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坝区小学“两类课程”建设项目的高质量育人之道
文/本刊记者 罗潇 高蕾
“第一次画油画,一开始真不明白,盲目地找图来临摹。可是总感觉,临摹出来的东西表达不出自己的感受。当我把情感投入画中,画才有了灵魂。”这是沙坪坝区一所乡村学校青木关小学五年级女孩肖同学,在学习“儿童油画”校本课程后写下的感想。
在乡村美育普遍认知不高、设备不足、专业师资短缺的现实背景下,一所原本不起眼的乡村学校破解资源限制、基础薄弱、家长不解等难题,把看似离乡村孩子很远的“儿童油画”课程做成精品、上出特色,这并不容易。而青木关小学的课程建设,只是沙坪坝区小学“两类课程”建设项目的一个缩影。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公开发布,对接该素养框架,学科课程标准逐步开始修订。而从沙坪坝区小学教育彼时的实际情况来看,学校主动对接核心素养、课程标准要求还面临一定挑战,且辖区内城乡小学、优质和薄弱小学之间也还存在部分发展不均衡的情况。面对全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势,沙坪坝区紧紧抓住学生核心素养落地落实这一关键问题,以课程建设带动学校全面进步,向公平而有质量的区域教育迈进,于2017年开启了小学“两类课程”建设项目。春往秋来,沙坪坝区小学“两类课程”建设项目走过了6个年头,经历了3批申报与验收,遴选培育出“学科课程创新基地”21个、“精品校本课程”100门,实现了基地课程资源科科全覆盖、精品校本课程资源校校全覆盖,整体提升了全区小学的育人质量。
在融汇沙坪坝小学,教学楼中庭的象棋棋盘式地面引人注目。平坦的地面被划分成一个个小方格,“楚河汉界”一眼可见,一些方格的交叉点摆放着象棋状石墩,分别刻有“将”“士”“炮”“兵”等象棋用字。
对来访记者,郭先富校长满怀期待地问道:“你们猜猜这里是用来干什么的?”“学生下课可以在这里玩耍,浸润中国象棋文化。”记者答道。
“不完全是!”话音刚落,郭先富校长便走到一旁盛有水的石缸面前,拿起倚在石缸旁的一支半人高的大毛笔,在石缸里将毛笔浸湿,同时在缸沿撇了撇多余的水,转身走到“象棋格”旁,提笔写了起来。一个刚劲有力的隶书体“将”字呈现在记者面前。原来,这里不仅可以浸润中国象棋文化,还可以供孩子们课间练习书法,以水为墨,以地为纸,刻有象棋用字的石墩可作临摹,多么巧妙的设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第二学段以上的学生制定了毛笔临摹、书写等方面的学习内容和目标,书法首次被纳入语文学科,并占有一定比重。对于语文等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融汇沙坪坝小学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大单元智慧化学本教学改革”以及双主四学试错模式,形成了包含学科融合课程、学科拓展课程、自主拓展课程、自主探究课程四大类的“1添0”融易课程体系。在郭校长看来,国家课程是基础、是主体,是融易课程体系的那个“1”;校本课程是补充、是拓展,是融易课程体系的那个“0”。“若这个‘1’ 都没有了,后面那个‘0’也就起不到什么作用了。”
“智在”科创课程是沙坪坝区森林实验小学的一张特色名片。校长杜娟告诉记者:“科创课程借鉴了学校多年开发、实施多彩语文、多彩数学、Story corner英语故事阅读等多门精品校本课程的路径、方法,通过构建校园云端科技馆,打造分子生物实验室,每月开展专家院士进校园活动等十五门特色科创课程,来落实科学课标提出的通过培养基本科学知识、思维能力、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好奇心、探求欲的要求,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 法。”
2023年5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构建以国家课程为主体、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重要拓展和有益补充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增强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有效配合,形成课程育人合力”。沙坪坝区小学“两类课程”建设项目即 从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精品化两个方面着力,充分挖掘区域、学校资源,构建主题内容、呈现形式和实施方式等各具特色的课程,发挥独特育人价值。
在项目启动之初,沙坪坝区教委组织专家经过多轮讨论,制定了《沙坪坝区小学学科课程创新基地建设项目标准(试用)》和《沙坪坝区小学精品校本课程建设项目标准(试用)》,明确了学科课程创新基地的任务要素和精品校本课程的结构要素,为学校开展课程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目标。在此基础上,“两类课程”建设并不拘泥于这些“规定动作”的限制,项目承担学校可以结合自身不同的校家社资源,基于学校办学情况或办学特色做出一些“自选动作”,对“两类课程”建设进行延伸性、拓展性发挥。
新桥-凤天小学英语“TDL”课程创新基地是区内唯一一个跨校组建的学科课程创新基地。“当时,小学英语教师的师资力量普遍比较单薄,在第一批基地申报的时候,很多中小型学校的英语团队达不到申报要求。因此,在区教委和教师进修学院领导的关怀下,2018年由新桥小学牵头,联合树人凤天小学共同申报了沙坪坝区第二批小学英语创新基地。”新桥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程燕感慨地回忆道,“我们基地根据跨校联合研修的背景,制定了‘目标同步、管理同步、研修同步、评价同步’的四个同步管理制度。致力于以‘深度学习’撬动小学英语课程体系的创新改革,构建小学‘TDL’英语课程体系,同时我们还提炼‘五课一图’单元教学新模型;打造‘共同体’学习和研修实践路径;提炼‘I+I’项目作业框架;搭建‘一纵三横’课程资源平台,促进学生英语素养的全面提升!”
