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所说经 11

健康   2024-10-03 11:01   四川  

维摩诘经讲解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翻译

索达吉堪布·传讲

11

2018年5月8日

【课前开示】

讲课之前先说几件事情,有些是我们喇荣山沟的事情,外面的人不一定要听,但是因为下课后还有韩语、日语、法语、英语等语种的讲考,大家都比较积极,我就不占用课后时间了。对于多语种的讲考,我刚开始比较好奇,过一段时间不知道会不会“喜新厌旧”。

第一件事,关于课程安排。

下周有两堂《维摩诘经》,然后就告一段落,8月份继续讲。因为过段时间有金刚萨埵法会,但这是内部法会,各个地方的人最好在当地共修。

这周还有关于素食的简单开示。因为藏历四月是萨迦月,是行持善法的重要时间,我们想提倡大家在此期间吃素。虽然90%以上的佛教徒都在吃素,但大家仍可踊跃参与“素食月”活动。

至于《维摩诘经》的传讲,只要我的寿命能坚持,就一定会讲下去,哪怕只有一个人听也会讲完。我估计应该不会没有人听的,而且听众可能越来越多,尤其到了最后一天,人肯定会很多。

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维摩诘经》就一定会圆满完成——以前我们连一两百堂课的法都圆满完成过。

第二件事,关于论文写作。

在五部大论的学习方面,大家总体上是很不错的,但还要努力,尤其要重视论文写作。我非常重视每年的论文征集工作,希望大家多写一写。比如你这一年在学习中观,那就针对中观的某个问题多翻阅一些资料,再结合自己的分析和研究写一篇论文,不要东凑西凑、堆砌教证。

我看了前两年的论文集,觉得大家写得很好。写论文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对闻思帮助最大的法行就是写作,其次是背诵,再次是讲考和阅读,这些都能令智慧不断增上。

在闻思修方面,大家要多下功夫,因为我们除了闻思修行以外,也没有其他事情。而讲、辩、著是闻思修行最主要的方式,讲和辩我们以前做得比较多,在造论方面还需要努力。

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五论文集的写作方面也是如此。青海有一本杂志,目前已经出到140多期了,现在已改为一年一期。前段时间,他们给我寄了2016年和2017年的两本杂志。

我们在书或杂志的制作方面,也应该先统筹规划,之后要很认真地做下去,要有后续的丛书或文集。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困难,但从长远来看,十年、二十年后回顾今天的努力,应该是非常有意义的。

另外,有些道友发心整理我的大学演讲文集,我也同意。因为我出去演讲确实花了很多时间,讲得好与不好都是我亲口说过的。把它整理出来也许有意义,也许没有意义,但至少不会对人有害。

日积月累,终见成效。我和教务科都很关心五部大论论文的写作,希望堪布堪姆们也要重视。有些法师好像对写作没有兴趣,只喜欢讲课或禅修。你们还是要关注一下,各个班的研究生们对于中观、因明、俱舍学得怎么样。

第三件事,是佛学院内部的事情,但我还是想在这里说一下。佛学院有一些工程,相关发心人员比较多,大家既然发了心,就要认真负责。

去年9月29号,我参加了几个工程会议。前两天我察看了主干道的建造情况,感到很不高兴,因为有3.8公里的路根本无法达标。按设计要求,最下面要有20公分的基底石;其上是含4%和5%水泥的水稳层,厚度均为20公分,共40公分;再上面是比较粗糙和比较光滑的沥青层,各9公分。但实际情况是,连我这个非专业人都能看出没有达标。我问了所有发心人员,但没有一个人负责此事。我感到非常稀有:去年有那么多人报名发心,特别热情;可是现在,那么长的路已经建了,竟然谁都不知情。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工程队,如果缺乏监督,偷工减料情况会非常严重。而且佛学院里的车多数是载重四五十吨的大卡车,这些路只能承重二十吨的话,肯定是不合格的。

