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31日,福建省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遵照最高人民法院下达的执行死刑命令,对吴谢宇执行了死刑,历时近9年的“北大吴谢宇弑母案”落下帷幕。
吴谢宇这个高智商的北大学子,至死都没有真正忏悔。为出国留学,他竟然残忍地谋杀亲生母亲,事后还模仿母亲笔迹替她辞职,谎称母亲陪他出国留学,向亲友借款144万元……这种精致利己的人,可想而知是多么可怕!
吴谢宇案,不禁让人联想到钱理群教授有关“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论述。
2008年,北大中文系钱理群教授就北大110周年校庆及《寻找北大》一书出版,回答采访者提问时,就曾道出的他的忧虑:“我前面所说的实用主义、实利主义、虚无主义的教育,正在培养一批‘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钱理群之忧”,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现行学校教育中“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才是教育的首要问题。
2012年,由武汉大学老校长刘道玉召集、刘道玉教育基金会主办的“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上海师大前校长杨德广、南方科大校长朱清时、北师大前副校长顾明远、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等人,在深入探讨当下高等教育的问题所在的同时,通过描绘自己心中理想的大学图景,努力为改变现状开出药方。
在这次研讨会上,钱理群教授的一段话语惊四座:
“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钱教授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其实就是指善于巧妙伪装自己的“利己主义者”。古往今来的所有利己主义者,无一不是是以自我为中心,不择手段地追逐个人名利、地位和享受的人,他们把利己看做人的天性,一切活动都以利己主义为核心,把个人利益完全置于他人以及集体乃至国家利益之上。
“精致”与“粗糙”相对,指的是对生活有着自己的追求和品位,并非一味地追求金钱和物质。与一般的利己主义者不同的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更加注重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去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他们在追求自身名利地位的同时,也会考虑到如何通过看似巧妙而合理的方式,运用社会规则来达成个人的目标,因此他们的行为方式往往会被社会大众误认为是一种更加高级的成功之道。
从个人道德和社会层面上看,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更容易获得世俗认可的所谓“成功”,在社会上可以走得更长远,似乎更优于一般的利己主义者,但他们其实不过是更善于伪装自己、更具有迷惑性的“聪明人”,而非是有益于社会大众的“智者”,因此,相比一般的利己主义者,其危害性更大。
在善良和聪明的面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往往只会选择聪明,而非善良。
如今的北大,不知有多少“聪明”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记得2017年央视播出的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中,披露了此前被查处的原中纪委第六纪检监察室副处长袁卫华贪腐的案情。
袁卫华在北大法学院毕业后直接考入中纪委机关工作。前途本是一片光明的他一方面把当大官当作人生追求,另一方面又想着发大财。利用在中纪委工作之便,他通过泄露问题线索,不仅收受巨额金钱贿赂,而且还向有关官员索要工程,然后交给其父亲袁海金的工程队。
就这么一个副处职级的袁卫华,竟利用手中权力承揽到总额超过10亿元的工程项目。这个典型的精致利己主义者,甚至要求父亲立下遗嘱,写明“将家庭财产全部给大儿子袁卫华”。
正如钱文忠教授所言,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作为国内的顶尖高校,如今的北大拥有着众多优秀的学子。其中一些学子利用自身的才智和资源,不断谋取名利地位,享受快活人生,以其精致利己的形象闻名于世。
譬如,备受社会关注的“北大包丽案”,让越来越多的国人对PUA、对精神控制有了一定的了解。北大法律系女生包丽被男友精神控制后自杀,去年6月15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以虐待罪判处被告人牟林翰有期徒刑3年2个月,同时判决牟林翰需赔偿包丽母亲各项经济损失共计73万余元。
案犯牟林翰曾是北大学生会第三十四届执委会副主席,曾于2016年至2017年任北大学生会体育部长和北大政府管理学院学生会外联部部长,系2015-2016年度北大三好学生,在北大经济学院取得推荐免试攻读金融硕士的拟录取资格并参与支教保研项目。如果不是因受其精神控制与折磨的女友包丽于2019年10月自杀,巧用“留学生”身份混进北大的他,不知会混得有多风光!