经过几年的建设实践,新桥-凤天小学英语“TDL”课程创新基地形成了“1+1+N”的跨校联合研究机制,除了新桥小学和树人凤天小学两个主创校外,还吸纳了大学城第一小学、名校联合外语小学和学府悦园第二小学等学校的骨干教师加入课程改革建设工作,有效解决了当前各小学英语师资短缺与研究能力薄弱的问题,同时构建了一个由本区“东部+西部学校、民办+公办学校、新校+老校”三结合的教师研修联盟,带动了区域内一大批英语教师共同成长。
新桥-凤天小学英语“TDL”课程创新基地学生开展英语节活动
沙坪坝区学校对“两类课程”建设项目的自主创新和发挥,不仅在于跨校联动,还包括跨段联动、馆校联动、校企联动等。如青木关小学由于地处城乡接合部,毗邻重庆大学城和丰文街道三河村,与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共建“高参小”项目,美术学院师生分年度分批次进入青木关小学参加教学实践,深度融合并亲身参与“儿童油画”课程建设;与三河村“艺术家村落”诸卷书屋创建学生研学活动实践基地,学生走出校园参与社会调查、体验民风民俗,在知行合一的生态研学中形成特殊的油画场景;与三河村传承非物质文化的文创产业“缙泉烧”合作,将儿童油画赋彩于瓷器胚胎,形成别样的艺术作品……正是各项目承担学校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积极创新“自选动作”,激发了沙坪坝区小学“两类课程”建设项目的实施活力。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艾兴教授对沙坪坝区小学“两类课程”建设项目印象深刻,尤其是沙坪坝区教委对“课程建设的高度重视、建设过程中对专业的充分尊重以及对相关资源的有效整合”。他认为,正是因为有了区教委层面的顶层规划、教师进修学院的推进实施以及学校的自主创新,才能生成沙坪坝区课程变革的合力及课程建设的新样态。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重庆人,之前我对重庆其实并不是很了解。但是通过学校的‘四面重庆’读城课程,我们观赏两江奇景,感受码头文化,漫步山城马路,我更加了解我们的重庆。这些活动也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了我们的探究能力,我觉得是非常不错的。”上桥南开小学五年级张同学向记者自豪地介绍着学校“四面重庆”读城课程及自己的学习收获。
“四面重庆”读城课程是上桥南开小学参加“两类课程”建设项目以来,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创新基地以及小农夫课程、小达尔文科学课程、艺术统整课程等“两类课程”建设的宝贵经验之上,立足本土开发的德育校本课程,被评为了市级德育品牌课程,由江城重庆、山城重庆、桥都重庆、英雄重庆四个单元组成。“在‘读’重庆的过程中,孩子们了解重庆的文化积淀,建立起爱家乡的美好情怀。从爱家乡到爱祖国,家国情怀教育就更自然、更有基础,更来自娃娃的内心。”上桥南开小学校长蒋芳告诉记者,“‘四面重庆’读城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整体而言,它其实是一门综合课程,既有艺术的成分,也有劳动的成分,既有体育的成分,也有德育的成分。”
根据沙坪坝区教委李颖副主任的介绍,沙坪坝区小学“两类课程”建设项目重在突出两个层面的创新:一是传承创新。既尊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弘扬沙磁教育精神,同时引导学校对自身文化传统进行挖掘整理,让课程之根深植文化的沃土。二是发展创新。紧紧锚定国家基础教育发展目标,主动对接国家基础教育重大变革时代契机,通过发展驱动区域小学始终保持进取状态。
上桥南开小学的“四面重庆”读城课程、红糟房小学的“正墨”书法课程、沙坪坝小学的源·慧识字课程、融汇沙坪坝小学的融熠智慧蚕桑和泥陶课程等,均属于前者;而沙坪坝区森林实验小学的“数字化+智造”课程、沙坪坝小学的“科学+”课程、融汇沙坪坝小学的融eAI人工智能 课程等,则属于后者。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智能强项,这些智能可以相互作用,某些智能强项的培养和发展能够带动其他智能弱项的发展。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余华云院长告诉记者,“‘两类课程’建设项目正是基于这样的理性认识,立足本土文化、学校实际和学生需要,开发可供不同学生多样化选择的丰富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及可持续发展,进而提升区域教育优质均衡水平。”