作为发心人员,你们不应该推卸责任。前几天我和另外一个堪布看了现场之后,都很不高兴。对金刚道友,我本来不想说这些话,但事实的确一目了然——路基到底有没有铺碎石根本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任何记录。那你们管工程的人是干什么的?像个农民一样在旁边看着的话,不叫监工。

今年负责设计、监工的人并不是很认真。按理来讲,无论发心多长时间,发心过程都要有文字记录。那天我们到处问,这个工程是谁监工的,但没有任何人知道。

其实去年我们已经跟他们谈好了,这条路今年不做,明年才开工。结果现在,三公里多的路已经做完了,而且严重不合格。某些发心人员不是没有责任吧?你们应该扪心自问。

如果实在无法发心,你就不要发心,谁也不会说什么;如果你发了心,别人也以为你在做,事实上你却没有做,就会浪费很多三宝财产,从因果上也说不过去。所以,要做的话,你就从头到尾认认真真地做,白天晚上都负起责任来。

今年的发心人员也特别多,刚开始很多人都有热情;但慢慢地,热情就退了;到最后,根本不知道谁在发心。这样做事没有什么意义。

本来在这种场合不用讲这件事,但讲了也没有什么吧。现在学会里的有些发心人员也不敢承担责任,出了事情就往外推,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态度。你们可能也听说过,苏联解体就跟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等首脑的不敢担当有关。我们倒是不会牵扯那么大的事情,但作为发心人员,的确要勇于担当。

有些人名义上是负责人,实际上对三宝、众生与弘扬佛法根本没有尽到责任。有时候我们下一个通知,下面的负责人不愿意执行,就把文件收起来,根本不传达下去。

有些地方的发心人员完全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他们的某些行为的确非常不合格,让人看了很不舒服,我也不得不说。希望以后,要么不发心,不坐某个位置,要发心就以三宝作证,所作所为要经得起因果的推敲。

下面继续讲《维摩诘经·方便品》。

无论自己修行、弘法利生还是做世间事,都需要善巧方便。同样一件事,有善巧方便就会办得非常完美;没有善巧方便就很难成办,即使成办了结果也不一定很好。

所以,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善于观察,以智慧再三分析之后再做决定。而一旦决定了,就不要变来变去,应该非常坚定、善始善终地完成。这是智者行事的基本原则。

在《维摩诘经》中,有很多道理值得我们佛教徒学习。对于这些道理,大家要在生活和修行中活学活用,不要生搬硬套;也不要学完就放在一边,否则起不到什么作用。

我们每天闻思,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使未调伏的相续得以调伏,已调伏的使境界更加稳固;二是通过各种方式,将所学大乘佛法用于利益众生,哪怕与众生分享一点一滴,都会成为真正的菩提之因,暂时也会给社会和众生带来利益。我想,任何民族、任何宗教的人都需要这样的帮助。

昨天讲了,维摩诘居士经常云游四方,以各种方式饶益有情。我们也要依靠善巧方便,在不同场合、不同人群中,为人们传播相应的真理,这很重要。至于具体方式,就要观待场合、众生的意乐根基和实际需要了——有时以比较高的身份与人分享,有时以平等或卑微的身份与人交流。总之,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为人们提供精神和物质上的帮助。

人,无非是身体和心识的结合体。身体需要依靠物质财富来获得满足,心识则需要依靠信仰和心灵层面的教育才能得到快乐。

很多人以为,只要物质上获得满足,人就会感到快乐,这种想法是比较幼稚的。纵观全世界,在科技非常发达、物质极为丰富的地方,人们并没有获得永久的安宁和幸福,他们内心的痛苦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在日益增多。像很多科学家、上层人物,其内心的痛苦远远超过普通人。而在经济和科技不太发达的地方,人们的内心却有着真正的自在和快乐。

世界上的人们,都在日日夜夜为幸福快乐而奔波,就连蚂蚁和蚯蚓都在为此忙碌,但有哪个众生真正实现了这个目标呢?

