋阴。不明痰饮皆属浊阴之化,滋则堆砌助浊滞气。试述着枕咳呛一端,知身体卧着,上气不下,必下冲上逆,其痰饮伏于至阴之界,肾脏络病无疑。形寒畏风,阳气微弱,而藩篱疏撤。仲景有要言不烦曰:饮邪必用温药和之,更分外饮治脾,内饮治肾,不读圣经,焉知此理?
桂苓甘味汤、熟附都气加胡桃。此案论理精当,颇为珍贵。
脾虚无力运化水谷津液,则“昔肥今瘦”,其脉沉弦而可知痰饮无疑。
男子年老,肾气亏虚,不能收摄水液,痰饮上泛,痰气交阻作咳,其咳“身体卧着,上气不下”。
医生治以清肺、降气、消痰、滋阴皆属寒凉之法,与“饮为阴邪”“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大相径庭。
其病机为脾肾阳虚,饮邪上逆,叶天士处方桂苓甘味汤、熟附子、都气丸加胡桃。
“外饮治脾,内饮治肾”一说为叶天士基于《金匮要略》痰饮治法而提出的理论,这一学说明确了痰饮的病机与病位不同,并确立了治法治则,对于临床应用颇有指导意义。
总之,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叶氏既宗仲景方旨,又不囿于《金匮要略》方范围;同时更具有独创精神。
主要表现在: 师古创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例如旋覆花汤仲景治肝着、半产漏下,叶氏则治脘胁疼痛、宿痞积聚、喘咳、忿怒、营卫不调怯冷等等,所治漏证扩大了数倍。其他几首代表方皆同,充分说明叶氏师古中有创新,继承中有发展。增减药物、精练贴切、引人入胜。
金匮方药味少、组方严。叶氏尊重原方配伍,化裁并不复杂,但减必有因,增也合度。
如旋覆花汤加归须、桃仁、柏子仁重在活血化瘀止痛,
增半夏则变疏肝胆和气血为降逆化饮平喘之剂,推陈出新,曲尽其妙。
又如麦门冬汤治燥咳去半夏,易人参为沙参;
治疗胃虚纳减则加扁豆,药证丝丝入扣。
运用古方、注重药效、独具匠心。《金匮要略》在肾气丸下,除提出“酒下十五丸,日再服”外,对服药时间及其它事项均未论及。
叶氏主张肾气丸宜晨服,并用淡盐汤送下,无疑是为了选择最佳服药时间,直达病所,发挥最大药效。其用心之细,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转自:山海精舍)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点击可阅读原文: 探寻六经定法:拨开重重迷雾,把握六经辨证的心法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