在高质量教育建设中,课程空间具有资源拓展、协同育人、未来塑造的重要功能。其中,课程物理空间对课程实践具有重要的资源拓展功能,因为物理空间是开展课程实践的物质基础,可以承载、扩展课程内容,保障、优化课程实施。
对于校园占地只有10亩的红糟房小学来说,其课程建设就不得不面临课程物理空间极其有限的困境。不破不立,红糟房小学从建设思路找到破解之法,走出一条变小为大的课程空间创设之路。“实际上一所学校的大小不在于它的占地面积多少,它应该是一种内涵、一种精神的强大。” 张群校长在带领记者参观教学楼时介绍道,“学校空间虽然十分有限,但我们一直都在尽力将校园每一处的空间都利用起来,为课程开展营造实践环境。”记者在校园参观时也有此感受,在学校的独一栋楼里,各年级教学、教师办公和研修、心理活动室、书法室、文字博物馆等等,也算应有尽有,每层楼都有特色空间设计,与学校的“正墨”书法课程、书法艺术文化遥相呼应,就如一滴泼墨融入一池清水中,翰墨晕染,虽小亦大,实现了课程与空间融合育人。
沙坪坝区森林实验小学亦面临着空间有限的局面,如何利用好校内有限空间资源,为学校课程建设创造无限教育可能,也是学校一直在探索的课题。学校的“智在农场”就是在这样的探索下发展起来的。
“学校楼顶有一小片区域空置,于是我们想利用起来做一个农场,与我们的课程建设相结合,但一经了解才发现,我们面临的困难有很多,比如要做荷载报告,要科学评估农场可覆土种植面积大小、光照等,对此,要找到校园建筑的原承建单位、原设计院、原设计图纸。待原设计院精细测量评估后,却被告知因为荷载容量太小,做不了覆土。”杜娟校长回顾这一段探索过程,不禁莞尔一笑,“我们是一个探索者,路是探索出来的,既然荷载不够,那我们就做荷载够的事情,后来,我们了解到一种管道种植技术,这种管道很轻,需要的覆土很少,而且管道里面还可以埋一个很细的储水管,这也就保障了在重庆的三伏天气,管道内也能维持一定湿度,这类技术的铺垫也为我们后续开展科学课程、智慧劳动课程埋下了伏笔。”
沙坪坝区森林实验小学“智在农场”课程建设成果在重庆市首届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博览会展示
课程空间的创设不仅限于物理空间,还包括课程实践空间和课程社会空间,森林实验小学同样不局限于探索校内有限的物理空间,积极链接社会空间,借力中国科技馆,把科技馆仪器借来学校摆放半年,让学生随时探索太空奥秘;学校还收到科技馆寄来的实验器材,与天宫一号的航天科学家同步开展实验;与重庆科学馆深度合作,每年给学校师生提供一些免费的学习机会等。
当下新一代的课程空间正逐步走向灵活配置的开放空间,将校园内外有限的空间与课程建设充分整合,联合社会力量,建立跨学科、跨领域的多主体协同育人空间格局,创造教育的无限可能。沙坪坝区借由“两类课程”建设项目,衍生出课程空间融合育人的新发展格局。
沙坪坝区教委在《关于组织实施小学两类课程建设项目的通知》中明确提出精品校本课程的建设目的之一即“提升教师课程领导力”。重庆市教育评估院副院长胡方指出,这一目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校改善了一种教育困境:“学校必须考虑教师发展的梯度,有些学校确实有几个教师特别优秀,这就容易造成对优秀教师的依赖性,课程建设也会比较依赖优秀教师的带领,可教师一旦离开这所学校,学校课程建设可能一下子就‘瘫’了。”胡方副院长强调道:“通过课程建设可以带动一大批教师成长,让教师以研究的态度去对待课程建设,以规范的课程研发的视角或逻辑去推动课程建设,以此促成学校课程资源库的建设,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全校教师共建、共享和共用,发挥出1+1+1>3的作用。”