其实,要想真正获得幸福、快乐,唯有依靠佛法。依靠大乘佛法,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无法言喻的快乐,这种快乐是物质无法带来的,而且会永恒存在。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共同学习、思考,以智慧来抉择佛法奥义。

入治政法,救护一切;

维摩诘居士通过参与治政法律活动而救护众生。

此处的“治政”,相当于现在政府中的司法部门和执法部门,比如法院、检察院、监狱、公安局、看守所等。

这些部门,我们佛教徒有没有必要去呢?有些人可能想:政府部门跟我没有任何关系,政府工作人员跟我也不是一类人,最好不接触。

但维摩诘居士没有这样想,有的译本中说他参与政治,有的译本说他参与政府部门的管理。对此,日文和英文的翻译方式与藏文译本相似。

维摩诘居士去这些政府部门干什么呢?并不是帮他们领工资或惩罚民众,而是去监督他们,提高执法公正度、透明度,维护苦难众生的合法权利,让他们享受到自由与平等。

从古至今,无论是什么性质的国家、政党,都有许多管理者。学了大乘佛法的人,以善巧方便与政府管理者和谐相处是非常有必要的。当然,我们没有必要与之完全相融,因为那与修行人的身份并不相符,但也没有必要与之水火不容、格格不入。我们需要把握一个合适的度:与之保持良好关系,并运用自己的智慧,借助他们的力量帮助一些人。

作为佛教徒,我们有必要去关心社会底层的人。近几年来,很多佛教徒对于监狱、看守所中的群体给予了关心,这非常有意义。希望诸位居士、老师,经常去监狱做些讲座。那些服刑人员虽然做过坏事,但已经受到了惩罚,确实很可怜。我去过很多监狱,有些人天天担心自己的孩子无法读书,因为他的家人遭到了很多歧视。如果我们向其施以援手,他们就有振作起来的机会,这也是一种菩萨行为。

入讲论处,导以大乘;

维摩诘居士经常去讲法和辩论之处,引导人们入于大乘。

印度有很多教派,他们都认为自己的教义最殊胜,于是经常辩论,胜利者成为主人,失败者就要为其服务。维摩诘居士去了这些场合后,为那些人宣说大乘不共的慈悲理念,令其逐渐趋入大乘。

对于我们来说,可以通过研讨会、论坛等形式,与不同的人展开交流。在思想的交锋与碰撞中,我们会学到一些东西,也有机会与人分享自己的智慧和经验,为其种下善根,令其入于大乘。

有些修行人的思想比较保守,他们可能会想:“参加这些交流有必要吗?”我们佛学院里的一些堪布堪姆就特别排斥这些活动,如果班里有人请假去参加论坛,他会说:“参加论坛干什么?你好好修加行,好好念咒语。”其实,也不一定所有的人都必须每天念“嗡玛尼巴美吽、嗡玛尼巴美吽……”,因为我们还有弘法利生的责任。

如果大家都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就可以在各个地方建立道场。我去年参加了一个研讨会,有位法师对我说:“您应该在这里建一个‘国际佛学院’。”我说:“‘国际佛学院’能否由我来建立呢?不过这个缘起还是很好的,即使这辈子不能实现,以后也可以实现。”

现在的世界是很开放的,一个小小的三层楼都可以叫“国际酒店”“国际会所”,尽管那里面一个外国人都看不到。所以,一些佛学院、文化团体以“国际”二字来命名也是可以的。九几年的时候,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来到我们佛学院,还给我们题了“国际学经会”的字,那幅字现在还在。当时法王如意宝很开心,说这是一个好的缘起。尽管那时佛学院没有什么外国人,只有从朝鲜来的一对夫妻,天天用朝鲜语吵架。当然,“国际学经会”只是个虚名,如果真要在国际上注册还是有点困难的。但不管怎样,只要我们经常发大愿,就能将很多人引入大乘。