除吴谢宇、牟林翰这样极端或明显的,还有许多很难被发现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譬如,钱理群教授还讲过这样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
一次在上课时,钱教授发现第一排的一位女同学格外专注,认真听课记笔记,及时互动,下课后还主动和老师交流。
知道她不是本专业的学生还坚持来听课后,钱教授很是感动,下课后更是耐心解答对方的疑问。没想到,该女生在听了一学期的课后,主动找到钱教授,请钱教授帮她写一封推荐信,以便出国留学之用。
更没想到的是,自从拿到推荐信后,她再也没有出现过,没有道别,更没有道谢。
北大培养的有不少这样的学生,培养这样学生的必有不少这样的教授。
早在2001年,北大社会学教授、博导王铭铭因其1998年出版的学术专著《想象的异邦》与其1987年翻译出版的哈维兰《当代人类学》有约10万字的内容雷同而被校方以学术不端低调处理。是年7月,王晓生发表《北大博导剽窃,叫人如何不失望》引发社会关注,《江南时报》《北京青年报》等媒体也予以报道。此类以非正常的学术手段谋取名利地位的做法,在北大绝非个例,只不过王铭铭青年得志而又比较高调,被人抓住把柄不放,才闹得沸沸扬扬。
若论商业化的自我炒作,前几年火爆全网、自称“华为军师”的(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的陈春花教授,当属精致利己的北大奇葩。
2017年,她曾在其个人公众号“春暖花开”上发表文章《与任正非先生:围炉日话》,炒作“任正非不顾华为高管的反对,坚持自己驾车接北大女教授陈春花”等话题,还发表诸多对华为的解读和评论的文章,一时间网络上铺天盖地都是这些炒作文章,致使华为不得不公开发表正式声明:
“华为与陈春花教授无任何关系,华为不了解她,她也不可能了解华为。”
作为教授,陈春花几乎从来不做注释和来源标注,她出版的《协同共生论:组织进化与实践创新》《组织的数字化转型》等著作三十余部,书中有很多流行的新概念。不过,其展示的小米、美的、腾讯(企业微信)等多家企业的管理实践案例,似乎总是言之凿凿,但论述却又缺乏应有的逻辑链条。更要命的是,在面对明显违背商业本质的新的商业模式时,这位所谓的“著名管理专家”除了高深的理论,根本没有自己独立的专业判断,但这丝毫未影响她获得2015年《福布斯》“中国商界女性100强”、2018《财富》“中国最具影响力的25位商界女性”、2019《财富》“中国最具影响力50位商界领袖”、2018《清华管理评论》“年度管理创新思想家”等荣誉。
要论钻政策空子捞取名利,利用教职玩弄女学生,原北大中文系副主任、人文特聘教授沈阳当属一个典型。
2011年下半年,沈阳因未能在北大获得申报当年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的推荐,遂充分利用政策,主动联系南京大学文学院,申请以南大作为推荐单位申报,随后获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与南大签订聘任合同,调入南大文学院工作。但在调动过程中,北大相关部门与沈阳本人都没有向南大文学院说明曾因性侵女学生而受处分之事。
1996年大一下学期,高岩带着惊恐告诉挚友李悠悠,沈阳老师以“讨论学术问题”为名将其叫到家中,对她实施了侵犯。此后高岩陷入长期的恐惧和焦虑。当年高岩自杀后,冷血的沈阳竟多次在人前津津乐道:有女生为我自杀,说明我有魅力。
2018年清明节,距北大中文系95级女生高岩自杀20年后,定居加拿大的李悠悠在豆瓣发表《现南京大学文学语言学系主任、长江学者沈阳教授,女生高岩的死真的与你无关吗?》,实名检举沈阳曾性侵高岩并当着其他与之有染的女生污蔑其患有精神病,直接导致了时年21岁的高岩自杀身亡。
1993年沈阳于北大博士毕业并留校任教,高岩因之自杀身亡后,1998年7月北大仅以师德师风问题为由给予他处分了事,2001年沈阳便晋升为北大教授。2018年事情发酵后,沈阳居然联系调上海师大去工作……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像周作人、胡适这样的精致利己主义者,毕竟是极少数。而今日的北大,精致利己主义者则多于过江之鲫。马仲华、冯仁杰、杨宗泽、陈小武、杨崇勇、王福重……这些因涉及学术不端、性骚扰女学生或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等问题而被北大开除的知名教授,不过是冒出来的冰山一角。对于这群精致利己主义者,置身于北大的钱理群教授,当属感触至深。
当代著名教育家刘道玉曾经说过:“教育需要乌托邦。”作为我国最早创办的大学,北大从1898年戊戌变法后建立的“京师大学堂”起,人才荟萃,群星璀璨。一百多年来,就涌现出了因说真话而被砍头的校长许景澄、为摸索救国救民道路而牺牲的李大钊、陈独秀等先烈。
可是,如今的北大,根本担当不了这个“乌托邦”的重任,因为它早已让铜臭腐蚀了大学精神,而被人们称为“一塌糊涂”(因博雅塔、未名湖和北大图书馆等三个著名景点而谐音为“一塔湖图”)。
或许,如今的北大,已经成了精致利己主义者的渊薮?
(文中图片来自于网络)
悦读经典 守正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