沙坪坝小学党委书记朱其英在采访中亦分享了她的思考:“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是公平而有质量的?其实跟两个维度有关,一个是师资,一个是课程。这两个不是孤立的关系,在我看来,师资是课程落地的关键,课程是师资建设的载体,教师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就是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能力一步一步地提升起来。”对此,沙坪坝小学创设了“学术体系、薪酬体系、荣誉体系”三大体系,从不同的维度去激活教师发展的内生动力。
沙坪坝小学张健主任向记者回顾了自身的成长:“以前的我更多的是聚焦于课堂教学的细节、活动的开展,主导了科学课程建设以后,我开始学会用更宏观的视角去思考,开始形成了自己的课程观。”红糟房小学的刘波老师也实现了华丽的“转身”,在参与学校“正墨”书法课程建设和全员书法教师培养工程之前,他是一名数学老师,在经过短短几年的学习之后,他转岗成为专职书法教师,目前已是重庆市书法家协会的会员、重庆市教科院的书法学科评审专家、沙坪坝区书法教师中心组成员和书法教师的培训专家。他的书法教学案例和书法作品先后获得了数项市、区级相关比赛一等奖。
沙坪坝区的小学“两类课程”建设项目不仅促成了全区教师的课程研发力、学术研究力等方面的专业成长,还带动了学校生态的焕然一新,激活了学生的成长活力。例如,红糟房小学的公众满意度日益提升,学校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也在逐步提升;孩子们的书法作品通过展演、送春联等活动,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可,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记者在森林实验小学采访时也感受到了学生身上的活力,他们在采访过程中阳光自信,在回答提问时专注认真,这样自信松弛的状态也回应了杜娟校长对公平而有质量的理解:面向人人。
课程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有科学可行的评价作为指引,尤其是在区域整体推进的课程建设中,评价要发挥可持续性的牵引作用。这就涉及评价的导向作用以及何时发挥作用,涉及过程与结果的张力,涉及区域在评价方面的考量与设置。
在沙坪坝区,“两类课程”建设作为区域整体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怎样从区域层面发挥评价的牵引作用,让学校课程建设走实、走深、走新是个不小的挑战,也关乎整个课程建设的育人品质。对此,沙坪坝区教委把功夫下到过程中,通过专家资料评审、中期调研项目、进校跟踪过程指导、评审公开答辩等评价方式,促进全区各小学在成功申报课程项目后,依旧能够保持足够的专注力去促进课程发展,保障课程建设的可持续性。
尤其是在答辩评价环节,沙坪坝区除了注重专家提问,给予专业性的提问引导外,还设置了“同行提问”环节,让同类型学校基于实操层面的追问,让更多优秀经验得到共享和推广。2023年9月19日,沙坪坝区小学“两类课程”第三批项目评估验收集中答辩会上的热烈气氛让记者印象深刻。这样的答辩会也让全区教育人津津乐道,不少场景和细节被传为佳话,成为整个沙磁教育人的共同记忆。李颖副主任告诉记者:“只有校长和老师想通想透、用心用力去建设学校的课程,才能从容应对专家和同行的提问。这样的答辩评审对学校产生的考核与提升效果是一份总结材料比不了的。”
评价的作用不只是用以证明课程建设成效,还在于通过评价为后续发展提供思路和建议,促进课程的内涵迭代以及品质提升。对此,红糟房小学张群校长深有感触:“答辩会上的专家提问,对我们学校今后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非常有建设性、指导性的意见,比如学校的课程发展要从优质到品牌,这对学校今后的课程建设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一定程度上,区域课程的品质也是区域育人的品质,呈现了一个区域的教育质量。在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的过程中,沙坪坝区以“两类课程”建设项目作为突破点和创新点,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走出了一条高质量育人之道,彰显了教育强区沙磁教育的品牌影响力。
征稿
请点击并识别二维码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