入诸学堂,诱开童蒙;

维摩诘居士经常入于学堂(相当于现在的幼儿园、小学、中学或大学),启蒙孩童,引导青年。

我在10年前就说过,让孩童从小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是很有意义的。近年来,我们也在“学仁社”等平台弘扬传统文化。希望大家以后在这方面共同努力。

现在,我们学会的管理有点偏堕:要么放弃闻思修行,只弘扬传统文化;要么只闻思修行,支分事业全部放弃。事实上,做任何一件事情,走极端都不是很好。

总的来看,我们对学校、老师弘扬传统文化,还是起到了很大作用。以后,学会这边在闻思修行、弘扬传统文化、放生、慈善等统筹方面,要制定两种方案。像我们佛学院,就有着重闻思的五论班和兼顾发心的闻思班。一方面,我们要坚持闻思修行这个原则,另一方面也要兼顾那些闻思有困难,但做善事很热情、很能干的人,不能完全放弃他们。现在很多人看我们做了很长时间,也出了一些成果,就想来“收割”,这样不一定很好。我们有必要调整一下,这是我的一个建议。当然,执行起来不是那么容易,但可以慢慢来。

总之,对年轻人进行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佛经中讲,500释迦族童子随悉达多太子入学堂,在学堂里,太子问了老师64个问题,老师都没有答上来,可见太子的善根与智慧确实与众不同。我们倒不一定能摄受这么有善根的孩子,但坚持去做就很有意义,这种意乐也是富有活力的。

昨天讲了,我们要学习维摩诘居士,去摄受老年人、中年人和年轻人;今天讲要摄受最年轻的小菩萨们,因为将来的世界必定属于他们。等他们长大以后,如果眼里只有钱,连最基本的信用都没有,那真的很可怕。

西方人特别重视诚信,如果一个人说了妄语,人们对他的印象就特别不好。我遇到过一些人,由于小时候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长大后满口妄语,今天说得好好的事情,明天就完全变了。我们这里的很多法师,天天沉浸在中观、因明的海洋里,以为有理就能走遍天下,但现实并非如此。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爱说妄语、非常不讲信用的人,因为他们小时候没有接受过善法的教育。

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在儿童教育方面努力,而且要坚持下去。有些人刚开始很有热情,开会时能提出很多建议,好像让他当美国总统都没有问题一样。但过段时间,遇到一点小小的事情就销声匿迹了,再也看不到他的人影。

我们不应该这样,刚开始不那么热情也可以,从逆向思维的角度提出反对意见也可以,但在做事的过程中要非常稳妥、按部就班,让人觉得你这个人很可靠。修行需要这样的品质,做事也需要这样的品质。

总之,弘法利生也好,引导孩童也好,都是很有意义的事,只要坚持去做就会有很多收获。

入诸淫舍,示欲之过;

维摩诘居士入于妓院等场所,为那里的人示现贪欲的过患。

维摩诘大居士去妓院,并非由于他道德败坏。而是因为,妓院是贪欲强烈者的聚集处,在那里,他有机会以善巧方便令人们认识到贪欲的过患。

  • 妙金光女

僧肇大师在《注维摩诘经》中提到了妙金光妓女的故事[1]。妙金光是一个著名的妓女,她的身体呈现美丽的金色。有一天,一位商主之子花了一千两金子,约她到竹林游玩。文殊菩萨发现度化他们的因缘已成熟,就化现为一个衣着异常庄严美妙的男子。

妙金光看到文殊菩萨的幻化,立即生起了贪心,于是舍弃了商主之子,对幻化人说:“你可否把你的衣服给我?”化人说:“可以,但有一个条件:你要发菩提心。”“什么是菩提心?”化人说:“你的身体就是菩提心。”“为什么说我的身体是菩提心?”化人答:“因为菩提心是空性的,你的身体也是空性的。”由于妙金光曾在迦叶佛前听过空性法门,此时听到化人的宣说,立即证得了无生法忍。

获得无生法忍后,妙金光很想跟随文殊菩萨出家,但文殊菩萨不肯,他说:“你还是跟商主之子走吧。”于是,妙金光与商主之子返回了竹林。在竹林当中,妙金光突然间死了,商主之子非常伤心地抱着她的尸体。但没有想到,尸体很快开始腐烂,并发出恶臭,还变成了白骨。商主之子感到很害怕,跑去见佛陀,佛陀为他宣说佛法,令他也获得了无生法忍。

在这个公案中,文殊菩萨先以化人度化了妙金光,妙金光又化为尸体度化了商主之子(她其实并没有死)

  • 空性法门

前世闻思过空性法门的人,今生再次听到的话,就会苏醒善根,就像《入中论》中所说,有眼泪直流、汗毛竖立等反应[2]

《四百论》中讲:“若于佛所说,深事以生疑,可依无相空,而生决定信。”如果对佛法有怀疑,可以依靠闻思空性来断除疑惑,生起决定的信心。希望大家能背诵这个偈颂。的确,如果你对轮回、业因果、前后世等道理心存疑惑,可以将其暂时搁置,先去学一学中观六论、《般若经》等。学了两三年你就会发现:佛陀竟然抉择了这么甚深的道理,他的确是一位智者,对于前世今生、业因果等相对简单的道理,他肯定更能抉择了。这是建立信心很好的方法。

在青海的一个研讨会上,我用藏语发言时引用了《四百论》的这个教证,还引用了法称论师《释量论》中的著名教证:“彻知取舍性,及其方法者,许彼为正量,而非知一切。”“取”指灭谛,“舍”指苦谛和集谛,“方便”指道谛,由于佛陀彻知苦集灭道这四谛,故许佛陀为量士夫。

要成立佛陀是量士夫,不必证明佛陀了知一切,比如草木的数量等,因为这些并非遍知的能立。《释量论》中还有一个教证,我暂不引用。这些是藏传佛教中成立佛陀为量士夫最主要的依据,大家可以再三思维。

  • 启发

刚才讲到的妙金光妓女的公案,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大多数人认为,妓院是非常不清净的地方,去这种场所的人应该是道德败坏的。尤其是国家总统等上层人物,如果有这样的行为,就会招来各种负面评价。然而,去赌场等场所好像就没有那么恶劣了。

其实,在某些地方,妓院是一种社交场所。在中国古代,有些妓院是社会上层人物才能去的地方。当然,各个国家的传统、制度都不相同,妓院的社会属性和功能也不尽相同。

维摩诘居士入于妓院,并未被烦恼染污,事业也未受影响,而且在那里度化了很多众生。以前,印度很多大成就者也有许多类似的事迹。

入诸酒肆,能立其志;

维摩诘居士还经常去“酒吧”,让那里的人树立起人生志向。

“酒肆”就是喝酒、卖酒的地方。维摩诘居士入于酒肆,不会像别人一样喝得昏天黑地。他去那里,是为了让那些醉生梦死的人清醒过来,为其传播良善理念,令其获得智慧。

有些注释中讲,酒肆中有歌舞伎等各种各样的人集聚一处,维摩诘居士为了利益这些人而出入酒肆。

现在,大多数佛教徒都不喝酒。出家人自不必言,很多居士守持三皈五戒也是滴酒不沾,这样很好。但如果到了一定的境界,就可以借助方便方法去度化众生。当然,这样做也有一些危险性。俗话说:“慈悲生祸害,方便出下流。”有些方便法用不好的话,到底是“风流”还是“下流”也不好说。有些人以为自己不会被烦恼染污,结果真的被染污了。而真正的菩萨是无论如何不会被染污的。

佛经中说,饮酒有很多过失。《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中讲:“饮酒多放逸,现世常愚痴,忘失一切事,常被智者呵。”饮酒的人非常放逸,经常说愚昧之语,看起来非常愚痴;而且会忘记正理,受智者呵斥。佛陀在戒律中也说过:凡皈依我者,连草尖露珠许的酒都不能喝,否则我不是他的本师,他也不是我的声闻[3]

但是作为成就者,确实能依靠美酒来提升自己的境界,尤其是一些大圆满修行人、瑜伽士。我看过创巴仁波切的故事,有些声闻乘修行人、守持清净戒律者说他行为不如法,看不惯他。站在他们的角度来看,有些密宗修行人的行为是不如法;但另一方面,声闻乘修行人无法度化的众生,像当时西方的一些嬉皮士,就是依靠创巴仁波切这样的大德来度化的。

有一次,创巴仁波切对弟子们说:“谁有大麻?拿来,我们一起开party!”弟子们很高兴,心想:“今天要跟上师一起好好地玩!”没想到,等他们到了以后,上师让他们把口袋里的大麻都拿出来,扔进了火炉,还一边扔一边说:“这就是我们的我执!这就是我们的贪欲!”看到上师这样做,有些人很高兴,有些人很伤心——自己在家里都舍不得抽的大麻,给上师拿过来了,结果上师也没有用上,真是很浪费!

对于这些善巧方便,很多人无法理解。当然,有些行为到底是善巧方便还是疯狂行为,的确难以分辨,就像《胜道宝鬘论》中所讲:成就者和骗子容易混淆。但对于维摩诘居士利益众生的善巧方便,我们确实非常随喜,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像他一样,没有任何执著地帮助那些沉溺于欲妙的众生。若真能帮助到他们,的确是非常好的,但也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自己还没有超越烦恼,也没有足够的正知正念,就有可能被卷入其中。这也是需要注意的。

若在长者,长者中尊,为说胜法;

维摩诘居士在长者当中也受到尊重,他会为其宣说出世间的殊胜妙法。

“长者”指大商主,即现在的商人。很多商人虽然暂时有一些人天福报,但他们非常贪恋财物,无明也比较深重,不求解脱法门,可能只会求财神。所以,维摩诘居士与那些商人搞好关系,不是为了自己发财,而是为了对其宣说解脱法门,使其获得利益。

若在居士,居士中尊,断其贪著;

维摩诘居士在居士中也受到尊重,他会断除居士们的贪著心。

这里的“居士”,是七轮宝中的“施主宝”,不是商人。他们福报深厚、具足财富(可能有上亿甚至几十亿资产),而且信仰佛法。

维摩诘居士在哪里都很受尊重,我们也很需要这样。如果除了自己所在的群体,谁都不理、谁都看不惯,会很痛苦的。我们应该什么群体都能融入,跟老板可以谈股票等,跟卖酒的人、妓女也有共同话题,这就是菩萨的善巧方便。

学了《维摩诘经》,我们也要稍微灵活一点,不要那么僵硬。当然,为了守护别解脱戒的律仪,走路、说话都比较谨慎、严肃是很好的。但从大乘菩萨的层面来讲,就要善于变通,在不同的场合要会说不同的话、做不同的事、具有不同的善巧方便。这样的菩萨可以真正饶益有情。

这里讲到,维摩诘居士能断除居士们的贪念。有些居士很执著自己的财富,不愿上供下施,维摩诘居士就为其讲解贪念的过患,劝其多做布施、多行善事。

有财富的人,在离开人间之前,最好做一些上供下施。因为一旦离开,所有财富就只能被他人享用了。当然,做上供下施时,也不能连基本的生活费都不留,最后导致自己生存困难,这样不是很好,还是应该好好考虑一下将来的生活。现在的世界变化特别快,以前叫“瞬息万变”,现在可以叫“瞬息千万变”——虽然你现在有一些钱财,但如果没有规划好,资产可能很快就蒸发了。

若在刹利,刹利中尊,教以忍辱;

维摩诘居士在刹帝利当中也受到尊重和恭敬,他教其修持安忍。

刹帝利是国王种姓,很有权力,就像现在的政府工作人员一样。他们经常面对不同意见与反抗,容易生起很大的嗔恨心。所以,当官的人非常需要修安忍。如果没有一点安忍心,面对各种反抗时天天在推特上发“这个人很糟糕”、“那个人非常不好”,也是很痛苦的。

《阿育王经》中讲,优婆鞠多尊者是阿育王的国师,他想在某个国家造一百多座寺院,但那里的国王经常刁难他。尊者实在做不下去了,就去找阿育王。阿育王见到尊者非常高兴,就问:“您有没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做?”他说:“我在某个地方建寺院,但是那个国王太坏了,天天给我制造违缘,你有没有办法?”

阿育王听了很生气,他说:“我马上把他杀掉!”阿育王以前是个暴君,皈依优婆鞠多尊者以后好了一些。尊者对阿育王说:“我这次之所以亲自来,而没有找人捎口信,就是想劝你千万不要杀人,你要想办法,看能不能协调一下?”于是阿育王给那个国王写了一封亲笔信,并盖上了他的牙印——他用牙齿做印章,可能是咬一下吧。那位国王收到信后,事情就顺利解决了,他再也不敢乱来了,因为上面的领导已经发话,再乱来肯定很危险的。

总之,地位高贵、有权有势的人,经常面对下属的不同意见,很需要修持安忍法门。

若在婆罗门,婆罗门中尊,除其我慢;

维摩诘居士在婆罗门当中也受到尊重,他为其讲断除我慢之法。

婆罗门种姓高贵,学识丰富,是非常优秀的人,因此特别受人尊重。但他们也难免傲慢,所以维摩诘居士为其宣讲断除我慢之法。

若在大臣,大臣中尊,教以正法;

维摩诘居士在大臣当中也受到尊重,他为大臣们宣讲公正之法。

大臣需要执行国王命令,管理百姓之事,有时还要惩罚百姓。所以,维摩诘居士给他们讲公正无私的法门。

若在王子,王子中尊,示以忠孝;

维摩诘居士在王子当中也受到尊重,他为王子们宣讲忠孝之法。

若在内官,内官中尊,化正宫女;

维摩诘居士在国王的宫内,受到宫女们(后宫嫔妃)的尊重,为其宣说善法,以教化她们。

一般女性都有一些小的烦恼和邪行,比如嫉妒等。为此,维摩诘居士为其说法,调化她们。

若在庶民,庶民中尊,令兴福力;

维摩诘居士在普通老百姓中也受到尊重,他想方设法令其增上福报力。

僧肇大师在《注维摩诘经》中提到一个公案:有一贫者,看到一位富贵的人骑着高头大马,佩戴各种精美装饰,连声说了三遍“不好”。富人问:“我这么庄严,你为什么说‘不好’呢?”穷人说:“我不是说你不好,而是说我自己不好。因为我业力深重,以前没有积累福德,也没有好好修行,所以比不上你,非常惭愧。”[4]

现在有些人,看到别人开好车、住豪宅、相貌庄严,觉得自己比不上他,可能也会在心里说“不好、不好、不好”其实这个时候应该鼓励自己,多行持善法以增上福德。

行持世俗善法是很重要的。在这方面,藏传佛教很重视转绕佛塔。阿底峡尊者的传记中说,有一次,仲敦巴问阿底峡尊者:“为什么在所有的功德中,您对转绕最为重视?”阿底峡尊者说:“在世间有为善法中,没有比转绕所获福德更大的了,因为它积聚了身口意三方面的善业。在印度,有转绕城市而获得成就的人,有转绕圣殿而获得成就的人,也有转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10 维摩诘所说经 ‍‍‍‍‍‍


阳光之卫
སློབ་གསོ། གསར་འགྱུར། དཔེ་ཀློག གླུ་གཞས་སོགས་འཕྲིན་སྟེགས་འདི་ལས་གཟིགས་ཐུབ།
 最新文章